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日本全史》分為上下兩捲,共二十四篇。第一篇至第六篇詳細介紹瞭日本的地位、民族的由來以及社會之演變等內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從幕府,統治時期到明治維新之後,在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各方麵的發展情況。此外,書中還臚列瞭一係列參考書目,以供讀者進行研究參考之用。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平心而淪,陳恭祿先生是中國近代史學科草創時期重要的先驅者之一,他不僅培養瞭一批中國近代史學者,還撰寫瞭好幾部頗有影響的教材,這是他留給我們的一筆學術遺産,我們理應給以珍惜並從中吸取一些有益的治學經驗,至少它們可以作為進一步完善中國近代史學科的參考。
——章開沅
(陳恭祿)潛心閱讀中外史料,把近代中國置於世界史的宏觀視野,在他看來,國人的曆史知識比較淺陋,外來的社會科學理論又未必切閤於中國,卻急於運用,好書難找,就在畢業那年,即1926年,始萌撰述近世國史之念。鑒於當時國內還缺乏日本史的閱讀書籍,他就先著《日本全史》與《印度通史大綱》。
——郭世佑
目錄
貝德士原序
自序
附錄參考書目
捲上
第一篇 日本之位置與其地理上之影響
日本之位置
近年疆域變遷大勢
山脈
耕地少而河流無屈摺
氣候
物産
朝鮮颱灣境內米麥豆等之齣産
漁農及工商等職業
地理與其國民性
日本民族發展問題
第二篇 佛教輸入前之日本(?-552A.D.)
古代無文字記錄
神武開國之傳說
日本土著
日本民族
開國時之情勢——神武不過一酋長之雄
天皇之威權
古代生活風俗
女子之地位
神道教之由來
古代日本與大陸之關係一——初與中國文化接觸
古代日本與大陸之關係二——由韓人傳來工藝
古代日本與大陸之關係三——中國女工至日
第三篇 佛教輸入後之改革時期(552-857)
佛教初輸入時與神道教之衝突——蘇我物部兩氏之爭
物部氏亡
推古女皇時聖德太子之攝政
十七條憲法之效力
日人至中國求學
蘇我氏之專橫
中臣鐮足謀誅蘇我氏
大化改革之由來
收土地人民為國有
齊明天皇與唐高宗爭朝鮮之失敗
《大寶律令》之淵源與其效用
奈良奠都始革酋長帳幕之風
佛教之盛行——神佛為一之說
僧道鏡謀皇位
求三韓工匠以大興寺觀
文學萌芽時期
改革所以不澈底之原因
因采邑免稅而國用乏
貴族政治之形勢益牢固
政權旁落而帝位不能變置
文臣武人任事之不當
養兵多而中央政權崩解
交通不便無從集權
強采唐律之不適用
日本中國化之優點
第四篇 藤原氏之專橫及平源二氏之盛衰(857-1192)
藤原氏之勢漸盛
藤原氏世為外戚
太政大臣握天皇之實權
關白之始
菅原道真之貶謫
藤原道長之專橫
藤原時代風紀之壞
源氏平定海盜
僧徒一變為兵
武人擁有地盤之始
藤原氏之衰落
院政之始
關東武士皆附源氏
君臣父子相殺之局
源氏平氏入京
源氏被擯於平氏
平氏之貴盛
源賴政之舉兵
源賴朝之崛起
賴朝定關東
賴朝
殺弟義仲
平氏敗亡
賴朝殺叔行傢弟義經
第五篇 中世紀之武人時代(1192-1606)
(一)鐮倉幕府(1192-1333)
鐮倉幕府之起源
徵夷大將軍
鐮倉幕府之成因
纔勇之士多歸幕府
賴朝多猜忌而獨信北條氏
源氏亡
北條氏之得勢
《貞永式目》
北條氏利用幼年將軍
唐中世以還與日本之關係
忽必烈欲通日本
鐮倉對元之強硬
偵探濛古兵力
北條氏上下一心以備元
濛古兵多死於舟破
北條時宗斬濛古使臣
日軍四十萬人死戰
濛古軍艦受挫於颶風
濛古兵敗之原因
濛古兵以一敵四
元水手總管等不聽節製
殘酷之反動
高麗之未誠服
戰勝濛古後北條氏之勢漸衰
兩統迭立之始
北條高時失政
後醍醐天皇討北條氏
北條氏亡鐮倉幕府告終
(二)戰爭時代(1333-1392)
……
捲下
後記
精彩書摘
源氏既衰,清盛獨攬政權。.一一六六年,六條天皇嗣位,進為太政大臣;增賜采邑,其麵積半國內可耕之地。歲入驟多,養兵益眾,勢力日強。尋勸六條天皇讓位於高倉天皇;又效藤原氏故事,進女子宮中。其子嘗齣獵,途遇攝政大臣,徑前突其衛;大臣之從者因曳之下馬。清盛怒甚,覘攝政齣,使武士毀其車,並傷其從者。後其女之在宮中者有妊,清盛冀其生男,為親禱於神;既而所生果男也,清盛喜甚。當時平氏一族,為公卿者,十六人,得升殿者,三十餘人,其他京官郡守,六十餘人;而長子重盛為左將軍,次子宗盛為右將軍。先是自平氏代藤原氏專政,藤原氏一族,深惡清盛,屢謀恢復,皆謀泄事敗。而後白河上皇尚在院聽政,嘗與其謀會延曆寺僧以與興福寺有隙,遂興兵戎,火其堂宇。京師流言,有謂上皇詔僧徒討平氏者;清盛信之,聚兵自衛。上皇親臨其第,將慰諭之,拒而不見。由是朝廷賞罰,一以清盛之喜怒為之。上皇積不能平,乃削發為僧,號稱法皇。至是藤原氏有求為大將者,不得,與法皇謀誅平氏,事泄。清盛遣兵收謀己者,將遂幽法皇;其長子極諫,乃止。於是法皇、平氏,益相猜忌。俄而重盛病歿,法皇謀收其兵;、清盛遂率兵至京,幽法皇於殿中,而貶戮其親臣。一一八一年,清盛之女所生之安德天皇嗣位,年方三歲。清盛身為外戚,一時橫戾尤甚。
然清盛專橫,謀之者益亟。高倉天皇讓位之年,賴政奉以仁王起兵,檄令關東戰士徵討平氏。賴政者,固源氏之族,降於平氏者也,時年七十餘;素惡清盛貪戾,陰謀除之,因剃發為僧,藉交僧徒以為援助。以仁王為高倉天皇之庶兄,忌嫉平氏,故與閤謀以舉兵。清盛知之,遣兵圍攻王第,而王已逃。賴政招延曆興福二寺入援;清盛則以重利啖延曆寺僧,使背盟約,沮賴政之謀。於是賴政奉王齣奔;平氏之兵追及之,王與賴政皆敗死。
……
前言/序言
中日關係之重要,二國人民無不知之。日人考察吾國情形,刊行書籍,不知凡幾。吾人求一較善之日本史,乃不可得,作者斯書,亦欲少補其缺耳。全書共二十四篇。第一篇,詳言日本地位。第二-六篇,略敘民族之由來,社會之演進,帝權之擴張,大化之改革,外戚之專橫,武人之消長,耶教之盛衰。其中關於中日交涉,濛古徵伐,豐臣侵韓,多詳載之,容或能補本國史之缺遺。第七-十一篇,分述江戶幕府之製度,文學,通商,武士及其歸政之原因。第十二-二十四篇,記載維新後之內政外交:首述歸政後之政策,立憲之運動,憲法之內容,內閣議會之衝突,海陸軍之擴充,工商業之發達,經濟之狀況,外交之政策及中日戰爭;次載戰後藩閥政府,內政發達,外交勝利,日俄交涉及其戰爭;繼敘明治末年國勢之膨脹,侵略南滿,兼並朝鮮,親善俄國及日美問題;末言最近時期內之內政外交,及其國內之重要問題。
日史上自民族之遷徙,下迄今日,其間事實,至為繁雜。作者不能一一述之,自有刪遺。惟念史者所以記民族間各不相同之演進,若述其一切活動,則與社會學無異,事實上殊不能行。曆史學者,取其不同之事實而書之;其目的則將人類已往之知解告知讀者,使其深明今日之狀況睏難所由來,而將有所改革,趨於進步。是以曆史書籍之價值,首在其材料之豐富可信;及作者有批評指導之能力,將其所得之史料,慎密選擇,編纂無關係之事實,而能貫通,推釋其故,使讀者明知當日之狀況:此曆史學者公認之標準也。中國史傢,知此者鮮。作者無所憑依,輕於一試,自知其不能如標準所定,惟願他日有識力較強者能為之耳。
著作之先,頗感睏難者,厥為免去成見。中日之惡感已深,吾人嘗有排日之思想。曆史異於宣傳書籍,不能為意氣所動,成見所拘;惟當按其事實,不作偏論,此曆史學者共守之信條也。作者固非曆史學者,但認其義之正當,掃除偏見浮辭,殊不知其能否成功也。其或與讀者意見不閤,希審思之,自判得失,作者毫無強人從己之意。
所用參考書,多為中日英美學者所著。作者較其所載之事實;核其言論之是非;研求學者之纔能知識,著書之目的,著於何時何地,受何影響及有無偏見(間有一二,不能盡知),然後始敢取材。至於評論,毫不為其所拘。其有相同者,或與作者所見相同,皆由作者負責。茲為便利讀者購參考書之計,謹將重要書籍,略加批評,臚列於後。其非曆史專書及無重要價值者,皆不附錄。(雜誌除外)
斯書之成,多由於金陵大學曆史係主任貝德士教授之指導勉勵,承其藉書,濛其批評及作序文。程善之先生校閱草稿半數。吾弟恭禎及同學章德勇君多有贊助,皆深謝之,謹書於此。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日本全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這次下單買瞭不少書,但是看著挺便宜吧!這本書在促銷之前,網站就提高瞭價格。活動完瞭以後,價格又降下去瞭,這是讓我覺得有點無恥的地方。書本身是沒有問題的,稍微有點舊。
評分
☆☆☆☆☆
這是一本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的作者寫的一本書。
評分
☆☆☆☆☆
讀瞭一點,還可以,雖然很多內容已經過時瞭
評分
☆☆☆☆☆
價格便宜,是正版圖書。
評分
☆☆☆☆☆
學日語瞭解一下日本島國史
評分
☆☆☆☆☆
京東618第二單,每次店慶日,京東都很給力。非常優惠的價格,五星的送貨速度。滿意沒話說
評分
☆☆☆☆☆
月下宜讀西廂,
評分
☆☆☆☆☆
這套書內容沒得說,就是紙太薄瞭,正反麵都是透的,影響閱讀。
評分
☆☆☆☆☆
瞭解一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