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复原图

敦煌壁画复原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史敦宇 等 著,史敦宇,欧阳琳,史苇湘,金洵瑨 绘
图书标签:
  • 敦煌壁画
  • 壁画艺术
  • 敦煌艺术
  • 佛教艺术
  • 艺术史
  • 文物
  • 复原
  • 丝绸之路
  • 中国美术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45727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783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敦煌壁画复原图收纳了西魏、北魏、隋代、初唐、盛唐、晚唐、中唐、五代、西夏等朝代的经典壁画。作者用高超的绘画技艺将一幅幅经典的壁画作品展现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了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不同的的特色,选用壁画也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让读者对敦煌壁画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内页全进口艺术纸全彩呈现,华丽还原敦煌壁画,并超值附送精美迷你壁画一张。

内容简介

  莫高窟,昨天的故事还没理清,今天的故事又拉开了序幕。《敦煌壁画复原图》收纳了西魏、北魏、隋代、初唐、盛唐、晚唐、中唐、五代、西夏等朝代的经典壁画。作者用高超的绘画技艺将一幅幅经典的壁画作品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联想起时而繁荣、时而惨淡的丝路古道:有先驱者张骞、李广利、班超、霍去病等十几位历史人物慢步缓行的马帮或驼队;有骑白马的和尚唐玄奘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有晚唐的张议潮统兵收服土蕃统治70年的敦煌失地;还有大漠孤烟中莫高窟的神秘诱惑;也有戈壁黄沙中驼铃的凄凉召唤……

作者简介

  史敦宇,1952年出生于敦煌莫高窟,是第一批敦煌学者们在莫高窟出生第一代较早的孩子,时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先生建议叫史敦宇。1975年毕业于甘肃酒泉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在敦煌中学任教。1982年入西北师大美术系,1984年大专毕业。1988年调兰州旅游中专学校。1997年兰州大学外聘史敦宇为副研究员。她自幼跟随敦煌学专家的的父母史苇湘、欧阳琳出入洞窟和学习临摹敦煌壁画,并得到了常书鸿、段文杰等先辈大师的指导。近几年来,其作品被美国,日本,法国、韩国、马来西亚、港澳,台湾等众多收藏家珍藏,同时国内外众多高僧大得也对她的宗教绘画作品青睐有佳。
  史苇湘 (1924.3—) ,四川绵阳人。 擅长敦煌学研究。 1948年 毕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曾在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从事敦煌壁 画的临摹工作,莫高窟内容与时代考证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北凉 北魏
听法菩萨 140cm×90cm 布本 第272窟
菩萨 41cm×26cm 纸本 第272窟
忍冬花边图案 22cm×17cm 纸本 第248窟
说法图 146cm×137cm 绢本 第248窟
乘马赴会·迦叶 50cm×38cm 纸本 第257窟
乘鹤赴会·大迦旃延 53cm×38cm 纸本 第257窟
乘牛赴会·周利般特 53cm×38cm 纸本 第257窟
乘龙赴会·优毗迦叶 50cm×38cm 纸本 第257窟
莲池游泳平棋图案 60cm×60cm 纸本 第257窟
平棋图案 26cm×26cm 纸本 第245窟

西魏 北周
菩萨 47cm×64cm 纸本 第285窟
飞天 39cm×54cm 纸本 第285窟
苦修图 40cm×54cm 纸本 第285窟
重精鸟 39cm×53cm 纸本 第285窟
天王 35cm×20cm 纸本 第285窟
苦修图 20cm×36cm 纸本 第285窟
童子飞天 29cm×25cm 纸本 第285窟
双飞天 14cm×39cm 纸本 第285窟
飞天 28cm×42cm 纸本 第285窟
双飞天 37cm×22cm 纸本 第249窟
飞天 20cm×16cm 纸本 第249窟
南壁龛楣局部 109cm×200cm 纸本 第285窟
诸天 144cm×228cm 布本 第285窟
天王 35cm×40cm 纸本 第285窟
沙弥守戒局部·缴纳罚款 26cm×37cm 纸本 第285窟
双飞天 37cm×21cm 纸本 第249窟
飞天 20cm×16cm 纸本 第249窟
阿修罗王 112cm×150cm 纸本 第249窟
善事太子入海品局部 39cm×53cm 纸本 第296窟
西王母乘凤车 38cm×53cm 纸本 第296窟
善事太子入海品局部 24cm×53cm 纸本 第296窟
作战图 38cm×53cm 纸本 第296窟
窟顶平棋图案中之虎 24cm×40cm 纸本 第428窟
伎乐飞天 32cm×24cm 纸本 第428窟
掷象、相扑 120cm×170cm 纸本 第290窟
苦修·射猎图 45cm×66cm 布本 第285窟
群猪 43cm×65cm 纸本 第249窟
狩猎 39cm×53cm 纸本 第249窟

隋代
服饰图案 30cm×21cm 纸本 第427窟
联珠纹服饰 30cm×21cm 纸本 第427窟
服饰纹样 30cm×21cm 纸本 第427窟
菱形服饰图案 35cm×27cm 纸本 第427窟
狮凤纹图案 33cm×38cm 纸本 第427窟
莲花藻井 40cm×40cm 纸本 第389窟
莲花藻井 20cm×20cm 纸本 第390窟
献花飞天 93cm×148cm 布本 第305窟
散花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203窟
持串铃伎乐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203窟
持香炉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397窟
供养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397窟
献花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404窟
人间仕女 68cm×68cm 纸本 第397窟
游泳图 90cm×120cm 纸本 第420窟

初唐
说法图 128cm×111cm 布本 第57窟
献花菩萨 29cm×24cm 纸本 第220窟
天女 34cm×28cm 纸本 第220窟
服饰图案 30cm×22cm 纸本 第57窟
燃灯菩萨 54cm×38cm 纸本 第220窟
伎乐菩萨 37cm×26cm 纸本 第220窟
舞伎菩萨 90cm×60cm 纸本 第220窟
舞伎菩萨 68cm×46cm 纸本 第220窟
捧香饭菩萨 68cm×68cm 纸本 第220窟
捧宝珠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220窟
伎乐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29窟
献花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29窟
弹箜篌伎乐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29窟
击鼓伎乐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29窟
吹笙伎乐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29窟
弹琵琶伎乐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29窟
献花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21窟
献花飞天(龛顶) 68cm×68cm 纸本 第321窟
飞天 84cm×66cm 纸本 第321窟
降落飞天 84cm×66cm 纸本 第321窟
吹笛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329窟
女供养人 29cm×25cm 纸本 第329窟
乘龙飞天 38cm×57cm 纸本 第329窟
乘虎飞天 28cm×50cm 纸本 第329窟
弹琵琶飞天 28cm×50cm 纸本 第329窟
飞天 28cm×50cm 纸本 第332窟
捧花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32窟
伎乐飞天(右) 66cm×133cm 纸本 第329窟
伎乐飞天(左) 66cm×133cm 纸本 第329窟
供养人与马群 57cm×98cm 纸本 第329窟
供养人与牛车 57cm×98cm 纸本 第329窟
阿弥陀净土变部分 112cm×84cm 绢本 第372窟
乘象入胎 52cm×37cm 纸本 第283窟
夜半逾城 52cm×37cm 纸本 第283窟
菩萨 90cm×34cm 纸本 第329窟

盛唐
吹箫飞天 38cm×27cm 纸本 第44窟
弹琵琶飞天 38cm×27cm 纸本 第44窟
华盖两侧的伎乐飞天 67cm×136cm 纸本 第44窟
持花盘菩萨 64cm×56cm 纸本 榆林窟第25窟
佛陀像 67cm×50cm 纸本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建筑 54cm×39cm 纸本 第217窟
建筑一角 53cm×38cm 纸本 第217窟
城楼 53cm×38cm 纸本 第172窟
拆幢 53cm×37cm 纸本 第445窟
得医图 27cm×38cm 纸本 第217窟
僧侣论经 35cm×26cm 纸本 第217窟
南无虚空藏菩萨 176cm×89cm 布本 第217窟
比丘头像 51cm×34cm 纸本 第444窟
山水画 27cm×38cm 纸本 第172窟
未生怨部分 39cm×54cm 纸本 第320窟
飞天 31cm×24cm 纸本 第172窟
剃度图局部 50cm×88cm 纸本 第445窟
剃度图 79cm×356cm 布本 第445窟
都督夫人礼佛图(未复原) 150cm×150cm 布本 第130窟
都督夫人礼佛图 150cm×150cm 布本 第130窟
舞蹈 60cm×100cm 纸本 第205窟
菩萨 33cm×24cm 纸本 第320窟
散花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20窟
散花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9窟
供养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123窟
供养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148窟
献花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121窟
持花蕾飞天 68cm×46cm 纸本 第121窟
西方净土变 300cm×330cm 布本 第172窟
牡丹圆光图案 25cm×25cm 纸本 第225窟
观无量寿经变局部 90cm×72cm 布本 第113窟
菩萨 130cm×57cm 纸本 第106窟

中唐
吹笛飞天 31cm×24cm 纸本 第158窟
飞天 21cm×14cm 纸本 第158窟
图案 22cm×22cm 纸本 第158窟
茶花藻井 22cm×22cm 纸本 第159窟
挤奶图 20cm×30cm 纸本 第159窟
弥勒变中之扬场 17cm×37cm 纸本 榆林窟第25窟
弥勒变中之收割 17cm×28cm 纸本 榆林窟第25窟
弹琵琶菩萨 32cm×21cm 纸本 第112窟
舞蹈 32cm×21cm 纸本 第159窟
八臂十一面观音像 110cm×65cm 纸本 第370窟
文殊菩萨 68cm×46m 纸本 榆林窟第25窟
普贤菩萨 68cm×46m 纸本 榆林窟第25窟
文殊菩萨 114cm×50cm 纸本 第159窟

晚唐
莲花法器藻井 37cm×37cm 纸本 第361窟
建筑一角 53cm×38cm 纸本 第360窟
藻井 40cm×40cm 纸本 第85窟
不空索观音 16cm×13cm 纸本 第14窟
观音 30cm×25cm 纸本 第14窟
供养菩萨 68cm×46cm 纸本 第14窟
金刚香菩萨 68cm×46cm 纸本 第14窟
持经供养菩萨 68cm×46cm 纸本 第14窟
金刚舞菩萨 68cm×46cm 纸本 第14窟
持法螺菩萨 68cm×46cm 纸本 第14窟
持莲花灯烛菩萨 68cm×46cm 纸本 第14窟
女供养人 68cm×46cm 纸本 第9窟
骑射 33cm×27cm 纸本 第156窟
供养人像 65cm×80cm 绢本 第9窟
服饰图案 30cm×20cm 纸本 第9窟
五代 西夏 元代 藏经洞等
女供养人像 30cm×23cm 纸本 榆林窟第16窟
生活画 21cm×14cm 纸本 榆林窟第38窟
嫁娶图局部 19cm×26cm 纸本 榆林窟第38窟
嫁娶图中人物 19cm×11cm 纸本 榆林窟第38窟
法华经变中舞台演出形象图 100cm×140cm 绢本 第61窟
射手图 68cm×46cm 纸本 第346窟
射手图 68cm×46cm 纸本 第53窟
伎乐飞天(弹箜篌) 68cm×68cm 纸本 第55窟
伎乐飞天(吹笛) 68cm×68cm 纸本 第55窟
童子持花飞天 32cm×23cm 纸本 第97窟
云上飞天 21.5cm×13.5cm 纸本 第3窟
千手千眼观音手姿 23cm×33cm 纸本 第3窟
伎乐菩萨 68cm×46m 纸本 第465窟
供养菩萨 68cm×68m 纸本 第465窟
持莲供养菩萨 68cm×68m 纸本 第465窟
藏经洞引路菩萨中之云上仕女 42cm×32cm 纸本 第17窟
仿唐人幡画 232cm×45cm 布本 第17窟藏经洞
近事女与比丘尼 65cm×85cm 绢本 藏经洞第17窟
持瓶飞天 68cm×68cm 纸本 第3窟
伎乐飞天(击鼗鼓) 68cm×68cm 纸本 第161窟
女供养人 204cm×112cm 布本 第98窟
水月观音(送子观音) 78cm×42cm 绢本 藏经洞第17窟

前言/序言


敦煌壁画复原图:一部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 引言 在中国广袤的西部,有一片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积淀的土地——敦煌。这里,丝绸之路的驼铃声依旧回响,莫高窟的石窟群静默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在这众多瑰宝之中,敦煌壁画以其绚丽的色彩、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题材,成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敦煌壁画复原图》并非一部简单的图录,它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文化溯源,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对话。本书旨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艺术呈现,带领读者走进敦煌壁画的艺术世界,领略其独特的魅力,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本书不对壁画本身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原”,而是忠实呈现现有壁画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策划的编排和详尽的解读,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完整、清晰、具有时代感的敦煌壁画视觉图景。 第一章:历史的迴响——壁画的时代脉络 敦煌壁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千年的演变,见证了不同朝代的兴衰更迭、民族文化的交融碰撞。本书将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勾勒出敦煌壁画的主要发展脉络,重点展现不同时期壁画在风格、题材、技法上的显著特征。 北朝时期(公元4世纪至6世纪): 这一时期是敦煌壁画的萌芽与发展阶段。受印度犍陀罗艺术和中亚艺术的影响,北朝壁画呈现出一种粗犷、生动的特点。佛像造型庄重,线条有力,色彩较为朴素。重点介绍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窟龛,如272窟、275窟,通过高清复原图,展现其早期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佛教如何在中国北方地区逐渐扎根、融合的痕迹。我们将深入分析其造型特征,例如菩萨的面相,躯体的比例,以及衣饰的简化处理,这些都与同时期印度和中亚佛教造像有着微妙的联系。同时,也会关注到一些早期世俗画的出现,它们可能描绘的是供养人形象,或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为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宝贵线索。 隋朝时期(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 隋朝是敦煌壁画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继承了北朝的艺术传统,并在吸收汉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佛像造型更加丰满圆润,面相慈祥,衣纹流畅,色彩也变得更加丰富鲜艳。重点展示如302窟、303窟等隋代壁画的精彩部分,解析其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构图的章法。隋代壁画在人物形象上,开始显露出更多汉民族的审美特点,丰腴的脸庞,温润的笑容,以及更加写实的衣褶处理,都标志着中国化佛教艺术的崛起。同时,隋代壁画中对故事性场景的描绘也更加丰富,例如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等,这些故事画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壁画的叙事性,也为后世的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唐朝时期(公元7世纪至9世纪): 唐朝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鼎盛时期,敦煌壁画也达到了其艺术的巅峰。唐代壁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造型丰腴健美,色彩绚丽夺目,构图宏伟壮观。从初唐的秀丽典雅,到盛唐的雍容华se,再到晚唐的写实细腻,本书将细致呈现唐代壁画不同阶段的艺术风格变化。重点选取如206窟、220窟、159窟等代表性洞窟,通过对飞天、说法图、因缘故事画的精选,展现唐代壁画的辉煌成就。唐代壁画不仅在宗教题材上达到了极致,在表现世俗生活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描绘贵族生活的场景,宫廷仪仗的队列,以及民间劳动人民的形象,都生动细腻,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些世俗画的出现,不仅拓展了佛教壁画的内涵,也为我们研究唐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图像资料。 五代、宋、元时期(公元9世纪末至14世纪): 尽管唐朝是敦煌壁画的黄金时代,但其艺术生命力并未就此终结。五代、宋、元时期的壁画虽然在整体艺术水平上可能有所不及唐代,但依然保持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融合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壁画题材更加多元,除了佛教故事,还出现了许多道教、神话传说等内容。本书也将触及这一时期的壁画,如榆林窟的壁画,展现其在继承和发展中呈现出的新面貌。五代、宋、元时期,随着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变化,敦煌壁画也呈现出新的趋势。例如,五代时期的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原政权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元素。宋代的壁画则更加注重写实性和细节描绘,同时,对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元代的壁画则呈现出一种更加多元化的特点,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艺术形式在敦煌壁画中交融共存。 第二章:技法的精髓——色彩与线条的对话 敦煌壁画之所以能够穿越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与其精湛的绘画技法密不可分。本书将深入剖析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线条勾勒、晕染法等核心技法,揭示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所展现的智慧与匠心。 矿物颜料的奥秘: 敦煌壁画色彩绚丽,其颜料多为天然矿物提炼而成,如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白粉、炭黑等。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颜料的来源、特性及其在壁画中的具体运用。例如,石青和石绿的纯粹与明亮,朱砂的温暖与厚重,赭石的沉稳与内敛,它们如何经过艺术家之手,组合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我们将尝试从化学和物理的角度,简要介绍这些矿物颜料的构成,以及它们为何能够经受住千年的时光侵蚀。 线条的生命力: 敦煌壁画的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或刚劲有力,或流畅飘逸,共同塑造了壁画中人物的形象与神韵。本书将重点解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壁画中的线条特点,例如,北朝壁画的“铁线描”,唐代壁画的“曹衣出水”及“吴带当风”的飘逸之感。我们将通过对具体线条的放大和特写,展示其细微之处的起承转合,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顿挫来传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晕染法的创新: 晕染法是敦煌壁画中表现体积感和层次感的关键技法。本书将介绍敦煌壁画中常见的晕染方法,如“渲染法”、“墨染法”等,并分析其如何使画面产生立体感和光影效果。特别是对人物面部和衣褶的处理,晕染法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我们将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详细讲解晕染法的具体步骤和效果,例如,如何用淡墨或淡彩层层晕染,以表现人物皮肤的质感和衣服的垂坠感。 构图的智慧: 无论是宏大的宗教场景,还是细腻的人物故事,敦煌壁画的构图都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本书将分析敦煌壁画在构图上的原则,如满壁铺陈、分层描绘、突出主体等,并结合具体实例,解读其匠心独运的构图方式。我们将探讨中国传统绘画中“计白当黑”、“疏密有致”等构图理念如何在敦煌壁画中得到体现。 第三章:主题的深度——信仰与世俗的交织 敦煌壁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对佛教教义的阐释,也有对世俗生活的描绘,二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敦煌壁画丰富多彩的主题世界。 佛教题材的解读: 佛教是敦煌壁画的核心主题。本书将系统介绍壁画中的主要佛教题材,包括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说法图、涅槃图、菩萨像、罗汉像等。通过对这些题材的深入解读,展现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以及敦煌壁画在佛教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将选取经典的佛教故事画,例如,释迦牟尼佛降生、成道、说法、涅槃等重要时刻,并对其画面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读者理解佛教的教义和修行。同时,也会关注到一些比较少见的佛教题材,例如,密宗造像、护法神像等,展示敦煌壁画在题材上的多样性。 世俗生活的再现: 敦煌壁画并非仅仅是宗教的载体,它也是一扇窗户,让我们窥见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本书将重点关注壁画中描绘的世俗生活场景,如供养人像、出行图、宴饮图、农耕图、战争图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生活习俗、服饰制度、交通工具等。这些世俗画往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它们生动地再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直观的视觉证据。例如,供养人像的服饰、仪态,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和审美趣味。 民族融合的印记: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敦煌壁画也因此留下了深刻的民族融合的印记。本书将分析壁画中融合了汉族、吐蕃、回鹘、蒙古等多个民族的艺术元素和题材,展现敦煌作为多元文化交流中心的独特地位。我们将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壁画的风格特征,揭示民族融合的艺术痕迹,例如,一些壁画中出现的西域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独特的服饰和发饰。 第四章:视觉的盛宴——高清复原图与赏析 《敦煌壁画复原图》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高品质的图像呈现。本书精选了敦煌莫高窟中最具代表性、保存状况相对较好的壁画,以高清扫描、精细修复的图像格式呈现给读者。 精选的洞窟与壁画: 本书将涵盖莫高窟中多个重要的洞窟,如275窟(北魏)、254窟(北魏)、390窟(北周)、420窟(隋)、206窟(初唐)、220窟(盛唐)、159窟(盛唐)、96窟(中唐)、445窟(宋)等,并从中选取最能体现各时期艺术风格和题材特色的壁画进行重点展示。 高清图像呈现: 本书将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壁画的原貌。每一幅图像都经过精心扫描和色彩校正,力求真实展现壁画的色彩、细节和质感。我们将尽量呈现壁画的原始尺寸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洞窟之中,近距离欣赏艺术大师们的杰作。 专业解读与赏析: 每幅壁画图像都配有深入的专业解读,包括其所在的洞窟信息、创作年代、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文化意义等。赏析部分将引导读者如何欣赏壁画,从线条、色彩、构图、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解读,让读者在视觉享受的同时,获得更深刻的文化认知。 结语 《敦煌壁画复原图》是一部凝聚了无数心血和智慧的艺术著作。它不仅是对敦煌壁画艺术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探索敦煌艺术、感悟中华文明的一扇窗口,让敦煌壁画的千年辉煌,在新时代继续闪耀。通过本书,我们希望能够唤起读者对敦煌这片土地的兴趣,对中国古代艺术的赞叹,以及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次对中华文明永恒魅力的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敦煌壁画复原图》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文化之旅。它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艺术世界。我被书中那些色彩饱满、细节丰富的复原图所震撼,它们仿佛是时间的魔法师,将那些褪色的记忆重新点亮。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一些壁画中人物神态的刻画,尤其是那些修行者的超凡脱俗,以及世俗人的喜怒哀乐,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书中还对一些壁画中描绘的神话传说和佛教故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使得我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意义,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启迪。让我惊叹的是,书中对一些壁画中植物和动物的描绘,也极其生动逼真,仿佛能闻到花草的芬芳,听到动物的叫声。这些细节的处理,无不体现了古代艺术家们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力。这本书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精美的艺术,更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它让我明白,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者,是历史的见证者。

评分

《敦煌壁画复原图》这本书带给我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我曾多次在博物馆或画册中见过敦煌壁画的图片,但这次的复原图,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那些曾经因为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的色彩,在复原后变得鲜艳夺目,细节也更加清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壁画中建筑和景观的描绘,它们都经过了细致的考证和复原,展现了古代建筑的宏伟壮观和自然风光的秀丽迷人。比如,书中对一些寺庙建筑的复原,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而那些描绘山川河流、花鸟虫鱼的画面,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书中对一些壁画中人物造型的复原也十分到位,无论是佛陀的庄严,菩萨的慈悲,还是供养人的虔诚,都得到了生动的再现。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壁画的复原,还考虑到了光影的效果,使得画面更加立体,更具表现力。这本书让我对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古代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创造力赞叹不已。它不仅仅是一本艺术欣赏的书籍,更是一部浓缩了古代历史、文化、宗教的百科全书。

评分

当我翻开《敦煌壁画复原图》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插图,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尘埃,将我带回了那个辉煌的时代。每一幅复原图都细致入微,色彩的运用、人物的造型、场景的构图,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我尤其被那些描绘佛教故事的壁画所吸引,佛陀慈悲的目光,菩萨超凡脱俗的神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人物,就连那些飞天仙女的衣袂飘飘,裙摆飞扬,都仿佛在空气中留下了动态的轨迹,那种轻盈与灵动,让人不禁赞叹古人的艺术造诣。而那些描绘世俗生活的画面,如狩猎、耕作、宴饮等,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动作描绘生动传神,仿佛能听到市井的喧嚣,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遥远而迷人的世界。每一幅图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关于信仰、关于生活、关于艺术的故事。我常常会花上很长的时间,沉浸在这些画面中,试图去理解每一处细节的含义,去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艺术魅力。这本书的装帧也很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令人满意,这使得阅读体验更加愉悦。它让我对敦煌艺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历史和文化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敦煌壁画复原图》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将那些历经沧桑的壁画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种震撼是难以言表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经过艺术家的精心复原,将那些模糊、剥落的部分重新填充,让尘封的色彩重现光彩。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难以辨认的细节的解读,例如一些壁画上模糊的人物服饰纹样,经过复原后,那些精美的刺绣图案和色彩搭配便清晰可见,展现了当时服饰的华丽与精致。书中还对一些壁画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点出了关键信息,帮助读者理解壁画所要传达的意涵。比如,对于一些描绘佛教本生故事的壁画,书中会简要介绍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样我们在欣赏画面时,就不会感到茫然,而是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因果报应、慈悲为怀的佛教思想。我特别喜欢那些描绘菩萨形象的壁画,书中复原的菩萨,或庄严慈悲,或妩媚动人,神态各异,展现了佛教艺术的丰富多样。而那些描绘飞天仙女的壁画,更是将浪漫与神秘推向极致,她们在云海中翩翩起舞,身姿曼妙,衣带飘逸,仿佛是天界的使者,为人间带来了祥和与祝福。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敦煌壁画作为一项伟大艺术遗产的价值,也看到了艺术家们在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财富中所付出的努力。

评分

《敦煌壁画复原图》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结合,而是通过精美的复原,让古老的壁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被书中那些色彩斑斓、形象生动的复原图所吸引,它们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辉煌的时代,让我得以近距离地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我特别留意书中对一些壁画中人物表情的刻画,无论是佛陀的慈悲,菩萨的圣洁,还是供养人的虔诚,都得到了细致入微的还原,让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书中还对一些壁画的构图和布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比如那些富有韵律感和空间感的构图,以及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和位置安排,都体现了古代艺术家们高超的艺术造诣。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壁画中细节的处理,比如那些精美的纹饰、服饰和器物,都得到了清晰的呈现,这让我对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部关于历史、艺术、宗教的百科全书,它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敦煌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读《敦煌壁画复原图》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那些壁画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绘画技艺,更是古代人民的信仰、智慧和生活方式。书中复原的壁画,色彩斑斓,形象生动,仿佛让我置身于千年前的敦煌。我最先被吸引的是那些宏伟的佛陀造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宁静与慈悲,仿佛能穿透时空,抚慰人心。而那些菩萨的形象,更是各具特色,有的庄重肃穆,有的温柔娴静,有的则显得灵动飘逸,展现了佛教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壁画细节的放大和特写,比如人物的眉眼、手势、服饰上的纹饰,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极致追求。书中对一些壁画的解读也很有启发,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而是结合历史背景和佛教教义,对壁画的内容和寓意进行深入的阐释,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壁画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当我看到那些描绘供养人的画像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虔诚的信仰和对佛陀的敬仰,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森严和阶层关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敦煌壁画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它们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也展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

评分

我常常会被一些书籍所吸引,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内容,更是因为它们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敦煌壁画复原图》便是这样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以一种极其优雅的方式,将敦煌的艺术瑰宝重新展现在我眼前。我仔细品味着书中的每一幅复原图,那些鲜活的色彩,生动的人物,精美的细节,都让我心生赞叹。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壁画中建筑结构的复原,它们展示了古代建筑的宏伟气势和精湛工艺,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建筑智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那些描绘宴乐、舞蹈的画面,则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仿佛能听到悠扬的乐曲,看到曼妙的舞姿。书中对一些壁画的解读,也充满了智慧,它不仅仅是对画面的描述,更是对背后文化和历史的挖掘,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壁画的价值和意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敦煌壁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强大生命力,它们历经千年而不衰,依然能够感动人心,启迪智慧。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艺术,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每一个观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评分

《敦煌壁画复原图》这本书,如同一杯醇厚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精神的探索。我被书中复原的那些不同题材的壁画所深深吸引,从宏大的佛教叙事到细腻的世俗生活,无一不展现出古代艺术家们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我尤其留意到书中对一些壁画中人物表情的复原,比如那些虔诚的供养人,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佛陀的敬畏,脸上带着一丝虔诚的微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那些描绘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则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他们的姿态夸张而充满力量,展现了古代人民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崇拜。书中还对一些壁画的构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如那些对称的、富有韵律感的构图,以及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和位置安排,都体现了古代艺术家们对空间和视觉美学的深刻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大胆而和谐,既有鲜艳浓烈的对比,也有柔和淡雅的过渡,展现了古代艺术家们对色彩的精湛运用能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敦煌壁画的生命力,它们不仅仅是静止的画面,而是能够与现代人产生共鸣的艺术语言,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依然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

评分

捧读《敦煌壁画复原图》,我深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本书不仅仅是冰冷的图片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生命力的作品。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壁画复原的处理非常细腻,不仅仅是色彩的填充,更是对人物神态、肢体动作的重新揣摩和还原。例如,在一些描绘战斗场景的壁画中,复原后的战士们眼神坚毅,肌肉紧绷,动作流畅有力,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出画面。而在描绘宁静祥和场景的壁画中,人物的表情则显得安详宁静,姿态优美舒展,给人以平和之感。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对壁画中细节的考据,比如对一些壁画中出现的乐器、服饰、生活用品的介绍,这让我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生活习俗,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的认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飞天”形象的复原印象深刻,她们或驾驭祥云,或手持乐器,或翩翩起舞,每一个姿态都充满了动感和诗意,仿佛能听到天籁之音,感受到她们轻盈的身姿在空中划过的痕迹。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十分精美,每一幅复原图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色彩还原度极高,纸张的触感也很好,这使得阅读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它让我感觉,我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有机会与那些古老的艺术对话,去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艺术共鸣。

评分

当我合上《敦煌壁画复原图》的最后一页,心中充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这本书所呈现的,绝非简单的图录,而是对一段辉煌历史的深情回溯,是对古老艺术的郑重致敬。我反复摩挲着书中的每一幅复原图,仿佛能触摸到那些穿越千年的色彩。我尤其喜爱书中对一些壁画中细节的处理,比如人物的发髻、服饰的褶皱,甚至是身上佩戴的饰品,都经过了细致的复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充满了生命力。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壁画中描绘的器物和场景的复原,也颇具匠心,比如那些古老的乐器,它们造型独特,线条优美,仿佛还能听到它们奏出的天籁之音。而那些描绘宫廷生活或民间习俗的场景,则充满了生活气息,人物的互动、表情的传递,都显得真实而生动。这本书让我对敦煌艺术的理解,从表面的欣赏,升华到了对背后文化和精神的体悟。它不仅仅是一本视觉的书,更是一本思想的书,一本关于信仰、关于生活、关于人性的书。它让我反思,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有那份对艺术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对生命的感悟。

评分

好喜欢好喜欢的装帧设计,休闲时候看看真好!

评分

有骑白马的和尚唐玄奘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有晚唐的张议潮统兵收服土蕃统治70年的敦煌失地;还有大漠孤烟中莫高窟的神秘诱惑;也有戈壁黄沙中驼铃的凄凉召唤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好喜欢。

评分

非常的美!把敦煌壁画中残缺的补全了!

评分

很多珍贵的画,很有特点

评分

图好漂亮,色彩鲜艳,复原的老师们辛苦了,下次准备入本原图合集收藏

评分

书的装帧很精美,快递很给力

评分

此书关注很久了,没机会去敦煌,可以先了解一下。618图书折扣力度很大,是喜欢囤书的人节日。

评分

非常不错,全五星,下次还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