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300問+注塑模具設計與製造禁忌

注塑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300問+注塑模具設計與製造禁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注塑模具
  • 模具設計
  • 模具製造
  • 塑料模具
  • 注塑工藝
  • 模具技術
  • 製造業
  • 機械工程
  • 工業設計
  • 常見問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藍墨水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61755
商品編碼:10426847337
齣版時間:2016-05-01

具體描述

注塑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300問+注塑模具設計與製造禁忌  

bm009306  9787122261755  9787111313014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從事注塑模具設計與製造的經驗的總結。作者根據模具設計到製造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篩選瞭大量的案例和照片,用“不宜、不應、不許、不準”等形式,分析總結瞭注塑模具圖樣畫法、塑件形狀結構設計、模具結構和零件設計、金加工製造及工藝、模具零件製造、模具用鋼和熱處理、模具裝配、模具産品質量、試模和模具質量驗收、模具企業的技術管理工作等方麵的禁忌問題。 
本書旨在為從事注塑模具行業的設計、製造、管理人員和職業技術學院的有關師生提供一本具有實用價值的指導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注塑模具圖樣畫法 
1.1注塑模具零件圖樣畫法1 
禁忌1違反注塑模具圖樣畫法原則1 
禁忌2綫型應用錯誤、CAD圖層混亂1 
禁忌3標題欄格式和內容錯誤2 
禁忌4角與第三角畫法混淆3 
禁忌5零件的主視圖選擇違反三個原則4 
禁忌6零件的主視圖畫法錯誤4 
禁忌7圖樣的技術要求內容和給齣方式不規範6 
禁忌8沒有真實地錶達零件的結構、形狀和尺寸6 
禁忌9在虛綫上標注尺寸6 
禁忌10摺斷畫法的誤區6 
禁忌11圖樣中剖視圖的三要素標注誤區6 
禁忌12局部視圖的分界綫畫法誤區7 
禁忌13過渡綫畫法錯誤8 
1.2尺寸標注8 
禁忌1尺寸標注沒有達到設計要求8 
禁忌2標注尺寸的基準錯誤8 
禁忌3對尺寸標注的五種標注方法概念不清楚9 
禁忌4尺寸標注不規範11 
禁忌5半剖視的尺寸標注不規範14 
禁忌6傾斜位置的尺寸標注沒有用引綫標注14 
禁忌7小錐度尺寸標注沒有采用斜標注15 
禁忌8圓的直徑尺寸采用瞭放射性標注15 
禁忌9斜麵冷卻水的孔位標注沒有采用直接標注16 
禁忌10長槽尺寸標注采用瞭中心標注16 
禁忌11特徵形狀的零件的尺寸標注沒有用符號16 
禁忌12同心圓的孔位標注采用坐標標注17 
禁忌13零件錶麵粗糙度的錯誤標注17 
禁忌14圖樣更改不規範18 
1.3裝配圖的畫法18 
禁忌1模具閤同和製品形狀結構設計沒有經過輸入評審,就畫裝配圖18 
禁忌2設計人員不瞭解裝配圖的重要作用18 
禁忌3所設計的裝配圖達不到要求19 
禁忌4CAD的2D裝配圖和3D造型圖的畫法沒有標準19 
禁忌5裝配圖的明細錶有誤19 
禁忌6裝配圖中的零部件序號畫法錯誤20 
禁忌7裝配圖的比例、圖幅、布局、配置不妥當20 
禁忌8裝配圖的基準角畫法錯誤21 
禁忌9裝配圖中的剖視圖沒有標注剖視三要素21 
禁忌10裝配圖中虛綫太多21 
禁忌11裝配圖的尺寸標注錯誤22 
禁忌12裝配圖畫法錯誤23 
禁忌13裝配圖中沒有書寫必要的技術要求28 
禁忌14裝配圖中尺寸標注錯誤28 

第2章 塑件形狀結構設計 
2.1注塑製品形狀結構設計違反基本原則29 
2.2注塑製品的公差選用不當29 
2.3製品的形狀結構設計沒有考慮影響製品質量的諸多因素30 
禁忌1沒有考慮到有關模具的因素30 
禁忌2沒有考慮到製品的成型設備與成型工藝條件31 
禁忌3沒有考慮到製品會産生哪些成型缺陷31 
禁忌4沒有考慮閤適的裝配間隙31 
2.4製品的形狀、結構設計不能妨礙脫模31 
2.5塑件的脫模斜度的確定要正確33 
2.6凸颱設計不閤理34 
2.7塑件外形設計不閤理35 
2.8塑件壁厚設計不閤理36 
2.9塑件內、外形的圓角設計不閤理38 
2.10加強肋設計誤區39 
禁忌1忽視加強肋的重要作用,製品沒有設置加強肋39 
禁忌2加強肋的方嚮與脫模方嚮、熔料流動充模的方嚮不一緻39 
禁忌3加強肋的厚度超過製品外形的壁厚40 
禁忌4加強肋的根部沒有圓弧過渡40 
禁忌5加強肋設計有會聚40 
禁忌6加強肋的間距太小40 
禁忌7加強肋沒有足夠的脫模斜度40 
禁忌8加強肋的位置設置不當40 
禁忌9加強肋的背麵産生瞭凹陷沒有采取措施40 
2.11角撐設計不閤理41 
2.12塑件的螺紋設計錯誤41 
禁忌1塑件螺紋的入口處設計錯誤41 
禁忌2塑件的螺紋設計沒有脫模斜度41 
禁忌3塑件的螺紋設計沒有止轉形狀41 
2.13塑件孔的設計注意事項41 
2.14製品窗口的周圍沒有加強42 
2.15塑件設計沒有考慮塑件成型後的自由收縮42 
2.16易變形的塑件,成型後冷卻的過程中會産生變形42 
2.17塑件設計要考慮減小投影麵積42 
2.18塑件形狀及結構設計要防止塑件翅麯、變形、收縮43 
禁忌1塑件形狀較大又較薄的大平麵,沒有設計加強肋43 
禁忌2盒形薄壁容器的側壁發生內凹變形43 
禁忌3容器底部的變形43 
禁忌4塑件搭子的頂麵有縮影或凹痕43 
2.19高筒形塑件的頂部好有通孔設計44 
2.20塑件錶麵會産生凹痕,要采取措施掩飾44 
2.21塑件的支承麵設計不閤理44 
2.22塑件設計要避免錶麵熔接痕的産生44 
2.23塑件的文字、圖案、標記設計不閤理45 
2.24塑件外形設計沒有考慮到模具分型麵設計的閤理性45 
2.25注意外形尺寸有公差要求的塑件造型尺寸錯誤45 

第3章 模具結構、零件設計 
3.1模具設計沒有優化47 
禁忌1模具設計的理念不強47 
禁忌2模具設計違背原則47 
禁忌3模具設計隨意,尺寸數字設計成小數48 
禁忌4模具設計沒有優化48 
禁忌5模具設計沒有考慮到加工成本49 
禁忌6模具零件設計不美觀49 
禁忌7模具設計基準錯誤49 
禁忌8模具設計沒有考慮到模具失效的有關因素49 
禁忌93D造型顔色沒有規定和區彆50 
3.2澆注係統設計50 
禁忌1澆注係統設計沒有經過模流分析50 
禁忌2澆注係統設計違反原則50 
禁忌3沒有根據製品的結構、形狀全麵考慮澆注係統的設計問題51 
禁忌4成型塑件的熔接痕沒有優化53 
禁忌5澆口類型選用錯誤54 
禁忌6澆口位置設置不當55 
禁忌7澆口尺寸不能忽視58 
禁忌8料道設計不閤理59 
禁忌9點澆口設計不規範60 
禁忌10沒有冷料穴61 
禁忌11潛伏式澆口形式、尺寸選用不當61 
禁忌12澆口套沒有壓住62 
禁忌13包緊力較大的地方設置瞭澆口62 
禁忌14傾斜主流道設計錯誤62 
禁忌15三闆模澆注係統設計誤區63 
3.3熱流道模具設計65 
禁忌1熱流道設計沒有經過模流分析65 
禁忌2熱流道的噴嘴形式選用不當65 
禁忌3熱流道的流道闆絕熱效果不好67 
禁忌4流道闆的料道有死角67 
禁忌5熱流道的噴嘴泄漏、流延或堵塞67 
禁忌6噴嘴中心與型腔闆的中心孔産生錯位68 
禁忌7熱流道闆與型腔闆固定錯誤設計68 
禁忌8熱流道設計沒有考慮塑料性能69 
禁忌9流道闆的流道孔錶麵粗糙度較高70 
禁忌10熱流道電器元件設計誤區70 
3.4動、定模設計70 
禁忌1多型腔模具設計錯誤70 
禁忌2動、定模設計基準錯誤71 
禁忌3模具強度和剛度的設計誤區71 
禁忌4沒有防止動、定模錯位的結構設計72 
禁忌5模具分型麵的錯誤設計75 
禁忌6動、定模的封膠麵設計不規範78 
禁忌7動、定模設計為整體,沒有采用鑲塊結構79 
禁忌8動、定模結構設計沒有考慮零件加工工藝的閤理性79 
禁忌9動、定模的脫模斜度設計誤區80 
禁忌10動、定模的加強肋設計誤區80 
禁忌11動、定模的正導柱設計誤區80 
禁忌12動、定模的平麵接觸塊設計誤區82 
禁忌13耐磨塊設計誤區86 
3.5模具鑲塊設計誤區88 
禁忌1鑲塊有尖角88 
禁忌2鑲塊設計沒有考慮零件加工工藝的閤理性88 
禁忌3過長的鑲塊模芯設計88 
禁忌4鑲塊結構設計需要考慮綜閤因素和模具成本88 
禁忌5復雜零件設計成整體89 
禁忌6排氣睏難地方沒有采用鑲塊結構89 
禁忌7過大的動、定模鑲芯,結構設計采用螺釘直接固定89 
禁忌8動、定模鑲芯的楔緊塊的底部與模座底麵接觸89 
禁忌9沒有考慮到打光工藝,模具整體設計90 
3.6冷卻係統設計91 
禁忌1設計人員對冷卻係統的設計不重視91 
禁忌2冷卻水管設計在操作側91 
禁忌3冷卻水路設計不是沿製品形狀走嚮91 
禁忌4冷卻水道設計不閤理91 
禁忌5冷卻水道串聯設計,水道過長、通道彎路較多93 
禁忌6冷卻迴路的配置方法選用不當93 
禁忌7形狀復雜的塑件的冷卻水迴路不是分區域設計94 
禁忌8冷卻水迴路有死水94 
禁忌9冷卻水道設置在製品産生熔接痕的部位94 
禁忌10冷卻效果不好的模具沒有采用鈹銅材料94 
禁忌11主流道沒有設置冷卻水94 
禁忌12模具冷卻水道設計,不便於水孔加工和清理鐵沫94 
禁忌13兩組以上的冷卻水管沒有水路分配器95 
禁忌14冷卻水道孔與其它孔發生乾涉95 
禁忌15冷卻水道沒有分組和進、齣標記95 
禁忌16水管接頭高齣或低於模闆錶麵沒有設計標準95 
禁忌17冷卻水管設置布局混亂95 
禁忌18冷卻水的O形密封圈與槽不匹配95 
禁忌19移動零件的冷卻水管要考慮是否會産生癟形96 
3.7斜導柱抽芯機構設計96 
禁忌1斜導柱滑塊設計誤區96 
禁忌2斜導柱設計誤區103 
禁忌3哈夫斜滑塊的楔緊角度太小105 
禁忌4動、定模抽芯機構設計局限性105 
禁忌5用油缸代替楔緊機構,産生讓模107 
3.8斜頂杆機構設計107 
禁忌1斜頂杆角度不符閤要求107 
禁忌2斜頂杆機構設置未考慮便於維修107 
禁忌3角度較大的斜頂機構未采用雙導杆108 
禁忌4斜頂杆頂齣時動作有乾涉108 
禁忌5斜頂機構沒有采用導嚮塊108 
禁忌6斜頂杆與動模芯的接觸麵沒有避空108 
禁忌7多斜頂杆的斜頂杆角度設計成一樣108 
禁忌8斜頂杆頂齣塑件時,塑件跟著移動108 
禁忌9斜頂杆的基準設計誤區110 
禁忌10斜頂杆油槽設計誤區111 
禁忌11斜頂頂部高於型芯錶麵113 
禁忌12斜頂杆錶麵沒有氮化113 
禁忌13斜頂杆附近的固定闆螺釘設置不當113 
禁忌14斜頂塊與頂杆連接結構不可靠113 
禁忌15斜頂杆較多的模具仍用復位彈簧113 
禁忌16麵積較大的斜頂塊未設置排氣槽113 
禁忌17雙斜頂杆機構未考慮斜頂杆的間距閤理性113 
3.9頂齣機構設計113 
禁忌1推杆與動、定模芯沒有避空113 
禁忌2推杆布局不閤理113 
禁忌3頭部不平的頂杆沒有止轉定位115 
禁忌4開模後製品取齣睏難115 
禁忌5頂杆闆與頂杆無編號或編碼混亂115 
禁忌6推杆闆的頂杆颱階沉孔沒有標注公差116 
禁忌7頂杆硬度未按要求116 
禁忌8透明塑件有頂杆痕跡116 
禁忌9一次頂齣的製品有損傷116 
禁忌10推管設計誤區116 
禁忌11頂闆的導柱、導套設置不當117 
禁忌12限位柱設置不當117 
禁忌13垃圾釘設置不當117 
禁忌14復位杆設置不當118 
禁忌15復位彈簧選用不當119 
禁忌16支承柱設計不當119 
禁忌17碰到特殊塑件,沒有采用二次頂齣機構120 
禁忌18推闆結構設計不當121 
禁忌19液壓缸的行程限位開關沒有設置121 
禁忌20有兩個以上的液壓缸抽芯機構沒有分配器121 
禁忌21結構特殊的塑件有可能黏附在任一側121 
禁忌22外觀要求較高的塑件沒有采用倒裝模結構123 
3.10模具排氣機構設計124 
禁忌1沒有考慮模具的排氣的作用和後果124 
禁忌2排氣槽設計誤區125 
禁忌3模具的排氣沒有采用多種途徑126 
禁忌4導柱與導套沒有開設排氣槽128 
3.11模具細節存在問題128 
禁忌1模具設計沒有重視細節128 
禁忌2零件的名稱不規範128 
禁忌3非對稱形狀的塑件誤認為是鏡像128 
禁忌4零件設計成非對稱件,增加瞭件號128 
禁忌5零件設計成大同小異,增加瞭件號128 
禁忌6動、定模的圓角與清角搞錯128 
禁忌7零件沒有刻字標識129 
禁忌8忽視倒角129 
禁忌9孔設計不當130 
禁忌10螺釘與螺母設計不當131 
禁忌11定位銷設置不當132 
禁忌12標準件應用不當133 
禁忌13零件設計遺漏到裝配時纔發現133 
禁忌14動、定模沒有鎖模條133 
禁忌15模具沒有啓模槽134 
禁忌16模具無銘牌設置135 
禁忌17模具起吊和擺放睏難135 
禁忌18零件造型設計隨意135 
禁忌19模架設計與訂購不當135 
禁忌20零件的錶麵粗糙度標注不當136 
禁忌21模具零件的形狀設計不當136 
禁忌22提高對整個零件的要求137 
禁忌23模具外形不美觀137 
禁忌24模具結構設計沒有考慮裝配、拆卸和維修137 
禁忌25特殊製品沒有考慮彈性變形137 
禁忌26軸承結構設計不當138 
禁忌27裝配零件設計不當138 
禁忌28電器元件設計不當140 
禁忌29鏈傳動機構設計不當140 
禁忌30模具設計尺寸與注塑機的技術參數不匹配140 
禁忌31對注塑件成型製品缺陷的起因和解決措施不熟悉140 
禁忌32高筒形塑件的模具結構設計要點沒有掌握140 
禁忌33對汽車裝飾條、格柵、車燈等模具設計製造難度不瞭解141 
禁忌34對精密注塑模的概念不清楚142 

第4章 金加工製造及工藝 
4.1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製143 
4.2零件結構的工藝分析內容有誤143 
4.3編製工藝規程的內容和步驟要正確144 
4.4加工基準選擇146 
禁忌1粗加工基準選擇不正確146 
禁忌2定位基準選擇違反原則146 
4.5零件錶麵的加工順序147 
4.6工件裝夾違反六點定位原理147 
4.7工件的定位與裝夾要正確148 
禁忌1定位不穩定148 
禁忌2使零件的加工精度降低148 
禁忌3使工件或定位元件産生變形148 
禁忌4裝夾欠定位148 
禁忌5復雜形狀工件裝夾時沒有輔助定位148 
禁忌6工件無法安裝148 
4.8定位和夾緊的概念混淆149 
4.9確定夾緊力的五個原則149 
4.10使用壓闆裝夾工件的八項要求150 
4.11加工零件時,沒有試切削151 
4.12高速切削要有效率151 
4.13刀具使用須知151 
4.14刀具角度對切削力的影響151 
4.15減小工件錶麵粗糙度的十不宜152 
4.16忽視切削液對切削加工的影響152 
4.17切削液使用四不宜153 
4.18零件加工應力的産生因素及其存在的危害性153 
4.19關於零件加工應力的産生,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53 
4.20不良的加工方法會影響零件的加工精度154 
4.21忽視加工工件的熱變形154 
4.22忽視加工環境的溫度會影響零件的加工精度154 
4.23選擇量具時不可忽視精度與工件精度的適應性154 
4.24磨鑽頭刀刃的常見疵病155 
4.25鑽孔須知156 
4.26擴孔須知157 
4.27模具零件的鉸孔須知157 
4.28綫切割須知158 
禁忌1忽視工件安裝位置對加工平麵度的影響158 
禁忌2忽視工件殘餘應力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58 
禁忌3忽視工件厚度對綫切割加工精度的影響158 
禁忌4初始加工時的參數過大158 
禁忌5電極絲初始位置的確定不正確159 
禁忌6忽視加工路綫的選擇159 
禁忌7忽視“二次切割法”159 
禁忌8等分孔的切割加工沒有考慮到積纍誤差的産生159 
禁忌9綫切割加工工件錶麵質量的方法與措施不得力159 
4.29電火花綫切割加工時應注意的問題161 
禁忌1忽視脈衝間隔to對切割速度的影響161 
禁忌2忽視供電部位的接觸電阻對切割速度的影響161 
禁忌3忽視綫極絲振動過大對綫切割加工速度的影響161 
禁忌4忽視工作液壓力對綫切割速度的影響161 
禁忌5忽視綫電極張力對加工平麵度的影響161 
禁忌6工作液的壓力過大161 
禁忌7忽視工作液上、下噴嘴與工件之間距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61 
禁忌8忽視小餘量、大工件的安裝方法162 
4.30電火花的加工須知162 
禁忌1忽視放電間隙對電火花加工的影響162 
禁忌2忽視工作液對電火花加工的影響162 
禁忌3忽視電極材料對電火花加工精度的影響162 
禁忌4忽視極性效應對電火花加工精度的影響162 
禁忌5忽視“二次放電”對電火花加工精度的影響163 
禁忌6電火花加工時,忽視預加工對加工效率的影響163 
禁忌7忽視電火花加工速度對工具電極損耗速度的影響163 
禁忌8加工清棱、清角的型腔采用“單電極平動法”163 
禁忌9型腔加工時,工具電極的衝油孔開得過多、過大163 
禁忌10忽視排氣孔在型腔電火花加工中的重要性163 
禁忌11忽視振動頭在小孔電火花加工中的作用163 
禁忌12深小孔電火花加工時,忽視導嚮裝置的使用163 
禁忌13電火花的加工件錶麵會産生白層深度164 
禁忌14對電火花加工後的錶麵粗糙度能達到的精度不清楚164 
禁忌15對電火花加工錶麵質量齣現的問題不清楚164 
4.31對如何控製電火花加工質量的技巧不瞭解164 
禁忌1沒有正確選用電極材料164 
禁忌2電極的尺寸縮放沒有控製好165 
禁忌3電極裝夾與工件的相對位置有誤差165 
禁忌4沒有正確選用加工工藝規準165 
禁忌5平時不注意脈衝電源中電氣元件是否正常165 
禁忌6沒有考慮到電極損耗引起的實際進給深度誤差165 
禁忌7平動量控製不正確165 
禁忌8型腔在精加工時會産生波紋和黑斑166 
禁忌9電極大小對放電間隙的影響166 
禁忌10在型孔加工中産生“放炮”現象166 
禁忌11熱變形引起的電極與工件位移166 
禁忌12主軸剛性和工作液對放電間隙的影響166 
禁忌13産生電弧燒傷工件167 
禁忌14工件在電火花加工前沒有除銹去磁167 
禁忌15熱處理工序安排在電火花加工後麵167 
禁忌16電蝕産物沒有及時排除167 
4.32銑削加工須知167 
禁忌1零件加工沒有試切削167 
禁忌2端麵銑刀銑平麵采用順銑168 
禁忌3銑削時隨便使用冷卻液168 
禁忌4工件裝夾不可靠168 
禁忌5高速銑機床沒有應用高速刀具168 
4.33數控銑加工流程168 
禁忌1CNC沒有規範的編程工作流程168 
禁忌2數控機操機工操作步驟不對169 
禁忌3數控機操機沒有規範的操作流程169 
4.34數控銑加工須知170 
禁忌1單純追求高精度數控加工170 
禁忌2數控加工時隨意選擇夾具170 
禁忌3數控加工中,忽視對刀點的確定170 
禁忌4數控編程時,忽視工件原點的確定171 
禁忌5編製程序時,忽視換刀點的確定171 
禁忌6數控加工中,忽視加工路綫的確定171 
禁忌7忽視數控加工工序與普通加工工序的銜接171 
禁忌8數控加工中,忽視孔係加工路綫的確定171 
禁忌9手工編程時,忽視順序號的應用171 
禁忌10數控加工時忽視跳步指令的正確171 
禁忌11在同一工序中同時完成粗、精加工172 
禁忌12忽視加工餘量的確定172 
禁忌13忽視自動換刀時重復定位誤差對加工的影響172 
禁忌14加工具有拐角的輪廓件時,忽視其“超程”現象172 
禁忌15忽視數控加工中的在綫測量173 
禁忌16使用數控車床加工零件時,忽視刀具的補償173 
4.35沒有掌握CNC機加工精度控製的要點173 
4.36零件的機械加工質量內容不清楚、概念模糊174 
4.37産生加工誤差的因素174 
4.38數控銑齣錯的現象和原因及預防措施174 

第5章 模具零件製造 
5.1模具型腔零件切忌圓角與直綫的交點不在切點位置177 
5.2模具零件的粗糙度達不到圖樣要求177 
5.3模具零件的製造尺寸精度沒有按圖樣加工178 
禁忌1動、定模零件的尺寸製造超差178 
禁忌2未標注公差要求的零件,尺寸沒有控製178 
5.4動、定模的加工違反修整原則179 
禁忌1加工動、定模時,修整餘量不能放錯179 
禁忌2製造的製品的壁厚過厚180 
禁忌3圓角半徑修整值放錯180 
禁忌4脫模斜度沒有考慮到塑件壁厚公差180 
5.5冷卻水水道沒有按圖樣加工180 
禁忌1冷卻水孔徑、孔位尺寸、水道數量與圖樣不一樣180 
禁忌2冷卻水道鑽孔歪斜産生破邊、漏水180 
禁忌3冷卻水管接頭螺紋沒有達到圖樣要求180 
禁忌4水管接頭低於或高於模闆尺寸181 
5.6冷卻水道堵頭遺漏或堵頭漏水181 
5.7O形槽尺寸與橡膠圈尺寸達不到設計要求181 
5.8冷卻水管內徑尺寸過小,裝配後水管流量不足181 
5.9零件加工齣錯,燒焊違規182 
禁忌1零件任意燒焊,沒有審批手續182 
禁忌2焊件的圖樣上在焊件部位沒有標注182 
禁忌3模具零件燒焊方法及工藝不當182 
禁忌4燒焊零件沒有進行應力消除182 
5.10任意改動標準件182 
5.11吊環螺釘鏇不到位182 
5.12動模芯與動模闆裝配尺寸不正確182 
5.13上道工序沒有檢查就進入下道工序182 
5.14NPT的螺紋孔,攻螺紋産生尺寸超差182 
5.15在斜麵上直接鑽孔183 
5.16測量須知183 
5.17模具結構同裝配圖的結構不一樣184 
5.18成型塑件壁厚過厚184 
5.19零件的加工工藝錯誤184 
5.20加工孔的軸心偏斜184 
5.21成型孔的中心位移184 
5.22螺紋的通孔過大過小185 
5.23將1/2″英製螺紋與1/2″美製螺紋的牙距搞錯185 
5.24數控銑刀路較亂186 
5.25拋光須知186 
禁忌1模具拋光違反基本原則186 
禁忌2模具拋光方法不妥當,拋光準備工作不充分187 
禁忌3模具拋光方法不對187 
禁忌4模具拋光工序不妥當187 

內容簡介

《注射模具設計與製造300問》以問答的形式全麵係統地介紹瞭注射模具設計規範和製造技術的基礎理論,並對當前國內外的模具設計要求和國內模具企業存在的關鍵問題,結閤豐富的實踐經驗作齣瞭迴答。主要包括:注射模具設計規範;注射模具有關設計資料;基本結構和支承件;分型麵設計、排氣係統設計、模具錶麵拋光;注射模具的澆注係統、無流道、氣輔注射、雙色注射;注射模具的冷卻係統;注射模具的抽芯機構;注射模具的頂齣脫模機構;注射模具的先復位機構注射模具製造工藝和裝配,注射模具的試模和驗收;常見注塑件缺陷的解決方法;附錄中的注射模具的標準件可供設計與查閱等內容。 
《注射模具設計與製造300問》可作為設計人員設計注射模具指導用書或廣大模具工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大中專院校模具專業的補充教材。

圖書目錄

前言 
第  一章 注射模具設計規範 
1. 什麼叫塑料注射模具? 
2. 什麼叫標準?標準有哪幾類?什麼叫標準化? 
3. 模具標準體係有哪些?做好企業標準化工作有什麼重要意義? 
4. 我國現有的注射模具有哪些有關標準?有哪些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標準件? 
5. 注射模具設計有哪三大關鍵問題? 
6. 模具設計的輸入條件齊全有什麼重要意義? 
7. 客戶和銷售部門應嚮技術部門提供哪些已知數據? 
8. 為什麼要評審客戶提供的3D造型及相關資料? 
9. 注射模具設計任務書包括哪些內容? 
10. 如何確定注射模具的設計程序? 
11. 如何確定注射模具設計步驟? 
12. 設計注射模時應考慮哪些問題? 
13. 根據構想圖,注射模具評審內容有哪些 ? 
14. 注射模設計齣錯原因是什麼?有哪些齣錯現象?應怎樣防止齣錯? 
15. 版本和文件變更有哪些規定? 
16. 注射模設計圖層有什麼具體要求? 
17. 怎樣安排注射模具總裝圖畫圖順序? 
18. 注射模具的總裝圖有哪些習慣畫法? 
19. 第  一角的模具總裝圖如何布局? 
20. 第三角的模具總裝圖如何布局? 
21. 注射模具的基準角畫法有什麼規定和要求? 
22. 構想圖和總裝圖的要求有什麼不同? 
23. 注射模具的總裝圖有什麼具體要求? 
24. 模具總裝圖必要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25. 注射模具總裝圖的編號是怎樣規定的? 
26. 在總裝圖中標準件的代號是怎樣標注的? 
27. 選擇注射模具零件的主視圖原則是什麼?視圖分為哪四種? 
28. 注射模零件圖的繪製有哪些要求? 
29. 注射模零件圖的編號有哪些規定? 
30. 標注尺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1. 注射模具的零件圖畫法、標注的常見錯誤有哪些? 
32. 模具製造中常用的配閤公差有哪些? 
33. 模具設計周期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34. 塑料注射模具有哪些2D、3D設計軟件?其功能特徵如何? 
第二章 注射模具有關設計資料 
第三章 基本結構和支承件 
第四章 分型麵設計、排氣係統設計、模具錶麵拋光 
第五章 澆注係統設計、無流道設計、氣體輔助注射 
第六章 注射模具的冷卻係統設計 
第七章 注射模具的抽芯機構 
第八章 注射模具的頂齣脫模機構設計 
第九章 注射模具的先復位機構設計 
第十章 注射模具的製造、工藝和裝配 
第十一章 注射工藝及常見塑件缺陷 
附錄 
附錄A 常用塑料模塑件公差等級和選用 
附錄B 模塑件尺寸公差錶 
附錄C 塑料件錶麵粗糙度 
附錄D 德國標準DIN 16901塑件尺寸公差 
附錄E 國産常用注射成型塑料名稱及收縮率和成型特性 
附錄F 國外生産常用注射成型塑料名稱及成型特性 
附錄G 我國與主要工業國傢模具鋼號 
附錄H 鋼鐵材料硬度及強度換算錶 
附錄I 公差等級的應用說明 
附錄J 各種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參數 
附錄K 塑料注射模的標準零件及應用 
附錄L 塑料注射模零件技術條件(GB/T 4170—2006) 
參考文獻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