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为楚文化的组成部分,荆楚武术文化也在熊姓一族的南迁过后,融合了南北武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远古的炎帝神农氏便生活于此。商周以后,湖北为荆楚胜地,东近吴越,西控巴蜀,南及湘粤,北连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加之险要的地理位置,促成了渊源流长的湖北武术。
《荆楚武术》作者综合三十多年来的武术教学经验和数十载习武心得,从地缘学角度在整体探讨荆楚武术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流变之基础上,精选荆楚大地江汉平原一代甚为有名的武当拳、洪门拳、孔门拳、鱼门拳等拳种,分类介绍了荆楚武术发展史上各派拳种的名师、名家。
作者简介
郑勤,1951年10月出生。湖北宜昌市人。自幼习武,先后从诸多名师。197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专业,1979年至1983年先后在武汉体育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进修武术,1985年至1986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研究生班学习。大学教龄32年。1975年至1986年任助教。1986年至1991年任讲师。1991年至1997年任副教授。1997年至今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精通中国传统武术和养生功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多次应邀为外国学生及来中国留学生、专家讲学,获得好评。著作有《太极文化与功法》《神奇的武术》。曾发表论文多篇,并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科研课题《传统武术古籍整理的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荆楚武术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荆楚名称的由来
第二节 楚国历史简述
一、楚国的疆域
二、楚族与楚国家的形成
三、楚国的经济状况
第三节 楚文化概述
一、楚文化的含义
二、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三、楚文化的特色
四、楚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第二章 荆楚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荆楚武术的产生
第二节 荆楚武术的发展
第三章 荆楚武术的传授与交流
第一节 荆楚武术的传授
一、学校教育
二、武馆
三、武术团体
第二节 荆楚武术的交流
第四章 荆楚武术的流派与拳种
第一节 荆楚武当武术
一、武当阴阳八卦掌
二、武当纯阳拳
三、武当太和拳
四、武当太极拳
五、武当太乙五行拳
六、玄门五行拳
七、内家拳法
八、赵堡太极拳
九、武当字门拳
十、武当擒拿手——小锦丝
十一、武当太乙神剑门拳功
十二、武当恒山派武术——迷魂拳
十三、武当松溪派——内外翻捶
十四、武当淮河派——太乙六合功
十五、武当丹派剑术
十六、武当清虚派武功
十七、武当乾坤门——风雷掌
十八、武当太乙铁松派——太乙混元球
十九、武当太乙天鹰门——太乙天鹰功
二十、武当“功家南派”
二十一、通背掌及武当八仙剑
二十二、武当云房太极拳
第二节 荆楚武术拳种
一、岳家拳
二、洪门拳
三、孔门拳
四、鱼门拳
五、熊门拳
六、严门拳
七、水浒门拳
八、窄门拳
九、佛门拳
十、隐仙门
十一、大字门
十二、小字门
十三、单弓门
十四、向门
十五、土家族武术
十六、鄂西苗族拳
第五章 武当拳十八式
第一节 武当拳十八式简说
第二节 武当拳十八式基本动作
一、基本动作
二、基本特点
三、基本技法
第三节 武当拳十八式套路
一、动作名称
二、动作说明
第六章 洪门拳——青龙手
第一节 洪门拳简说
第二节 洪门拳青龙手套路
一、动作名称
二、动作说明
第七章 孔门拳——龙狮
第一节 孔门拳简说
第二节 孑L门拳龙狮套路
一、动作名称
二、动作说明
第八章 鱼门拳——燕青图
第一节 鱼门拳简说
第二节 鱼门拳燕青图套路
一、动作名称
二、动作说明
第九章 荆楚武术名人及逸事趣闻
第一节 古代名人
第二节 近现代名人
第三节 近现代老拳师名录
第四节 逸事趣闻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荆楚武术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荆楚名称的由来
荆,在《辞海》中是指古代楚国的别称。
“荆”“楚”在古代均为国号。在许多古代文献中,我们能看到“荆”或“楚”单独使用的情况,也能看到二者联用、通用、互用的例子。如《诗·商颂·殷武》记载: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维女荆楚,居国南乡。” 《国语·晋语》: “晋伐郑,荆救之。”
然而, “荆”“楚”的含义是否相同?“荆楚”名称是怎样来的呢?对此,史学界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荆为州、楚为国”说。 《吕氏春秋·有始览》说:“南方为荆州,楚也。” 《诗·商颂》毛传: “荆楚,荆州之楚国也。”《礼记·檀弓》郑笺: “楚言荆者州言之。、”此外, 《公羊传》和《毂梁传》中也提到荆为州、楚为国。以上文献都认为荆州、楚国地域略同,所以可以通用。
然而,“荆”早在春秋以前就被用于国称了。如《竹书纪年》:“商成汤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诗·小雅》:“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在《春秋·庄公十年》中“荆败蔡师于莘”,表明此时荆还是国称而并非州名,所以, “荆州、楚国说”难以成立。
……
前言/序言
荆楚武术(附光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