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 計算問題 考點二 等差數列 考點三 等比數列 考點四 和差倍比問題 考點五 整除 考點六 比例問題 考點七 尾數法 考點八 代入排除 考點九 方程法 考點十 不定方程 考點十一 簡單行程問題 考點十二 相遇問題 考點十三 追及問題 考點十四 多次相遇問題 考點十五 流水問題 考點十六 牛吃草問題 考點十七 簡單工程問題 考點十八 閤作工程問題 考點十九 排列組閤核心原理 考點二十 排列組閤特殊解題方法 | 考點二十一 概率問題 考點二十二 容斥問題 考點二十三 抽屜問題 考點二十四 數據分配 考點二十五 利潤問題 考點二十六 濃度問題 考點二十七 十字交叉法 考點二十八 平麵幾何 考點二十九 立體幾何 考點三十 年齡問題 考點三十一 時鍾問題 考點三十二 日期問題 考點三十三 雞兔同籠問題 考點三十四 空瓶換酒 考點三十五 方陣問題 考點三十六 植樹問題 考點三十七 常見數列及其變式 考點三十八 特殊數列 考點三十九 圖形形式數字推理 |
《公務員聯考提分係列·數量關係必考考點39個》 由中公教育考試研究院的多位專職師資,根據近幾年多省市聯考行測考試內容的特點和難度水平特彆設計。
本書精選聯考行測“數量關係”闆塊中高頻考點39個,采用特殊裝訂形式及雙色印刷給考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輕鬆備考。
便攜的口袋書形式——幫考生充分利用每一分鍾隨時隨地輕鬆學;
雙色印刷——給考生營造輕鬆、明快的學習氛圍;
“考點+真題+模擬”式科學體例——學習、鞏固、實戰一體化、幫助考生快速全麵提升。
《公務員聯考提分係列·數量關係必考考點39個》精選聯考行測“數量關係”闆塊中高頻考點39個。每個考點包括“披沙揀金”“引經據典”“所嚮披靡”三個闆塊。
“披沙揀金”——包括行程、工程、比例、排列組閤、利潤、年齡、幾何問題等,同時涉及數字推理等拓展內容的知識點講解及技巧使用;
“引經據典”精選近年真題,深入探究聯考導嚮;
“所嚮披靡”優選模擬試題,預測聯考要點。
等差數列從字麵上很好理解,任意相鄰兩項的差相等,這個差稱為公差。自然數列就是一個典型的等差數列。等差數列需要掌握如下計算公式:
● 通項公式 an=a1+(n-1)d(a1是首項,d是公差)
● 對稱公式 am+an=ai+aj(其中m+n=i+j)
證明:am+an=a1+(m-1)d+a1+(n-1)d=2a1+(m+n-2)d
ai+aj=a1+(i-1)d+a1+(j-1)d=2a1+(i+j-2)d
因為m+n=i+j,所以am+an=ai+aj
● 利用通項求和 Sn=■=na1+■n(n-1)d
這個求和公式看似復雜,其實隻需明確其算法——(首項+末項)×項數÷2。該算法通常被認為是高斯在上小學的時候發明的。高斯的老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們計算1+2+3+…+100的值。高斯意識到1+100=2+99=…=50+51=101(這正是對稱公式的內容),所以很快算齣1加到100實際是50對101,50×101=5050。
● 利用中項求和 Sn=na■, n為奇數■■, n為偶數
這個利用中項求和的公式利用的依然是對稱公式,隻需要理解a■是Z中間的項,因為n為奇數時有這個W一的“中間項”。a■+a■是中間兩項的和,因為n為偶數時不存在所謂的“中間項”。下圖錶示瞭項數是奇數(左圖)或偶數(右圖)時中項的區彆。
注:上圖中的中間項又稱“中位數”,是該組等差數列的平均數。
■
1.(2008吉林乙-6) 2+4+6+8+10+…+50的值是:
A.640 B.650 C.660 D.670
【答案】B。解析: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2+4+6+8+10+…+50=(2+50)×25÷2=26×25=13×50,選項中隻有650是50的倍數,故選B。
2.(2008山東-36) 1992是24個連續偶數的和,這24個連續偶數中Z小的一個是:
A.58 B.60 C.82 D.106
【答案】B。解析:24個連續偶數的平均值為1992÷24=83,則第12項為82,故Z小的偶數即第1項為82-11×2=60。
3.(2008浙江-13) 在自然數1至50中,將所有不能被3除盡的數相加,所得的和是:
A.865 B.866 C.867 D.868
【答案】C。解析:能被3整除的數為等差數列3,6,9,…,48,和為(3+48)×16÷2=408,1至50的和為(1+50)×50÷2=1275,故所求為1275-408=867。
■
1.有一堆粗細均勻的圓木Z上麵一層有6根,每嚮下一層增加一根,共堆瞭25層。這堆圓木共有多少根?
A.175 B.200 C.375 D.450
2.有一堆鋼管,Z下麵一層有30根,逐層嚮上遞減一根,這堆鋼管Z多有多少根?
A.450 B.455 C.460 D.465
3.某工廠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從D一天開始,每天都從總廠陸續派相同人數的工人到分廠工作,直到月底,總廠還剩工人240人。如果月底統計總廠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個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為1個工作日),且無人缺勤,那麼,這月由總廠派到分廠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
A.2 B.60 C.240 D.298
■
1.【答案】D。解析:本題實質是一個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求和問題。D一層有6根,Z下麵一層有6+25-1=30根,共有(6+30)×25÷2=450根。
2.【答案】D。解析: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得齣這堆鋼管Z多有(1+30)×30÷2=465根。
3.【答案】B。解析:本質上是數列問題,可看成首項為240,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共有30個數,其和為8070。
由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得:(240+240+29d)×30÷2=8070,解得d=2,即每天派到分廠2人,這月一共派瞭2×30=60人。"
天呐,拿到這本《中公教育2018年公務員聯考提升係列 數量關係高頻考點39個》,我簡直是又愛又恨。說實話,我報班的時候,教練就強烈推薦這套書,說它幾乎是考點全覆蓋的“聖經”。我本來以為這套書會像市麵上其他那種厚得像磚頭,內容卻泛泛而談的教輔一樣,結果完全齣乎意料。我最欣賞的是它對那些“一看就懵”的概率問題,居然能用一種極其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背後的邏輯,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比我聽瞭十遍網課都管用。特彆是關於行程問題中相遇和追及的那些復雜模型,它沒有直接堆砌公式,而是通過一個假想的“跑步比賽”場景,把變量間的關係描繪得清清楚楚。我甚至覺得,如果不是衝著考試去的,光把它當成一套邏輯思維訓練的書籍來讀,也是物超所值。唯一讓我有點抓狂的是,第一章基礎概念的迴顧部分,對於像我這樣底子稍弱的考生來說,稍微有點過於簡略瞭,總感覺那部分是寫給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人看的“快速復習指南”,對初學者不太友好,需要額外找資料去補全那塊的知識點,不然後麵的高頻考點理解起來會有點費勁。
評分坦白講,我是一個非常討厭死記硬背公式的人,尤其對數學這種需要靈活運用的科目。我之前買過一本號稱“公式大全”的資料,結果背完公式上考場還是兩眼一抹黑。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沒有把“39個高頻考點”當作39個孤立的公式來對待。相反,它將這些考點組織成瞭一個個具有內在聯係的“專題集群”。比如,關於增長率和利率計算的幾個考點,就被放在瞭一起,通過一個“滾雪球”的比喻,將復利、增長率的遞推關係統一起來解釋。這種係統性的講解,讓我理解瞭為什麼這些題目長得不一樣,但背後的數學原理卻是一脈相承的。這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數量關係的“遷移能力”。我不再是看到一個新題型就手足無措,而是能迅速在大腦中檢索“它更接近哪個已掌握的考點模型”。對於我這種習慣於理解而非強記的考生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簡直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我對教材的挑選一嚮比較挑剔,尤其是這種針對特定考試周期的教輔,很多時候都是把前一年的真題往裏塞,換個封麵就拿齣來賣瞭。但《中公教育2018年公務員聯考提升係列 數量關係高頻考點39個》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份“考試趨勢分析報告”和“應試技巧手冊”的結閤體。最讓我驚艷的是,它對那些每年必考但技巧性極強的題型,比如“最值問題”或者“不定方程問題”,給齣的解題步驟是經過高度提煉的。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雞兔同籠”這種基礎題型時,沒有停留在最基礎的代數方程解法上,而是用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假設法”和“抬腿法”的思維過程,強調的是“如何快速跳過列方程這一步”。這對於考場上爭分奪秒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說有什麼不足,那就是對於一些偏僻的、但是偶爾會考察的“隱藏考點”,這本書的覆蓋率略顯不足,但考慮到它主打的是“高頻”,這一點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考試的側重點永遠是主流。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2018年聯考數量關係高頻考點39個》純粹是因為朋友力薦,她當時靠這本成功上岸瞭。我翻開的第一感覺是,這排版真是……相當的“務實”。沒有花裏鬍哨的彩色插圖,全本黑白,重點詞匯就用粗體標齣來,一副“彆廢話,趕緊學知識點”的態度。但這種樸素的外錶下,藏著的是極其精煉的乾貨。我之前最怕的就是排列組閤,每次看到題目就想跳過。這本書裏對這39個高頻考點做瞭細緻的劃分,排列組閤被拆分成瞭“有序與無序”、“重復與不重復”等好幾個小模塊,每個模塊後麵都附帶瞭“中公名師點撥”的簡短提示,點撥的內容往往是能幫你瞬間定位解題思路的關鍵句。我發現,它不是簡單地羅列題目類型,而是通過這39個點,串聯起瞭整個數量關係的核心邏輯網。比如,關於工程問題,它把“牛吃草”模型和“多人閤作”模型巧妙地放在一起對比講解,讓你一眼看齣它們共性的本質。這種結構上的精妙設計,讓我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瞭宏觀的知識框架,而不是被無數的題海戰術淹沒。
評分這本書的實操性真的非常強悍,它給我的感覺是,這不是老師寫給學生看的“理論課本”,而是“戰場上直接能用的作戰手冊”。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在每一個高頻考點講解結束後,都會附帶一個“2017年及以前的真題對應索引”,這個設計簡直是神來之筆!它不是簡單地把題目放進來,而是告訴你:“看,這個考點就是去年這個題目的核心解法。”這使得我學習的每一步都有明確的反饋和目標導嚮。我不再是盲目地做題,而是帶著目的去攻剋每一個高頻點。比如,關於工程問題中的效率分配,書裏不僅講解瞭如何計算,還特彆強調瞭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反推法”快速鎖定最優分配方案,甚至提到瞭“塗色法”這種在特定情況下能秒殺時間的技巧。這種從理論到實戰、再到技巧升華的層次感,是我在其他任何資料中都未曾見過的。用完這套書,我感覺自己的解題速度至少提升瞭百分之三十,那種從容應對復雜計算題的信心,是金錢買不來的。
攜帶方便,內容精闢,非常喜歡!
評分滿意很滿意
評分好東西好東西,不錯不錯
評分物流很快,書很多錯~
評分挺好的
評分質量很好,支持京東商城,希望京東越來越好!!!
評分很有用
評分好
評分剛剛收到東西物美價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