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女词 锦瑟

花女词 锦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绘画呀呀 著
图书标签:
  • 诗词
  • 古典诗歌
  • 宋词
  • 李冶
  • 花女词
  • 锦瑟
  • 文学
  • 古代文学
  • 情感
  • 爱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舜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美术
ISBN:9787535658326
版次:1
商品编码:10389421541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12-01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花女词 开本: 16开
作者: 绘画:呀呀 页数: 111页
定价: 45元 出版时间: 2012-12-01
ISBN号: 9787535658326 印刷时间: 2012-12-01 第1次印刷
出版社: 湖南美术 版次印次: 第1版
编辑推荐 作为一位爱花之人,从不经意的花卉写生到一张张根据古典诗词意境演绎的仕女插画,呀呀在这本全新画集《花·女词》中呈现出更多的与自然、传统相结合的特点。画集按中国传统节气的排列描绘了杜鹃、牡丹、荷花、茉莉等近四十种写生花卉图谱,呈现出古典端正的美好花颜。更根据优美的古典诗词意境绘制了相应的花之仕女图,包括《海棠依旧》、《永劫之花》等畅销小说封面。画集中还收录了平时写生心得以及详细绘画工具和作画教程。 作者简介

本名沈扬

星座:处女座

喜好:绘画(中国画)、料理、音乐、电影、写作、小动物……

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

 2006-2008年曾多次参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贵州等地漫展。风格温婉而华美,作品多为杂志插画及图书封面。

 2008年,获“第4届金龙奖zui佳插画奖”。

已出版作品:

微凉文集《爱后动物伤感》全文配图

苏枕书文集《相见欢》全文配图

 《zui后的格格》、《大清后宫》封面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锦瑟(手绘水墨插画集) 开本: 16开
作者: 绘画:呀呀 页数: 117
定价: 52.00 出版时间: 2015-04-01
ISBN号: 9787535671776 印刷时间: 2015-04-01
出版社: 湖南美术 版次印次:  
编辑推荐 古诗词里的意象虽然很美,但大多时候,我们只能凭空去想象它,受限于贫瘠的脑补能力,那画面往往不够完美。呀呀的画简直可以说填补了幻想中空白的画幅,虽然并没有刻意去描摹某处场景,却处处隐有诗情,笔笔蕴含画意,是一幅幅浑然天成的浪漫绘卷。 内容推荐    新古典主义插画家呀呀zui新手绘水墨插画集,撷取优美的古典意象,将之绘入一幅幅精美的古风绘卷,除了全新创作的插画外,本书还完整收录了《生于望族》《金钗状元》《玉氏春秋》等经典小说插画近七十张。

作者简介 呀呀,原名沈扬,中国知名新古典主义插画家。2008年荣获“第四届金龙奖”zui佳插画奖,作品曾获选参加首届中韩漫画展,为内地多家刊物绘制封面以及插图,并为台湾三采文化绘制《海棠依旧》《生于望族》等畅销系列图书封面。2008年出版首本个人画集《青瓷》,并在第六届中国漫画奖中荣获优秀彩色单幅画奖,后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10年11月受邀参加法国巴黎第六届Corbeil—Essonnes漫画节。2011年获第一届“JC—ACG”杯日中原创漫画大赛银奖。2013年2月和8月在台湾角川分别出版繁体版个人画集《唯墨》和《花?女词》。
代表作品集:《沉香》《莳花集》《花?女词》《唯墨》《薄姬》《她她》《青瓷》等。
花女词 · 锦瑟 一、 浮世绘卷,情深几许 《花女词·锦瑟》是一部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封建社会末期,几位出身不同、命运各异的女性生命轨迹的史诗。它并非仅仅描绘她们的美貌与哀愁,更是深入挖掘她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如何挣扎、如何选择、如何爱与被爱,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本书的故事围绕着“花女”这一意象展开。她们如同娇艳却易凋零的花朵,在权贵、礼教、命运的压迫下,或欣然绽放,或悄然枯萎。其中,有出身名门望族,却因家族衰败而不得不委身于人,却依旧怀揣着对自由与真情的渴望的大家闺秀;有出身市井,凭借一曲词、一幅画惊艳四座,却在浮华背后承受着命运捉弄的歌女;也有不甘于命运摆布,渴望打破樊笼,追求自我价值的青楼女子。她们的人生,或跌宕起伏,或凄婉动人,共同谱写了一曲曲令人扼腕叹息的《花女词》。 “锦瑟”二字,则赋予了本书一种更为深邃的意境。它化用了李商隐的名句,暗示着作者在追溯过往、描绘女性命运时,所怀抱的那份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情感。那是一种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女性在历史洪流中难以言说的牺牲与付出的体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不仅是书中人物命运的隐喻,也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时,心中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爱。 本书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皇宫内院的勾心斗角,到市井小巷的市井烟火;从文人墨客的吟诗作对,到官场商贾的尔虞我诈;从士大夫家庭的规矩森严,到底层人民的艰难求生。作者以极其写实的笔触,将这些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能闻到那古老时代的尘土气息,听到那时代的回响。 而在这幅宏大的社会画卷中,女性是绝对的主角。她们并非沉默的附属品,而是有着自己思想、情感和追求的独立个体。尽管她们所处的时代给予她们的束缚过多,但她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坚韧、智慧、勇气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二、 笔下的女性,各有风姿,皆是悲歌 《花女词·锦瑟》中的女性角色,性格各异,命运也千差万别,但她们身上都带着那个时代女性的烙印,也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伟大。 (一) 顾婉清:高门遗珠,尘埃落定 顾婉清,出身于显赫的顾家,自幼受过良好的诗书礼仪熏陶,拥有大家闺秀的温婉贤淑,也兼具几分超然物外的清雅气质。她的前半生,如同被精心呵护的温室花朵,生活无忧,才艺出众,与青梅竹马的表哥情投意合,原本以为会有一段门当户对、琴瑟和鸣的良缘。然而,家族的突遭巨变,使她的人生跌入谷底。父亲的贪婪与无能,最终葬送了顾家的基业,也让她美好的未来化为泡影。 为了家族的声誉,也为了安抚远方的亲人,她不得不接受一桩早已被安排好的婚姻。对方是一位年长她许多,且品行不端的富商。在这段婚姻里,顾婉清如同被困在金丝笼中的鸟儿,美丽的外表下,是深深的寂寞与无助。她试图用自己的才情去感化丈夫,却换来更多的嘲讽与冷落。她将所有的情感寄托于笔端,写下了一首首哀伤的词,那里面有对过往的怀念,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命运无情嘲弄的无奈。 然而,顾婉清并非完全的软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结识了一位心怀抱负的文人,两人在诗词唱和中,找到了灵魂的慰藉。这段感情,如同黑夜中的一丝微光,让她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虽然最终因为现实的阻碍,这段感情未能修成正果,但它却在顾婉清的心中播下了反抗的种子。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并试图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一丝属于自己的尊严。最终,她选择了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被束缚的生命,将自己的所有才情与爱,都化作了笔下那无尽的哀伤与绝美。她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被婚姻与家族压垮的女性的缩影,她们的美丽与才华,最终都化为了尘埃。 (二) 柳若烟:市井歌女,红颜薄命 柳若烟,一个在脂粉堆里打滚的歌女,出身卑微,却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和一颗敏感易碎的心。她以一曲曲婉转的歌声,征服了无数达官贵人的耳朵,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歌女之一。她的生活,光鲜亮丽,却也充满了不安定与风险。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场赌博,赌的是自己的声誉,赌的是能否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柳若烟并非一个甘于现状的女子,她有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渴望摆脱被包养、被玩弄的命运。她用歌声描绘着自己对自由的向往,用词句诉说着自己对真情的渴望。在一次偶然的演出中,她遇到了一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年轻才俊。两人一见倾心,偷偷地进行着一段禁忌的恋情。才俊被她的才情与美貌所吸引,柳若烟也终于在一段感情中感受到了被尊重与被爱的滋味。 然而,这段美好的爱情,终究抵不过世俗的压力与门第的阻隔。才俊的家庭坚决反对这门“婚事”,而柳若烟也深知,自己卑微的出身,注定无法嫁入那样的家庭。最终,才俊在家庭的压力下,被迫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女子,而柳若烟则独自承受着心碎的痛苦。 失恋后的柳若烟,生活更加消沉。她用歌声麻醉自己,用酒精浇灭心中的火焰。最终,在一次意外中,她离开了人世。她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红颜薄命的女子写照。她们用自己的美貌与才情,换取一时的荣耀,却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们的生命,如同昙花一现,短暂而美丽,却也充满了悲剧色彩。 (三) 映月:青楼蝶影,坚韧绽放 映月,一个在青楼中长大的女子,自幼见惯了人情冷暖,也学会了如何在污泥中生存。她与其他青楼女子不同,她有着惊人的毅力和坚韧的意志。她不像其他女子那样沉迷于眼前的享乐,而是暗自学习各种技艺,包括琴棋书画,以及如何察言观色,洞悉人心。她深知,只有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在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映月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不甘于被命运摆布的念头。她不愿像其他女子一样,沦为男人的玩物,她渴望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她将自己的青春与才情,都化作了向上攀登的阶梯。她用自己的智慧,周旋于各种权贵之间,巧妙地化解危机,积累财富。她并不吝惜自己的感情,却也绝不轻易交付真心。她对待感情,如同对待生意,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她帮助了一位身陷囹圄的官员,并因此获得了对方的赏识。这位官员,看到了映月身上非凡的潜力,并暗中给了她许多帮助。在官员的帮助下,映月逐渐摆脱了青楼的身份,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意,并逐渐成为了一位在商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映月的故事,是那个时代女性在困境中挣扎求生,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典范。她并非传统的淑女,她的双手也沾染过污秽,但她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警示意义。她证明了,即使身处最黑暗的环境,也依然能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三、 词的韵味,情的烘托 《花女词·锦瑟》的书名,除了暗示书中女性的命运,也点明了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情感基调。书中的“词”,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诗歌,而是与女性的情感、命运紧密相连的。她们的悲欢离合,她们的爱恨情仇,都融化在了那一首首婉约或豪放的词句之中。 作者在书中穿插了许多精心创作的词牌,这些词句,不仅是人物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的映照,以及对女性命运的深沉叹息。例如,顾婉清的词,多以低沉婉约的风格,表达她对失去的青春,对不甘的婚姻的哀怨;柳若烟的词,则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绝望,以及对命运的无奈;而映月的词,则更加显叡,字里行间透露出她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这些词句,如同穿梭在整个故事中的一条条丝线,将人物的情感,事件的起伏,以及作者的思考,一一串联起来。它们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也让读者能够从文学的角度,去理解那个时代女性的内心世界。 四、 时代的烙印,人性的光辉 《花女词·锦瑟》并非一部简单的女性言情小说,它更是一部深刻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现实的作品。作者通过对几个不同阶层、不同命运的女性命运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封建礼教的束缚: 女性的命运,很大程度上被家族、婚姻、礼教所决定。她们的个人意愿,往往要屈服于这些外在的枷锁。 男权社会的压迫: 女性在那个时代,处于社会地位的底层,她们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她们的美貌、生育能力,以及对男人的依附上。 命运的无常: 即使是出身高贵的女子,也可能因为家族的衰败而一夜之间失去一切。而底层女性,则更加容易被命运所摆布,身不由己。 人性的复杂: 在这个充满压迫与束缚的时代,书中人物也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有善良与邪恶,有隐忍与反抗,有爱情与背叛。 然而,尽管时代给予了女性如此多的限制,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描绘悲剧,而是着力于展现女性身上的不屈精神与人性的光辉。她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逆境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智慧。她们的爱,即使是微弱的,也足以温暖人心;她们的反抗,即使是微小的,也足以撼动人心。 《花女词·锦瑟》是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它用最细腻的笔触,最深刻的洞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鲜活的女性群像,也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女性所经历的真实生活。它让我们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的命运是如何被塑造,又是如何被铭记的。而那“锦瑟”一般的哀伤与美丽,将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回荡。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花女词 锦瑟》这本书,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阅读的。坦白说,起初我对“词”这种文学形式并没有特别的偏好,总觉得它太过含蓄,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解读。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征服了我。它没有复杂的叙事线,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心境的描摹。我被书中那些细腻入微的笔触所打动,无论是对人物内心的刻画,还是对景物描写的渲染,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悲伤、喜悦、思念和无奈。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文字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传递信息,更在于唤起情感,触动灵魂。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词”这种文学形式的魅力,那些看似简短的篇章,却蕴含着无比深邃的情感世界。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一盏灯,捧着这本书,慢慢品味,仿佛与一位老友在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提供多少知识,而在于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情感。

评分

评价五 《花女词 锦瑟》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意外的发现。我平时阅读的范围比较广,但对于古典文学,尤其是“词”这种形式,接触得并不算太多。这本书的出现,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它并没有以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刻意卖弄深奥的典故,而是以一种非常自然、流畅的方式,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温度,带着故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情感时的分寸感,既不显得过于夸张,也不至于流于平淡。它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历着他们的悲欢离合。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文学,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某种风格,而是能够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它让我对“词”这种文学体裁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它也可以如此贴近我们的内心,如此富有感染力。这本书,就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每一笔都充满了匠心,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它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特别的位置,不时地会拿出来,重温那些动人的文字。

评分

评价四 刚拿到《花女词 锦瑟》这本书时,我并没有立刻打开它。它的装帧设计,那种复古的韵味,让我觉得它应该被郑重对待。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沉浸式阅读的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慢慢体会一本书带给我的感受。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尘封的门,门后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世界。书中的文字,对我来说,有些晦涩,有些难以理解,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愿意花时间去揣摩,去感受,去想象。我喜欢书中那些意象化的表达,它们不像现代诗歌那样直接,而是需要读者自己去发掘,去解读。每一次的解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文学的美,有时恰恰在于它的含蓄和留白。它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感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女性情感的描绘,那种细腻、敏感,又充满韧性的力量,让我深感共鸣。这本书,就像是夜晚的一轮明月,虽然清冷,却能照亮内心最深处的角落。

评分

评价二 这本书的名字,初初听来,像是两部不同作品的合集,又带着一丝朦胧的诗意。“花女”二字,让人联想到娇艳欲坠的女性形象,而“锦瑟”则瞬间将思绪拉向了古老的传说,那种关于过往的回响,关于难以言说的情愫。拿到《花女词 锦瑟》时,我并没有抱有多高的期待,只是想找些消遣读物。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它所蕴含的意境所吸引。它并非那种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也非直白晓畅的散文,而是更像一种心绪的流淌,一种情感的碎片化展现。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遣词造句间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成熟与淡然。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那些花草树木,风雨雷电,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与人物的心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经历一场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被忽略的情感,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都在文字的触碰下悄然苏醒。它让我开始反思,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丢失了许多感受美的能力,是否遗忘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评分

评价一 《花女词 锦瑟》这本书,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翻到的,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古典的美感,让我忍不住好奇。拿到手后,那沉甸甸的质感,古朴的书页,仿佛一下子就将我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我并不是一个对古典文学有多么深厚的读者,更多的是被它所营造的那种氛围所吸引。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精致的文字,它们像是流动的画卷,又像是低语的旋律。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每一个词都饱含着深情。我试着去理解那些意象,那些比喻,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愁绪与喜悦。有时候,我会停下来,闭上眼睛,去想象词人笔下的那些场景:是春日里百花争艳的盛景,还是秋风瑟瑟的孤寂;是心上人回眸一笑的欣喜,还是离别时泪眼婆娑的不舍。虽然我无法完全领会那些典故和深层的含义,但那种共情的力量却是如此真实。那些描绘的女子,她们的命运,她们的情感,仿佛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寒夜里,炉火旁独自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苦涩中带着一丝回甘,令人回味无穷。它的语言有一种魔力,能让你沉浸其中,忘却现实的烦恼,去感受另一种时空的呼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