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是19世纪中后叶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的一本影响深远的代表作。作者严厉抨击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自满、庸俗和拜金主义,倡导以美与智的文化——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通向天道和神的意旨——来对抗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与工业主义所导致的缺宪法秩序、准则和方向感的无政府状态,以期实现“文化、人性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完美”,从而确立国家的观念、集体的最优秀的自我,和民族的健全理智。
内页插图
目录
译本序
附:关键词
引言
第一章 美好与光明
第二章 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第三章 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
第四章 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
第五章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第六章 自由党的实干家
结论
序言
修订译本后记
精彩书摘
然而,尽管文化坚定地认为以上种种都只是手段和工具,它却仍通过对所有这些工具手段的态度表现出它的特点,即一心一意地热爱完美,真诚希望天道与神的意旨通行天下,并且不会走火入魔,发热发狂。狂热的人看到人们盲目地迷信财富和工业主义,或是强健筋骨的活动,或是某政治的或宗教的团体——总之,害狂热病的人看到人们因盲目迷信这样那样的工具手段而危及自身时,他们就会大张旗鼓地反对这个或那个政治团体和宗教团体,反对运动健身,反对财富和兴办工业,他们会用激烈的手段不准这类情形继续下去。但是美好与光明则有灵活性,这是真诚追寻文化时文化给予的一种回报。文化的灵活性使人看到,某种倾向可能有其必要性,甚至是有益的,它可以为实现将来的目标作好准备;但文化的灵活性也使人看到,服从这种倾向的一代代人或个人都做了它的牺牲,顺从这种倾向便没有希望达到完美;这种倾向的危害应受到批评,不然它会变得太根深蒂固,在达到目的后仍延续下去而不终止。
格莱斯顿先生在巴黎的一次演讲中清楚地指出(别人也指出过同样的问题),为了给未来社会的富足安康打下丰厚的物质基础,目前奔向富裕和通过工业振兴社稷的伟大运动有多么必要。最糟糕的是,诸如此类的辩护词通常是讲给正在全身心地投入这运动的人听的。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如饥似渴地抓住这些言辞,以此证明他们的人生方式十分合理,可结果是使他们在过失中陷得越发深了。而文化呢,文化承认发财致富、言过其实的工业主义运动有其必要性,也很乐于认可未来会从中获益的提法;但同时文化坚持认为,一代代的工业家,在很大程度上组成非利士主义的坚实主体的一代代的工业家,却做了运动的祭奠品。对待健身问题亦然,文化认为青少年一代所热衷的体育比赛和运动可能会炼就健康的体魄,以利于将来的工作。文化并不反对体育运动和比赛,文化祝贺未来,希望未来能好好利用更健壮的身体;但文化又指出,这期间,一代青少年被牺牲了。清教主义或许是必要的,有利于培养英国民族的道德素质;不奉国教或许是必要的,可以打破教会束缚思想的枷锁,为遥远将来的思想自由扫清道路。尽管如此,文化指出,这样做的结果是,多少代清教徒和不奉国教者的和谐的完美被牺牲了。言论自由对将来的社会可能是必要的,但这期间,《每日电讯报》的幼狮则被牺牲了。主张国人皆有发言权的政府对将来的社会可能是必要的,但这期间比尔斯先生和布拉德洛先生却被牺牲了。
……
前言/序言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文人一向自命文化的代言人,作者也不例外。可是继承、创造、传播文化的终究不是文人,是普通人、青年、通俗作家、漫画家、音乐家、教师、学者、科学家、独立思想者……如此等等,有些人太伟大了,文人们便不得不把他们纳入所谓“正统体系”,如此而已。
评分
☆☆☆☆☆
诗歌方面,新的诗体形式如十四行诗,无韵体诗被介绍到英国.重要的诗人有Philip Sidney,他不仅写了许多优美的十四行诗,还创作了最早的诗歌理论作品之一《诗辩》.Edmund Spenser用斯宾塞诗节创作了著名长诗《仙后》.莎士比亚除了戏剧创作之外也是一位伟大诗人,著有两部叙事诗,两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评分
☆☆☆☆☆
关于上海乃至中国文化批评的构想,我从来都没有试图建构一个远景式的描述,做这样一项工作不仅远远超出我的个人能力,从根源上讲,拒绝动手的初衷是害怕从虚空中徒劳地唤出诸多失意情绪来。昨天在复旦举行的“上海文化批评的未来”讨论会场中,一种无法言说的忧愁弥漫在长短不一的发言中,甚至有人提出了这是一场“文化批评的追悼会”的说法。虽然紧接着的发言还是被引导到了一个相对乐观的轨道上,但到底我们在这里为文化批评庆生还是哀悼,实在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评分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评分
☆☆☆☆☆
作者宣称的国家、民族、文化三位一体的统治,就基于文化的“正统体系”,正统面临种种强大的不正统文化的冲击而不堪一击,为此,有必要用文人的话语权力予以坚决的回击,将其打倒在地,踩上一万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在作者的眼里,“野蛮人”、“法利士人”与“群氓”(换句话说就是文人之外的一切人)都是文化之敌,必须让其重新服膺于“文化”的统治,换句话说,通过取消三种文化称为”文化“的权利和存在的正当性,“正统文化”便篡夺了“文化”这个词的全部意义。
评分
☆☆☆☆☆
第三章 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
评分
☆☆☆☆☆
三联出版社的书不错,这本书不算厚,但挺贵,物流很给力!
评分
☆☆☆☆☆
送货及时,还会购买其它图书。非常满意!
评分
☆☆☆☆☆
看名字感兴趣很久了,这次搞活动赶紧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