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5
四分溪畔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四分溪畔論史》是著名史學傢陳三井先生多年思想的結晶,論述瞭孫中山、蔣介石、嚴復等人的思想軌跡與曆史作用,以及上海近代化曆程、法國殖民與中法越三角關係等史事,為反思百年中國的變遷提供參考。
陳三井,颱灣省彰化縣人,1937年6月生,颱灣師範大學史地係畢業,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曆任颱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組主任、副所長、所長。退休後,現任颱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近代外交史論集》、《現代法國問題論集》、《國民革命與颱灣》、《中國國民黨與颱灣》、《颱灣近代史事與人物》、《中山先生與法國》、《中山先生與美國》等專書二十餘種暨學術論文逾百篇。
陳氏精明乾練,纔高心細,長於外交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尤深研上海之近代化,精研中法關係,於外交文化、政治人物以至留法前驅有廣泛深入探討。亦任(中研院近史所)所長六年,即是學派領袖,眾所推戴。
——著名曆史學傢王爾敏
第一輯 風雲人物與思想軌跡
從斌椿到孫中山:論晚清國人鐵路觀的演變
一、引言
二、初乘火車——對現代科技的絕妙贊賞
三、“開眼看世界”先驅者的鐵路觀
四、孫中山的鐵路觀
五、結語
從嚴復到孫中山:論國人對自由觀念的詮釋
一、引言
二、“自由”定義淺釋
三、中國史上的自由觀
四、西方史上的自由觀
五、國人對西方自由觀的詮釋
六、孫中山論自由
我心嚮明月——論孫中山晚年與美國關係
一、與哈定政府的一段過節
二、關餘交涉與美國態度
三、孫中山北伐與美國
北伐初期蔣介石的日本觀
一、前言
二、對日本觀感
三、論評日本政治傢
四、中日關係的重大轉摺
五、結語
敵乎?友乎?蔣介石對日本的愛恨情結
一、前言
二、中國人對日本的愛恨情結溯源
三、孫中山的日本觀
四、蔣介石對日本的愛恨情結
五、餘論
吳稚暉與裏昂中法大學之創設
一、前言
二、海外中國大學的倡議及其迴響
三、招生過程與學生來源
四、創校初期的內憂與外患
五、結語
新論民初旅歐教育運動
小引
一、發起動機
二、創辦者的共同特質
三、鼓吹到法國留學的理由
結語
第二輯 上海風華與蒼桑
近代上海人的消費習性與經濟發展
一、引言
二、晚清奢華風氣鼓勵瞭消費
三、廣告花招刺激瞭消費
四、娛樂休閑帶動瞭消費
五、結語
民初上海商人的現代化經營理念——以棉業巨子穆藕初為例之討論
一、前言
二、穆藕初的生平簡曆
三、穆式現代化經營理念産生的時空背景
四、穆氏的企業經營理念
五、結語
抗戰初期上海對變局的肆應
一、引言
二、文宣與動員
三、民間武力對抗
四、另一種形式的“敦剋爾剋”
五、結語
第三輯 殖民與中法越三角關係
安鄴與中國
一、引言
二、傢世與教育
三、堤岸的黃昏
四、探航湄公河
五、安鄴與紅江
六、安鄴在中國
七、北圻問題的由來
八、安鄴在北圻
九、安鄴對中國的認識
十、結語
十九世紀法國的殖民主張
一、引言
二、法國地理學會的影響
三、經濟學傢的鼓吹
四、其他護衛者的聲援
五、結語
茹費理的殖民思想及其對華政策(1880–1885)
一、引言
二、茹費理的傢世、教育及生平略曆
三、茹費理的殖民思想
四、茹費理的對華政策
五、議會輿論的反響
六、結語
從北圻到中國:19世紀一個裏昂商人的殖民觀
一、引言
二、畢拉的傢世及其教育
三、東方經驗:從上海到橫濱
四、為殖民紮根:從馬賽到海防
五、經營北圻,開發南中國
六、結語
阮述《往津日記》在近代史研究上的價值
一、《往津日記》的發現、注釋與齣版
二、阮述的生平與使華動機
三、《往津日記》所載的旅程與重要活動
四、對沿途城市的印象
五、與王韜、伍廷芳等人的交往
六、參觀洋務新政心得
七、對中法交涉的悲觀看法
八、結語
抗戰時期的中法關係
一、假道越南運輸問題
二、中法軍事閤作問題
三、承認汪政權問題
四、結語
第四輯 研究迴顧與展望
兩岸對近代中國史研究之比較與閤作之展望
一、前言
二、主觀條件之比較
三、史學研究本身之比較
四、客觀環境之比較
中法關係研究之迴顧
一、引言
二、檔案與迴憶錄的齣版
三、專書與論文的成果
四、結語
迴顧與展望:近二十年來颱灣的華僑華人研究
一、前言
二、重要研究機構
三、重要成果
四、迴顧與展望
孫中山與列強關係——六十年來颱灣學界研究之迴顧
一、前言
二、研究的奠基工作——史料搜輯
三、研究之迴顧
四、結語
近代中日關係極其復雜、麯摺多變,其間至少引發兩場比較大的戰爭,乾戈刀兵,腥風血雨,綿延七十餘年, 一是1895年的甲午戰爭,老大的中國敗給明治維新後崛起的日本蕞爾小國,並割地賠款;一是1937年日本在盧溝橋事變後發動全麵侵華戰爭,而於1945年兵敗投降。
評分書內容不錯,影響瞭幾代人,但是作者的文化水平們實在是比較差,想通過這個提高文學藝術水平不大現實。
評分"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與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製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欲覓製器之器與製器之人,則當專設一科取士....”
評分因此,這種唯一性的自居真理,必然具有強烈的封閉性與排他性,它必須將其他的意識形態與道路加以貶抑,將之概括為無效的、錯謬的“意見”(還是以經驗性的“兌現瞭的價值”作為判斷標準),纔能保證自身作為同一性本質歸宿的地位。
評分 評分作為一個動蕩年代的學者,他始終沒能擺脫政治。從五四運動的主將到《這樣子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他對時勢始終保持關注,他的一生所思所想莫過於如何使中國富強,當他覺得必須依靠西方學術時,他決定去歐洲遊學,他想要“把洋人從中國驅逐齣去並將其消滅,讓中國的領土擴大到蘇伊士運河”,這段酒醉之後的獨白頗能說明他的真實想法,這是新時代的“師夷長技以製夷”。他從不掩飾自己的愛國情緒,在歐洲遊學刻瞭一枚“天漢之後”的印章,愛國主義與反傳統是他一身都無法擺脫的矛盾,因為愛國必須反傳統,這是他的邏輯,但潛意識裏他無法擺脫自己的舊學並極度重視過去的榮光。正是在這種情緒支配下,麵對抗日 救亡的需要,他編寫瞭一部頗多錯誤的《東北史綱》,並強烈反對學者對西南民族進行的研究,因為這會為日本人分裂中國提供理論依據,盡管他發錶瞭數量不少的 政論,但他執掌史語所的原則始終是有意疏離政治,他禁止通過編寫曆史或製造任何曆史哲學來迴答當下的政治問題,他隻鼓勵專題性的研究,讓學術歸於學術。因 此,抗日期間的這兩個行為直接反映瞭他內心深處,愛國主義情緒已經壓倒瞭追求客觀的學術原則。他對左派以學術迎閤大眾的研究方法頗有微詞,從後來的曆史來 看,迎閤大眾的曆史終於走嚮瞭極端,無可否認學術必然帶有現實背景,學術所需要應對的始終是當代提齣的問題,然而在具體迴應方式上,學術必須客觀、謹慎, 如果為瞭政治而迎閤甚至屈從,學術必然淪為謊言與奴纔。
評分《四分溪畔論史》是著名史學傢陳三井先生多年思想的結晶,論述瞭孫中山、蔣介石、嚴復等人的思想軌跡與曆史作用,以及上海近代化曆程、法國殖民與中法越三角關係等史事,為反思百年中國的變遷提供參考。
評分《四分溪畔論史》是著名史學傢陳三井先生多年思想的結晶,論述瞭孫中山、蔣介石、嚴復等人的思想軌跡與曆史作用,以及上海近代化曆程、法國殖民與中法越三角關係等史事,為反思百年中國的變遷提供參考。
四分溪畔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