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欧阳询一岁。父亲虞荔,官至陈太子巾庶子,卒时,虞世南仅四岁。世南七岁时过继于无子的叔父虞寄,弱冠时取字为“伯施”。太建十三年(581年)虞寄死后,虞世南被召为建安王府法曹参军,是年23岁,其后官至五品西阳王友。隋亡人唐,虞世南受知于李世民,成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玄武门政变之后,李世民被册为太子,虞世南出任“中舍人”,李世民即位后,改为著作郎,在秘书省内负责撰写碑文、祝文、祭文和管理档案等事务,充任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故人称“秘书监”和“虞永兴”。虞世南以其才华博得唐太宗所谓“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一人而已,兼是五善”的称誉。
内容简介
宋代蔡襄《论书》曰:“古之善书者,公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从古人练习书法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要想把字写好,须从楷书入手。楷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结体端庄、点画规范、书写方便、易识易记等其他书体不可替代的优点居于首要位置,成为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仍然从容两栖于实用领域与艺术领域的最常见书体之一。正楷,辞海的解释为:“‘正书’、‘真书’、‘相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相模。故名。汉末为了计正革书的读无标准和减省汉隶的波磔而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用到现在。”对于楷书,从时间上来划分有魏碑、唐楷等说法;从字型大小来划分有榜书、大楷、中楷、小楷甚至蝇头小楷;从门派风格上来说有颜体、柳体、欧体、赵体、瘦金体(宋微宗赵佶所创)、馆阁体(明清时流行于馆客和科举考场的一种规范、刻扳的相书字体)等等。如何才能写好正楷呢?孙过庭曾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可见,“临帖”是练习书法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对书法“临帖”的练习,可以纠正书法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本套丛书不仅收录了比较经典的著名楷书碑帖,还选取了部分不太常见但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相信读者在临摹学习的同时也能对正楷有一个更整体的全方位认知。鉴于目前的碑版拓片临摹范本多为阴文,不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习惯,给读者认知、临摹带来了诸多不便的情况,我们特将所拓阴文均调整为使临习进更易于认读、对照和临摹的墨迹本。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虞世南,初仕陈、隋,终入唐,封永兴县子。与欧、褚、薛并称唐初四家。其字娴静典雅,内含刚柔,学者可从中汲其静穆之气
评分
☆☆☆☆☆
好
评分
☆☆☆☆☆
感觉很一般般,印刷质量还算对得起这价钱!!
评分
☆☆☆☆☆
虞世南,初仕陈、隋,终入唐,封永兴县子。与欧、褚、薛并称唐初四家。其字娴静典雅,内含刚柔,学者可从中汲其静穆之气
评分
☆☆☆☆☆
武周长安三年(公元703年)武后命相王旦重摹刻。楷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额篆书六字。原刻拓本在北宋时已不多见。宋黄庭坚云:〖顷见摹刻虞永兴《孔子庙碑》,甚不厌人意,意亦疑为工太速。今观旧刻,虽姿媚而造笔之势甚遭,固知名下无虚土地。〗重刻一石今亦不传。目前所存精品古拓,仅清人李宗瀚所藏一本,喧传作为〖四宝之一〗,已影印行世,但原拓已流入日本,藏三井家。可能半属唐拓。
评分
☆☆☆☆☆
好
评分
☆☆☆☆☆
虞世南,初仕陈、隋,终入唐,封永兴县子。与欧、褚、薛并称唐初四家。其字娴静典雅,内含刚柔,学者可从中汲其静穆之气
评分
☆☆☆☆☆
重刻本有数种,著名的有..一、宋王彦超重刻于映西西安,俗称〖陕西本〗,又名〖西庙堂碑〗。现存西安碑林。明嘉靖地震,石断为三。二、元至元间重刻于山东城武。俗称〖城武本〗,又名〖东庙堂碑〗。元至元间定陶河岸决定时出土。
评分
☆☆☆☆☆
武周长安三年(公元703年)武后命相王旦重摹刻。楷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额篆书六字。原刻拓本在北宋时已不多见。宋黄庭坚云:〖顷见摹刻虞永兴《孔子庙碑》,甚不厌人意,意亦疑为工太速。今观旧刻,虽姿媚而造笔之势甚遭,固知名下无虚土地。〗重刻一石今亦不传。目前所存精品古拓,仅清人李宗瀚所藏一本,喧传作为〖四宝之一〗,已影印行世,但原拓已流入日本,藏三井家。可能半属唐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