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8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质性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代序)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记得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那些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进行毕业答辩时,不时会有北大和北师大心理学系的老师来参加。而如果博士论文使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我就必须随时做好现场答疑的准备。答辩过程中,这些心理学专业的教授们总会问我(而不是问接受答辩的学生)如下一些问题:质性研究的样本量这么小,如何具有代表性?质性研究的结果如何从样本推广到总体?如果研究结果不能推广,这种研究又有什么意义?质性研究者的主观性这么强,甚至研究结果都可能因人而异,那又如何保证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是否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技术或工具保证质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如果不同研究者使用同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是否可能获得同样的研究结果?质性研究如何保证其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和普遍性?通过这种非常个人化的、小规模的实地研究获得的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等等,等等。
虽然我使尽浑身解数,力图为这些来自不同专业、偏爱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者们回答这些问题,但也经常被问得瞠目结舌,不知如何解释才好。而一场博士生答辩会也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了答辩委员会成员之间针对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孰好孰坏的辩论会,应该答辩的博士生坐在一旁无所事事,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而各位教授们却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
因此,当我看到这本《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时不禁暗喜,心想如果那时这本书已经被翻译过来,或者我们的心理学教授们知道这类英文书的存在,也许我就不必那么费尽心机,做口舌之争了。这本书2001年就出版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8年修改过的第二版。这说明在国际心理学界,质性研究方法在不断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现在本书在我国翻译出版,这说明我国的心理学研究也有同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问题。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来自十分不同的研究范式,对世界本体的看法、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从事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在心理学领域内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们秉持的方法论也很不一样。根据我的了解,侧重心理测量和实验心理学方向的研究者们往往会更加看重定量(特别是实验)的方法,而从事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学方向的学者们则比较青睐质性研究方法。
当然,如果研究问题需要,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结合使用不同的方法也是可行的。虽然这样的结合需要特别慎重,在讨论研究结果的效度、信度和推广度问题时需要注意自己的研究立场和话语差异,但如果双方能够多一些相互理解和借鉴,总会达到利大于弊的效果。来自不同范式的研究者们如果可以悬置自己的“前嫌”和“偏见”,敞开心扉,放开眼界,一定能够在对方的领地里领悟到另一番天地。
其实,回顾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很多心理学大师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都使用了质性的方法。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使用的方法就与质性方法非常类似,其样本主要来自弗洛伊德自己的病人,而且数量还少得可怜。他不仅通过对个别病案的深入分析,形成了自己卓有洞见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对人之本质的认识,而且他的很多个人洞见和理论思考均来自对自身经验的体悟和反省,包括对自己的梦的解析,对自己与病人之间相互移情的分析,等等。作为一名学术巨人,弗洛伊德被公认为影响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最重要的三个犹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克思和爱因斯坦)。
不仅对心理学而且对教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初使用的也是质性研究方法。他采用的样本非常小,主要通过对自己三个孩子的细致观察和深入追问(其典型技术被称为“临床访谈”),了解儿童思维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及其阶段性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他和自己的同事们逐渐扩大和丰富研究样本,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理论解释。只是后来由于担心受到学术界对其小样本的质疑,他才特意将自己的研究发现运用到大样本的调查中,其效果也只是在更大范围内验证了自己原初的研究结果而已。
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等,也都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他们具有长期在本领域从业的个人经验,有丰富的个人实践性知识,而且熟谙本领域的学术传统,对学术发展的走向有深刻的个人洞见。虽然他们只是对自己手头的少数典型个案进行细致的描述和深入的剖析,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却改写了世界心理学的历史。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在研究中投入了自己个人的主观情感、审美品位和价值取向,其研究成果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普罗大众”(无论身处这个地球的西方还是东方)均具有心灵洗涤和精神提升的作用。
更有甚者,最近这些年风靡世界的美国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师亚龙的自传体小说,在中国大陆也被频频翻译成中文。虽然这些小说的很多情节和细节显然是作者“虚构”的,但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道理(乃至人生安身立命的道理),特别是那些揭示人的内心潜意识和阴暗面的细微提示,却让我等心理学外行们也爱不释手,玩味无穷。我在暗暗对比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不仅感叹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潇洒玩味,而且佩服他敢于暴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以及情感和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卓越勇气。作为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质性研究者,我个人并不认为严肃的学术研究可以对“事实”进行虚构,亚龙的小说在严格的意义上也不能称为学术“研究”。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能让读者在认识世界、理解人性方面如此受益,使我不得不怀疑“文学”与“科学”之间的界限到底何在。
援引上述心理学大师的故事,并不是希望为质性研究辩护,贬低定量研究的功效。使用不同研究范式得出新颖的心理学知识、改变人类自我认识的大师们当然也大有人在,如心理测量的开山鼻祖桑代克、实验心理学的大师巴甫洛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斯金纳、认知心理学(早期的)的代表布鲁納,等等。之所以着重介绍上述几位心理学大师是为了说明,富有洞见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需要大量的样本,也不一定苛刻地要求研究者保持客观中立,不介入被研究的现象,不动用自己的情感、审美和人际影响。人类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表明,重大发现往往依赖于科学家的个人洞察力和想象力,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实验前人的研究成果。任何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都必须成为科学家的“个人知识”,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和发现灵感,为其终生不懈的艰苦努力提供信仰和寄托。这种个人知识并不是不具备公共性,而是成为了科学家自身的一部分,科学家本人也已经栖居于被研究的现象之中。这种相互栖居使得科学探究成为一种具有本体意义的、科学家的“存在”状态,而不仅仅是一些外在于科学家的技术性活动或工具的运用。此时,科学家的知识和行动相互渗透,知行合一,其研究与生活也是处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状态。
如果自然科学都是如此,那么人文社会科学更应该是如此。后者研究的是人类自己出于“主观”意愿而创造出来的社会,其行动规则和风俗习惯是可以因时代和人类自己的需要而不断改变的。虽然经过世世代代的合法化和制度化,人类的“主观”意愿已经变成了现世中的“客观”现实,但这些“现实”归根结底毕竟还是人类“主观”的社会建构,还是有意义存在的,因此也还是有对意义进行解释的空间。而深入人类(这一最复杂、最变化多端、最不可琢磨的社会动物)的心灵探寻意义,这是一个何等需要勇气、胆识、想象、审美、乃至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行动!
心理学,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门跨越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研究领域,因此它也就有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想象余地。随着《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这类书籍更多的出版,随着更多的人使用不同类型的方法从事心理学研究,我相信人类对心理学的理解会愈加丰富和深刻,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秘也会曲径通幽,惊喜连连。
陈向明
2012年12月20日
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不错,不错,不错,喜欢
评分可以。
评分明明写着第二天送达,结果我等了一个多礼拜了,京东真垃圾
评分好书,真有用,太有用了,太好了!!!!!好书,真有用,太有用了,太好了!!!!!
评分好
评分买的是京东自营的图书,可能是这本书的销量比较小,所以京东采购这本书花了四五天的时间,但图书质量是有保证的
评分好
评分送货速度很快,内容也不错。。
评分明明写着第二天送达,结果我等了一个多礼拜了,京东真垃圾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