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莱布尼茨是欧洲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深邃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到了现当代,依然熠熠生辉。其哲学思想同样深刻地影响着罗素。正如罗素自己所说,他拜托“孤寂感”的主要途径便是同“先哲”的神交,而首先是同莱布尼茨的神交,并且以博得莱布尼茨的思想地位为自己终生向往和企求的人生目标。本书是罗素公开发表的第二部著作,它不仅对于作为哲学史家的罗素是重要的,而且对于作为哲学家的罗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简介
英国著名哲学家。
目录
第一章 莱布尼茨哲学的前提
1.莱布尼茨何以没有写出鸿篇巨制的缘由
2.莱布尼茨评注家的职责
3.他的哲学中的不一致性的两种类型
4.他的哲学的诸项前提
5.我们这部著作的结构
6.形成莱布尼茨意见的诸多影响
第二章 必然命题与矛盾律
7.莱布尼茨的哲学始自命题分析
8.莱布尼茨的逻辑证明纲要
9.由该证明所提出的问题
10.凡命题都可以还原为主谓项形式吗?
11.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
12.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三章 偶然命题与充足理由律
13.莱布尼茨哲学中偶然判断的范围
14.充足理由原则的意义
15.它同矛盾律的关系
第四章 实体概念
16.笛卡尔与斯宾诺莎的实体观
17.莱布尼茨哲学中实体的意义
18.活动(能动性)的意义
19.活动(能动性)同充足理由间的关联
20.诸多实体状态形成一个因果序列
21.实体何以有别于其谓项的总和
22.时间同莱布尼茨实体概念的关系
第五章 不可辨别者的同一性和连续律。可能性与可共存性
23.不可辨别者的同一性的意义
24.这项原则是必然的,但是却不构成莱布尼茨哲学的前提
25.莱布尼茨对这项原则的证明可靠吗?
26.每一个实体都有无限数目的谓项。这同偶然性以及不可辨别者的同一性的关联
27.连续律:莱布尼茨所主张的连续性的三种形式
28.连续律的根据
29.可能性与可共存性
30.所有可能世界的共同特性
31.三种必然性
第六章 莱布尼茨为什么会相信外部世界?
32.莱布尼茨是把物质当作材料予以接受的
33.外部世界的存在仅有“道德的确定性”
第七章 物质哲学:(a)作为动力学原则的结果
34.知觉的普遍可靠性是莱布尼茨哲学的一个前提
35.物质与物体的诸多意义
36.莱布尼茨的动力学同笛卡尔的动力学的关系
37.物质的本质不是广延
38.原初物质在莱布尼茨动力学中的意义
39.次级物质
40.力的概念与惯性定律
41.力与绝对运动
42.设定力存在的形而上学的根据
43.因果序列复多性的动力学证明
44.为莱布尼茨所混淆的三种动力学理论
45.他之反对有广延的原子的根据
46.反对虚空
47.反对超距作用
48.作为赋予个体性的力
49.原初的和派生的力
50.动力学因果关系的二律背反
第八章 物质哲学(续):(b)作为对连续性和广延性的解释
51.既然有复合物,就必定有单纯的实体
52.广延之区别于空间是莱布尼茨的出发点
53.广延意谓着重复
54.既然实体必须是真正的统一体,则实体的本质就不可能是广延
55.有三种点。实体不是物质的
56.虽然力是实在的,但运动是现象的
第九章 连续体的迷宫
57.关于点的困难
58.主张实无限与否认无限数
59.连续性在一定意义上为莱布尼茨所否认
60.在数、空间和时间中,整体先于部分
61.空间和时间,对莱布尼茨来说,是纯粹关系的
62.从连续体证明单子的概要
63.既然堆积是现象性的,那里就确实不存在什么单子
64.这种观点的困难
……
第十章 空间和时间理论及其同单子论的关系
第十一章 单子本性概论
第十二章 灵魂与躯体
第十三章 混乱的和无意识的知觉
第十四章 莱布尼茨的认识论
第十五章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第十六章 莱布尼茨的伦理学
附录 莱布尼茨著作选录
精彩书摘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16.本章将要讨论的问题是:实体这个词在莱布尼茨这里究竟意指什么?而这种意义在哲学领域中究竟能够卓有成效地运用到什么地步?这样一个问题,必须同单子学说予以回答的问题仔细区别开来,单子学说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能够作出什么样的存在判断(这种判断中要运用实体概念)?我们现在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什么是实体概念?而不是,借助实体概念能够作出关于世界的什么样的判断?
实体概念支配着笛卡尔的哲学,而在莱布尼茨哲学中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次于前者。但是,莱布尼茨赋予这个词的意义却有别于他的前辈,而这种意义转换正是他的哲学的创新性的主要源泉。莱布尼茨本人就曾强调过这一概念在其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针对洛克,他极力主张实体概念并非模糊到哲学不可思考它的程度(《新论》,第148页;格本第5卷,第133页)。他说,对实体概念的考察是哲学中最为重要又最富于成效的一点:最基本的真理,甚至那些关于上帝、灵魂和躯体(物体)的真理,都是从他的实体概念推证出来的(邓本,第69页;格本第4卷,第469页)。因此,解释这个概念就是讨论他的物质观点或他的单子理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奏。
笛卡尔主义者曾经把实体定义为其存在仅仅需要上帝协助的东西。实际上,他们用实体意指的就是其存在不依赖于同任何别的存在物的关系的东西;因为上帝的协助是一个棘手的、令人尴尬的条件,这曾经使笛卡尔宣称:严格地说,只有上帝才是实体。因此,尽管他们实际上承认两种实体,即心灵和物质,然而每当他们严肃地对待上帝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否认除上帝外的任何事物的实体性。这种不一致性或前后矛盾后来为斯宾诺莎所补正;对于后者来说,实体是自因,是自己使自己产生的东西,或者说是那种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设想的东西。所以,实体对于他来说,就只是上帝。而莱布尼茨则把斯宾诺莎的这项补救看作是对笛卡尔的实体定义的谴责(格本第6卷,第582页)。在斯宾诺莎看来,广延和思想并不构成个别的实体,而是属于这唯一实体的属性。在斯宾诺莎这里,也和在笛卡尔那里一样,实体概念尽管未被明确地分解成它的诸多要素,但也不是一个终极的简单概念,而是一个按照未被明确界定的方式依赖于主项和谓项的纯粹逻辑的概念。实体诸多属性是一个主项的诸多谓项;而且,这也假定了谓项不能够没有它们的主项而存在,虽说这一主项没有谓项却依然能够存在。因此,主项成了一种其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别的存在物的东西。
在菲拉埃特和阿里斯特之间的《对话》中,与马勒伯朗士相关,对这个定义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讨论(格本第6卷,第579-594页)。在这一对话中,马勒伯朗士的发言人从把实体定义为能够单独设想的任何事物开始,或者说从把实体定义为不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东西开始(格本第6卷,第581页)。莱布尼茨对此持有异议,指出,这个定义实际上只适用于上帝。
……
前言/序言
本书的第一版问世不久,它的主要论题,即莱布尼茨哲学差不多完全源于他的逻辑学,就从路易·库图拉特的著作中得到了全面的肯认。他的《莱布尼茨逻辑学》(1901年),受到了《莱布尼茨的未发表的短篇与论文集》(1903年)这一手稿本的有力支持;而这一手稿本却一向为他以前的编辑者普遍忽视。《形而上学论》与致阿尔诺的信本来是我阐释莱布尼茨的哲学时差不多必须一无例外地依赖的文本;库图拉特的这部著作表明,这些文献正是莱布尼茨表达同样观点的无数作品的两个样本;它们竟然被掩埋在汉诺威图书馆的大量文献中长达两个世纪之久。任何一个<短篇集》的坦率的读者都不会怀疑,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是他从他的主一谓项逻辑学推演出来的。例如,这从论文《第一真理》(《短篇集》,第518-523页)就可以看出来;在这篇论文里,“单子论”的所有主要学说都是以简明的逻辑严密性从下述前提推演出来的:
“因此,谓项或后件总是存在于主项和前件中,而且一般说来,真理的本性就在于这个事实。……这在每个肯定性真理中,不管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必然的还是偶然的,都是真的”(同上书,第578页)。
凡我对莱布尼茨的阐释不同于先前评注家的地方,库图拉特的著作都提供了确切的证据,表明我所依赖的很少几个先前发表过的文本具有我赋予它们的所有的重大意义。但是,库图拉特在非正统的道路上,比我走得更远;凡是在他的阐释有别于我的地方,他都能够列举出一些似乎是无争论余地的段落。他坚持认为,“充足理由原则”只是简单地断言:每个真命题都是分析的,而且同“矛盾律”正相反对;后者断言:每个分析命题都是真的。“不可辨别者的同一性”也是莱布尼茨明确地从所有真命题的分析特性中推演出来的;因为在断言这一点之后,他继续说道:“从这一点甚而能够推出:没有两个单一的事物仅仅在号数上不同;因为肯定能够对它们之为什么不同提供一个理由;这应当在它们之间的某种差异中去寻找”(同上书,第519页)。
因此,莱布尼茨的逻辑学,至少在其头脑最清醒的时候,比起我们归于他的要简单些。尤其是,充足理由原则在我们这部著作第14节中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库图拉特的方式受到阐释;库图拉特的阐释同他所依赖的文本不一致,也同莱布尼茨的逻辑学不太一致。同时,有大量的文本支持我所采取的观点。莱布尼茨的哲学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例如,他有一个好的哲学,这在受到阿尔诺批评后,是保留给他自己的;他还有一个坏的哲学,这是他以声誉和金钱为目的而公布出来的。在这一方面,他表现了他的常人的智慧:他的坏哲学由于其品质之坏而受到青睐;而他的好哲学,却仅仅为其手稿编辑者所知道,且为他们误认为是无价值的,从而迟迟不予发表。例如,1686年他写了一部关于数理逻辑的著作,并且在页边上写有“卓越的进步肇始于此”这句话;但是,在库图拉特之前,没有一个编辑认可他对自己作品的估价。在另一件手稿中,他从奥伊勒的图表引申出了三段论的所有样式;他还在另一件手稿中给出了德·摩根的公式:A或B=非(非A和非B)。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