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医学在近代帝国的扩张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建构殖民现代性与塑造被殖民者身分认同的关键力量。研究东亚的现代医学史,必然会触及到殖民与後殖民研究的课题。要理解现代医学扩张的历史,国家疆界与国族主义的分类范畴并无法提供适切的分析架构。《生命医疗史系列:帝国与现代医学》企图超克国族主义史学的局限,透过跨帝国的研究视野和新的史学想像,来探讨帝国与现代医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
作者简介
李尚仁,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医学史博士。现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专长为19世纪以降的现代西方医学史、科学史以及科技与社会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言
一 现代医学与帝国的殖民扩张
二 帝国的网络和医学知识的建构
三 帝国、现代医学与身分建构
四 帝国、现代性与史学的视域
第一编 医学与殖民统治
第一章 新医学在台湾的实践(1898—1906)——从后藤新平《国家卫生原理》谈起
一 引言
二《国家卫生原理》与日本近代卫生
三 台湾风土瘴疠与医学介入
四 新医学与殖民权力
五 防疫措施与卫生活动
六 结语
第二章 气候、体质与乡愁——殖民晚期在台日人的热带神经衰弱
一 热带神经衰弱
二 台湾ぼけ
三 气候与退化
四 在台日人的回应
五 牛的劳动法
六 日本精神医学的心因理论
七 乡愁与恐惧
八 总结
第三章 从阿片君子到矫正样本——阿片吸食者、更生院与杜聪明
一 1929之前的阿片研究,以林清月为核心的讨论
二 杜聪明开始行动
三 更生院作为“医院”:完全隔离、严厉监视
四 更生院作为“巴斯德式实验室”
五 杜聪明的阿片统计,与阿片想象的确立
六 杜聪明的再行动,与阿片故事的尾声
七 小结:何谓“更生”院?
第四章 婴儿死亡率与近代香港的婴儿健康服务(1903—1941)
一 前言
二 婴儿死亡率与“发现”婴儿
三 传统产婆vs.现代助产士
四 分娩空间医疗化:产科(病房)医院和留产院
五 产前检查诊所和婴儿福利中心
六 婴儿死亡率趋势、医疗服务与社会经济水平
七 结语
第二编 中心边缘的互动与知识生产
第一章 马戏团、解剖室、博物馆——黑色维纳斯在法兰西帝国
一 前言
二 史事与后世研究
三 19世纪法国自然史研究的几个主要面向
四 人种类型的大众印象
五 结语
第二章 健康的道德经济——德贞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卫生
一 前言
二 从欧洲中心公共卫生理论观点看中国
德贞早期对中国卫生状况的看法
三 从中国的边陲医学经验反省欧洲帝国中心:中国生活方式对比欧洲文明病
四 新古典医学传统以及德贞对当代公共卫生学说的批评
五 苏格兰长老教会神学与德贞卫生思想中的道德经济和政治经济
六 健康的政治:土地改革和卫生保健
七 结论
第三章“清洁”、“卫生”与“保健”(修订稿)——日治时期台湾社会公共卫生观念之转变
一 前言
二 1895年以前日本的近代卫生观
三 日治以前台湾社会之健康状态与卫生理论
四 日本领台后的健康观与卫生论
五 台湾社会对日本健康观与卫生论的接纳
六 1930年代美系公共卫生学的影响
七 小结
第四章 美援下的卫生政策——1960年代台湾家庭计划的探讨
一 前言:美援卫生的案例研究
二 台湾人口政策的逻辑
三 作为人口政策一环的家庭计划
四 教出来的计划家庭
五 结语:美援医疗的教训
……
第三编 疫病、空间与身分建构
精彩书摘
1879年,日本因霍乱流行的冲击,地方官厅为施行防疫之便,设置町村卫生委员及府县卫生课。然而1886年官制的改革,设置警视总监,却废止町村卫生委员;原本属府县卫生课的权限,又转移到警视厅第五课由警察掌管,第五课职务又局限于防疫工作。当时内务省卫生局长长与专斋认为:这是卫生制度的退步。后藤在该书之中的批评为:将协同自治的事务转移、集中于国家的官治,颇不得策,而且倒行逆施。就当时日本卫生制度而言,这不仅造成府县卫生课与警察有关卫生事务之争,也使卫生局期待的综合预防体制无法实现。
相较而言,后藤在《制度论》中赞许英国自治政体的优点。即“所谓自治是遵循国家法律,立于政府监督之下,以名誉职构成行政机关,地方的支出由其地方支办,自定内部条规而有自主之权”。以及“国家有自治机关之必要,原因有二:(一)个人一方面是国家臣民,一方面为自由人民。(二)个人生活状态因时间、场所、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以相同方法治理之”。而英国卫生制度的优点在于自治主义,即“凡卫生之事可依据地方性的,尽量委任各地方官厅全权处理;另一方中央官局也有管理监督之必要”。换言之,无论就卫生行政的扩充,或基于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地方自主或自治的卫生活动皆有其必要;中央机关仅担负监督及统合之职责。
此外,《制度论》也提出行政变革必须考虑生物习性,采取渐进的方式,不可急剧变革。盖因“习惯是第二天性,对于社会人事、行政造成极大的限制。尽管为促进社会发展,又不得不变化其习性,然而,急剧变革恐有害生理、卫生”;以及“社会人事、国家政治,必须就进化之理考究之,急剧变革不可行也”。
……
前言/序言
生命医疗史系列:帝国与现代医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这个御前学术研讨会,并无各抒己见自由研讨的氛围,《隋书·天文志》说梁武帝是“盖立新意,以排浑天之论而已”,实际上是梁武帝个人学术观点的发布会。他一上来就用一大段夸张的铺陈将别的宇宙学说全然否定:“自古以来谈天者多矣,皆是不识天象,各随意造。家执所说,人著异见,非直毫厘之差,盖实千里之谬。”这番发言的记录保存在唐代《开元占经》卷一中。此时“浑天说”早已在中国被绝大多数天学家接受,梁武帝并无任何证据就断然将它否定,若非挟帝王之尊,实在难以服人。而梁武帝自己所主张的宇宙模型,则是中土传统天学难以想象的:
评分
☆☆☆☆☆
梁武帝在同泰寺“舍身”(将自己献给该寺,等于在该寺出家)不止一次,当时帝王舍身佛寺,并非梁武帝所独有,稍后陈武帝、陈后主等皆曾身佛寺。这看来更象是某种象征性的仪式,非“敝屣万乘”之谓。也有人说是梁武帝变相给同泰寺送钱,因为每次“舍身”后都由群臣“赎回”。
评分
☆☆☆☆☆
作者们提出的很多话题大概只有在TW的语境下才觉得亲切有味
评分
☆☆☆☆☆
召开一个御前学术观点发布会,梁武帝认为还远远不够,他的第二个重要举措是为这个印度宇宙在尘世建造一个模型——同泰寺。同泰寺现已不存,但遥想在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必是极为引人注目的。关于同泰寺的详细记载见《建康实录》卷十七“高祖武皇帝”,其中说“东南有璇玑殿,殿外积石种树为山,有盖天仪,激水随滴而转”。以前学者大多关注梁武帝在此寺舍身一事,但日本学者山田庆儿曾指出,同泰寺之建构,实为摹拟佛教宇宙。
评分
☆☆☆☆☆
1879年,日本因霍乱流行的冲击,地方官厅为施行防疫之便,设置町村卫生委员及府县卫生课。然而1886年官制的改革,设置警视总监,却废止町村卫生委员;原本属府县卫生课的权限,又转移到警视厅第五课由警察掌管,第五课职务又局限于防疫工作。当时内务省卫生局长长与专斋认为:这是卫生制度的退步。后藤在该书之中的批评为:将协同自治的事务转移、集中于国家的官治,颇不得策,而且倒行逆施。就当时日本卫生制度而言,这不仅造成府县卫生课与警察有关卫生事务之争,也使卫生局期待的综合预防体制无法实现。
评分
☆☆☆☆☆
梁武帝此说,实有所本——正是古代印度宇宙模式之见于佛经中者。现代学者相信,这种宇宙学说还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教的圣典《往世书》,而《往世书》中的宇宙学说又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000年的吠陀时代。
评分
☆☆☆☆☆
作者们提出的很多话题大概只有在TW的语境下才觉得亲切有味
评分
☆☆☆☆☆
1879年,日本因霍乱流行的冲击,地方官厅为施行防疫之便,设置町村卫生委员及府县卫生课。然而1886年官制的改革,设置警视总监,却废止町村卫生委员;原本属府县卫生课的权限,又转移到警视厅第五课由警察掌管,第五课职务又局限于防疫工作。当时内务省卫生局长长与专斋认为:这是卫生制度的退步。后藤在该书之中的批评为:将协同自治的事务转移、集中于国家的官治,颇不得策,而且倒行逆施。就当时日本卫生制度而言,这不仅造成府县卫生课与警察有关卫生事务之争,也使卫生局期待的综合预防体制无法实现。
评分
☆☆☆☆☆
相较而言,后藤在《制度论》中赞许英国自治政体的优点。即“所谓自治是遵循国家法律,立于政府监督之下,以名誉职构成行政机关,地方的支出由其地方支办,自定内部条规而有自主之权”。以及“国家有自治机关之必要,原因有二:(一)个人一方面是国家臣民,一方面为自由人民。(二)个人生活状态因时间、场所、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以相同方法治理之”。而英国卫生制度的优点在于自治主义,即“凡卫生之事可依据地方性的,尽量委任各地方官厅全权处理;另一方中央官局也有管理监督之必要”。换言之,无论就卫生行政的扩充,或基于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地方自主或自治的卫生活动皆有其必要;中央机关仅担负监督及统合之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