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教材:神經心理學》共有十六章,一章到第二章主要介紹神經心理學的定義和分支,本領域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第三章到第十章介紹神經係統的解剖生理基礎、神經心理功能和兩大腦半球的分工與協同,以及不同部位損傷後的神經心理障礙。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介紹主要的神經心理障礙包括語言、認知、情緒和睡眠障礙的神經心理機製、錶現和乾預。第十五章到第十六章主要介紹神經心理障礙的評估和康復技術。為瞭滿足醫學院校本科應用心理學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編寫注意突齣教材特性和包容性,《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教材:神經心理學》不僅可作為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學生規劃教材,也可供神經病學研究生和醫師、精神科和臨床心理醫師、教育工作者等參考學習。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神經心理學概述
一、神經心理學的定義、內容和對象
二、神經心理學的分支
三、神經心理學的相關學科
四、神經心理學的應用
第二節 神經心理學的曆史和現狀
一、古代神經心理學
二、科學神經心理學
三、近代神經心理學
第三節 我國神經心理學的發展
一、我國臨床神經心理學研究
一、我國認知神經心理學研究
三、我國神經心理學未來展望
第二章 神經心理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概述
一、神經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理論根據
二、神經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分類
第二節 傳統神經心理學方法
一、實驗神經心理學方法
二、行為神經病學方法
三、臨床神經心理學方法
第三節 無創性腦功能成像技術
一、事件相關電位
二、功能磁共振成像
三、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
四、單光子發射體層攝影
五、腦磁圖
六、功能近紅外光譜成像技術
第三章 神經係統解剖與生理
第一節 中樞神經係統解剖與生理
一、中樞神經係統的解剖
二、中樞神經係統的生理功能
三、中樞神經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四、中樞神經對內髒活動的調節
五、本能行為和情緒的神經基礎
第二節 周圍神經係統解剖與生理
一、脊神經
二、腦神經
第三節 自主神經
第四節 神經細胞
一、神經元
二、神經膠質細胞
第五節 神經遞質和神經遞質受體
一、神經遞質的釋放、吸收和再攝取
二、神經遞質及其受體的分類及功能
第四章 額葉的神經心理功能及其障礙
第一節 額葉的解剖結構
第二節 額葉的功能
一、運動功能
二、語言功能
三、認知功能
四、人格
第三節 額葉損害後的常見癥狀
一、運動障礙
二、語言障礙
三、認知功能障礙
四、社會人格障礙
五、精神障礙
第五章 頂葉的神經心理功能及其障礙
第一節 頂葉的解剖結構和功能
一、頂葉的解剖結構
二、頂葉的功能
第二節 頂葉損害後的常見癥狀
一、感知覺障礙
二、空間障礙
三、失用癥
四、體象障礙
五、語言障礙
……
第六章 顳葉的神經心理功能及其障礙
第七章 枕葉的神經心理功能及其障礙
第八章 邊緣係統的神經心理功能及其障礙
第九章 丘腦、基底節和小腦的神經心理功能及其障礙
第十章 大腦功能的偏側化
第十一章 語言障礙
第十二章 認知障礙
第十三章 情緒障礙
第十四章 睡眠障礙
第十五章 神經心理與認知康復
第十六章 臨床神經心理評估
精彩書摘
幾種常見肢體失用癥類型的區彆:觀念運動性失用與運動性失用癥患者在自然處境下可恰當地自動完成簡單的日常活動,隻是在檢查情景中不能按要求做同樣的動作;而觀念性失用癥患者雖然具有足夠的運動能力,但不能自動地或按要求進行特定的活動。觀念性失用癥患者不能正確使用物品,且不能描述其功能;在要求用某物品進行一係列技巧動作時,患者可能會嘗試,完成連續動作中簡單、孤立的某些部分,但物品使用有誤,做的過程沒有邏輯和計劃,患者也不能解釋其活動的目的與程序。觀念運動性失用使用物品顯得笨拙,但能解釋物品的用途和目的,患者可以描述連續動作及過程,但不能按指令去做,甚至根本不進行嘗試。
(二)結構性失用
結構性失用用於指患者盡管不存在單一動作失用的錶現,但不能完成繪畫、搭建和組裝復雜形式等結構活動。對於繪畫與裝配作業中存在視覺結構能力障礙的情形(如空間感覺缺失、組閤活動能力損害等)。德國神經病學傢Kleist認為結構性失用屬於操作性障礙,是由於執行有關作業時不能成功整閤結構活動所需的視覺與運動信息所緻,而非因視知覺能力受損引起運動錶達障礙,患者不應伴有視空間知覺障礙。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結構性失用並非純粹運用障礙,也涉及知覺功能。因此近年來的研究傾嚮認為結構性失用是視覺結構能力的障礙,屬於視空間失認的一種錶現形式。一些作者采用廣義的描述定義,認為在結構性作業執行中所觀察到的所有障礙均可視為結構性失用。
結構性失用基本錶現是在作結構作業時不能將各個不同部件按正常的空間關係組閤成一個整體,涉及使用或錶徵空間的作業錶現更明顯,臨摹、繪製和建造立體與平麵的圖形或模型存在睏難。患者可以錶現為不會自己作畫,甚至不會臨摹,也可以錶現圖形簡化、圖畫組成部分之間相互關係錯誤,畫角睏難等。在裝配測試中錶現空間定嚮錯誤,可以齣現作業與示範模型鏈接或重疊,後者被稱為貼近(closing-in)現象。
兩側半球損害均可導緻結構性失用。左、右側半球所緻結構性失用的臨床錶現有明顯不同,右腦損害者繪畫的構圖零散、成分間缺乏適當的空間關係,有筆畫錯誤和發生於對角綫方嚮的鏇轉性錯誤,患者設計復雜而不易辨認,操作過程中遲疑程度較輕;Kleist認為結構性失用是由於左側頂葉損害,中斷瞭視空間分析與組織、計劃動作的腦區之間的聯係所緻。不支持的是右側腦損害同樣存在結構性失用,而且更為常見(左1:右3)也更嚴重。此外雙側頂枕葉區損害也可見到結構性失用,右腦損害者視知覺與視覺結構活動成績密切相關,因此更可能是一種視覺結構能力障礙的結果;而左腦損害者的結構活動與知覺間關係不恒定,可能還存在運動實施障礙的成分。
(三)發育性失用
人類的運用功能是在與外界環境不斷地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漸形成完善的一種習得性技能,一般在2-12歲之間呈有序性發展,與整體腦成熟程度有一定關係。如腦Brodmann4區初級運動皮層一般在四五歲發育完善,因而兒童要到4歲後纔能完成涉及一個步驟的動作;與特殊運動形式的時空編程及計劃有關的腦Brodmann6區等次級運動皮層要到六七歲纔發育完善,此時兒童纔能完成復雜的連續動作。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如果運用功能發育存在障礙而導緻其動作及姿勢的産生過程齣現缺陷,未能達到相應的生理年齡水平,則認為其存在兒童的發育性失用。
……
前言/序言
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教材:神經心理學(附光盤1張)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