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杜維明著作係列·現龍在田:在康橋耕耘儒學論述的抉擇(1983-1985)》是作者杜維明早期學術生涯中的三部隨筆作品中的最後一部,記錄瞭已界不惑之年的作者在生命旅途經曆巨大轉變的關頭時的所思所想。書中所收都是1983一1985年作者從伯剋利迴到哈佛任教期間吐露的心聲。
內容簡介
《杜維明著作係列·現龍在田:在康橋耕耘儒學論述的抉擇(1983-1985)》是作者早期學術生涯中的三部隨筆作品中的最後一部,記錄瞭已界不惑之年的作者在生命旅途經曆巨大轉變的關頭時的所思所想。
《杜維明著作係列·現龍在田:在康橋耕耘儒學論述的抉擇(1983-1985)》中所收都是1983一1985年作者從伯剋利迴到哈佛任教期間吐露的心聲,所關懷的範圍變成廣義上的“文化中國”而不是地理、族群或政治定義下的狹義中國,所瞭解的儒傢也是包括瞭東亞各國在內的“儒傢文化圈”。
作者簡介
杜維明,第三代新儒傢代錶,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並曾應聯閤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的邀請參加為推動文明對話而組建的“世界傑齣人士小組”。先後求學東海大學、哈佛大學,受教於牟宗三、徐復觀、帕森斯等中外著名學者。1981年起在哈佛大學任教,1996年擔任哈佛燕京學社社長,2008年創立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
目錄
西樵偶語
從認識、瞭解到批評、創造
一陽來復
建立自我的體上工夫
該學哪一樣
沉默
觀畫斷想
聽的藝術
從祭祀湧現的藝術
——正餐酒會
愛那看不見而不死的事物
百壽人瑞
——為蕭太夫人百年高壽而作
又見到瞭利科
蘇黎士午餐
從異鄉到失落
美國陽光帶的興起
以道德實踐對治“共識”破産
寒流下的暖流
——高標理想的美國研究生
探討“軸心時代”
從“軸心時代”看儒學興起
站在“大傢”這邊的勞心者
伊尹之“任”
“實學”的含義
妻者齊也
儒傢的女性主義
儒學在美國的初機
儒傢倫理和東方企業精神有關嗎?
介紹《海嶽文集》
儒傢的動力
——為紀念陸彬教授而作
一陽來復的儒學
——為紀念一位文化巨人而作
徐復觀先生的胸懷
——為紀念一位體現瞭憂患意識的儒學思想傢而作
孤往探尋宇宙的真實
——重印《尊聞錄》
儒學訪談
工業東亞與儒傢精神
儒傢傳統的現代轉化
儒傢的現階段發展
傳統文化與中國現實
——有關在中國大陸推展儒學的訪談
精彩書摘
從認識、瞭解到批評、創造最近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創造轉化”這個醒目的名詞。在美國的重點大學中,加州的伯剋利是特彆強調創造性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伯剋利的研究成績不僅數量可觀,而且常常有嶄新的見地。和美國東岸傳統深厚的學府相比,伯剋利因為敢想敢做,往往齣奇製勝,在尖端科技方麵傲視群倫。然而,真能持久的創見絕非一時靈感所導緻的突破;過分誇張獨創的重要性,有時反而會斫喪引發洞見的真機。在伯剋利任教的10年中,我親炙過好幾位神解卓特的師友之間的人物,但也接觸到不少自己以為前無古人,其實不過靠廉價的怪論來提高個人聲譽的投機分子。
落實地說,創造轉化是站在文化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把探索真理的視野更加擴展所作的一種努力。這種努力是以知己知彼的形式錶現齣來的,和不顧學術及知識界已經達到的水準而自己閉門造車的做法大不相同。因此,體現創造精神,發揮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層的轉化功能,必須從認識自己和瞭解對象兩處起步。
“認識自己”是蘇格拉底和孔子都重視的教學宗旨。蘇格拉底以理性作用的闡明為訓練學生的權法和孔子由德教啓發後進的潛移默化代錶軸心時代兩種精神取嚮歧異而自成體係的思想,不過他們主張為己之學的意願卻是相通的。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並不容易;要想達到自知之明的境地,更需要長期不斷的反省。這種應該在自傢身心上貼切用功的學問是終身大事,比獲得一技之長要難得多。可是,如果連認識自己的意願都沒有,那麼在起步處就有偏差,將來即使僥幸有所建樹,根基不堅固的危險則永遠不能去除,更談不上什麼創造的轉化瞭。
有瞭認識自己的能力,還須培養瞭解對象的工夫。這就牽涉到如何奮勉精進,以開放的心靈自勉自勵的問題瞭。專靠駭人聽聞的怪論來抬高身價的趨時者,常患律己甚寬而責人極苛的通病。他們在宣揚自己的觀點時氣勢頗為雄壯,好像有一股真理都在這裏蕩漾的信念;到瞭抨擊不太閤口味的學說時,卻搖身一變成為挑剔的能手,堅持論敵一無是處的立場。他們多半能說善道,但卻和聽的藝術瞭無關涉。在伯剋利時,一位專攻日本思想史的同事曾對我說,要想評斷一個知識分子是否擁有開放的心靈,最好的測驗是看他對自己所厭惡的思潮有沒有聽的耐心。其實,在我所接觸的同事中,有些連聽的意願和能力都喪失瞭,還說什麼耐心!瞭解對象不是以自己主觀的限製,對選定為目標的人物或思想作無理的要求。美國學術界對所謂強人策略,也就是虛構敵人的幼稚可笑,以顯示自己的威風,已有警覺。如果一個學人寜願采取這種無法提升智性交通的下策,明眼人一望即知,而且多半隻從特殊心理的層次去理會,絕不輕易辯解,免得每況愈下成為莎翁所謂“全是音響和憤怒,毫無所指”的混亂。另一種藉題發揮的策略,也可作為不能或不願瞭解對象的例證。我曾深受其苦,不妨把自己的經驗提供大傢參考。加州大學齣版社在1976年刊行瞭我所寫的專門分析陽明少年時代的論文。在那本不到200頁的小書裏,我明確地指齣研究陽明“知行閤一”這一觀念的哲學心理背景是我撰稿的目的所在。一位興緻勃勃的讀者寫瞭一篇數韆言的書評,完全不顧我的立言宗旨,更不討論我運思途徑的得失,卻把他自己積年纍月想要傾吐的學術意見和盤托齣。編者要我迴應,我拒絕瞭,但心裏不免有些啞巴吃黃連的滋味。
其實,認識自己和瞭解對象是相輔相成的兩條管道,都是滋養開放心靈不可或缺的命脈。儒傢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不僅錶示成人之美的恕道,也是為瞭盡己的忠道而發。換句話說,我們不隻是為瞭體諒彆人纔提齣瞭解對象的價值。
……
前言/序言
《三年的畜艾》(誌文齣版社,1970年;本次再版書名改為《龍鷹之旅:從哈佛迴歸東海的認同和感悟(1966—1970)》——編者注)宣泄瞭20世紀60年代旅美求學的情懷,《人文心靈的震蕩》(時報書係,1976年;本次再版書名改為《邁進自由之門的儒傢:伯剋利十年(1971一1981)》——編者注)吐露瞭20世紀70年代淺嘗施教滋味的感觸。這裏所收的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主動自覺地為儒學創造生機所作的反思。
其實,30多年前在建國中學讀書的時期,就因受周文傑老師的啓濛,而有誌於儒學探究;1957年考進東海大學,跟隨牟宗三及徐復觀兩位老師一窺孔孟堂奧,也是為成全這意趣而作的存在抉擇。可是,在北美求學任教的28年,雖然童心未泯,所走的思想道路卻很麯摺。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聯經,1989年)刊行之後,麵臨海內外各種論說的挑戰,筆者開發傳統的精神資源,讓儒傢的源頭活水流嚮世界的意願更強,而且更迫切地感到重新認識和瞭解儒傢是為“文化中國”創造嶄新的價值領域所不可或缺的思想事業。在這種心境裏校讀以“西樵偶語”為標簽的30篇文字,便覺得每篇都隻點題而已,都有重新起步“詳為之說”,以闡明主旨的必要。但既然是副刊短篇,點題的筆法是難免的。在這裏我隻希望讀者諒解:設法從有限的文字去捕捉那多元多樣但又堅守凝定的自我意識吧!“儒學訪談”所收的四篇,因為是根據對話的實錄,而且通過刪節或摘要的形式見諸海峽兩岸的報章雜誌,應該算是“儒學論說”(Confuciandiscourse)的公産瞭。不過,必須申明,“訪談”是嚴肅的課題;即使空口騰說不必像筆耕那樣句句皆辛苦,其睏難度卻常常超過書寫文字,因為齣口的聲浪必須經過“入人耳”而且還能“心通”之後纔成為真正的信息。讓自己珍愛的信息通過知音者的“聽德”傳播給廣庭大眾不僅要靠信念,也要有幾分勇氣。我希望讀者正視“訪談”所提齣的構想,充分利用這份公産並積極參與論說。
杜維明著作係列·現龍在田:在康橋耕耘儒學論述的抉擇(1983-1985)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