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千曲川风情》是作者岛崎藤村在信浓山区居住时对当地景物、人物、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速写集。作者由城市移居乡村,在乡村居住三四年后,开始动手写作这些散文,想借助文字,把他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分享给更多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读者。 作者生活在明治维新之后,这个时代正是日本社会摆脱封建束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期,一切皆成向上的姿态。反映在文学上,也体现出破旧立新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这本书上,就是作者采用了言文一致的文体,即把书面语和口语结合起来,融入写作之中。这无疑是明治时期,日本文学在文体方面最有益的探索之一。
作者简介
岛崎藤村(1872~1943) 日本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原名春树,别号古藤庵。生于长野县筑摩郡没落贵族家庭。1887年进入明治学院。结识北村透谷等人后,开始创作新诗。他的诗对日本现代诗歌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诗集《嫩菜集》(1897),散文集《千曲川风情》,长篇小说《破戒》(1906)、《春》(1908)、《家》(1910)及《黎明之前》(1932~1935)等。其创作手法早期为浪漫主义,后转为现实主义,但受到当时流行的自然主义的影响,作品又具有自然主义特点。他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者简介: 陈德文 ,1965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大学院国际文化学科日中文化文学专攻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名古屋学院大学和岐阜东海女子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东方学会和福冈UNESCO协会研究员。翻译出版日本文学名家名著多种,包括夏目漱石、岛崎藤村、川端康成、井上靖、三岛由纪夫和宫本辉等人的小说十余部以及松尾芭蕉、幸田露伴、德富芦花、岛崎藤村、永井荷风、薄田泣堇、谷崎润一郎和东山魁夷的散文专集和数百名日本作家大量散篇作品。出版个人学术著作《日本现代文学史》、《岛崎藤村研究》《野间宏研究》和创作散文随笔集《我在樱花之国》《花吹雪》《樱花雪月》等。
目录
序
学生的家
天牛虫
乌帽子山麓的牧场
青麦熟了的时候
少年群
麦田
古城初夏
山庄
卖解毒药的女人
银傻瓜
祗园祭前夕
十三日的祗园
节日之后
中棚
袍树荫
山间温泉
学校生活
乡村牧师
九月的田埂
山中生活
护山人
秋季的见习旅行
甲州公路
山村一夜
高原上
落叶
炉边话
小阳春
小阳春下的山冈
农民的生活
收获
巡礼之歌
便餐馆
松林深处
深山灯影
山上的早餐
雪国的圣诞节
长野气象站
铁道草
屠牛
沿着干曲川
河船
雪海
爱的标记
到山上去
住在山上的人们
柳田茂十郎
佃农之家
路旁杂草
学生之死
暖雨
北山狼及其他
赔礼
春之先驱
星
第一朵花
山上的春天
后记
精彩书摘
梅、李、樱、榉、银杏等,一日之间,霜叶尽脱,满地的落叶顺着风势飞舞。群山的景色顿时变得苍凉而明净了。 在早春枯叶未凋的时候,我还爱听栎树林在寒风中呼啸的声音。我爱看披满银霜的葱地。当我在屋外巡游,我就感到一种刺激般的快感,这种快感是那些不住在这里的人无法知晓的。 朝雾渐次晴了,周围变得明亮了。浅间山麓也稍稍显露出来,快速飞行的云朵映入眼帘。时而可以窥见湛蓝的青空。渐渐地,西方晴了,太阳豁然地映照着。浅间山清晰可见了,不过已是冬日的景象。那山头早已盖满白发般的积雪。 南边天空出现一颗闪耀这青光的星星。稍远处还有一颗。两颗星在晚间紫色的天空里闪闪烁烁。向西天一瞧,山端辉映着黄色,又忽儿变成焦褐色。田野上反照着落日最后的余晖。干活儿的三个女人面颊上的毛巾以及弯腰的姿势,都在这光影里闪现。连男孩子的鼻尖也照亮了。稻田早已是一片灰色,田野被灰暗包裹着,八幡森林中蓊郁的榉树梢头也消隐在黑沉沉的焦褐中了。 来到小诸城后侧的田野里一看,浅浅萌出的绿麦全被白色掩埋了。冈峦起伏,放佛飘荡起一道道雪浪。天地间低矮的石垣上,显露出大大小小的石头,那低垂着的发黄的草叶依然可见。远方的森林,干枯的树梢,错落的民宅,这一切看上去都浸上一层深深的柔和的浅灰色。这种铅灰色,如果稍带些紫色,我会说这是未来色彩的基调。这朦胧的色调将人的心带向那难以名状的缥缈迷离的世界。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千曲川风情》第1章
在这山上,我经常碰到一位长着没有光泽的茶褐色头发的姑娘,有时候那头发看上去又近乎灰色。她站在小小的茅屋前,站在一片片桑园的石垣旁。看到这位姑娘站在这些地方的姿影,不由使人联想起荒僻乡里的生活景象。
千曲川风情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