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史前社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视觉与空间分析等方法,借鉴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概念,对公元前第2千纪后期至第1千纪前期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考古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描绘了北方地带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轨迹,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北方地带的社会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极度啰嗦,扭捏作态,丁点干货
评分##用装饰品作为族群标志的观点很有意思,与以往惯用的陶器群区分族群的方法有所不同。值得吐槽的是翻译质量太差...
评分##毕竟应该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新方法了……
评分##考古学实在太不好看,大概能梳理出作者想分析的考古学依据,但是作者做结论非常审慎,还是得看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结合宗子维城,可以大概了解罗泰的那种“统计学分析指的是什么”。而狄宇宙和王明珂很明显对于考古材料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本书也着重提到了考古学的陪葬物品与外部标志还有族群认同的关系,可以与狄王二人的研究互动。
评分##考古学完胜人类学,在资料有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解读的能力才是根本
评分##考古学实在太不好看,大概能梳理出作者想分析的考古学依据,但是作者做结论非常审慎,还是得看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结合宗子维城,可以大概了解罗泰的那种“统计学分析指的是什么”。而狄宇宙和王明珂很明显对于考古材料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本书也着重提到了考古学的陪葬物品与外部标志还有族群认同的关系,可以与狄王二人的研究互动。
评分##本书一直在探讨北方草原社会身份标识问题,但并没有得出结论。有点失望吧,或许是我太急功近利于找到解决族群身份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了。其实这本书虽然没有解决问题,但也精深了我们对身份标识问题的认识,并不算全无收获。
评分##评论有失偏颇。书主要从一个比较大的理论型框架切入,并不是“干货-oriented”(文献、出土)的论文。评判标准应该是读完后有没有对这种“peripheral region/culture frontier”有个整体认识。
评分##国人容易陷入典籍崇拜。然而,如果不读考古学论著,那么,你的历史视野会是残缺不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