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大傢小書·經典常談》不是“國學概論”一類。照編撰者現在的意見,“概論”這名字容易教讀者感到自己滿足;“概論”裏好像什麼都有瞭,再用不著彆的——其實什麼都隻有一點兒!“國學”這名字,和西洋人所謂“漢學”一般,都未免籠統的毛病。國立中央研究院的曆史語言研究所分彆標明曆史和語言,不再渾稱“國學”,確是正辦。這部書以經典為主,以書為主,不以“經學”“史學”“諸子學”等作綱領。但《詩》、《文》兩篇,卻還隻能敘述源流;因為書太多瞭,沒法子一一詳論,而集部書的問題,也不像經、史、子的那樣重要,在這兒也無需詳論。
作者簡介
硃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鞦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傢、詩人、學者。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32年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係主任。1938年任西南聯閤大學中國文學係主任。曾編輯《(中國新文學大係)詩集》,並撰寫《導言》;主要散文作品有《蹤跡》、《背影》、《歐遊雜記》、《荷塘月色》等;另有文藝論著《詩言誌辨》、《經典常談》、《新詩雜話》、《論雅俗共賞》等。
目錄
序
《說文解字》第
《周易》第二
《尚書》第三
《詩經》第四
“三禮”第五
“春鞦三傳”第六(《國語》附)
“四書”第七
《戰國策》第八._
《史記》、《漢書》第九
諸子第十
辭賦第十
詩第十二
文第十三
精彩書摘
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徒歌是隨口唱,樂歌是隨著樂器唱。徒歌也有節奏,手舞腳蹈便是幫助節奏的;可是樂歌的節奏更規律化些。樂器在中國似乎早就有瞭,《禮記》裏說的土鼓土槌兒、蘆管兒,②也許是我們樂器的老祖宗。
到瞭《詩經》時代,有瞭琴瑟鍾鼓,已是洋洋大觀瞭。歌謠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遝;本來歌謠以錶情為主,隻要翻來覆去將情錶到瞭傢就成,用不著費話。重疊可以說原是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便建立在這上頭。字數的均齊,韻腳的調協,似乎是後來發展齣來的。有瞭這些,重疊纔在詩歌裏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瞭文字以後,纔有人將那些歌謠紀錄下來,便是最初的寫的詩瞭。但紀錄的人似乎並不是因為欣賞的緣故,更不是因為研究的緣故。他們大概是些樂工,樂工的職務是奏樂和唱歌;唱歌得有詞兒,一麵是口頭傳授,一麵也就有瞭唱本兒。歌謠便是這麼寫下來的。我們知道春鞦時的樂工就和後世闊人傢的戲班子一樣,老闆叫做太師。那時各國都養著一班樂工,各國使臣來往,宴會時都得奏樂唱歌。
太師們不但得搜集本國樂歌,還得搜集彆國樂歌。不但搜集樂詞,還得搜集樂譜。那時的社會有貴族與平民兩級。太師們是伺候貴族的,所搜集的歌兒自然得閤貴族們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會入選的。他們搜得的歌謠,有些是樂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閤樂纔好用。閤樂的時候,往往得增加重疊的字句或章節,便不能保存歌詞的原來樣子。除瞭這種搜集的歌謠以外,太師們所保存的還有貴族們為瞭特種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齣兵、打獵等等作的詩。這些可以說是典禮的詩。
又有諷諫、頌美等等的獻詩;獻詩是臣下作瞭獻給君上,準備讓樂工唱給君上聽的,可以說是政治的詩。太師們保存下這些唱本兒,帶著樂譜;唱詞兒共有三百多篇,當時通稱做“《詩》三百”。到瞭戰國時代,貴族漸漸衰落,平民漸漸抬頭,新樂代替瞭古樂,職業的樂工紛紛散走。樂譜就此亡失,但是還有三百來篇唱詞兒流傳下來,便是後來的《詩經》瞭。
……
前言/序言
序言
“大傢小書”,是一個很俏皮的名稱。此所謂“大傢”,包括兩方麵的含義:一、書的作者是大傢;二、書是寫給大傢看的,是大傢的讀物。所謂“小書”者,隻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顯得小一些罷瞭。若論學術性則不但不輕,有些倒是相當重。其實,篇幅大小也是相對的,一部書十萬字,在今天的印刷條件下,似乎算小書,若在老子、孔子的時代,又何嘗就小呢?
編輯這套叢書,有一個用意就是節省讀者的時間,讓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知識。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要學的東西太多瞭。補習,遂成為經常的需要。如果不善於補習,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補這,明天補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讀書當成吃補藥,還會失去讀書時應有的那份從容和快樂。這套叢書每本的篇幅都小,讀者即使細細地閱讀慢慢地體味,也花不瞭多少時間,可以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如果把它們當成補藥來吃也行,劑量小,吃起來方便,消化起來也容易。我們還有一個用意,就是想做一點文化積纍的工作。把那些經過時間考驗的、讀者認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齣版,使之不至於泯沒。有些書曾經暢銷一時,但現在已經不容易得到;有些書當時或許沒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時間證明它們價值不菲。這兩類書都需要挖掘齣來,讓它們重現光芒。科技類的圖書偏重實用,一過時就不會有太多讀者瞭,除瞭研究科技史的人還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學則不然,有許多書是常讀常新的。然而,這套叢書也不都是舊書的重版,我們也想請一些著名的學者新寫一些學術性和普及性兼備的小書,以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大傢小書”的開本不大,讀者可以揣進衣兜裏,隨時隨地掏齣來讀上幾頁。在路邊等人的時候、在排隊買戲票的時候,在車上、在公園裏,都可以讀。這樣的讀者多瞭,會為社會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學習的氣氛,豈不是一件好事嗎?
“大傢小書”齣版在即,齣版社同誌命我撰序說明原委。既然這套叢書標示書之小,序言當然也應以短小為宜。該說的都說瞭,就此擱筆吧。
《經典常談》並非一本關於“大傢小書”係列圖書本身內容的簡介,而是對“大傢小書”這一齣版品牌及其所收錄作品的整體介紹,旨在引導讀者瞭解這個係列圖書的價值與魅力。 “大傢小書”係列,顧名思義,匯聚瞭當代和近現代中國文化界、學術界以及文學界的“大傢”們的“小書”。這裏的“小書”並非指篇幅短小,而是指那些深入淺齣、篇幅精煉、又飽含智慧和思想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是大傢們在特定時期,針對某一具體問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嚮廣大讀者娓娓道來的心血之作。它們如同精雕細琢的玉器,雖小巧玲瓏,卻光華內蘊,觸及的卻是人生、文學、曆史、藝術、哲學等諸多宏大而深刻的領域。 推齣“大傢小書”係列,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齣版理念。在信息爆炸、快節奏生活的當下,人們渴望獲得真正有價值、有深度的精神食糧,卻又苦於繁雜冗長的學術著作難以入門。“大傢小書”係列恰好滿足瞭這一需求。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途徑,讓普通讀者能夠輕鬆接觸到大師的思想,感受經典的力量。這個係列並非簡單地將名傢舊作堆砌,而是經過精心策劃,力求在內容的選擇、編排以及裝幀設計上都體現齣“大傢”的風範和“小書”的親切。 首先,從內容選擇上,“大傢小書”係列嚴格把關。每一本書都經過層層篩選,確保其在學術價值、思想深度、藝術水準以及可讀性上都達到極高的標準。這裏匯集的,是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傳統的精華。你可以看到學者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獨到見解,如對詩詞歌賦的賞析,對小說戲麯的品讀;你也能讀到哲人對人生意義的深邃思考,對社會變遷的敏銳洞察;還有藝術傢們對美的追求與感悟,對創作的經驗之談。這些作品,很多都是各自領域的奠基之作,或是影響深遠的入門讀物,即使在今天,依然閃耀著思想的光芒,為我們提供理解世界和認識自我的重要視角。 其次,“大傢”的力量是這個係列最核心的吸引力。這些作者,無一不是在各自領域耕耘多年,學識淵博,思想深刻,並且善於錶達。他們以親切、平易的語言,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理論、復雜的概念,化為生動有趣的敘述。他們的文字,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既能啓發思考,又不至令人望而卻步。閱讀“大傢小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在與一位智者對話,感受他們的學養、他們的情懷,以及他們對待知識、對待人生的態度。這種對話,是一種寶貴的精神體驗。 再者,“小書”的形態也極具匠心。“小書”並非全然指物理上的尺寸,更是指其“小巧而精”,易於攜帶,便於隨時隨地翻閱。在這個係列中,許多單捲本的書籍,都經過瞭精美的設計。它們往往采用雅緻的封麵,考究的排版,優質的紙張,使得閱讀體驗本身就成為一種享受。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隨身攜帶,都顯得既體麵又不失溫度。這種對細節的追求,也體現瞭齣版者對“大傢”作品的尊重,以及對讀者閱讀感受的重視。 “大傢小書”係列所涵蓋的主題範圍極為廣泛。你可以從中找到對中國古典文化深入淺齣的解讀,例如,關於曆史的梳理,關於文學的鑒賞,關於思想的源流。這些內容,能幫助讀者建立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紮實認知,理解其價值與傳承。同時,係列也收錄瞭關於現代社會、科學技術、人生哲理等方麵的探討,展現瞭知識分子對時代脈搏的把握和對未來發展的思考。無論是希望拓寬視野,還是深入某個具體領域,都能在這個係列中找到閤適的讀物。 舉例而言,這個係列中可能包含的圖書類型: 文學評論與鑒賞類: 例如,學者們對中國古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的精闢分析,對作傢創作風格和作品意蘊的深入解讀。這些著作以學術性的嚴謹和文學性的靈動相結閤,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品味經典作品的韻味。 曆史文化研究類: 曆史學傢們以宏大的視角,梳理中國曆史脈絡,解讀重要曆史事件和人物,或從微觀角度,展現某個時代的生活風貌、文化習俗。這些作品,不僅是知識的普及,更是對曆史真相的追尋和對文化傳統的傳承。 哲學與思想類: 哲學傢們探討人生意義、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刻反思,或追溯西方或東方哲學思想的演進。這些著作,啓發讀者獨立思考,認識自我,理解社會。 藝術與美學類: 藝術傢或藝術評論傢們分享對繪畫、音樂、建築、電影等藝術形式的理解,探討美的本質,分享創作的經驗。這些作品,能提升讀者的審美情趣,拓展藝術視野。 語言文字類: 語言學傢們對漢語言文字的演變、詞語的考證、語法結構的分析,或對文字的趣味性進行解讀。這些著作,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母語的魅力。 “大傢小書”係列的核心價值在於其“普及”與“經典”的完美結閤。它不是簡單的通俗讀物,也不是艱澀的學術專著,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深邃的思想和精妙的知識,用最恰當的方式呈現給最廣泛的讀者。這種“大傢”的智慧,“小書”的形態,使得知識的傳播更加高效,思想的啓迪更加持久。 對於渴望提升自我、豐富精神世界的讀者來說,“大傢小書”係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藏。它提供瞭一個安靜的角落,讓人們暫時遠離喧囂,沉浸在智慧的海洋中。它是一份來自過去時代的饋贈,也是一份送給未來的禮物。通過閱讀這個係列,我們不僅能學習知識,更能學習一種思考的方式,一種對待學問的態度,一種感受生活的情懷。 總而言之,“大傢小書”係列並非關於某一本特定書籍的內容介紹,它代錶的是一種齣版理念,一種文化追求,一種知識傳承的方式。它是一個匯聚瞭中國頂尖學者和作傢智慧的平颱,以精煉而深刻的作品,為廣大讀者搭建瞭一座通往經典、通往智慧的橋梁。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偉大靈魂的思考,得以觸摸一個時代的脈搏,得以豐富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一個值得反復品讀,細細體會的係列,也是一份獻給所有熱愛閱讀、追求知識的讀者的珍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