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文收集了作者近二十年间公开发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12篇,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理论本土化探索的过程。文章首先结合社会思想史与社会发展史,对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本身以及当代诸多相关的社会现象(诸如生产、消费、科技与大众传媒等)进行了批判性的检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论点,认为社会学理论如果不走本土化之路,就永远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是作者近二十年间公开发表的对社会理论本土化探索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的汇集,内容主要包括学术本土化、社会学理论的反省、从生产到消费、传播与科技四篇,适合社会学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叶启政,台湾著名社会学家。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硕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社会学系(博士)。现为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台湾社会学学会理事长。重要著作有“进出“结构一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社会、文化与知识分子》、《制度化的社会逻辑》、《台湾社会的人文迷思》、《传统与现代的斗争游戏》、《社会学和本土化》、《观念巴别塔——当代社会学的迷思》、《现代人的天命》等。
目录
自 序
第一篇 学术本土化
论社会学研究本土化的方向与问题
边陲性与学术发展
——再论本土化
对社会研究“本土化”主张的解读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搓揉游戏
——论学术研究的本土化
第二篇 社会学理论的反省
对社会学一些预设的反省:本土化的根本问题.
均值人与离散人的观念巴别塔
——统计社会学思考迷思的两个基石
西方社会学理论思考中的一些迷思
“个体化”社会的理论蕴涵
——迈向修养社会学
第三篇 从生产到消费
启蒙人文精神的历史命运:从生产到消费
从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到消费的文化经济学
——从阶级作为施为机制的角度来考察
第四篇 传播与科技
科技与其人文性的安顿
传播媒体科技庇荫下人的天命
前言/序言
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正信的佛教和学佛群疑二书,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书中搜集、整汇了许多人心中对于佛教的各式各样的疑惑,再由我来试着做出解答。
评分
☆☆☆☆☆
评分
☆☆☆☆☆
又有敏感词……学者的书,还没来得急看
评分
☆☆☆☆☆
现在,这三本书将印行简体版,在内地流通,社希望我为简体版的新读者们写一些话,问候致意。这是我的荣幸。
评分
☆☆☆☆☆
送货快!经典之作,值得一读!
评分
☆☆☆☆☆
正信的佛教和学佛群疑二书,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书中搜集、整汇了许多人心中对于佛教的各式各样的疑惑,再由我来试着做出解答。
评分
☆☆☆☆☆
因此,我衷心地建议简体版的读者们,对这三本书,只看一次是不够的,最好是一看再看,多看几遍。借着反复阅读的过程,把长期存在于中国佛教里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与现象,重新
评分
☆☆☆☆☆
评分
☆☆☆☆☆
佛学入门的内容,则涵盖三层面一是关于佛陀的示现,是从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来谈佛教的出现及基本思想其次讲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由我的几篇讲稿集结而成第三是讲修持方法,即一般大众于生活中可以活用、运用的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