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圆满前行释修宝典》所解释的《大圆满前行龙钦心髓·能显遍智妙道前行仪轨》是根据其根本上师吉美林巴尊者所发掘的伏藏法和著作,选取其核心思想,并摘录其中法句编辑而形成的念颂仪轨,即龙钦心髓的前行教理和实修方法。
作者简介
释迦比丘根让,出生于雪域藏地之嘉绒马尔康,被大成就者们认定为“嘉绒顿悟三友”中的希热巴瓦第七世转世活佛。他六岁即师从藏传佛教中声誉崇隆的圣贤智者一堪钦如意宝·曲吉扎巴,于其座下出家为僧,先后就读于嘉绒闻思讲修院和塔公显密讲修兴隆大僧院,刻苦钻研经律论三藏、潜修戒定慧三学,遍聆藏传佛教各教派的显密教证二法,并依师宗风所倡导,兼容并蓄各宗精华,摒弃狭隘的宗派观念,体悟了_切派别殊途同归的奥义。在求学的十五年期间,堪钦如意宝·曲吉扎巴将他视如己出,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并授予堪布(精通佛法的三藏法师)学位。根让仁波切心怀慈悲,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以平实的藏汉两种语言应机施教,传递佛法精要,普利群生。
目录
序吾
上篇 与轮回分道扬镳
第一章 启程--迈向解脱之道
一 大圆满前行的重要性
(一)九乘次第概要
(二)大圆满的殊胜之处
(三)修行大圆满成就的实例
(四)大圆满的传承方式
(五)大圆满前行的修行实质
(六)修共同外前行的目的一一转心向法
(七)何为出离心
二 关于“百日修心
(一)百日修心的来源
(二)前行实修方法概说
(三)一座实修步骤
三 调整身口意
(一)晨起观
(二)调整身--毗卢七支坐
(三)调整语--九节佛风和语加持
1.九节佛风
2.语加持法
(四)调整意--三殊胜
四启请呼唤上师
导言
第二章 机会--认出暇满难得
一 核心提示
二 实修步骤
三 百日修心第1-3天,思维八有暇
四 百日修心第4-7天,思维十圆满
五 百日修心第8天,以因缘的方式思维暇满难得
六 百日修心第9天,以数量差别和比喻方式思维暇满难得
七 百日修心第10天,思维骤缘八无暇
八 百日修心第11天,思维断绝法缘八无暇
第三章 无常--深思世事不确定
一 核心提示
二 实修步骤
三 思维诸法无常的目的
四 仪轨略释
五 百日修心第12天,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
(一)刹那生灭的原理
(二)宇宙的变化情况
六 百日修心第13-15天,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一)三界众生无一能免于死亡
(二)众生为什么会死
(三)无常在自身的体现
(四)思维无常的意义
七 百日修心第16天,思维高僧大德而修无常
八 百日修心第17天,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九 百日修心第18-20天,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一)生际必死
(二)积际必尽
(三)合久必分
(四)堆际必倒
(五)高际必堕
十 百日修心第21天,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
下篇 与众生共至菩提
精彩书摘
(二)调整身--毗卢七支坐
调身的要点是:善用此暇满人身,身依“毗卢七支坐法”,以此调适自己的身体改善身业。
毗卢七支坐法,以模仿报身佛毗卢遮那的坐姿而得名,此禅定坐姿,是根据显教经典而来的。“毗卢遮那”的意思是“使其明亮(清明)”,是帮助修行者心境稳定、保持清明、发展禅定的身体坐姿。
根据密续,毗卢遮那坐姿能引导修行者产生内在的觉悟,是对治和遣除粗大、猛厉烦恼的好方法。
要发展持久的专注,首先必须有一个没有噪音、没有干扰,可以毫无忧虑地修行的环境来配合,佛陀也强调禅修要在远离众人之处。
并且,为保持正确的坐姿,可以准备一个舒适的坐垫,坐垫后部最好微微高起大约四个手指的高度。
首先,舒适地坐下,然后遵照七个要点调适好坐姿。
人体中有不同的气与能量,心是否稳定,取决于“气”或“风”的状态。“气”有“粗略之气”,即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也有“精微之气”,牵涉到身体的活动及念头的运行。
身和心是相关联的,如果脉是正直和稳定的,气也会自然变得稳定,当各种精微之气稳定于体内时,心也会随之变得稳定。修行者借助体内“脉”的修持,在有精微之气流动其间的精微管道里,让这些气稳定下来,因此必须维持适当的姿势。
以毗卢七支坐法禅修,有助于将气导人中脉,从而调整身心,进入并维持内心的安详、宁静与慈悲之境,祛除种种烦恼,获得身心自在,因此它是许多高深密法起修前的预备式。我们无论修前行或正行,通常都要采取毗卢七支坐法。
具体坐法:坐姿和五种气相关联(附注),毗卢七支坐姿总计有七个要点,分别是:
第一,双足作金刚跏跌坐。
……
前言/序言
大圆满前行释修宝典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评分
☆☆☆☆☆
兼容并蓄各宗精华,摒弃狭隘的宗派观念,体悟了_切派别殊途同归的终极奥义
评分
☆☆☆☆☆
如果我们带着图地位、求名声等今生世间利益的动机,那么无论听闻多少佛法也不可能变成正法。所以,最初向内反观,调整自己的发心至关重要。如果知道如此调整发心,就说明善法已被方便摄持,这样一来,就会成为大士正道无量福德的津梁。相反,如果不懂得调整发心,那么尽管装模作样地闻法、煞有介事地修法,也只能成为形象上的修行。
评分
☆☆☆☆☆
有时间慢慢看,希望有收获吧
评分
☆☆☆☆☆
多年以后,这些优雅而芬芳,我们称之为“花朵”的存在,在另外一个物种的意识进化当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人类逐渐地被花朵吸引并为之着迷。随着人类意识的进化发展,花朵极有可能是人类所珍视的事物当中,第一个没有实用价值而且与生存无关的。花朵也为无数的艺术家、诗人、神秘学家带来了灵感。耶稣教导我们:从对花朵的省思中,向它们学习如何生活。据说佛陀曾经在一次默示中,拈花不语,只是凝视着它。半晌,一位名叫大迦叶的僧人,若有所悟地开始微笑。据说他是唯一领悟了这个开示的人。根据传说,那个微笑(也就是说,那个领悟)被二十八位大师相继传承下来,后来就成为了禅宗的起源。
评分
☆☆☆☆☆
我看见过身上全纹身的人在公交上让座
评分
☆☆☆☆☆
收到的和图片的一样。不错,正在看
评分
☆☆☆☆☆
说实在真没想到能买这本,会买这本。以前在博客上看到根让仁波切的事,感到还比较有修行根底,实修人,应该扎实、深厚。刚出来书的时候博客上说了,(好像是湖心亭看雪还是谁的),没注意去买,后来到广济寺旁边佛学书店也看到,没深入翻,又错过了,因为钱不够买的别的书。等回来查了一些书评看了下目录,觉得应该不错,回去买已经没了,京东上也卖完了,好懊恼:),没有想到很快京东又进了书,赶快买。快递服务非常热情,负责。回来简单翻了下,精炼、精干,觉得真是很圆满,能看到这样的书!佛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能得闻一下都是幸福。太感恩了!
评分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