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前后的痛与梦:庚子西狩丛谈

戊戌前后的痛与梦:庚子西狩丛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永 著
图书标签:
  • 戊戌变法
  • 庚子西狩
  • 晚清历史
  • 历史研究
  • 政治斗争
  • 维新运动
  • 义和团运动
  • 清末社会
  • 历史人物
  • 回忆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377718
版次:1
商品编码:1037822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10-01
页数:2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谐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西安。《庚子西狩丛谈》口述者吴永,时为怀为知县,因迎驾服侍有功,被慈禧任命为前路粮台会办,随扈西行,得以见闻朝延内外许多事件,深知“西狩”内情。

内容简介

分五部分,首卷记述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陷北京、两宫西逃,以及怀来迎驾,随扈太原,以及由西安回京等经过,其间对一些政变要闻、宫延内幕、权臣间钩心斗争记录甚详。甓园居士刘治襄根据吴永口述记录整理成书,后曾被译成英、德、日诸园文字,“中外推崇,视为信史。”

作者简介

吴永(1865-1936),字渔川,一字槃庵,别号观复道人,浙江吴兴人。为曾国藩孙女婿。曾任怀来如县,因迎驾有功被慈禧重用。辛亥革命后曾任山东提法使、国务院秘书。

目录


庚子西狩丛谈序
甓园居士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饶孟任跋

精彩书摘

卷一
述本书之缘起,义和拳壮大及为乱之始末。两宫西狩。
前清庚子拳匪之难,八国联军入京师,两宫西狩。于时,同乡吴兴吴君渔川方任直隶怀来县事,以仓猝迎跸,不误供应,大为两宫所激赏,由知县超擢府道,恩眷优渥。京外啧啧,称一时佳话。上海各戏馆至特为编演新剧以歆动社会,观者填隘。予亦曾一往寓目。陈设布景颇新丽,而剧中情节殊弗类,科白鄙俚,全是三家村礼数。满村听唱蔡中郎,此固不足深究。然默揣当日吴君以荒城僻邑,傫然坐困,无端而空中霹雳,忽报皇太后驾到、皇上驾到,王公宰相,陆续俱到,此真梦想不到之事。巷中遇主,亦喜亦惧,定别有一番情景。惜不获与局中人把臂晤谈,一询真况也。
民国八载,予佐山东省幕,渔川方任胶东道尹,以事晋省。居停屈公觞之于省署西园,嘱予为陪。济南当陆海孔道,冠盖络绎,公私宴会无虚夕。予苦不善酬应,往往托故辞谢。是日闻渔川在座,顿触素怀,欣然赴召。私念渔川以盛年下位,骤膺殊眷,遭旷代非常之异数,意其人必精强机警,目听而眉语,才气发露,足以倾倒一世者。顾乃温厚敦笃,蔼然善气,恂恂如老诸生。臭味相感,一见莫逆,恍惚若平生故旧。席间坐次适相接,喜极情急,不复能自禁,未及举酒,即迳叩以前事。众闻语成共忻赞。渔川因为从头叙述,合座倾听,均敛容屏气,至寂然不闻匕箸声。正谈至酣蜜处,忽报某镇帅至,主客悉蜂起离席,一番扰攘,遂尔中断。以后肴酒杂沓,终席迄不得赓续。催租败兴,予大引为憾事。

前言/序言

  庚子京畿拳祸,其始由于二三愚妄大臣,逢迎亲贵,以攘除夷患为名,将欲撼动神器,徼非常之荣利。遂致乘舆播迁,生灵涂炭,款议屈就,岁币无厌。辛壬以还,国谋颠遌,民困财殚,百度隳紊。纪纲坐是不振,阴阳如日将昏。驯至宗社为墟,版宇分裂,夫岂俭人所及料哉!夫祸变之来,每相缘藉;是以风旋而上升,水激则弥悍。向若戊戌无变政之举,则孝钦无猜忌于德宗矣。宫廷雍睦,则扶清灭洋之谬说何自而生?拳匪不敢猖狂,夷兵无由犯关矣。辛丑和约,创巨痛深。乃锐意变法,空言立宪,权律开货赂之门,疆吏失驭兵之柄,群小并进,天下骚然。
史海钩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侧影 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而是将目光投向近代中国社会在剧烈变革时期,知识分子、士绅阶层以及普通民众在思想、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中所经历的深刻断裂与重塑。它试图通过描摹一系列看似零散却又相互关联的社会图景,来展现那个时代复杂幽微的脉络。 第一部分:传统秩序的松动与个体觉醒的微光 近代中国的开端,绝非一蹴而就的宏大叙事,而是渗透在日常肌理中的缓慢瓦解。本书首先探讨了在西方文化和新思潮冲击下,传统儒家伦理体系的内在张力。我们审视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地方乡绅如何试图在保持旧有权威与接纳新事物之间艰难平衡。例如,关于地方慈善事业、义学兴办的记录,揭示了士绅阶层在政治权力衰弱后,如何试图通过文化和道德权威来维系其社会地位。他们的“痛”,是眼见世代相传的秩序不再如磐石般坚固;他们的“梦”,则是希望在保留“中国之根”的前提下,实现一种体面的、不至于彻底沦丧的现代化。 书中细致考察了教育体制的转型对青年一代思想的影响。新式学堂培养出的学生,其知识结构和世界观已经与他们的父辈产生了深刻的鸿沟。他们对“国家”的概念从传统的“天下”演变为现代的“民族国家”,这种转变带来的精神阵痛是巨大的。我们通过对当时留学生书信、日记的分析,重现了他们初入异域时既兴奋又迷茫的状态,以及回国后,如何努力在传统家庭与新兴的革命思潮之间架设桥梁。 第二部分:城市空间的演变与生活方式的重构 近代化进程中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城市面貌的剧变。本书以数个通商口岸和新式都市为切片,剖析了“摩登”生活对传统生活形态的冲击。 电报、电话、火车的引入,极大地压缩了时空的概念,这对习惯了慢节奏生活的社会产生了何种心理影响?我们不再仅仅关注这些技术本身,而是探讨技术如何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商业活动中契约精神的强化,对宗族信用的侵蚀;以及公共空间的出现,如何催生了新的社交礼仪和性别交往模式。 服饰的变迁是极佳的观察窗口。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的并存,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身份认同的角力场。书中记录了在特定场合下,人们对穿着的不同选择所蕴含的政治立场和阶层暗示。这种外在形式的更迭,实则是内在价值观冲突的外化表现。 此外,文化消费的兴起也值得深入探讨。从连环画、小报到新式剧场,大众传媒的萌芽正在形成。人们的娱乐方式从传统的戏曲、说书,转向了更具时效性和娱乐性的载体,这标志着民众的注意力开始从庄重的历史叙事,转向对当下生活的关注。 第三部分:知识分子的挣扎与“救亡图存”的重负 本书的重点关注了知识分子在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时,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他们不再是脱离政治的清谈者,而是被时代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面对西方强权的压迫和内部的腐朽,知识界内部出现了剧烈的论战。从早期的改良派与革命派的争论,到后来对“德先生”与“赛先生”的理解与实践,无不充满了试错与反思。这些争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真实的政治灾难、社会动荡紧密相连。 我们尤其关注那些在思想上不断“转向”的个体。他们可能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某种激进主义,却在经历挫折后转而寻求更稳健的社会改造路径。这种“梦”的破碎与重构,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良知的煎熬。他们对“中国未来”的设想,常常是碎片化的、充满矛盾的,既无法完全割舍对古老文明的眷恋,又深知不彻底变革则无法生存。这种两难的境地,构成了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沉的“痛”。 第四部分:社会边缘的群像与被遗忘的声音 近代化的进程是极不均衡的,它在创造新精英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分化。本书也尝试挖掘那些处于社会转型边缘的声音。 农民群体在土地兼并、赋税加重以及地方冲突中遭受的苦难,往往被宏大的政治叙事所掩盖。我们通过地方志、口述史料的残存片段,试图还原他们对外界变化的模糊感知,以及他们对安定生活的朴素渴望。他们“梦”中的未来,可能只是田地安稳,不必忍受兵燹之苦。 城市中的底层劳工,如码头工人、工厂女工,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劳动强度,构成了现代化的阴影面。他们如何适应工厂的钟点生活?他们对新式工会的认识是怎样的?这些细节,共同构筑了一个更完整、更具层次感的近代中国社会图景。 本书力求避免简单的褒贬,而是以一种贴近史实的冷峻笔调,去体察那个充满希望、也充满幻灭的时代。它不是一部政治史,而是一部关于“人”如何在剧烈变革中挣扎、适应并孕育新生的社会心灵史。通过对这些侧面历史的梳理,读者或能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精神遗产的复杂性与厚重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琢磨历史写作的“现场感”,而这本《戊戌前后的痛与梦:庚子西狩丛谈》的书名,恰好抓住了我对此的关注点。我设想,这本书里的“丛谈”并非是宏观论述,更可能是细致入微的场景描摹与人物侧写。比如,戊戌政变失败后,那些流亡者、被罢黜的官员,在异乡或深宫中的一言一行,他们的焦虑、他们的秘密会议、他们偷偷传递的书信——这些碎片化的记录,往往比任何官方文件更能还原历史的真实温度。我期待作者能够像一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用文字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眼神和语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感受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尤其是“庚子西狩”这个部分,联想到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的狼狈与当时的朝野动荡,我推测书中应该有大量关于宫廷秘闻和地方势力反应的细节。这种非主流、近距离的视角,往往能揭示出历史事件背后那些被刻意忽略的、充满人性的幽微之处,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史料价值所在,让人欲罢不能地想要探究那些未被充分言说的真相。

评分

这本《戊戌前后的痛与梦:庚子西狩丛谈》,虽然我并没有读过,但光是这个书名就让人浮想联翩,仿佛能从中窥见那个风云变幻、充满挣扎与希望的时代侧影。标题中的“戊戌”和“庚子”无疑是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它们代表着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转折与创伤。“痛”字更是直击人心,想必书中记录的,是那个时期知识分子、改革者们在理想破灭、国运飘摇中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煎熬与无奈。我猜想,作者必然是怀着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试图通过这些“丛谈”——那些零散的、私密的、可能不为人知的叙事片段——来重构一幅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体命运的图景。这种叙事方式,不同于教科书式的冰冷陈述,它更像是从尘封的记忆中小心翼翼地拂去灰尘,让当事人的心跳和呼吸重新在纸面上回响。我尤其好奇“梦”这个意象,在如此剧烈的现实冲击下,那些关于富强、开明、民族复兴的理想之光,是如何在困顿中依然闪烁,又如何在一次次挫折后被重新编织起来的。这绝对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它需要读者带着敬畏之心去审视历史的厚度,去感受那份跨越百年的沉重回响。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结构极其考究,将两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戊戌、庚子)通过情感基调(痛、梦)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强烈的叙事弧线。这让我联想到,作者或许试图通过对比戊戌的“希望之痛”和庚子的“流亡之痛”,来探讨改革失败与外部干预对中国知识界精英群体的长期影响。那种“梦”或许在戊戌时期是初生而热烈的,到了庚子西狩之后,则可能变成了在颠沛流离中艰难维系的微光,甚至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这种历史的“回响”和“断裂”感,正是那个时代最深刻的烙印。如果书中能够细致描绘出不同人物在面对同样重大历史事件时,其内心世界和应对策略的差异性,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不仅仅停留在史料层面,更能为我们理解当今的社会思潮提供一种历史性的参照和深刻的反思视角。它似乎预示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关切。

评分

老实讲,对于这类带有强烈时代标记的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可能偏向于严肃的学术探讨,但“痛与梦”的结合又透着一股文学性的张力。这种风格的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吸引力所在。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很可能是一位深谙历史背景,同时又具备细腻笔触的叙事者。他/她不会满足于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试图去挖掘事件发生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动因。戊戌维新失败,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失败,更是一种文化观念激烈碰撞后的挫败感,是希望被暴力撕裂的痛苦。而“梦”,或许指向着先行者们对开明政治的执着不渝,那份超越了眼前困境的、对未来图景的坚韧构想。这本书也许会通过对比分析,展现出那个时代精英阶层在理想与现实、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巨大拉扯,这种思想的搏斗远比单纯的军事或政治斗争更具穿透力,它关乎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转型期的集体灵魂拷问。

评分

仅仅从书名来看,《戊戌前后的痛与梦:庚子西狩丛谈》散发着一种浓郁的、近乎宿命论的悲剧美学色彩。它不像一般历史书那样追求客观中立,而是明确地标示了其情感基调——“痛”,这让读者在阅读前就做好了情感上的准备,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段充满遗憾与反思的旅程。我非常好奇“丛谈”具体指代了什么样的内容形态,是日记摘录、友人往来书信,还是基于口述的回忆?无论哪种形式,这种非线性的、碎片化的叙事手法,似乎更适合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义性,避免了单一权威视角的僵硬。它可能像拼图一样,需要读者自己去拼接出那个时代的真相与感触。这种阅读过程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主动的参与,而非被动的接受。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新颖的解读,比如从个体心理防卫机制的角度,来剖析那些人在面对国家危亡时,是如何处理自身的失控感和无力感的。

评分

内容相当给力,物流服务也还行

评分

了解庚子年的大事

评分

很好的书,非常喜欢!!!!

评分

余喜研清史,久知此书大名,然始终无缘一读,某日于京东购得此书,拜读之后,感触颇深,史界公认此书可为信史,不虚也!当事人讲述皆以第一称谓,描写生动,记录详实。晚清吏治黑暗,义和团之禽兽暴行尤为令人发指,时之国人愚昧可怜,腐败清廷迭遭列强蹂躏,读至深处,内心不免恻然。真实记录最能震撼人心,此真好书也!

评分

我觉得不错,希望再接再厉,京东提供好的服务

评分

好的很

评分

发货挺快,商品也不错,就是书被压得皱巴巴了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绝对是好书,价格也便宜,很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