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考古发掘资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以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题,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学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阐释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天文学起源与文明起源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开辟了新途径,对古代政治史、宗教史、哲学史和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很有启发性的书~天文地理应该列入人文学科必修课啊~~不过自圆其说的草率论断也不少~~
评分##较大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到中国古代数学史的一些研究内容。冯时先生大概心中隐隐觉得古代数学几乎都从天文知识里得来,便忽视了先民们根本没有十分坚实的数学概念,一些阐释脱离了历史情境。比如牛河梁三环石坛与七衡六间图的比附,要推出盖天说,未免太悬。
评分##关于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天文图意义,我还是持谨慎的态度。总得说这本书比故宫那套天文考古要好,文献实证多。
评分##考证太神奇,让人半信半疑。
评分##诚实的讲,书中一大部分内容我是看不懂的……所以古人讲一个人知识渊博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评分##这本书太厉害了,对我这智商和知识储备的人来说好难读,集中精力看十分钟要花二十分钟去百度翻译文言文然后躺半小时休息一下。。看完以后发现之前读到的论文十有八九是从这里抄来的!不过对书中很多推测太大胆,保持怀疑态度。
评分##2010年第二版
评分##读不下去。“观象授时”里面很多推测感觉很民科,语言也绕来绕去,关于“太一”的问题我并没有搞懂冯神的意思;大量的计算和星图让人对不上文字解释,也不是太懂;就“星象考原”看懂了点。总而言之是我图样。
评分##读书需要机缘,以前翻两页就扔一边了。现在带着问题去读,收获颇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