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编者在总结了多年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经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学生学习特点编写而成,共分五篇和两个附录。分别介绍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常见园林植物虫害及防治、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常用农药简介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简介。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着重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力求帮助读者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技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既是高职高专园林、花卉专业必修课教材,也是园艺、林学等其他专业选修课的教材,并可供园林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或职业培训之用。
目录
第一篇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
第一章 园林植物虫害识别
第一节 昆虫与近缘动物的识别
第二节 昆虫的形态识别
第三节 害虫为害状的识别
第四节 园林植物昆虫常见类群的识别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识别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识别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侵染性病原识别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非侵染性病原识别
第四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技术
第二篇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第一章 园林植物虫害的发生规律
第一节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与发育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条件
第二节 植物病原的发生特点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篇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第一章 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综合治理的概念
第二节 综合治理遵循的原则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植物检疫
第二节 园艺技术防治措施
第三节 物理机械防治
第四节 生物防治
第五节 化学防治
第四篇 常见园林植物虫害及防治
第一章 常见食叶害虫及防治
第一节 鳞翅目
第二节 膜翅目
第三节 鞘翅目
第四节 直翅目
第五节 双翅目
第二章 常见刺吸类害虫及防治
第一节 同翅目
第二节 缨翅目
第三节 半翅目
第四节 蜱螨目
第三章 常见钻蛀性害虫及防治
第一节 鞘翅目
第二节 鳞翅目
第三节 膜翅目
第四章 常见地下害虫及防治
第一节 蝼蛄类
第二节 蛴螬类
第三节 金针虫类
第四节 地老虎类
第五篇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
第一章 叶、花、果类病害
第一节 叶斑病类
第二节 灰霉病类
第三节 炭疽病类
第四节 锈病类
第五节 白粉病类
第六节 畸形病类
第七节 病毒病类
第八节 其他类型叶部病害
第二章 枝干病害
第一节 枝干的真菌性病害
第二节 枝干的细菌性病害
第三节 枝干的线虫病害
第四节 枝干的寄生性种子植物
第五节 枝干的生理性病害
第三章 根部病害
附录一 常用农药简介
附录二 禁止使用的农药简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灯蛾类
灯蛾类属鳞翅目灯蛾科。中型至大型蛾类,全世界约有4000余种,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虫体粗壮,色泽鲜艳,腹部多为黄色或红色。翅为白、黄、灰色,多具条纹或斑点,成虫多夜出活动,趋光性强。幼虫密被毛丛,多为杂食性。为害园林植物的灯蛾主要有美国白蛾、星白雪灯蛾、人纹污灯蛾、红缘灯蛾、八点灰灯蛾、黑条灰灯蛾、显脉污灯蛾、花布灯蛾、褐点粉灯蛾、纹散灯蛾等。.其中美国白蛾是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
(一)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主要危害阔叶树。喜食臭椿、杨树等,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幼虫取食植物叶片时常吐丝结网,将叶片吃光。
1.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9~15mm,触角锯齿状,翅和腹部纯白色。雄虫体长9~13.5 mm,触角双栉齿状,纯白色,越冬代前翅有翅斑,个别腹部有1列或3列黑点,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胫节及跗节外侧黑色,内侧白色。
雌虫成块产卵,单层排列,卵块大小约2~3cm2,表面附有白色毛和鳞片。卵圆球形,直径约0.5 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28~35mm,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背部有一条黑色宽纵带,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
蛹长约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棘8~17根,每根臀棘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灰白色薄茧,茧上的丝混杂着由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
2.发生规律
美国白蛾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次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幼虫4月底开始为害,延续至6月下旬,幼虫老熟时从树上向下爬行至隐蔽场所化蛹,越夏蛹则多集中在寄主树干老皮下的缝隙内,部分在树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中、石块下或土壤表层内。7月上旬当年第一代成虫出现,成虫期至7月下旬。第2代幼虫7月中旬发生,8月中旬为为害盛期。8月份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及成虫。
(二)人纹污灯蛾
人纹污灯蛾又名红腹白灯蛾、人字纹灯蛾。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寄主主要有木槿、芍药、萱草、鸢尾、菊花、月季等。幼虫食叶,吃成孔洞或缺刻。使叶面呈现枯黄斑痕,严重时将叶片吃光。
1.形态特征
人纹污灯蛾成虫体长约20mm,翅展45~55mm。体、翅白色,腹部背面除基节与端节外皆红色,背面、侧面具黑点列。前翅外缘至后缘有一斜列黑点,两翅合拢时呈人字形,后翅略呈红色。
卵扁球形,淡绿色,直径约0.6 mm。
末龄幼虫体长约50mm,头较小,黑色,体黄褐色,密被棕黄色长毛;中胸及腹部第1节背面各有横列的黑点4个;腹部第7~9节背线两侧各有1对黑色毛瘤,腹面黑褐色,气门、胸足、腹足黑色。
蛹体长约18mm,深褐色,末端具12根短刚毛。
2.发生规律
我国东部地区一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在地表落叶或浅土中吐丝黏合体毛做茧,以蛹越冬。翌春5月份开始羽化,第一代幼虫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发生量不大,成虫于7~8月份羽化;第二代幼虫期为8~9月份,发生量较大,为害严重。成虫有趋光性,卵成块产于叶背,单层排列成行,每块数十粒至上百粒。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3龄后分散为害,受惊后落地假死,卷缩成环。幼虫爬行速度快,9月份即开始寻找适宜场所结茧化蛹越冬。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