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三藏记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文献目录。其作者为僧祐,故后人又简称为《僧祐录》、《祐录》。僧祐于齐、梁间,凭借定林寺丰富的经藏,在道安《综理众经目录》(又称《道安录》、《安录》)的基础上,“订正经译”,撰成《出三藏记集》。《出三藏记集》共15卷,包括4部分:①撰缘记,叙述印度佛经的编纂和中国译经的渊源。②铨名录,著录佛经2162部4328卷,分12类,各类有小序,叙述该类佛经源流。③总经序,汇集佛经的序、记120篇。④述列传,是中外32位译经高僧的传记。书后附“杂录”,著录中国学者和僧人撰写的论文或论著。全书辑录了东汉至南朝梁代诸多佛教文献,保存了东晋道安的《综理众经目录》(374) 的原文。《出三藏记集》不仅对后世编纂佛经目录有一定影响,而且它的“总经序”、“述列传”对后世编制一般文献目录也有一定的影响。本书编纂的用意,重点在于对佛典翻译“沿波讨源”,所以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撰缘记,诠名录,总经序,述列传。正如僧祐自己所说:“缘记撰则原始之本克昭,名录诠则年代之目不坠,经序总则胜集之时足征,列传述则伊人之风可见。”只有从四个方面来看佛典翻译,译经的源流才能一目了然。卷一为撰缘记,记述佛典结集和翻译的起源。书还是有点脏
评分 评分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出三藏记集
评分国内学者对于东胡系统中的各族,曾经分别进行过研究,其中以马长寿的《乌桓与鲜卑》一书,最为史学界所瞩目。随后出版的周伟洲的《敕勒与秉然》、《吐谷浑史》、《南凉与西秦》;陈述的《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契丹政治史稿》,孙秀仁、孙进己等的《室韦史研究》,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的《蒙古族简史》等,也都是探讨东胡各族的重要著作。但贯通东胡各族历史为一书的专著则尚未见,仅国外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早年(本世纪初)所著的《东胡民族考》曾被译成中文。此书虽包罗甚广,但内容并非叙述东胡各族的史事,而是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以考订东胡各族中的族名、地名、人名、称谓及其它术语等,实际上是一本“东胡民族语言考”。此书虽在学术上有一定的价值,但我们今天要求的却是一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详细叙述东胡各族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史实的系统之作。
评分总序
评分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出三藏记集
评分 评分二、轲比能统一漠南及宇文、段、慕容各部的继起
评分范德萨发是的方式打发是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