内容简介
贸易壁垒兴起、1%与99%的对立、人才争夺战、科技交替下的大崩坏,以及小个体时代的来临,将会是未来全世界重要的五大浪潮。我们的政府与企业是否已经作好准备?身处这浪潮中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改变?最后是乘风破浪或者被大浪淹没?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你的思考力!唯有当我们每一個人都能够自主的思考,去判断这一切的是与非,我们才有办法知道我们该追求的是什么,也才有办法改变我们的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別再害怕和別人想的不一样、別再盲从、害怕挑战主流!作者在《预见未来:思考力时代与全球五大浪潮》中给你勇敢运用思考的力量,温柔地改变这个僵化的社会,创造你所预见的未来。
作者简介
王伯达,中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台北大学会计学学士,2010年在台湾出版第一本书《“民国100年”大泡沫》即获选为金石堂“十大最具影响力好书”。《美元圈套》更是攻占博客来、金石堂、诚品等财经商业类排行榜。
目录
序文 异于传统的经济预测 司徒达贤
序文 预见未来,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 刘必荣
自序 欢迎来到思考力时代
Ⅰ
预见未来
第一章 未来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章 怀疑,是成功思考的第一步
第三章 数据,数据,还是数据!
第四章 专注问题的本质
第五章 看不透未来,先看看过去吧
第六章 本位主义的影响
第七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
第八章 蝴蝶与龙卷风
第九章 别活在别人的思想里
Ⅱ
遇见未来
第一章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二章 阶级对立与平价时代
第三章 百年老店大崩溃
第四章 抢人大作战
第五章 你就是主角
结语 改变未来,从现在开始!
精彩书摘
第八章
蝴蝶与龙卷风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吗?”
——罗伦斯(E.Lorenz)1979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
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在一开始的时候被称之为海鸥效应。美国的气象学家罗伦斯在研究气象资料的时候,一次误将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直接删去便开始了资料的模拟运算,结果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发现整个模拟的结果与原始的模型出现了大幅度的偏离。他因此提出了,初始值细微的变动可能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完全不一样影响的看法,因而在美国科学促进会讲述了上述后来被简称为蝴蝶效应的这句话。
蝴蝶效应其实是一种混沌现象。根据维基百科(wikipedia)的解释,混沌理论(ChaosTheory)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这样的理论认为在一个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来作解释,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预测。混沌理论认为很多事物在一开始是处于破碎的片面状态,然而这些碎片会慢慢地凝聚成一个有机的个体,并且影响最后发展的结果。
西方有一首民谣很能够解释这样的现象,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的一根钉子掉落,其实在一开始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根本没有人会在意,甚至于到了后来折了一匹战马或伤了一位骑士,我们可能都还不以为意,然而其后续所产生的演变却是难以估计,甚至因此造成了一个帝国的灭亡。
一、对香草冰激凌过敏的汽车
即便有些现象一开始看起来很荒谬,毫不相干,然而若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细微的线索之间仍具有重要的关联。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Pontiac)部门曾经收到一封客户的抱怨信,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我们家每天吃完饭后都会以冰激凌作为饭后甜点,但都是采取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口味,等到投票结果出现之后,再由我开车去买冰激凌,而我所开的车就是最近在贵公司所购买的全新庞帝雅克。
问题来了,每次当我买的冰激凌口味是香草口味时,从店里出来以后我的车子就发不动了,但是如果我买的是其他的口味,车子开起来就跟平常一样很顺。我知道这件事情听起来很诡异,但是这是事实。我认为庞帝雅克对香草口味的冰激凌过敏,请你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这样的现象很不可思议,但是通用汽车的工程师还是亲自去拜访这位车主。他们一起开车往冰激凌店前进,买了香草口味的冰激凌之后,他们就回到车上,果然车子真的无法发动了。
这位工程师之后又依约来了三个晚上。
第一晚,巧克力冰激凌,车子没事。
第二晚,草莓冰激凌,车子也没事。
第三晚,香草冰激凌,车子发不动。
如果你是这位工程师,你会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并解决问题呢?
这位工程师把过去这几天的各项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并且分析了各种的可能性。例如出发的时间、行驶的时间、加油的时间与种类、回程的时间等等,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异,直到最后他发现了,买香草口味的冰激凌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购买其他口味冰激凌的时间。
这是因为香草冰激凌是最普遍的口味,销售状况良好,所以摆在冰激凌店面的最外面独立冰柜里,而其他口味则是摆在较远的位置。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购买香草冰激凌的时候,汽车从熄火到重新启动的时间就会远远的少于购买其他口味的状况,而这个时候工程师就可以开始思考,为什么重新启动时间较短会造成无法发动的原因。
答案很快的由工程师的心中浮现,那就是“蒸汽锁”。
因为当这位车主购买其他口味的冰激凌时,需要等候的时间较久,让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花的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致于还无法让“蒸汽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所以就无法立即再度发动。
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冰激凌口味”跟“汽车能否发动”是八竿子扯不上关系,但是它们却通过“等待时间”这个共同的变数结合在一起。若我们只是从“冰激凌口味”或“汽车能否发动”两条线索分别加以探究,而非思考两者之间可能的关联性,那么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解开“通用汽车对香草冰激凌过敏”之谜,而这就是直线式思考的盲点。
二、点线面,立体化的思考技术
观察入微、合理的怀疑并以数据为佐证、专注问题的本质、回顾过去的历史、避免本位主义的影响并考量时间的演进,通过上述这些方式要做到直线性的思考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然而当我们在思考趋势的演变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把所有的点给拼凑起来,把每一个点连成一线,把线与线组成一个面,最后将面与面拼出一幅立体的图像,这么一来才不会落入瞎子摸象的窘境。
《新能源法案》与茉莉花革命
以我们在第一章所提到的《新能源法案》为例,我们通过放大镜聚焦了这项政策,并由数据来分析这样的规模,对于粮食价格以及能源价格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地可以作出粮食价格将大幅上涨的结论。初步的思考若可以获得这样的结论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果了,然而这仅是单纯的线性思考,《新能源法案》就有如巴西的蝴蝶一样,拍动翅膀引起了粮食价格的变动,却也在其他的区域掀起了龙卷风。
粮食价格的上涨将会带动肉类制品的价格扬升,最后影响到整体食品价格的波动并且引发通货膨胀。而这对于全世界主要的粮食进口国,包括中东及中国来说,就必须承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2010年末,北非的突尼斯便因为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引发了所谓的“茉莉花革命”,2011年初,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粮食价格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而“阿拉伯之春”也在这个时候蔓延到了产油大国利比亚,进而再度引发原油价格的上涨,加深全球的通货膨胀。
美国国会通过的《新能源法案》最后在太平洋对岸的中东掀起了巨大的龙卷风。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思考能力只停留在线性思维,因为能够作出这样思考的人不计其数,假设我们不能够再进一步的推论并拼凑出一个立体的架构,那么不管是在个人投资、商业竞争甚至于国家的发展策略上就会落于人后。
上述的问题如果再继续思考下去,当美国最后用了大量的生物能源取代了大部分的汽油消耗量,那么这个全世界最大石油消耗国又将掀起什么样的波澜呢?这对于全世界的政经局势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事实上,美国在2011年末已经正式成为石油相关制品的出口国,而这将是近62年来的第一次。
人民币汇改与亚洲金融风暴
第一章提到的另一个案例是1993年的人民币汇改,大幅贬值的人民币加上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让中国自此走上出口大国之路。我们在第一章讨论了,若当时你关注到了中国的弱势汇率政策,那么从过去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来看,应该不难判断接下来中国的出口与经济成长将会出现亮眼的成绩。
这样的判断并没有问题,然而我们应该要更进一步思考的是,当中国拍动了“人民币汇改”的翅膀,会在什么样的地方掀起“龙卷风”呢?
若中国想要成为出口大国,首先要跨入的必然是劳动力密集的加工产业,在这样的思维之下,与中国邻近且同样以劳动力密集加工产业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必然成为中国崛起之下的牺牲者。廉价的中国制品快速地抢占了东南亚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地位,这些国家开始从过去的经常账顺差国成为逆差国,而为了吸引海外资金的注入借以平衡国际收支,他们必须大幅度的拉高利率,但反而戳破了自己的金融泡沫,让资金开始大幅度地外流,最后只得以汇率大幅贬值收场。
同样的问题,2011年中东的茉莉花革命让许多的独裁政权因而下台,新的政权为了改善就业问题很可能会走向全球化的开放之路,此外包括非洲、巴西与俄罗斯这类过去以出口原材料为主的国家,为了平衡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于国内经济的冲击,也积极地拓展国内的轻工业,倘若未来这些国家逐渐地成为出口导向的经济体,那么谁会是那受害者呢?
三、思考没有捷径
建立立体化的思考架构其实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困难,然而它却也没有任何的捷径。首先,我们该做的就是把前面几章的步骤运用在每一个思考点上,如此一来,我们就很容易的可以从一个一个的点,延伸出许多的触角,并且将这些点一个个地连接在一起。
以前面的《新能源法案》为例,该法案造成粮食价格上涨是一个点;粮食上涨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害,这是第二个点;受害的国家会如何因应粮食上涨的问题则是第三个点;而控制粮食价格上涨会带来什么效应则是第四个点,只要我们把这几个点仔细的思考一遍,其实就会浮现出一个清晰的架构。而当我们再把这个架构加上时间轴的因素,构成为一个立体的图像,那么前述的茉莉花革命、美国在2011年正式成为石油制品出口国这些现象,其实也就不是那么令人意外的事情了。
“如果”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的“圣马利亚号”抵达了巴哈马群岛,发现了新大陆。
“如果”当时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现在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呢?
经常思考这种“如果”的问题,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如果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那么西班牙人就不会在美洲发现大量的白银,这么一来,就不会激起其他欧洲国家开启所谓的“大航海时代”。那些后续因为海外殖民而获得庞大利益的荷兰帝国、荷属东印度公司以及大英帝国的这些海上强权,很可能因为无法取得在海外的资源而败给了陆上的霸权,而当陆上的强权统一了欧洲以后,很可能因此失去了向海外拓展的动力与野心,那么新大陆的发现很可能又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
倘若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那么深藏在台湾50岁到60岁这个世代人们的心目中,那传统滋味的地瓜稀饭可能就不复存在。历史学家克罗斯比(AlfredW.Crosby.JR,1931~)在他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TheColumbianExchange:biologicalandculturalconsequencesof1492)中提到,地瓜是美洲原产的植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当成珍宝带回西班牙献给女王。到了16世纪,西班牙已经栽种了大量的地瓜,而西班牙在殖民时期又把它带到菲律宾,明朝的时候再传入了福建,最后在17世纪通过荷兰人进入台湾。
如果没有哥伦布,现在的台湾可能没有便宜的地瓜可以吃。
好吧,也许没有地瓜吃并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但“如果”我们在第五章所说的“陆权时代”没有在当时快速转变为“海权时代”呢?很可能不会有英国人用鸦片来荼毒中国人,西方入侵者也不会由海上大举进攻中国,也许现在全世界最强盛的国家还会是中国清朝,而目前的世界局势很有可能完全不一样。
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借由这“如果的游戏”来做大脑体操。
比如说美联储究竟会不会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QE3)如果会,影响是什么?如果不会,影响又是什么?而从这样的影响来看,推或不推,哪一种方案对于美国最为有利?那么,对于美国有利的方案推出之后,其他的国家会受到什么影响?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只要顺着这样“如果”的步骤推论下去,我相信应该会有一幅较为完整的图像出现。
思考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就是按部就班的把每一条思考路径给走过一遍。这样的过程就像运动选手在锻炼肌肉一样,思考的肌肉也是要通过不断地训练才能更快速地反应与联想。几年前市场上很流行一种3D立体图像,我们要把眼睛弄成斗鸡眼式的对焦方式才能够从一个平面图看出隐藏的立体样貌,一开始我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够看出一个立体图案,然而后面的速度则是愈来愈快,几乎不用几秒钟就可以看出立体的样貌。
思考的训练也是一样,当你作了愈多这样子“如果”的训练,也许下一次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呈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个完整的立体图像,而不再是一个一个散落的点了。
四、我如何用碎片拼出泡沫的图像
《“民国100年”大泡沫》以及《美元圈套》两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所探讨的是未来全世界的经济趋势,当然也包括投资的趋势,而选择投资方向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全球资金往哪里走,就该往哪里投资”。这么一来,评估全球资金会如何流动,什么因素会影响各种货币的强弱势变化就是我们应该去一一搜集的碎片。
美元在这全球的投资市场中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是绝大多数商品的结算货币,同时它也占了全世界60%的储备货币数量,所以美元的强势与弱势就决定了全世界资金的流向。当美元由弱转强时,全世界的资金会回流美国市场,进而推升美国的股市与资产价格,反之,当美元由强转弱,那么资金将会流窜至其他的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够找出影响美元强弱势的因素,那全世界的投资方向就可以由此来做一个简易的判断。
2001年到2011年上半年,美元指数由120滑落到72左右,是美元相当弱势的一段期间。相对来说,这十年间可以说是金砖四国的年代,包括人民币与巴西里尔都出现大涨的趋势,但我在2011年6月30日出版《美元圈套》一书时却认为美元即将大涨。当时美元指数为74.3,新台币兑美元为28.802元、美国债信被标准普尔列为负向展望、民主党与共和党为了国债上限问题争议不休、人民币即将挑战美元地位的声音不绝于耳,市场对于美元是一片的悲观,然而许许多多的“碎片”结合在一起却是拼凑出了一幅“美元将大幅上涨”的图画。
从2001年到2011年上半年,美元因为许多的原因而走向弱势的发展,例如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造成了美国严重的财政负担、次级贷款风暴所产生的金融危机、美国的制造业受到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挑战、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的崛起,等等。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我们会发现在1980年到1990年间,几乎是发生了一模一样的事件,让当时的美元指数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滑落。
1990年以前,美国与苏联处于冷战期间,双方为了军备竞赛付出了许多的成本、1980年间美国的金融体系则是因为储贷危机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及金融机构倒闭的现象、日本第一的威胁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这些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都让当时的美元出现了长期的弱势表现。
然而在1990年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财政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电脑工业的发展也让美国的生产力大幅的提升,补足了汽车工业落后于日本的缺口、日本的泡沫在1990年破灭之后让大量的资金流往美国,而美国在1994年启动的升息循环更是吸引了全球的资金回到美国市场,这也让美元指数由1990年的低点上升到了2000年的120。
而在2011年,同样的现象再度发生。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分别在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上半年结束、美国由电脑工业转向网络软件产业、亚洲国家的资产泡沫让资金开始撤出并转向美国、美国量化宽松的结束也紧缩了美元的流动性,让资金回流美国市场。上述这些一个个零乱的碎片,拼凑在一起,就是我认为美元在2011年下半年即将大涨的一幅图画。到了2011年底,美元指数已经由74上升到80以上,而新台币兑美元则是由28.802元贬值到30.3元。
如果我们再加上时间的因素并且继续推论美元上涨之后的全球局势,那么我们应该不难发现,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很可能要在新兴市场再度上演。美元的转强将会吸引全世界的资金回流美国市场,那么正处于高度泡沬状态的新兴市场国家,就必须面临资金大量的外流,这么一来股市与楼市就会面临大幅度的修正,而这就是我所拼凑出来亚洲资产泡沫破灭的图像。
你还在怀疑,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吗?
……
前言/序言
许多人长期质疑,为何世界上经济学者人才济济,学术理论十分高深,学术论著极度丰富,但却很少有人可以或敢于从事类似的预测。从以上分析,可能得到的一项答案是:经济学术的知识领域深入而专精,任何学者的论述必须承袭一定的学术传统,而且理论的提出必须经由大量的统计资料来验证。因为专精,就难免牺牲了广博;因为师门传承严谨,使年轻学者在思想上不敢突破前人的思考模式;严谨的统计分析造成大部分推论都建立在历史资料上,因而无法凭借简单的逻辑来想象未来不同典范的世界。这样一来,在思考与论述上反而不如像王伯达先生这种非经济专业出身,但敏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作者这样如此活泼而敢言。事实上不仅是经济学,其他许多历史悠久而历代大师辈出的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类似的情况。
十年前和王伯达先生常在一起时,虽然早已注意到他的好学深思,但却未曾“预测”过他会朝这个方向走得那么努力而出类拔萃。这本《预见未来》深入而具体的解说他在分析未来趋势时的思想体系以及获致结论的思维过程,更提升了本书的潜在贡献。
希望我这篇序言,有助于读者更理解这本书的独特价值与限制。
(本文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所系专任讲座教授)
预见未来,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
刘必荣
长久以来一直觉得:现代人动作太快,但是沉淀得太少;看得太多,但是思考得太少。每天有那么多资讯从眼前飘过,但是怎么解读?又怎么理出头绪、并且赋予意义?
埋首在庞杂的资讯中,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所以很高兴看到伯达这本书出来,一步一步,教会年轻朋友思考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本质,并且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提出要“专注问题的本质”,这点非常重要。书中举了美牛进口在台湾引起争议的例子,让我深有同感。我常常有一种感慨:台湾是一个不缺专家的地方!君不见任何时候,只要有大事发生,电视上总是充斥一群名嘴争相从自己的立场发表意见。七嘴八舌、眼花缭乱之下,口水淹没了问题。我们以为自己很会思考,也以为自己很有意见想要表达,但在各取所需的激情之下,第一个被牺牲的通常就是问题的本质。到底我们在吵什么?大家或许早就忘记,或者从不关心。
专注问题的本质之后,才能看到这个事件的广度与深度,然后勾勒出整个发展的趋势。我常常告诉学生,我们念国际关系的人并没有水晶球,所以很难准确告诉人家,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比如阿拉伯之春,在突尼斯那年轻人自焚以前,谁预测得到会有茉莉花革命,甚至烧出一个阿拉伯世界的动荡?缅甸情况也是一样,谁算得出缅甸政府会真的释放昂山素季,并且让她参选国会议员?没人算得出来这些“事件”。但是事件发生以后,有专业知识的人却比较能看得出背后所代表的结构变化,以及以后可能发展的趋势。而也唯有抓住这个发展的趋势,才能让我们对许多事预作绸缪。
但是要判断这个势,需要一个基本态度,还有一些基本功力。“态度”,就在作者书中讲的“怀疑”。对一些资讯怀疑,才会驱动我们去找更多的资讯。“怀疑”应该是一个习惯。现在年轻人在网络上接收到太多资讯,这些资讯有真有假,如果从不怀疑,照单全收,又怎么可能发展出独立的思考与判断?
可是怀疑却必须有基础,那就是必须有基本的知识。没有基本知识,怎么去怀疑对方所说的真假?知识里面,数字的资料应该占了蛮大一块。所以作者在书中也讨论到如何处理数字,如何解读,如何分辨数字的谬误。这非常重要。我们常说:“数字会说话”,其实数字并不会。会说话的,是解读数字的人。数字解读错误,对整个“势”的判断就错误,不可不慎。
当然,有时我也觉得伯达书中太过理性。他提出一个问题:你买的是商品还是解
预见未来:思考力时代与全球五大浪潮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