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主要内容包括:礼是什么、礼缘何而作、礼的分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礼的要素、礼法等。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礼是什么
第二章 礼缘何而作
第三章 礼的分类
一 吉礼
二 凶礼
三 军礼
四 宾礼
五 嘉礼
第四章 礼的要素
一 礼法
二 礼义
三 礼器
四 辞令
五 礼容
六 等差
第五章 礼与乐
一 德音之谓乐
二 盛德之帝必有盛乐
三 音乐通乎政
四 乐内礼外
五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第六章 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
一 聚讼千年的学术公案
二 理想化的国家典制
三 以人法天的思想内核
四 学术与治术兼包
第七章 贯串生死的人生礼仪《仪礼》
一 《仪礼》的名称、传本和今古文问题
二 《仪礼》的作者与撰作年代
三 《仪礼》的传授与研习
四 《仪礼》的价值
第八章 阐发礼义的妙语集萃《礼记》
一 《礼记》的成书
二 《礼记》的分类与作者
三 《礼记》的人本主义思想
四 哲理与格言
五 《礼记》的流传与影响
第九章 冠者礼之始也:冠礼
一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
……
第十章 合二姓之好:婚礼
第十一章 礼尚往来:士相见礼
第十二章 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乡饮酒礼
第十三章 立德正己之礼:射礼
第十四章 明君臣上下相尊之义:燕礼
第十五章 诸侯相接以敬让:聘礼
第十六章 称情而立文:丧服(上)
第十七章 称情而立文:丧服(下)
第十八章 侍奉逝者的魂魄:士丧礼
第十九章 埋藏亲人的遗体:既夕礼
第二十章 安魂之祭:士虞礼
第二十一章 祭祀万世师表:释奠礼
第二十二章 诗礼传家:家礼
第二十三章 不见面的礼仪:书信
精彩书摘
新郎出发迎亲之前,父亲教导说:“去迎接你的内助,以继承我们的宗室之事。勉励和引导她恭敬从事,以嗣续我们先妣的美德。你的言行要有常法。”儿子回答说:“是,只怕我不能胜任,但决不敢忘记父亲的训诫。”新郎乘坐漆车前往女家,随行者分乘两辆副车,从役们手持烛炬,在马前开道照明。
女家在祢庙为祖先的神灵设席,右面放着供神灵凭依的几。新娘戴着发饰,在房中面朝南而立,等待丈夫的到来。姆站在新娘右边。陪嫁者站在新娘后面。新郎到达门外时,新娘的父亲出门迎接,并导引他进门。上堂后,新娘的父亲在阼阶上面朝西而立,母亲在房外面朝南而立。新郎东房之前、面朝北向岳父行再拜叩首之礼,然后走下西阶,出门。女儿出房,跟从新郎从西阶下堂,这时,站在阼阶上的父亲告诫女儿:“切记要恭敬从事,从早到夜,都不要违背公公、婆婆的意志!”并赠以衣服、发簪等托戒之物,让她日后见物思今,永志不忘。母亲给女儿系好小带、结好佩巾,告诫说:“要努力,要谨慎,白天黑夜,都要恪守妇道!”庶母送到门内,给她系上盛佩巾用的丝囊,告诫说:“恭恭敬敬地听从你父母的话。白天黑夜都不要有过错,经常看看这个丝囊,就不会忘记父母的告诫了!”新娘登上迎亲的车,姆为她披上避风尘用的罩衣。新郎驱车前进,车轮转动三圈后,由车夫代替新郎驾车。新郎乘自己的漆车先回家,再在家门外等候新娘。
……
前言/序言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不无遗憾的是,近代以来,礼乐文化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受到了种种责难,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一是礼乐文化的性质问题。有人认为,礼乐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早已过时,谁再提倡,谁就是逆潮流而动。态度最激烈的是“文革”时期的江青等人,他们诬蔑孔子是搞复辟的祖师爷,说孔子“克己复礼”就是要复辟奴隶制。二是礼乐文化是否还有现代价值。有人认为,当今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先秦、两汉,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礼》表述的礼仪对我们已经毫无用处。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万世一贯的,而只能与时俱变,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文化的因子,往往历久弥新,长久地存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地影响着民族的精神和面貌。例如,公元前6世纪前后,是世界古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了诸如孔子、老子、孙子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等哲人和光耀千古的经典。两千多年来,他们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我们几乎处处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每每要回到那个时代去寻找智慧。对于孔子倡导的礼乐文化,我们也应该作如是观。
近代以来,由于国势衰微,列强人侵,国人激于时变,把落后挨打归咎于传统文化,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尽然。试想,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挨了强盗的打,‘人们可以责怪他没有拳勇,但却不可以责怪他不该知书达理。如果书生从此丢掉书本,只练武功,变成了没有文化的“强人”,那才是真正的悲剧。人类社会终将进入一个人人讲信修睦、彼此谦敬礼让的文明时代。因此,我们既要习武强身,又要弘扬既有的文化,礼乐文化终究会有它新的用武之地。
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