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原版】新时代.心王道:创造价值.利益平衡.永续经营 港台原版 施振荣 天下文化 财经企管

【中商原版】新时代.心王道:创造价值.利益平衡.永续经营 港台原版 施振荣 天下文化 财经企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振榮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华商务进口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天下文化
ISBN:9789863207702
商品编码:10412129118

具体描述

新時代.心王道: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

基本資料

作者:施振榮

其他:林靜宜/採訪整理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系:財經企管

出版日期:2015-08-31

ISBN:9789863207702

城邦書號:A1500659

規格:平裝 / 單色 / 168頁 / 14.8cm×21cm

內容簡介

貫穿四十年企管經驗

雙融五千年中西文化

12字心法+16字兵法

解決人生、組織、社會、環境的所有難題

王道,

心之所以生、事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動之所以起。

如果把企業經營比喻成在廣闊無垠海面上航行的船隻,王道就是指引方向的北極星,無論這艘大船要駛往何處,都不會迷航,終能尋到值得開墾的土地。

「王道,是我這輩子都在實踐的真理,如同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只是,四十年前的我,只能隱約感覺自己走在對的方向;四十年後,它竟成了我謝幕(退休)後,不得不重披戰袍,再登舞台的关键!」累積四十年的經驗,施振榮希望透過王道,幫助台灣成為華人優質生活典範。

這些年,施振榮不斷在演講與專欄上推行王道,總會有人質疑:「施先生,我們身處資本主義的霸道世界,你說的王道,真的可行嗎?」

然而,他總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例如:利他是更好的利己、敢認輸才能贏、降價才是不斷創新的動力……。

所以,他會說:「或許,是老天要給我一個機會,證實王道真的可行。」證據,就是他以王道三造宏碁,且所有的策略,都是吾道一以貫之,在宏碁的企業文化裡,植入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的核心DNA。

競爭之道

世界正在改變獨大的局勢。美國的霸主地位不斷受到挑戰,新興國家與經濟體不再認為西方價值觀放諸四海皆準。

於是,有許多成功企業家問施振榮,在現實商場上,東方王道怎麼跟西方霸道競爭?或者,大家也常有個疑問:「因為我的創新讓競爭者被淘汰,這樣算是王道嗎?」

其實,資源有限,競爭是必然的,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停止過。王道也講競爭,只是它的競爭是比誰為整體生態創造ZUI多的價值,比誰ZUI能夠平衡所有利益相關者,比誰的氣ZUI長,能夠永續經營。所以,淘汰不王道的競爭者,也是一種王道。

生命之道

王道,師法東方哲學的天地人合一、平衡中庸精神,它是生命意義之道。

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創造價值以達到永續。而從創造價值到永續境界,時時刻刻的變動是常態,人們也透過這樣的動態,不停演化;過程中,所處生態裡的利益相關者,都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求取利益平衡。

這,也是為何王道的核心精神,會是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

王道,就是自己所投入的資源、能力、時間,相對高於別人所創造的價值。所謂價值,分為現在的價值與未來的價值;四十年來,施振榮解過組織經營管理的無數難題,ZUI後,他發現,破題的關鍵,往往在隱性面向。

一個文明社會要進步,不能忽視隱性價值。

2014年12月18日,是施振榮的七十歲生日。所謂人生七十又一回,他,要過更王道的人生,向世界推行王道思維,變成施振榮的新人生使命。

名人推薦

這是一個危機四伏的ZUI關鍵的時代,但也是實踐王道精神的ZUI佳的時機。

——劉兆玄.中華文化總會會長

王道正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管理哲學與策略思維,尤其,面對動態的虛實整合時代,單打獨鬥已不可行,打群架的生態系統競爭成為常態。

——陳明哲.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講座教授、國際管理學會終身院士暨前主席

王道思維是成為企業領導人的全觀式(holistic)思維與內在心法。

——李吉仁.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台大創意與創業中心與學程主任

目錄

以內力外王實現永續/劉兆玄    004

學行合一、道術雙融/陳明哲    008

永續為終、心為始/李吉仁    011

自序

王道之道,常在我心    014

CHAPTER 1 重建哲學基礎    020

章 師法東方哲學    023

第二章 耕耘之心    033

第三章 王者風範    043

CHAPTER 2 心懷六面向價值    054

第四章 價值,隱顯並重    057

第五章 王道,始於永續    073

第六章 慎始,未兆易謀    087

CHAPTER 3 行王道,王道行    108

第七章 創值的智慧    111

第八章 改變世界的熱情    129

第九章 萬物智聯:要物聯,更要智聯    143

結語

為社會創造更多隱性價值    156

後記

我的王道人生/葉紫華    161

附錄

施振榮的人生里程碑    164

序跋

自序

王道之道,常在我心

近五年來,台灣對於產業升級轉型的需求愈來愈急迫,也開始關注競爭力、永續發展生生不息等等議題,需要一套值得遵循的系統思維,幫助我們放下包袱、改變想法與習慣。

因此,我把2015年定為「王道插秧計畫」元年,除了推出王道經營會計學,還與天下文化合作,推出「王道創值兵法」系列套書,包含一本新書《新時代.心王道》,以及我從前出過的六本書,經過重新編排,推出修訂版,分別是:《利他,ZUI好的利己》、《勇敢洗腦,思維不老》、《分散管理,智聯雲端》、《典範轉移,順勢變革》、《六面向論輸贏》、《微笑走出自己的路》。

王道創值兵法的內涵,包括:一以貫之、以終為始、吐故納新、價暢其流,在這七本書裡都可以看見,只是有些書會又特別側重其中幾項。其中,在六本修訂版套書中,還新增「王道心解」,點出幾個王道思維的要點,也讓大家清楚理解,無論有沒有「王道」這個名詞,其實我一直以來所做的,都是從王道出發。

這些努力,只有一個共同期望,就是要透過王道,為台灣找到轉型突破的關鍵。

四十年的經驗累積

其實,早在2010年底,我就跟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講座教授陳明哲,共同提出融合中、西文化的王道精神,還發起王道薪傳班,就是要讓大家了解,王道不是封建制度下的稱王之道,而是可以幫大家建立一套做人、做事的系統思維。

王道是組織的領導之道,它的核心理念是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並透過六面向價值總帳論評估事物的總價值,才能長期平衡發展,達到ZUI大價值。

六面向思維,則包括:有形/無形、直接/間接、現在/未來,而在評估事物總價值時,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之外,更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這些,是我從四十年企業經營實務中所領悟的道理。

如果西方的企業管理模式是一種「方法」,那麼,王道就是東方心法與西方方法的雙融之道,這個世界需要一個讓所有人能夠共創價值的新商道。

為了推廣王道,我四處演講,經常有人問我:西方資本主義是現在的主流,我們處在這樣的霸道世界,台灣企業放在國際社會上又那麼小,談王道會不會太曲高和寡了?

其實,再小的企業,都可以是一個王國。尤其,在多元化的社會中,更創造出許多企業王國,某些跨國企業的影響力之高,並不下於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從這個角度看,在企業推廣王道,並非陳義過高。

更何況,西方式的資本主義,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已經受到許多質疑,同時也開始反思,在那種制度下所創造的價值,是不是真正有用的價值,對社會是否有幫助,還是僅僅讓少數人從中獲利,相對剝削了其他人的利益。

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相較於霸道,經過五千年累積的東方哲學,有深厚的底蘊,醞釀出王道的系統思維。

西方過去只重視股東的權益,利己思維慣於霸道行事,贏者通吃,因此產生了資本主義的弊端。為了解決這些後遺症,才由外而內,轉變為兼顧所有利益相關者,從獨重財務報表與利潤,進而要求公司治理,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以達永續經營。

同樣是追求永續經營,東方王道與西方霸道ZUI大的不同,在於王道是由內而外的「心甘情願」,當一個人有了王道的心念,所思所想都不會偏離軌道;影響所及,他所表現出來的態度風範、行為舉止,也都會依循這個軌跡前進。

如果我們觀察全世界的發展,會發現當前的整體機制是有問題的;不管是政治體系或管理系統,領導人或組織對於隱性價值都不夠重視,無心投入足夠的資源來創造隱性價值,組織文化已經偏離了王道。

這樣一來,要追求長期或永續發展就會更加困難;再加上市場競爭、技術演進等客觀環境變化,假使仍用原來的方式創造價值,就會受到很大的挑戰;而一旦無法創造足夠的價值,競爭力衰,甚至還會讓原本的「正」價值變成「負」。

不能創造足夠的價值,做不到利益分享,就不可能永續

經營。這個道理,其實是很自然的演進結果,沒有那麼難。

一輩子都在做的事

王道,是我一輩子都在做的事。從創業到現在,我有幾個基本堅持,像是利他是ZUI好的利己、不留一手、認輸才會贏;也總結出一些企業經營的經驗,包括:反向思考的人生哲學,相信人性本善的管理制度,垂直分工、水平整合,以及虛擬垂直整合的企業運作模式。

諸如此類,都是我這些年累積的心得,可以把它當作一種不變的基本訓練,每天都要放在心上,並且徹底落實。在這本書裡,對於時代的變化有一些新的思維;有些東西,是現在才歸納成王道,當時並沒有這個說法。可是,那個「道」字一直在我心裡,從這些王道套書裡都可以看到。

當然,有些人自己經歷過一些事、體驗過,看到我的書就會覺得心有戚戚焉;如果是完全沒有經歷的人,可能就會看得一知半解。不過,我還是會在書裡盡量交代清楚,我相信這個邏輯存在於大家的心中,只是他還沒有面對過,不能體會;可是,有了那個邏輯,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也許會因為時空變化而有所不同,但還是會有一些參考價值。

高科技產業,或是整個台灣,都面臨了轉型升級的壓力。我希望,雖然各行各業、各個時空不同,但這個思維是原則性的東西,可以提供給大家做為參考,幫每個人都有能力面對不同的挑戰。

作者資料

施振榮

1944年出生於台灣鹿港,交大電子工程研究所畢業,1976年與工作夥伴以台幣100萬元創立宏□,並開創了品牌Acer。

被許多國際媒體推崇為ZUI有遠見的領導人,曾獲《時代》雜誌選為「亞洲英雄」、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25位ZUI傑出的企業管理者」、《世界經理人文摘》推選為「15位ZUI能創造時勢的企業家」之一。

施振榮的微笑曲線和「品牌、結合地緣」的國際化模式,把台灣ICT產業推上世界舞台,他的經營管理模式更被哈佛商學院列入個案研究。施振榮建立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的觀念,以「傳賢不傳子」不同於傳統家族企業的交棒理念,在華人企業歷史進程中立下典範。

2004年底正式從宏□集團退休,自宏□開枝散葉的ABW家族(Acer、BenQ、Wistron)在他退休時,總營業額已達到222億美元,到2010年更成長至約660億美元。

目前擔任智融集團董事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以及宏□、明基、緯創資通、台積電等公司董事。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