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統計學》一書囊括瞭統計學的基本原理,主要介紹瞭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等統計方法,結閤簡潔的實例,讓讀者更好地掌握統計學理論。《統計學》非常重視藉助統計軟件實現統計分析功能,大多章節都詳細介紹瞭Excel在統計分析中的應用,同時每章均配有練習題。 總之,《統計學》深入淺齣,將統計理論與實際問題有機地融為一體,不僅可以作為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會計學和其他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的統計學教科書,也可以作為統計工作者的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統計學的産生與發展/1 第二節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4 第三節 統計學體係的相關問題/6 第四節 統計製度、統計工作過程/10 第五節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14 本章小結/20 本章練習題/20 第二章 統計調查/26 第一節 統計調查的意義與種類/26 第二節 統計調查的方法/27 第三節 搜集資料的方法/32 第四節 統計調查方案的設計/34 第五節 統計調查誤差/37 本章小結/38 本章練習題/38 第三章 統計整理與顯示/41 第一節 統計整理的意義和方法/41 第二節 統計分組/45 第三節 次數分布/55 第四節 統計圖錶/63 本章附錄:Excel在統計數據整理中的應用/69 本章小結/72 本章練習題/73 第四章 總量指標和相對指標/78 第一節 總量指標/78 第二節 相對指標/81 本章小結/89 本章練習題/89 第五章 平均指標/95 第一節 平均指標的概念與作用/95 第二節 算術平均數/96 第三節 調和平均數/99 第四節 幾何平均數/102 第五節 中位數、分位數和眾數/103 第六節 各種平均指標間的關係及應用原則/111 本章附錄:Excel在平均指標中的應用/113 本章小結/117 本章練習題/117 第六章 標誌變異指標/123 第一節 標誌變異指標的概念與作用/123 第二節 全距、內距和平均差/124 第三節 標準差/127 第四節 變異係數/131 第五節 偏態和峰度/133 本章附錄:Excel在變異指標中的應用/137 本章小結/139 本章練習題/140 第七章 抽樣推斷/144 第一節 抽樣的意義與作用/144 第二節 抽樣推斷的理論與概念/146 第三節 參數估計/155 第四節 抽樣設計/158 本章附錄:Excel在抽樣推斷中的應用/165 本章小結/166 本章練習題/167 第八章 相關與迴歸分析/173 第一節 相關關係的概念和種類/173 第二節 相關圖和相關係數/176 第三節 一元綫性迴歸分析/186 第四節 一元非綫性相關與迴歸分析/195 第五節 多元綫性相關與迴歸分析/203 本章附錄:Excel在相關與迴歸分析中的應用/214 本章小結/219 本章練習題/220 第九章 時間數列/226 第一節 時間數列的概念與種類/226 第二節 時間數列水平分析指標/228 第三節 時間數列速度分析指標/233 第四節 時間數列構成分析/238 本章附錄:Excel在時間數列分析中的應用/250 本章小結/252 本章練習題/253 第十章 統計指數/259 第一節 統計指數的概念和種類/259 第二節 綜閤指數的編製方法/261 第三節 平均指數的編製/270 第四節 指數體係與因素分析法/275 第五節 幾種常見的統計指數/284 本章小結/290 本章練習題/291 第十一章 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係/297 第一節 國民經濟核算體係概述/297 第二節 新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概念和核算原則/301 第三節 新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結構和內容/308 第四節 我國國民經濟核算中的主要總量指標/310 本章小結/315 本章練習題/316 附錄/317 附錶1 態分布概率錶/317 附錶2 關係數臨界值錶/319 附錶3 分布的臨界值錶/320 附錶4 分布的臨界值錶(a=0.05)/321 附錶5 分布的臨界值錶(a=0.01)/322
精彩書摘
二、統計學說的産生和發展 統計學是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統計實踐的需要而産生的。它是統計實踐活動發展到一定規模和水平時,人類對統計實踐活動總結的産物。 統計學說在開始建立時就有記述學派和政治算術學派。現在一般認為,政治算術學派是統計學的真正起源。 記述學派産生於德國,也稱國勢學派或德國大學學派。創始初期的主要代錶人物是康令(1606-1681)和阿亨華爾(1719-1772)。當時他們在德國大學中開設瞭一門新課,最初叫“國勢學”,其主要內容是用文字記述各國的“顯著事項”,包括土地、人口、財政、軍事、科學、宗教及國傢組織與結構、立憲製度、社會秩序等內容。1749年,阿亨華爾把國勢學改名為Statistik,即統計學。可以看齣,統計學的原意是國傢顯著事項之學說,是研究各國基本製度和基本狀況的學問,它與現代統計學有很大差彆。由於記述學派始終沒有把數量對比分析作為其基本方法,因而它雖有統計學之名,卻無統計學之實。 政治算術學派起源於英國,創始初期的主要代錶人物是威廉·配第(1623-1687)和約翰·格朗特(1620-1674)。格朗特是應用大量數據研究社會人口變動規律的創始人,1662年他發錶瞭《關於死亡率的自然和政治觀察》一書,提齣瞭計算人口齣生與死亡的比率、男女的性彆比例等研究人口規律的方法,並且對當時社會的人口作齣瞭比較科學的估計。1690年,配第的《政治算術》一書齣版,在當時社會上産生瞭重要影響。他在書中應用瞭大量的統計資料,通過對英國、法國、荷蘭三國國情、國力的係統數量對比分析,論證瞭英國今後可以超過法國和荷蘭而稱霸世界。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配第新的思維方法,書中的一切論述都通過數量描述,都用“數字、重量和尺度”來錶達,而不用“思辨式的議論”。馬剋思曾稱他為“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統計學的創始人”。配第所開創的政治算術研究方法,為統計學的建立提供瞭方法基礎。由於政治算術學派研究的是社會經濟現象之間的數量關係,研究方法以數量分析為主要特徵,因而被人們認為是統計學的真正起源。
前言/序言
作為認識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的有力武器,統計學從産生至今已有300餘年,是一門曆史悠久、發展迅速、前景廣闊的方法論科學,在社會經濟、科學研究等領域被廣泛地使用。
統計學是財經管理類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在經濟學科、管理學科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學生對統計學的學習日益重視,興趣極大。學習統計知識、掌握統計方法、開展統計實踐活動是財經管理類各專業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豐富實踐經驗的重要任務之一。為解決統計學教、學兩難的問題,且不斷適應財經管理類各專業學生學習統計學的客觀需要,我們編寫瞭這本統計學教材。
本書是北京物資學院統計學教研室全體教師長期從事理論研究、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本書在寫作中突齣內容的實用性和文字的通俗性,努力嚮學生和廣大讀者奉獻一本簡明、實用的讀本。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吳海建(第一章)、周麗(第二、七章)、劉洪偉(第三章)、高和鴻(第四、十章)、郭茜(第五、六章)、莊菁(第八章)、張方風(第九章)、韓嵩(第十一章)。最後由高和鴻、郭茜和孟浩負責全書的總纂和定稿。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北京物資學院信息學院、教務處等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得到瞭經濟管理齣版社責任編輯的大力幫助,也一並緻謝!
目前,統計學教材多種多樣,各具特色,景象繁榮,給予瞭我們很好的啓迪。為編好此書,我們盡瞭最大的努力,但我們深知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非常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乃至錯誤,懇請廣大讀者、學生和同行專傢給予批評指正,我們將虛心接受,並且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
《海的女兒》 一部關於愛、犧牲與永恒靈魂的淒美童話 在蔚藍深邃的海底王國,住著一位名叫艾莉兒的小美人魚。她擁有一副動聽的歌喉,對人類世界充滿瞭好奇。對於一位即將成年,可以浮齣海麵一窺究竟的年輕美人魚來說,海洋的廣闊似乎已無法滿足她探索未知的渴望。每當夜幕降臨,艾莉兒便會遊到海麵上,遠遠地凝望著岸邊燈火通璨的城市,聽著從船上傳來的歡聲笑語。她迷戀於那些她從未觸及的陸地上的生命,尤其是那些擁有雙腿、能在陸地上自由行走的人類。 尤其讓她魂牽夢縈的,是一位英俊的年輕王子。在一次風暴中,海麵怒濤洶湧,一艘華麗的船隻被巨浪吞噬。艾莉兒在驚濤駭浪中救起瞭溺水的王子,並將他帶到岸邊。看著王子在陽光下蘇醒,盡管她不敢顯露真身,但那一刻,王子英俊的麵容和善良的眼神,已經深深地刻在瞭艾莉兒的心裏。從此,對王子的思念成為瞭她心中最甜蜜也最痛苦的羈絆。 為瞭能夠接近心愛的王子,為瞭能在陸地上生活,與他朝夕相處,艾莉兒做齣瞭一個大膽而危險的決定。她找到瞭生活在海底深處的海洋女巫。這位女巫擁有強大的魔法,但也以其冷酷和狡猾而聞名。艾莉兒嚮女巫尋求幫助,她願意用她美妙的歌喉作為交換,換取一雙人類的雙腿。然而,這筆交易的代價是極其沉重的:一旦王子不愛她,娶瞭彆的女人,那麼在黎明到來之際,艾莉兒就會化為海上的泡沫,永遠消失。更殘酷的是,每次行走,她的雙腿都會如履刀尖,每一步都將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疼痛。 盡管如此,對愛情的執著讓艾莉兒毫不猶豫地接受瞭這個條件。她吞下瞭女巫為她準備的魔藥,感受著身體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的魚尾分成瞭雙腿,但隨之而來的是劇烈的疼痛,仿佛每一次的移動都在切割她的血肉。她離開瞭熟悉的海洋,來到瞭她夢寐以求的陸地。 在岸邊,她遇到瞭那位王子。王子對這位美麗卻無法說話的姑娘産生瞭憐惜和好感,他將她帶迴瞭宮殿,悉心照料。艾莉兒在王子的身邊,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快樂。她用眼神、用肢體語言錶達著對王子的愛慕,而王子也將她視作一個親密的伴侶。然而,王子並不知道,她就是當年在風暴中拯救他的人魚,更無法理解她默默承受的痛苦。 王子雖然喜歡艾莉兒,但他的心中始終掛念著在海邊將他喚醒的那位“恩人”,他相信那是一位來自遠方的公主。當鄰國的公主前來拜訪時,王子被她的美貌和善解人意所吸引,並逐漸愛上瞭她。最終,王子決定迎娶那位鄰國公主,而他心中那位神秘的“恩人”,也早已被他遺忘。 婚禮的鍾聲即將敲響,艾莉兒的心也隨著這鍾聲碎裂。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在婚禮的前夜,她的姐姐們從海底趕來,她們用自己的長發嚮海洋女巫換取瞭一把鋒利的寶劍。她們告訴艾莉兒,隻要用這把劍刺進王子的心髒,她就能變迴人魚,重新迴到大海。 艾莉兒拿著寶劍,站在熟睡的王子床邊,她的心中充滿瞭矛盾和痛苦。她深愛著王子,無法忍心傷害他。看著王子安詳的睡顔,她最終放下瞭手中的寶劍。當黎明的曙光照亮海麵時,艾莉兒縱身躍入瞭大海,化為瞭無數閃爍的、如夢似幻的海上泡沫。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徹底的悲劇。艾莉兒的善良和犧牲並沒有被遺忘。她的靈魂並沒有就此消散,而是升華成瞭空氣精靈,一種可以為人類做善事、積纍功德的存在。雖然她失去瞭人魚的身份和生命,但她獲得瞭永恒的靈魂,在空中自由地飛翔,為人類帶來福祉。 《海的女兒》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美人魚愛上王子的故事,它更深入地探討瞭愛、犧牲、欲望與永恒的主題。艾莉兒對王子的愛,是一種純粹的、不計迴報的愛,她甘願為愛付齣一切,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她的選擇,展現瞭人類情感中最崇高的一麵。同時,故事也揭示瞭欲望的危險性,海洋女巫的誘惑,以及人們在追求美好事物時可能付齣的沉重代價。 這個故事以其淒美的筆觸,動人的情節,以及深刻的寓意,觸動瞭無數讀者的心靈。它教會我們,真正的愛不是占有,而是成全;真正的犧牲,能夠帶來不朽的靈魂。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希望和美德也永遠不會真正地消失。艾莉兒的故事,成為瞭一個關於愛與奉獻的永恒傳說,在每一個讀者的心中,留下瞭一抹淡淡的、卻又久久揮之不去的憂傷與感動。這部童話,跨越瞭年齡的界限,用簡潔而富有詩意的語言,為我們描繪瞭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海底世界,以及一個關於愛與靈魂的動人史詩。它讓我們思考,在生命的旅途中,什麼纔是真正值得我們去追求和守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