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02SG518-1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大)02SG518-1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 著
图书标签:
  • 钢结构
  • 轻型房屋
  • 门式结构
  • 建筑工程
  • 房屋建筑
  • SG518
  • 建筑设计
  • 结构工程
  • 装配式建筑
  • 建筑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ISBN:06SG5181
商品编码:11213905379
包装:平装
开本:8
出版时间:2006-09-01
页数:166
字数:83000

具体描述




(大)02SG518-1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定价 94.10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6年09月
开本 8
作者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装帧 平装
页数 166
字数 83000
ISBN编码 978780177599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02SG518-1图集的主要内容:给出了12~36m跨度刚架的选用表,构件布置图,檩条、墙梁和拉条选用表,安装节点详图,刚架施工详图等。

    适用范围为:

    1、 适用于刚架跨度为12~30m,柱距为6m、7.5m、9m,单层单跨、无吊车、无天窗的轻型房屋、超市、仓库、展厅、车站、码头、体育和文化建筑设施。

    2、 屋面板和墙板采用单层压型钢板或金属夹芯板;也适用于采用轻质混凝土条形板作为屋面板和墙板的门式刚架。

    3、 门式刚架斜梁坡度1:15。

    4、 构件表面温度低于或等于150℃;当构件表面温度高于150℃时,应采取有效隔热及防护措施。

    5、 使用环境未考虑用于较强烈侵蚀介质、湿度较大的场所;如遇上述情况,应按照有关规范或规定处理。

    6、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7、 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目录 1 

设计总说明 5 

12m跨刚架选用表 10 

15m跨刚架选用表 11 

18m跨刚架选用表 12 

21m跨刚架选用表 13 

24m跨刚架选用表 14 

27m跨刚架选用表 15 

30m跨刚架选用表 16 

36m跨刚架选用表 17 

支撑选用表(风荷载) 18 

支撑选用表(8度抗震)(一)~(二) 19 

檩条、墙梁及拉条选用表 21 

山墙柱选用表 22 

12m跨6.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23 

12m跨7.5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24 

12m跨9.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25 

15m跨6.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26 

15m跨7.5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27 

15m跨9.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28 

18m跨6.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29 

18m跨7.5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0 

18m跨9.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1 

21m跨6.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2 

21m跨7.5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3 

21m跨9.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4 

24m跨6.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5 

24m跨7.5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6 

24m跨9.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7 

27m跨6.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8 

27m跨7.5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39 

27m跨9.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40 

30m跨6.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41 

30m跨7.5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42 

30m跨9.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43 

36m跨6.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44 

36m跨7.5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45 

36m跨9.0m柱距构件布置示意图 46 

屋面檩条、立面墙梁及拉条布置图(一)~(二) 47 

山墙面墙梁及拉条布置图(一)~(二) 49 

安装节点图(一)~(十一) 51 

GJ12-1a,1b详图 62 

GJ12-1c详图 63 

GJ12-2a,2b详图 64 

GJ12-2c详图 65 

GJ12-3a,3b详图 66 

GJ12-3c详图 67 

GJ12-4a,4b详图 68 

GJ12-4c详图 69 

GJ12-5a,5b详图 70 

GJ12-5c详图 71 

GJ12-6a,6b详图 72 

GJ12-6c详图 73 

GJ12-7a,7b详图 74 

GJ12-7c详图 75 

GJ15-1a,1b详图 76 

GJ15-1c详图 77 

GJ15-2a,2b详图 78 

GJ15-2c详图 79 

GJ15-3a,3b详图 80 

GJ15-3c详图 81 

GJ15-4a,4b详图 82 

GJ15-4c详图 83 

GJ15-5a,5b详图 84 

GJ15-5c详图 85 

GJ15-6a,6b详图 86 

GJ15-6c详图 87 

GJ15-7a,7b详图 88 

GJ15-7c详图 89 

GJ18-1a,1b详图 90 

GJ18-1c详图 91 

GJ18-2a,2b详图 92 

GJ18-2c详图 93 

GJ18-3a,3b详图 94 

GJ18-3c详图 95 

GJ18-4a,4b详图 96 

GJ18-4c详图 97 

GJ18-5a,5b详图 98 

GJ18-5c详图 99 

GJ18-6a,6b详图 100 

GJ18-6c详图 101 

GJ18部分零件详图 102 

GJ21-1a,1b详图 103 

GJ21-1c详图 104 

GJ21-2a,2b详图 105 

GJ21-2c详图 106 

GJ21-3a,3b详图 107 

GJ21-3c详图 108 

GJ21-4a,4b详图 109 

GJ21-4c详图 110 

GJ21-5a,5b详图 111 

GJ21-5c详图 112 

GJ21部分零件详图 113 

GJ24-1a,1b详图 114 

GJ24-1c详图 115 

GJ24-2a,2b详图 116 

GJ24-2c详图 117 

GJ24-3a,3b详图 118 

GJ24-3c详图 119 

GJ24-4a,4b详图 120 

GJ24-4c详图 121 

GJ24-5a,5b详图 122 

GJ24-5c详图 123 

GJ24-6a,6b详图 124 

GJ24-6c详图 125 

GJ24部分零件详图 126 

GJ27-1a,1b详图 127 

GJ27-1c详图 128 

GJ27-2a,2b详图 129 

GJ27-2c详图 130 

GJ27-3a,3b详图 131 

GJ27-3c详图 132 

GJ27-4a,4b详图 133 

GJ27-4c详图 134 

GJ27-5a,5b详图 135 

GJ27-5c详图 136 

GJ27-6a,6b详图 137 

GJ27-6c详图 138 

GJ27部分零件详图 139 

GJ30-1a,1b详图 140 

GJ30-1c详图 141 

GJ30-2a,2b详图 142 

GJ30-2c详图 143 

GJ30-3a,3b详图 144 

GJ30-3c详图 145 

GJ30-4a,4b详图 146 

GJ30-4c详图 147 

GJ30-5a,5b详图 148 

GJ30-5c详图 149 

GJ30-6a,6b详图 150 

GJ30-6c详图 151 

GJ30部分零件详图 152 

GJ36-1a,1b详图 153 

GJ36-1c详图 154 

GJ36-2a,2b详图 155 

GJ36-2c详图 156 

GJ36-3a,3b详图 157 

GJ36-3c详图 158 

GJ36-4a,4b详图 159 

GJ36-4c详图 160 

GJ36-5a,5b详图 161 

GJ36-5c详图 162 

GJ36-6a,6b详图 163 

GJ36-6c详图 164 

GJ36部分零件详图 165 





现代建筑的基石: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不断升级的居住、生产需求驱动下,现代建筑的面貌日新月异。从宏伟的摩天大楼到高效的工业厂房,从舒适的居住空间到灵活的商业场所,支撑这一切的,是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的钢结构技术。本书旨在深入浅出地阐述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关键要素,为广大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于掌握的参考资料。 第一章:钢结构概述与发展趋势 钢材以其优越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延展性、高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在建筑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章将首先介绍钢材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建筑中的优势,包括其高强度重量比,能够实现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设计,以及其施工便捷、周期短的特点。我们将回顾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简单桁架结构到现代复杂的空间钢结构,分析其技术革新与应用领域的拓展。 接着,本章将重点探讨当前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分析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对钢结构设计的影响,例如如何通过优化材料选择、提高构件效率、减少施工浪费等方式,构建更加环保的建筑。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智能化、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钢结构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和制造工艺,实现更精细化、更高效率的钢结构建造。此外,针对不同类型建筑对钢结构的需求,如超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厂房仓库等,本章将简要介绍其结构特点和设计考量。 第二章:钢结构设计原理与规范解读 钢结构的设计是一个严谨而系统的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本章将详细解读当前中国钢结构设计的主要规范,如《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等,深入剖析其核心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我们将从荷载的分类与组合、结构整体稳定性、构件的强度与刚度验算等方面,系统阐述钢结构的设计思路。 具体而言,我们将重点讲解: 荷载分析与组合: 介绍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各种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地理环境,将荷载进行合理组合,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结构整体稳定性设计: 探讨梁、柱、桁架等构件在轴向力、弯矩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问题,包括屈曲分析、侧向支撑的布置原则等。 构件强度与刚度验算: 详细介绍各种钢构件(如H型钢、角钢、槽钢、钢管等)在受力状态下的强度验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构件的变形进行控制,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 连接节点设计: 节点是钢结构的薄弱环节,本章将重点阐述各种连接节点的设计原则,包括螺栓连接、焊缝连接的构造要求、受力分析与验算。我们将分析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连接方式。 疲劳设计: 对于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结构,如桥梁、机械设备支架等,疲劳设计尤为重要。本章将介绍疲劳验算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第三章:常用钢结构形式与应用实例 钢结构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和空间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体系。本章将系统介绍几种常见的钢结构形式,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展现其设计特点和应用价值。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这是本书重点关注的结构类型之一。我们将详细介绍门式刚架的构造组成,包括主刚架(横梁与立柱)、檩条、隅撑、拉杆等,阐述其受力特点和设计方法。我们将重点分析其在工业厂房、仓库、体育馆、展览中心等单层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展示其高效、经济、灵活的优势。 钢桁架结构: 介绍各种类型的钢桁架,如三角形桁架、梯形桁架、菱形桁架等,以及它们在屋顶、桥梁、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我们将分析桁架结构的传力机理,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杆件的布置和截面,实现结构的最优化设计。 钢框架结构: 阐述钢框架结构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介绍其梁柱连接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框架的整体刚度来抵抗水平荷载。我们将讨论框架-支撑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混合结构形式。 网架结构与网壳结构: 介绍这些空间钢结构形式的特点,它们适用于大跨度、无柱的建筑空间,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等。我们将探讨网架与网壳的节点构造、杆件布置以及整体稳定性设计。 钢管混凝土结构: 介绍将钢管作为模板和受压构件,内部填充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分析其优点,如高承载力、良好的抗震性能等,并举例说明其在高层建筑、桥梁等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章: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精心的设计需要通过科学的施工得以实现,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钢结构安全可靠的关键。本章将聚焦钢结构施工的全过程,从构件的加工制作到现场的安装焊接,再到最后的质量检验,提供详实的指导。 钢结构加工与制作: 详细介绍钢构件在工厂内的加工工艺,包括放样、下料、焊接、钻孔、防腐处理等环节,强调工艺流程的规范性和精度控制的重要性。 钢结构安装技术: 介绍钢结构构件在施工现场的安装顺序、起重吊装技术、临时固定措施等。我们将重点讲解门式刚架的安装工艺,包括基础连接、柱的竖立、梁的安装、屋面檩条和墙体支撑的布置等,并对不同类型构件的安装要点进行说明。 焊接与螺栓连接施工: 详细介绍钢结构焊接的工艺要求,包括焊前准备、焊接方法、焊工资质要求、焊缝外观质量检查等。对于螺栓连接,我们将强调螺栓的型号选择、安装方法、预紧力控制以及防松措施。 钢结构防腐与防火: 钢材易锈蚀,在复杂的环境下需要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本章将介绍常用的防腐涂料、喷涂工艺以及涂层厚度要求。同时,对于需要防火的钢结构,我们将介绍防火涂料、防火板等防火材料的选用与施工方法。 质量控制与验收: 强调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理念,包括材料进场检验、加工过程控制、安装过程监控以及最终的竣工验收。我们将介绍各种质量检测手段,如外观检查、尺寸复核、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力学性能试验等,并阐述验收的标准和程序。 第五章:钢结构工程的维护与安全管理 钢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长期安全可靠。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钢结构工程的日常检查、定期维护以及在发现问题时如何进行处理。 日常检查与定期维护: 介绍钢结构建筑的日常巡查内容,包括构件外观、连接节点、防腐层状态、漏水迹象等。同时,我们将给出定期维护的周期和重点项目,如涂层修补、焊缝检查、螺栓紧固度复核等。 常见病害与处理: 分析钢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病害,如锈蚀、变形、连接松动、焊缝开裂等,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和修复方案。 钢结构安全管理: 强调在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责任。我们将讨论安全生产规程、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如何应对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 结语 钢结构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各位从事钢结构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得力助手,为建造更安全、更美观、更具可持续性的建筑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于“结构加固与改造”的讨论,让我对钢结构的生命周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原本以为钢结构建成后就是固定的,但它也可以进行加固和改造。 作者详细介绍了钢结构在面临荷载增加、构件老化、功能改变等情况下的加固方法。例如,书中介绍了通过增加截面、改变连接方式、增设支撑等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他还探讨了钢结构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钢结构技术来实现建筑功能的升级和空间的变化。

评分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预制化与工厂化生产”的论述很感兴趣。作者强调了现代钢结构建筑的预制化和工厂化生产模式,以及其带来的效率提升和质量保证。书中详细介绍了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内的加工流程,包括下料、焊接、钻孔、涂装等,以及工厂化生产如何保证构件的精度和质量。 作者还探讨了预制化生产如何与现场施工相结合,以及如何通过精密的BIM技术来协调工厂生产和现场安装。这让我对钢结构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认识到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虽然直白,但实际翻开后,我才意识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入得多。最初,我以为它会是一个简单的图册,展示一些门式钢架的案例,或者是一些基础的节点构造图。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将整个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设计、计算、施工流程,以及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结构设计”部分的处理。他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计算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图解和算例,将抽象的力学原理变得生动易懂。例如,在讲解梁柱的受力分析时,书中不仅仅给出了弯矩图、剪力图,还通过细致的箭头指示和力线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荷载是如何传递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还深入探讨了不同荷载组合下的结构响应,比如风荷载、雪荷载以及地震作用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建议。这对于我这种对结构设计理论还不够精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书中关于“建筑防火与安全”的章节,让我对钢结构的防火性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之前一直认为钢材在高温下容易变形,是不是不太防火。 作者详细介绍了钢结构在火灾中的受力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防火设计来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例如,书中介绍了常用的防火涂料、防火板等材料,以及它们在钢结构防火中的应用。他还详细阐述了不同耐火等级的钢结构设计要求,以及如何通过计算来确定所需的防火保护措施。

评分

这本书在“材料选择与性能”方面的论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直以为钢结构就是千篇一律的钢材,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材料的选择有多么重要。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牌号的钢材,它们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钢材防腐蚀”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钢材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机理,以及常用的防腐蚀措施,例如涂层、镀锌、耐候钢等。作者还对比了不同防腐蚀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这让我意识到,钢结构并非一劳永逸,长期的维护和保养同样至关重要。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节点构造”部分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了各种螺栓连接、焊缝连接,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分析不同连接方式的受力性能、施工便捷性以及经济性。作者详细介绍了节点设计的细节,例如螺栓的型号、直径、等级,焊缝的类型、尺寸、焊接方法,以及连接板的厚度、宽度、开孔尺寸等等。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节点详图,并附带了对这些详图的详细解读,解释了设计者这样做的原因和考虑。 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节点构造”中对于细节的处理。他没有回避一些看似微小但却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螺栓的预紧力控制、焊缝的检验方法、防腐蚀处理等。这些细节往往是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书中还探讨了不同节点形式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优劣,例如,在受弯矩作用下,哪种节点形式更优;在受剪力作用下,哪种节点形式更具优势。这使得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节点设计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套用图纸。

评分

这本书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讨,让我对钢结构建筑的环保性有了新的认识。我原本以为钢材是不可再生的,但作者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新的信息。 作者详细介绍了钢结构建筑在节能、环保、可回收等方面的优势。例如,钢材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减少建筑的能耗。同时,钢材可以100%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书中还引用了一些实际工程的案例,展示了钢结构建筑在实现绿色建筑目标方面的成功实践。

评分

书中对于“轻型房屋钢结构”的特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让我对这类建筑的优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者不仅仅停留在“轻”这个字面意义上,而是深入分析了轻型钢结构在材料选择、构件截面设计、连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转化为其优越的性能。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高强度钢材的应用,以及其在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承载能力方面的作用。 我对于“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创新性”有了新的认识。作者不仅仅介绍了传统的门式钢架形式,还探讨了一些更具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方法,比如采用不同的屋面坡度和墙体形式如何影响结构受力,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布置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性能。书中还引用了一些实际工程的案例,展示了这些创新性设计是如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在“质量控制与检验”方面的讲解,让我对钢结构的安全性有了更强的信心。作者不仅仅是列举了一些检验项目,而是详细阐述了每个检验项目背后的意义和重要性。 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关于“焊接质量检验”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焊接检验方法,例如外观检验、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等,并解释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检测原理。他还强调了检验人员的资质和责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检验来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性。

评分

这本书在“施工工艺与技术”方面的讲解,让我对钢结构的建造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原本以为钢结构就是简单地将预制好的构件焊接或螺栓连接起来,但这本书让我看到,其中包含了许多精密的工艺和技术。 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钢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从构件的加工制作、运输、安装,到连接节点的施工、屋面墙体围护结构的安装等等。他不仅描述了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还深入分析了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在构件安装时,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测量放线、构件就位、临时固定、永久连接等步骤,以及如何保证构件的垂直度和平面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