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6
京剧知识一点通(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无论你是刚刚对京剧产生了兴趣,还是出于为你所喜爱的音乐创作积累素材,或者为你忠诚的教育事业开阔视野,相信《京剧知识一点通》对你来说,都会是一部恰到好处而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读物。说它好,就在于它“一点通”。 希望你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轻松解读京剧艺术,轻松积累文史知识,轻松从事音乐课的教与学。
评分赚了钱,住到自己付房租的房子里,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是名义上独立了出来,但还有某一块不是自己的。和这房子也是。每天下班之后,我跟同事说,我回家了。坐上地铁,有个方向,知道在哪一站下车,往哪里走,摸到哪扇门,用钥匙可以开的开。进门之后,我睡在这房子的身体里,但是它仿佛总有心事,不想跟我说。住房子和处人一样,要有一段时间,甚至总要有一两件事,让你们之间发生共鸣,才能最终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好朋友。
评分书不错 快递及时
评分前两天和家里打电话,我妈听说我单位的食堂管晚饭,怂恿我吃了晚饭再回家。我爸在一旁责怪她,让她别
评分并非、也无意于“传道、授业”,只是以一种轻松的笔调,采用问答的形式,文图并茂的结构,将京剧艺术的点点滴滴寓于故事其中记录下来。假如你觉得通常所说的“西皮、二黄”难以区分的话,书中“怎样区分‘西皮’与‘二黄”’一题就会告诉你一个窍门儿,让你即刻辨别出它们的不同;“京剧有‘连续剧’吗”一题,向你介绍了“连续剧”早在京剧诞生不久就已存在了的事实;“教育篇”讲述了科班、学校、打戏、学戏的差异,等等。这些平时你觉得很难解答的问题,在此轻轻“一点”,自然就会无师自通了。对于文史科、师范科类的同学,在玩赏这通俗的闲暇读物时,或许会觉得它具有一种资料性、辅助性的参考意义;也或许作为敲门砖,于不经意问你真的拾到了那块“玉”。
评分 评分帮朋友买的,朋友说还不错
评分 评分给爸爸买的,他非常喜欢.青年人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京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徽调)、汉剧(楚调)、昆曲、秦腔、京腔,并受到民间俗曲的影响,可说是聚百家表演艺术于一堂,而发扬光大之。 京剧约于清光绪年是(一说是道光年间)形成于北京,于今约有二百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黄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黄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 光绪、宣统年间,背景皮黄班接踵去上海,因京班所唱皮黄更为动听,遂称之为“京调”,以示区别。其后因上海梨园整个被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黄为“京剧”。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北京改名北平,京剧改称“平剧”。 京剧自形成至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约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清光绪六年(1880)左右为京剧孕育形成期。 (二)约自光绪六年(1880)至民国六年(1917)左右为京剧发展成熟期。 (三)自民国六年(1917)左右起,京剧发展趋于鼎盛,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才因日本侵华关系,由盛而衰。 (四)自民国二十七年(1938)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左右,由于抗日和国共之争影响,产生盛衰的不同情况。 (五)1942至1967年间,共产党为了让政治口号、思想、广泛、深入各地,将京剧改革,使京剧有了一段特殊的发展。 (六)自民国七十八年(1989)起,两岸逐渐展开的文化交流活动,带动了平(京)剧的新发展。 京剧的形成和逐渐成熟,主要是徽剧和汉剧得以溶汇于一堂,而又能在北京这个历史都城多方面继承古老戏曲艺术传统的机会。一是艺术家革新、创造的才能和他们始终不脱难民间演出,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支持;二是由于宫廷贵族的爱好,“上有好者,下必甚为”,这些帝王公侯们为京剧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并对艺术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促进演唱技艺的提升和舞台艺术的规范化。
京剧知识一点通(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