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春秋》笔法,词约义丰
人生百味
既在字里行间
也在不言中
随书赠送书签一个,上有启功先生的书法联语:
云霞词彩珪璋度,川岳精神松桂身。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满族,爱新觉罗氏,字元伯,又作元白。北京人。书画家、文物鉴定家、教育家、诗人。
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内页插图
目录
60年代日记
“文革”初期日记(1966.1.12-12.13)
下乡日记(1966.12.14-1967.1.17)
文革初期在师大(1967.1.18-1968.12.2)
70年代日记
在中华书局标点廿四史初期(1971.8.30-10.25)
住院治疗及出院后日记(1973.10.18-1974.6.14)
80年代日记
赴香港讲学日记(1982.3.3-4.6)
洛阳行记(1982.7.19-7.21)
日本行记(1983.2.28-3.27)
搬入小红楼后日记(1984.2.25-3.27)
京西宾馆六日记(1984.7.21-7.26)
烟台游五日记(1985.7.29-8.2)
赴上海鉴定书画日记(1986.4.18-6.14)
参加兰亭笔会日记(1987.4.7-4.30)
90年代日记
赴香港筹备励耘奖学金义卖展十日记(1990.5.31-6.9)
附录 此时无声胜有声--读启功先生“文革”初期日记有感(柴剑虹)
前言/序言
《启功日记》出版说明
启功先生(1912-2005)是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文物鉴定专家、书画大师。他的学术著作和诗词书画作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同时,他的生平事迹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一些亲属和友人的印象,启功先生平时似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一般也不留存亲友书信。先生逝世后,他的亲属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若干个活页册、笔记本,上面有启功先生在“文革”初期和其后一些时段的亲笔日记,弥足珍贵。
遗存的启功日记,经《启功全集》编委会侯刚先生整理,分为14个部分,其中最为连贯的是1966年全年的日记,真实地反映了“文革”初期大背景下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时的境遇;1971年8-10月在中华书局标点“二十四史”与《清史稿》初期的日记,则为我们了解这项新中国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提供了重要信息;1973年10月至1974年6月住院治疗期间的日记,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一些日记片断,不仅记录了先生个人的生命轨迹,还广泛涉及到讲学、交游和各种文化活动,也都极为珍贵。
先生记日记,原本并非是为了发表,重在记事,故其最大特色是简略精炼、客观真实,即便是在深受“文革”狂风暴雨侵袭的艰难时刻,仍然以冷峻的心态、客观平实的文字,记录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启功先生留存的日记篇幅并不算多,但可以肯定地说,作为老一辈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的这些日记体现了自知、自省与自信的精神,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可发掘的内涵和意义不可估量。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1966年日记的内容,我们请亲历了北京师范大学“文革”初期运动的柴剑虹编审为这一部分日记作了若干注释,同时又在书后附录了他的一篇读后感言,以供参考。
另外,为保持启功日记的原貌,我们对原文中有些用缩略文字表示的日期、人名、书名等未作任何改动。
启功先生是中华书局的同龄人和亲密师友,也是最受尊敬、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为了纪念启功先生百岁华诞,我们郑重推出这部《启功日记》,还有其他一批相关的图书。在本书策划与编辑过程中,承蒙章景怀先生慨然授权,并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侯刚、李强先生和本局柴剑虹先生的鼎力相助,在此深表谢忱。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2年6月
启功日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经典读物,推荐大家看一看
评分
☆☆☆☆☆
启功先生的书法理论著作,我最喜欢他的发比喻,时出妙语,对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有其独特的《论书绝句百首》,这是他数十年书法实践、研究的体会。特别是诗中的自注,行文隽逸,阐见解。我自己有些长期窒碍的问题,读了之后感到迎刃而解,有豁然开朗之感。诸如考证《鶺鸰颂》出于开元翰林供奉之手;日本藤远后之临《乐毅论》以证明王羲之书体势之雄强;鉴定张旭书庾信《步虚词作》实为大中祥符以后宋之 笔;以西陲晋人残纸证《阁帖》中索靖书法的本来面目。这些都是翻书法史上成说的案,论据充分坚实有力,不得不令人信服。此外如论蔡襄、祝允明书法之未成自己体段;柳公权、黄庭坚书法用笔尽笔心之力,结字聚字心之势。而其中对历代著名书法家之特色,各时代书法的体势、风格,以至辨别书体源流,变迁原因,都是非常精辟的 。
评分
☆☆☆☆☆
启功的书,值得拥有。
评分
☆☆☆☆☆
喜欢就买,关于启功的就喜欢买。
评分
☆☆☆☆☆
好书 受益匪浅
评分
☆☆☆☆☆
这书很好看, 推荐给大家
评分
☆☆☆☆☆
不是启功老人的手稿影印,被书封面忽悠了。百分之九十八是印刷体,中华书局也搞这东东啊,郁闷啊。
评分
☆☆☆☆☆
再说“气氛”,或者说是其中透露出的时代气息,作者暗藏着的褒贬之意,老人儿兴许多少有点感触,青年人就得平心静气地读一读某些注释或辅助性的说明文字啦。读老爷子日记,我是从认真读柴剑虹先生“附录”开始的,继以读“出版说明”和书中偶尔出现的注释。这都受益良多。
评分
☆☆☆☆☆
一部日记就是启先生的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