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万物简史

图解万物简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解经典》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科学
  • 历史
  • 科普
  • 图解
  • 通俗易懂
  • 知识
  • 自然科学
  • 文化
  • 时间
  • 宇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5619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9765
品牌:ZITO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字数:224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更多精彩图书请点击:

编辑推荐

  ※包罗万象:从宇宙的大爆炸与膨胀,到太阳系、地球生命等的形成与演化,再到六味夸克,本书内容涵盖学科众多,广度与深度并重。

  ※科学严谨:本书中的数据以及理论论述,参考诸多资料,科学严谨。对于存疑的知识点多次查验考证,确保正确无误。

  ※图文并茂:为了将艰涩难懂的理论表述清楚,本书以大量表格及图解,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言简意赅清楚明白地展现给读者。图文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帮助读者朋友加深理解。

  ※轻松易懂:本书编纂过程中,注意将生涩的术语表述转换成轻松易懂的日常文字,并融入了科学家们的奇闻异事,文风幽默风趣,阅读轻松愉悦。


内容简介

  《图解万物简史》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书中内容涵盖人类关于宇宙、太阳系、地球以及地球生命等的认识发展过程,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在各个章节中分别探讨了宇宙的形成和发展、地球物理特性、微观世界、地球活动、生命演进、人类进化以及环境保护等主题内容。

作者简介

  《图解经典》编辑部以经验丰富的五名编辑为策划骨干,联合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为顾问,对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著作和主题进行全新图解式解读,陆续推出的图解系列图书涵盖文化、哲学、艺术、宗教、历史各类题材,包括《图解黄帝内经》《图解山海经》《图解茶经》《图解心理学》《图解红楼梦》等,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精彩书评

  《图解万物简史》将人类关于宇宙万物博大精深的知识以一种易读的图解方式呈现出来,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让人获取知识,很不错的一本书。

  物种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五次大灭绝,而人类却主导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人类,请停止破坏的脚步,保护我们的生命家园——地球。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曾说,“一部好的科普作品往往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专业著作所难以达到的。”这本书无疑是这种好的科普作品。

  比较全面地再现了《万物简史》的内容,搭配丰富的图表,对于喜爱科学的朋友来说,实在是不二之选。


目录

第一章 寥廓的空宇

1.混沌初开天地见:宇宙的发端 14

2.平地何故起波澜:大爆炸发生的原因 16

3.来自遥远过去的声音:探听本底噪声 18

4.世纪之妙,妙不可言: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未来 20

5.“饱受伤害”的天体:从行星被降级到矮行星的冥王星 22

6.遥远的旅行:太空之大超越想象 26

7.见证恒星大事件:超新星的发现过程 28

8.毁灭,为了更好地存在:超新星的现实意义 32

9.为生命做铺垫:太阳系形成了 34

10.外星人的世界:宇宙中的其他生命 36

11.让牛顿羞愧的事情:光以太的破产 38

12.往前一步是真知:19世纪物理学的瓶颈 40

13.勘破疑云的黎明之光:普朗克与爱因斯坦 42

14.爱因斯坦的宇宙①:质能方程与广义相对论 44

15.爱因斯坦的宇宙②:艰涩的相对论 48

16.离家出走的恒星:宇宙在加速膨胀 52

第二章 地球多大了

1.让我们一起“合抱”地球:测量地球大小 60

2.水手的实践:诺伍德测量1度经线 62

3.橘子还是西瓜:关于地球形状的论战 64

4.赌局带来的科学进步:揭秘行星轨道 66

5.科学家八卦:牛顿鲜为人知的故事 68

6.地球身处何处:观测金星凌日 72

7.地球有多重:测量地球质量 74

8.谁给了我土地与山川:地质学的起源 78

9.“敲石头”的绅士们:地质学的发展 80

10.厘清已逝光阴:地质时期界限 84

11.真理谬误,一念之隔:炼金术士的化学发现 86

12.动荡中的科学:大革命对化学家的影响 88

13.为化学点亮启明星:化学的科学化 90

14.19世纪末的惊喜:发现放射性元素 94

15.灾难与福音之间:放射性元素的应用 96

第三章 一个新时代的黎明

1.低调的科学家:道尔顿发现原子 100

2.物理学家意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卢瑟福发现原子能量 102

3.奇妙的小东西:原子小、多而“长寿” 104

4.揭秘小东西的内部: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106

5.大理论与小理论:关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科学解释 112

6.剪不断,理还乱:繁杂的粒子世界 114

7.付出与收益同在:寻找粒子的代价与回报 116

8.一种简单的描述方法:夸克 118

9.关于宇宙的最终猜想:弦理论与无 120

10.认识永无止境:宇宙中的暗物质 122

11.重金属的危害:含铅汽油风波 124

12.拨开迷雾的调查:铅污染 126

13.糟糕的发明:氯氟烃 128

14.测定年代的秘钥:放射性碳年代测量法 130

15.一个连牛顿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地球年龄 132

第四章 充满活力的行星

1.总有沧海变桑田:平坦的曼森大坑 138

2.荡平残存的撞击:来自外太空的黏土层 140

3.并不安全的宇宙空间:地球上潜在的撞击风险 144

4.在灾难中认识地球:探秘地球内部构造 148

5.地震的分类:板块间地震与跨板块地震 150

6.认识的分歧:地球研究陷入僵局 152

7.不“喷”则已,一“喷”惊人:圣海伦斯火山 154

8.危险与美丽同在:黄石火山公园 156

9.地球的“裹身布”:大气层 162

10.越靠近太阳为何越冷:在大气层中攀升 164

11.流动的空气:风的成原 166

12.绝妙的发明:温度计与云层命名 168

13.大海永不停歇:水、盐、碳的运动 170

14.云梅干与路桥:朴素的大陆形成理论 172

15.“荒唐”的假设:大陆漂移 174

16.生生不息的岩石:海底扩张与地壳潜没 176

17.脚下的土地将去往何处:板块运动的影响 178

第五章 前进的生命

1.我们都是外星人:地球生命的起源 182

2.用无机物创造蛋白质:生命的物质基础 186

3.寻找一个摇篮: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命的环境 190

4.我们赖上了地球:生命对环境的适应 192

5.拓展生存环境:古怪的发明家父子 194

6.在全宇宙与你相遇:几近完美的地球 196

7.我们难道不是地球的主人:鲜为人知的细菌 200

8.把它们放到那里去:微生物的分类 204

9.极限环境中的生命:嗜极生物 206

10.胜负难定的物种战争:微生物致病 208

11.深入微观世界:细胞的发现 210

12.奇妙的小东西:认识细胞 212

13.不受控制的细胞:癌细胞 218

14.荒唐的荣誉之战:美洲物种很低等 220

15.伟大的事业总是充满磨难:悲催的恐龙化石寻找者 224

16.来自遥远年代的讯息:三叶虫化石 228

17.勘破疑云密布的过往:揭秘化石 230

18.探秘生命大爆发以前的图景:最早的生命形式 234

19.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地质时代:对化石的解释仍有待改进 236

20.生命的意义何在:拼尽全力活下去 238

21.生命从摇篮中爬了出来:离开海洋,走向陆地 240

22.生命在前进:物种的进化与变异 242

23.强弱易位,变异长存:物种的毁灭与延续 244

24.爱上地球上的生命:丰富的生物种类 248

25.色色的生物学家:林奈的动植物分类尝试 250

26.岂一个难字了得:烦琐的物种分类工作 252

27.好好捋一捋生物种类:五界分类法和三域理论 254

第六章 人类的进化

1.生存之战旷日持久:寒冷的地球 258

2.生命的劫数与契机:冰川运动 260

3.冰天雪地里的生命:雪球地球的开始和结束 264

4.达尔文的环球之旅:“贝格尔”号航行 266

5.英雄所见略同:进化论的提出 268

6.充满磨难的真理之路:进化论备受攻讦 270

7.墙里开花墙外香:孟德尔定律的发现 272

8.你祖父母是从猿猴变来的吗:进化论在争议中进步 274

9.为人类寻根问祖:人骨化石的发掘与研究 276

10.一起来一场 “集邮”比赛:人类演化理论的发展 278

1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匮乏的化石证据 280

12.想象让化石活起来:露西与古猿模型 282

13.一路走来:越来越聪明的人类 284

14.永不安分的类人猿:古人类四处迁徙 286

15.从哪儿到哪儿:多地区起源论与单一地区起源论 288

16.我们如此相像:人类拥有庞大而相似的基因 290

17.别有用心的发现过程:DNA的结构 292

18.值得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发现:DNA的作用 294

第七章 我们的世界

1.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 298

2.令人吃惊的新发现:海洋探索 300

3.深入海洋:业余人员的记录 302

4.我们还很无知:知之甚少的海底世界 304

5.无知无畏的人类:我们正在破坏海洋 306

6.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308

7.我们是一家子:保护地球,从当下做起 310


前言/序言

  行思不止,探索另一种可能


  《图解万物简史》内容广博,从宏观到微观,从外在表象到内在规律,深入浅出,是一本内容排版均属上乘的科学读物。本书共分为七章,在各个章节中分别探讨了宇宙的形成和发展、地球物理特性、微观世界、地球活动、生命演进、人类进化以及环境保护等主题内容。


  这本书在让人更深刻地了解经典理论的同时,又注意将新奇、有趣又有生命力的观点奉献给读者朋友。除此之外,本书在内容以及编纂风格上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我们都是外星人

  关于生命起源我们一般率先会想到进化论与那一个无机物生成有机物的实验(米勒-尤列实验),的确这两个理论流布甚广,但是你是否知道关于人类起源的其他解释,比如地球上的生命可能起源于死去的外星人,这种观点认为外星文明星球在灭亡之后,含有核糖核酸等生命物质的残骸在经历漫长的太空旅行之后,终于被地球俘获,在适宜的环境中成长进化了起来。


  科学本不枯燥

  探寻名人逸事怕是许多人的爱好,你是否曾了解过与著名科学家同时期的科学家都有哪些人,他们之间又有怎样或合作、或竞争的关系呢?你是否知道牛顿其实很小心眼,他曾试图烧掉自己对手的研究文稿?你是否知道,欧文曾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巧取豪夺?那你是否又知道,彼得森为了铅污染以及氯氟烃危害曾奔走终生?又或者,玛丽?安宁作为一个天才的化石发掘者却只能一生清贫……


  阅读让心生坚强

  《图解万物简史》本身是一本非常具有关怀的书,书中将生命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讨论,传达出“原子不灭,生命由微粒子组成”这一核心观点。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物理学家就是以原子的方式来考虑原子的人”,这本书在传递给读者朋友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传达给读者朋友一种热爱生命、坦然面对生活的观念。生命是一场粒子间的相聚狂欢,理性让热爱更勇敢。


  积极参与,保护地球

  在这本书中,我们讨论了宇宙的演化发展、蛋白质开始的一次抽动、物种灭绝等几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我们是地球上的高级智慧代表,另一方面我们也只是地球上的寄居客,人类祖先的表亲以及部分后代在进化的路上不得已停下了脚步。生命是一条长河,从一头连接着另一头,我们作为个体活在当下,但我们作为种族却可以生生不息。


  行思不止

  行多久,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大多数读者朋友目光扫视这本书的时间可能并不太长,能拿起书阅读的总体时间也可能不过数十小时而已,然而这本书中的知识却是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智慧结晶。很庆幸能与读者朋友在书中相遇,如果您是一名年轻学生,希望这本书能为您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如果您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希望这本书能为您带来另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


  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愿朋友能在这本书中收获愉快的阅读体验。同时由于编纂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不妥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斧正。


  编者谨识

  2016年11月


《宇宙织锦:从奇点到生命的奥德赛》 这是一部关于宇宙,关于生命,关于我们自身起源的宏大叙事。它并非专注于某个单一学科的深度挖掘,而是以一种全景式的视角,试图织就一幅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壮丽画卷。我们的旅程始于那一个不可思议的“点”,那个几乎承载了所有存在却又空无一物的奇点。从那里,一场至今仍在延续的爆炸——宇宙大爆炸,开启了时空的扩张,孕育了我们所能观测到的一切。 我们将一同踏上探索物质起源的征途。从最纯粹的能量,到质子、中子的诞生,再到原子核的形成,直至第一个氢原子和氦原子的出现,这个过程如同一次宇宙级的炼金术,为后续一切的演变奠定了基石。恒星,这些宇宙中的巨型熔炉,它们如何点燃,如何燃烧,又如何以壮丽的超新星爆炸的方式,将更重元素的种子播撒到无垠的宇宙深处?我们了解碳、氧、铁的诞生,这些恰恰是构成我们星球乃至我们身体的关键元素,它们的起源,本身就是一场史诗。 本书将带领你穿越星系的演化,从混沌初开的年轻星系,到结构复杂、气势恢宏的成熟星系。我们将审视那些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的古老回响,那是宇宙婴儿时期的面容,蕴藏着关于宇宙早期形态和成分的宝贵线索。黑洞,这些吞噬一切的宇宙谜团,它们的形成机制、对周围星系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宇宙结构演化中扮演的角色,都将被一一揭示。我们还会仰望星云,那些孕育新星的“育婴室”,它们如何压缩、塌缩,最终点燃新的恒星,从而让生命的元素得以代代相传。 当星系的演化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行星系统便开始崭露头角。本书将聚焦于太阳系的形成,以及地球这颗蓝色星球如何从一片尘埃和气体中孕育而出。我们将探讨地球早期的剧烈活动:地幔的形成、大气的演化、海洋的出现,以及那些可能来自外太空的撞击事件,它们是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所见的地球。月球的诞生,那个守护着地球的天然卫星,它为何如此巨大?它又如何影响着地球的潮汐和自转,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生命的出现,是宇宙中最令人着迷的奇迹之一。本书将深入探讨生命起源的可能路径,从简单的有机分子如何自发组合,到原始细胞的诞生。我们将考察地球上早期生命存在的证据,那些在古老岩石中沉睡亿万年的痕迹,诉说着生命最初的微弱信号。光合作用的出现,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为更复杂的生命形式铺平了道路,更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生命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 生命的演化,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本书将概述生命从单一细胞生物发展到多细胞生物的漫长历程,以及随后各种生命形态的辐射式演化。我们将审视那些关键性的进化节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那些在短时间内涌现出的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陆地生命的登陆,从简单的植物到复杂的爬行动物,再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崛起,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灭绝事件,这些如同宇宙中的“大洗牌”,它们如何清空生态位,为新的生命形式腾出空间,又如何深刻地影响着生命演化的方向? 本书也将目光投向智慧生命的出现。我们将探讨人类的进化之路,从南方古猿的直立行走,到工具的使用,再到语言的诞生和脑容量的增长。人类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文字的出现、科学的萌芽,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是如何一步步将我们推向今日的地位?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最早的观星者到现代的天文学家,再到未来的太空移民,这本身就是智慧生命对自身起源和归宿的不断追问。 最后,《宇宙织锦》将引导我们反思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文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本书旨在激发读者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是一个动态演化、充满奇迹的整体。这本书是一次思想的旅行,一次对存在本身的探索,它将带你穿越时间的长河,领略宇宙的壮丽,感受生命的奇妙,并最终回望我们自己,理解那一段跨越数十亿年的史诗,它塑造了我们,也将继续指引我们的未来。这本书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鼓励我们继续探索、继续提问的起点。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博学程度,真的让我肃然起敬。它横跨的领域之广,简直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从宇宙大爆炸那一瞬间的物理状态,一直讲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分化,再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形成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几乎涵盖了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所有重大主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了清晰的联系。你不会觉得这本书是在跳跃式地讲述不同的知识点,而是能清晰地看到物理规律如何影响了化学反应,化学如何孕育了生物,而生物的进化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观。这种体系化的构建,极大地满足了我对“整体性知识”的追求。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理解来自于连接点,而不是孤立的信息点。这本书就是将这些看似无关的知识点用一根根坚实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张恢弘的知识网络。读完之后,我对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不再是零散的认知,而是拥有了一个更完整、更具逻辑性的框架,看待新闻和时事都有了更深的背景参照。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理念,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对读者的尊重和体贴。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在耐心地为你讲解这个奇妙世界。行文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语言精准而富有感染力,即便是介绍极为复杂的科学概念,也能用日常的类比来辅助理解,让你感觉自己完全跟得上思路,丝毫没有被“抛下”的焦虑感。而且,它的内容组织体现了对时间成本的考虑——信息密度高,但阅读体验流畅。这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来说,是极大的优点。它提供了一种高效获取深度知识的路径,让人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对世界运作规律的全面认知。可以说,它成功地弥合了严肃学术与大众阅读之间的那道鸿沟,让科学的魅力真正触手可及,让人读完后不仅知识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充满了敬畏和探索的欲望,是一种非常令人愉悦和充实的阅读体验。

评分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对培养批判性思维有着潜移默化的助益。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作者在介绍一些理论时,会适当地展示科学是如何从假设走向验证,又是如何不断被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这种对科学方法论的展示,比单纯灌输结论要重要得多。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那些充满争议或尚无定论的领域时所持的严谨和开放态度,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呈现出当前科学界主流的观点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这鼓励读者在面对复杂信息时,保持一种审慎和求真的态度。它教导我们,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检验和更新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于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来说,比任何单一的知识点都要宝贵得多,它提升了我们辨别信息真伪和深度的能力。

评分

翻开这本厚实的书,首先被它那令人惊叹的视觉呈现震撼到了。那些精妙绝伦的图解,简直就是知识的盛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把那些宏大而又抽象的科学概念,用如此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无论是宇宙的诞生,还是生命的演化,甚至是那些深藏于地壳之下的秘密,作者似乎都有办法将它们拆解成一个个清晰的、可以触摸的画面。这种图文并茂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知识的门槛。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一个关于量子纠缠的图示研究了很久,原本在我脑海里模糊不清的概念,在那一刻突然清晰起来,就像拨开云雾见到了真相。书中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用心,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既不至于过于花哨分散注意力,又能起到强调重点的作用。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探索。它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构建知识的地图。这种体验是其他纯文字书籍难以比拟的,它真正做到了将“看”与“学”完美结合,对于任何渴望快速建立起对世界宏观认知框架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相当到位,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它不像某些科普读物那样,沉溺于过多的技术细节,让人望而却步;也不是那种过于浅显,只能蜻蜓点水般介绍概念的“入门级”读物。它的深度恰到好处,刚好能满足一个有着强烈好奇心但又不想被专业术语淹没的普通读者的需求。作者在讲述历史长河中的关键转折点时,总能巧妙地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被遗忘的科学家的轶事,这使得原本严肃的科学史变得生动起来,充满了人情味。比如,当它描述牛顿力学建立的过程时,描述的不仅仅是公式和定律,更是那种探索未知的激情和孤独感。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和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一同思考。每当我快要觉得某个部分有点烧脑时,下一页总会有一张精美的插图或者一个清晰的总结来帮我巩固理解。这种张弛有度的阅读体验,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跨越了几个世纪的知识鸿沟,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认知。

评分

经典人物的作品值得读一读

评分

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

评分

十岁以上的孩子应该会更感兴趣~

评分

内容不错,很补脑。

评分

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是我心底信任的出版社。

评分

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在XX上买东西的人。这里大部分人是不网购的。他们买东西价格一般不超过五块,听说我在XX买东西后,整个村都震京了,村长跑到我家里对我爸说我是不是疯了?老公跟我闹离婚,说这日子没法过了,面对重重压力,我坚持要买。我相信我这个月的工资不会白花,终于快递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颤抖的打开包裹,那到了,一霎那,感觉我的眼都要亮瞎了,啊..这颜值、这手感、只怪我读书少,这质量、无法用华丽的语整个言来形容它。我举着它,骄傲的站在村口,村都沸腾了,更有人喊,我不给他们看,他们就跳井。吓得我赶紧收起宝贝,挤出人群落荒而逃。为测试宝贝效果,我立刻去我们村高达100米山上村长家客厅里用。用完后,在全村人羡慕的目光中,仰首挺胸扬长而去。

评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评分

霍金的大作,抽时间认真读读!

评分

读书才津津有味、妙不可言。由此,读书带来的“甘甜”自然而然浮出水面,只等着你采撷了。 读书,若只埋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