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时间简史

图解时间简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斯蒂芬·霍金,王宇琨,董志道 著
图书标签:
  • 时间
  • 历史
  • 科普
  • 图解
  • 宇宙
  • 科学
  • 文化
  • 通俗易懂
  • 知识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16495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8094
品牌:ZITO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解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简单有趣的《时间简史》,让你瞬间秒懂《星际穿越》,即使你只是个左脑发达的人,看了本书再也不会为“黑洞”“虫洞”“五维”、“时间弯曲”而发愁!

  “人人都可以读懂的霍金 ”


内容简介

  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可逆转吗?可以穿越时间隧道去旅行吗?宇宙有没有边缘?宇宙起源于哪里,未来会怎样?……这些问题困住了众多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时间简史》在科学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为他清晰地解读了宇宙学的很多问题,将高深的理论物理学通俗化,向大众普及。尽管如此,书中的一些复杂概念、逻辑关系还是有些难度,没有一定物理学基础很难真正读懂,所以说,《图解时间简史》有很大的简化空间。为此,《图解时间简史》对《时间简史》进行了通俗的阐释,增配了大量图片、示意图、图解,为更好地理解霍金的思想提供了捷径。

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被誉为“在世的伟大的科学家”、“宇宙之王”、“爱因斯坦之后杰出的思想家、理论物理学家”。1942年,他生于英国牛津。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1岁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无法说话,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说话。但他的贡献正是在轮椅上的20年做出的,他在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被翻译成40种文字,至今已出售逾2500万册,成为全球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目录

序言 坚强的轮椅巨人,辉煌的科学巨著
导读霍金与《时间简史》
1.霍金: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2.霍金的作品:从《时间简史》到《大设计》
3.量子宇宙论:霍金讲述宇宙的由来

第一章 我们的宇宙
1.与生产生活休戚相关:人类开始关注宇宙
2.种种宇宙模型的出现:古希腊的宇宙观
3.地球是静止的宇宙中心:16世纪前欧洲的地心说
4.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哥白尼的日心说
5.地动说被证实: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6.宇宙没有中心:布鲁诺的悲剧
7.地球的能量源是太阳:我们居住在太阳系
8.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嵝荂
9.宇宙的度量单位:光年
10.望远镜犹如时间机器:我们看到的是宇宙的过去
11.美丽而神秘的天河:无数恒星的集合
12.一个巨大的铁饼:银河系的形状和大小
13.为数众多的旋涡星系:美丽的猎犬座M51
14.仙女座星云在银河系中吗:关于仙女座大星系的争论
15.使用亮度变化的恒星:测量天体的距离
16.仙女座星云在银河系之外:哈勃的发现
17.宇宙广阔无垠:到仙女座星系的距离
18.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星系的形状
19.错综复杂的星系世界:星系的大小和间距
20.星系聚集成群: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21.宇宙空洞的发现:难解的宇宙之谜
22.从照片到CCD:天文学的技术革新
23.向宇宙的尽头探索:宇宙学的发展
24.巧合还是神奇:金字塔的奥秘

第二章 相对论:空问和时间
1.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2.光速:亘古不变的速度
3.永恒不变: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
4.绝对空间:一直在找却没有找到的空间
5.爱因斯坦之前的解释:运动中的物体长度会缩小
6.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的破空之解
7.相对性原理:伽利略提出的相对论
8.四维:时间与空间的集合
9.何谓同时:同时也是相对的
10.钟表变慢:光速恒定带来的奇特现象之一
11.测定值会缩小:光速恒定带来的奇特现象之二
12.验证时间变慢:穿过大气层的中微子流
13.再度相逢时谁更年轻:双子吊诡之谜
14.男孩更年轻:双子吊诡的解答
专题水桶实验:牛顿寻找的绝对空间

第三章 膨胀的宇宙
1.世纪大发现:宇宙在膨胀
2.最初的观测:斯莱弗的发现
3.光谱分析的应用:光的波长和颜色
4.远去的声音会变低:多普勒效应
5.星系在远离的证明:红移和退行速度
6.天文学的超级巨星:埃德温?哈勃
7.越远的星系远离速度越快:哈勃定律
8.为了观测更远的星系:变大的望远镜
9.宇宙没有边界:无边的宇宙
10.宇宙没有中心:我们不在宇宙的中心
11.不断地加速:空间是怎样膨胀的
12.所有的星系重叠在一起:最初的宇宙很小
13.宇宙的起源:爆炸性的宇宙
14.地球比宇宙更古老:宇宙的年龄
15.哈勃的错误:两种造父变星
16.以光速远离的星系:人类看不到的宇宙
17.宇宙会永远膨胀吗:宇宙的未来
18.热寂还是大坍塌:宇宙的终结
19.“空荡荡”的宇宙:宇宙的物质
20.暗物质发现的经过:扎维奇的发现

第四章 大爆炸、黑洞和宇宙演化
1.宇宙膨胀和光的波长:拉长的光波
2.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原子核和电子
3.原子核的构成:质子和中子
4.制造原子核的能量:汤川秀树的发现
5.热宇宙的物质形态:没有结构的宇宙
6.热平衡下的均匀温度:宇宙开始的状态
7.元素是什么时候生成的:伽莫夫的困扰
8.大爆炸的闪现:氢弹实验和伽莫夫
9.从一到无穷大:宇宙开始的3分钟
10.与大爆炸相对立的理论:稳恒态宇宙模型
11.大爆炸理论的先驱:弗里德曼和勒梅特
12.电话公司发现的电波噪音:大爆炸理论的证据
13.空中交织着各种电磁波:光波的伙伴
14.电波的温度:热辐射
15.电波杂音带来的诺贝尔奖:关于宇宙背景辐射的两次获奖
16.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7.原子的形成使宇宙透明化:宇宙放晴
18.宇宙开始的波动:COBE的发现
19.由微小的波动引发的:星系的形成
20.暗物质的重要作用:星系由暗物质的波动产生
21.最初形成的天体有多大:最初天体的大小之争
22.最远的天体类星体:类星体的能量之谜
23.连光也逃不出来的地方:神秘的黑洞
24.类星体的能量之源:活动星系核模型
25.类星体的探索:恒星诞生于类星体
26.大爆炸之父:伽莫夫的生涯

第五章 宇宙的开始和未来
1.更细微的宇宙开端:质子和中子是否也会瓦解
2.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粒子:物质由夸克构成
3.宇宙间的隐者:中微子
4.反物质哪里去了:磁单极概念的引入
5.大爆炸的又一谜团:磁单极疑难
6.宇宙的势力范围:视界疑难
7.解决诸多疑难:暴胀理论的提出
8.什么是暴胀:暴胀是加速膨胀
9.引起暴胀的原因:与引力相反的作用力
10.恒星、星系的生成:量子波动引起密度波动
11.探寻暴胀的直接证据:重力波背景辐射
12.创造宇宙的时间:普朗克时间
13.取代粒子的最小存在:超弦理论
14.十维、十一维的时空:膜宇宙论
15.大爆炸以前宇宙就存在:两种流行的模型
16.未来的宇宙图景:宇宙加速膨胀
17.地球的未来:彗星向地球倾注而来
18.太阳的未来:最后变成白矮星
19.星系的未来:恒星从星系中蒸发
20.星系的继续演变:巨大的黑洞

第六章 时间箭头
1.时间箭头:时间的单一方向性
2.普遍的物理法则:时间不会从过去流向未来
3.硬币实验:过去和未来的区别
4.时间本质:时间是一种可能性的流逝
5.硬币试验的发现:熵增大法则
6.两种状态:宏观状态与微观状态
7.玻耳兹曼:深受哲学困扰的物理学家
8.不同的时间箭头:宇宙论的时间箭头
专题 意识中的时间:我们如何觉察时间
9.时间指向的标志:熵增大与宇宙创始
10.宇宙创始状态:宇宙膨胀与收缩
专题 生物赖负熵为:薛定谔与负熵?
11.进化的起源:宇宙的起点
12.彭罗斯的假说:用奇异点区分过去和未来

第七章 虫洞和时问旅行
1.真的可能吗:神奇的时间机器
2.封闭的时间轴:时间的特质
3.旋转黑洞:另一种黑洞
4.时光隧道:连接平行宇宙的通道
5.虫洞:连接时间的隧道
6.使用虫洞:时光机器的制造原理
7.宇宙绳:宇宙中的绳状能源群
8.能源的最低状态:真空的互相转换
9.缺口:宇宙绳周围的时空
10.使用宇宙绳:制造时光机器
11.保存历史:霍金关于历史保存的假说
12.反粒子:朝过去行走的粒子
13.使用反物质:相对生成与相对消灭
14.终极答案:回答“时光机器可能吗”
附录一:我们如何感受空间和时间
附录二:不可不知的物理名词

精彩书摘

暗物质发现的经过
扎维奇的发现
现在,暗物质已成为当代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是暗物质是我们看不见的,那么科学家们又是如何发现这些看不见的物质的呢?
关于暗物质存在的推测
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弗里兹·扎维奇首先预言了暗物质的存在。当时他正在对后发座方向上一个能看见的星系团——后发座星系团进行研究。他对星系团中星系的运动产生出兴趣。通过观测,扎维奇发现星系在星系团中高速运动着。我们知道,地球卫星的速度一旦大干第二宇宙速度,就会脱离地球,飞入宇宙空间。同样还存在脱离太阳系的第三宇宙速度和脱离银河系的第四宇宙速度。
那么星系团中的星系的运动速度过大,应该也会脱离星团而飞向宇宙。这个宇宙速度同样可以根据星系团的总质量算出。但是,扎维奇发现,后发座星系团中星系的运动速度要远大于由该星系团可见星体的总质量算出的飞出宇宙的临界速度。也就是说,星系在星系团内的运动太快,光靠我们看到的星系团物质的引力不能将它们束缚住。由此,扎维奇推测,在后发座星系团有看不见的物质,这些看不见的物质的质量应该在星系团恒星质量的10—100倍。
银河系也有暗物质
到了20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根据银河系的自转轮廓,推算出了银河系的质量。然而他们发现,这个值要远大于通过光学望远镜发现的所有发光天体的质量之和。因此科学家们判断,银河系中也有此前人类没有发现的物质,并给这类物质起了一个普遍化的名称——暗物质。
后来几十年间,对宇宙整体的研究也表明,星际空间深处隐藏着多得多的能将星系束缚在星系团中的暗物质,其总质量可能是可见物质的10—100倍。

前言/序言


《宇宙的织锦:从大爆炸到量子纠缠的探索之旅》 引言:当星辰低语,宇宙展开画卷 你是否曾仰望浩瀚星空,心中涌起无尽的疑问?那些闪烁的光点,它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我们所处的这个庞大而神秘的宇宙,其起源究竟是怎样的?生命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宇宙的织锦》便是一场邀请你一同踏上的,对这些终极问题的深度探索。它并非一套枯燥的科学论文集,而是一幅精心编织的宏大画卷,将最前沿的宇宙学理论、最精妙的物理学概念,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位渴望理解我们存在根源的读者。这本书将带领你穿越时间的洪流,从宇宙最初的刹那,到如今繁星点点的夜空,再到那遥不可及的未来,让你对宇宙的构成、演化和基本规律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认知。 第一章:混沌初开,时间的起点——大爆炸的黎明 宇宙的序曲,响彻于一个被称为“大爆炸”的奇点。这不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爆炸”,而是一次空间的急剧膨胀,一次万物从无到有的创生。本书将为你揭示,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项被誉为“大爆炸留下的余晖”的证据,来重建宇宙诞生之初的图景。你将了解到,在极高的温度和密度下,基本粒子如何凝聚,质子和中子如何形成,以及氢和氦这两个最轻的元素如何成为宇宙的基石。我们还将审视那些解释早期宇宙极端状态的理论,如暴胀理论,它为我们描绘了宇宙在极短时间内指数级扩张的惊人过程,也解释了宇宙为何如此平坦和均匀。这章,我们将一同聆听宇宙最初的呼吸,感受那股驱动一切的力量。 第二章:星辰的诞生与演化——宇宙的熔炉 从原始的氢和氦,到如今丰富多样的元素,宇宙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而这其中最壮丽的景象莫过于恒星的诞生与消亡。本书将深入探讨恒星的形成过程,从星际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坍缩,到核心温度升高点燃核聚变,释放出耀眼的光芒。你将了解到不同质量的恒星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最终会变成白矮星;而质量更大的恒星,则会经历壮丽的超新星爆发,将自己合成的重元素抛洒回宇宙空间,为下一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提供“原材料”。我们将一起探索黑洞的奥秘,这些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其强大的引力扭曲了时空,吞噬一切物质,也成为理解宇宙极端物理状态的重要窗口。 第三章:行星的家园——太阳系的形成与生命的可能性 在恒星的周围,行星系统逐渐成型。本书将带你走进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了解行星是如何从原行星盘中吸积、碰撞、演化而来的。你将认识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独特之处,那些恰到好处的条件,使得液态水得以存在,生命得以孕育。我们将讨论“宜居带”的概念,以及寻找系外行星的最新进展,这些遥远的行星可能拥有与地球相似的环境,甚至可能孕育着其他的生命形式。这不禁引发我们最深刻的思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是否是孤独的? 第四章:时空的织锦——引力与相对论的革命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它告诉我们,引力并非一种作用力,而是时空本身的弯曲。本书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解释相对论的核心思想。你将了解到,大质量天体会扭曲周围的时空,而这种扭曲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引力。我们将探讨引力如何塑造宇宙的结构,从星系的形成到引力波的传播,这些宇宙中最剧烈的事件留下的涟漪,如今已经被人类探测到。理解相对论,就如同获得了理解宇宙运行法则的一把钥匙。 第五章:微观的奇迹——量子世界的奇异规则 当我们深入探索物质的本质,便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量子世界。在这里,粒子不再是简单的点,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奇特存在。本书将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量子力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如叠加态、量子纠缠和不确定性原理。你将了解到,微观粒子的行为与我们日常经验截然不同,它们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并且可以瞬间“纠缠”在一起,无论相距多远。量子世界虽然微小,却是构建我们整个宇宙的基础,它解释了原子的结构、化学反应的本质,乃至光的传播。 第六章:宇宙的命运——从膨胀到终结的猜想 宇宙的未来,是科学家们仍在积极探索的谜题。本书将回顾目前关于宇宙命运的几种主流理论:宇宙是会永远膨胀下去,最终变得稀薄而寒冷?还是会因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作用,最终收缩,迎来一场“大挤压”?亦或是陷入一种永恒的循环?我们将深入了解暗能量这个神秘的“推手”,它正在加速宇宙的膨胀,并将宇宙推向一个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终点。探讨宇宙的最终命运,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也激励我们不断探索未知的边界。 第七章:未知的疆域——暗物质、暗能量与宇宙的谜团 宇宙的大部分构成,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本书将聚焦于“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幽灵般的存在。它们不发光,不反射光,但却占据着宇宙绝大部分的质量和能量。我们将探讨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间接证据推断出它们的存在,以及它们在宇宙的结构形成和膨胀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些未知的力量,正挑战着我们现有的物理学框架,也预示着未来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第八章:我们为何在此?——宇宙学与生命存在的意义 从宏观的宇宙诞生,到微观的粒子行为,再到宇宙的演化和命运,本书的探索最终将回归到人类自身。我们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特定的宇宙中?宇宙的法则为何如此精妙,仿佛是为生命的诞生量身定制?本书将探讨“人择原理”,以及宇宙学研究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我们在这个浩瀚宇宙中的位置。我们或许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我们是能够思考、能够探索、能够理解宇宙的独特存在。 结语:仰望星空,步履不停 《宇宙的织锦》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旅行,它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邀请你一同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阅读这本书,你不仅能获得对宇宙知识的深刻理解,更能激发你对未知的好奇心,培养批判性思维,并重新审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的织锦仍在不断展开,它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掘。愿这本书能点燃你探索宇宙的热情,让你在仰望星空时,不再仅仅看到闪烁的光点,而是看到一部由物理定律、时间和空间共同谱写的,最宏伟壮丽的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某些章节的深度确实挑战了我的认知边界,那些关于多维空间和量子引力的探讨,读起来需要极高的专注度。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看似矛盾却又逻辑自洽的论述。这种阅读过程并非轻松愉快,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高强度训练”。但正是在这种挣扎和思考中,我体会到了真正的智识上的“成长”。作者没有试图把所有答案都喂到嘴里,而是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去追问“为什么”。这种“不完全满足”的写作手法,恰恰激发了更深层次的好奇心,让我开始主动去搜索补充材料,去思考那些还未被完全解答的宇宙谜题。这本书更像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通往更深层物理学思考的大门,而不是直接提供一个装满知识的盒子。

评分

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体验到了一种强烈的“认知重塑”感。它并非提供了一套可以直接用于考试的知识点,而是彻底改变了我对“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直观理解。过去认为坚不可摧的线性时间,现在在我脑海中变得模糊而富有弹性。书中关于宇宙起源和命运的推论,虽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它们提供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可能性框架”,让我看待日常琐事时,多了一层来自宇宙尺度的透视。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再次思考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调用书中那种从整体结构上去剖析问题的角度。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告诉了我们宇宙的“是什么”,而在于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宇宙的可能”。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在我看来,是其最独特、也最具争议性的部分。它时而像一位睿智的老者在炉边娓娓道来,充满了对人类知识局限的谦逊与敬畏;时而又像一位激情四射的演说家,极力鼓吹科学探索的必要性与崇高。这种文风的快速切换,一方面带来了阅读上的活力,避免了科普读物常见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让一些追求绝对客观和纯粹逻辑的读者可能会感到些许“情感干扰”。但我个人非常享受这种夹杂着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的科学表达,它提醒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本质上仍然是人类寻求自身定位的一种终极努力。那些关于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讨论,那种宏大的孤独感,被作者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在仰望星空时,多了一层对存在意义的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配色,加上封面那种仿佛能触摸到宇宙深处的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知识的重量感。我特别喜欢那种精心的排版,文字和那些辅助性的图示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丝毫没有拥挤感,即使是面对如此宏大和抽象的理论,也能让人保持相对放松的心态去探索。装帧的硬度也让人放心,感觉可以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这对于一本需要时常回顾和对照的科普读物来说至关重要。细节之处可见用心,比如书脊的处理,翻页时不会卡涩,内页的纸张厚度适中,油墨的印制清晰锐利,即便是最小的符号和图例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人愿意沉浸其中,而不是被糟糕的物理设计所打断。可以说,光是捧着它,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视觉和触觉上的小型“宇宙漫游”的预热,为接下来的认知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初读这本书的感受,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由最顶尖的物理学家精心搭建的迷宫,但幸运的是,作者的引导极其清晰且富有耐心。他没有直接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公式砸向读者,而是采取了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叙事方式,将那些关于空间、时间、黑洞的讨论,编织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线。这种叙事策略非常高明,它巧妙地绕开了纯粹的数学障碍,转而诉诸读者的直觉和想象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那些日常生活中可见的现象被用来解释宇宙尺度的运作规律,这种“由小及大”的思维跳跃,让人在恍然大悟之余,又对自然法则的普遍性感到震撼。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能够跟上作者的思路,并对那些宏大的概念产生初步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阅读成就感。

评分

印刷精美,质量可信赖,内容学习中。

评分

霍金已逝去,通过阅读来纪念这位大师吧!

评分

书不错,质量很好,应该是正版吧。呃,慢慢欣赏里面的内容。

评分

印刷很一般,内容不错,想看霍金原著。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很好

评分

凑合着看吧,趁着满减买的,看完再补评论吧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霍金的时间简史,一本非常棒的科普著作,也许霍金的伟大,在于把深奥的物理知识,科普化,让更多人能认识宇宙的奥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