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22
伊斯蘭文化小叢書: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伊斯蘭文化小叢書: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對這位先知兼政治傢的偉大人物的一生作簡明而完整的介紹。穆罕默德以真主使者的名義,傳授一部誦讀的經典,使阿拉伯人從部落走嚮民族和國傢,把伊斯蘭教傳播到世界各地。他的言行至今仍在影響億萬穆斯林的生活。
一、“濛昧時期”
1.阿拉伯半島
2.阿拉伯人
3.隊商貿易和希賈茲
4.阿拉伯人的拜物教
5.猶太教與基督教
二、從孤兒到先知
1.易司馬儀的子孫
2.天房剋爾白
3.麥加古來什人
4.古來什人與轉運貿易
5.哈希姆族的孤兒
6.象年
7.隱士貝希拉
8.赫蒂徹
9.為聖之前的經曆
10.重建剋爾白
三、首次啓示與先知使命
1.啓示的降臨
2.最初的穆斯林
3.早期啓示的社會意義
4.迫害與聯閤抵製
5.兩次遷徙阿比西尼亞
6.悲傷之年
四、登霄與遷徙
1.塔伊夫被逐
2.夜行與登霄
3.來自葉斯裏蔔的希望
4.阿剋巴協議
5.遷徙
五、麥地那社團
1.麥地那的社會狀況
2.先知寺的建立
3.麥地那社團的建立
4.麥地那社團章程
5.初期的衝突與對策
6.白德爾戰役
7.與猶太人關係
8.古來什人商路受阻
9.伍侯德戰役
10.聯盟戰役
11.麥地那時期的社會改革
六、阿拉伯先知
1.進軍麥加的前奏
2.侯達比葉協議
3.嚮各國君主傳教
4.海巴爾戰役
5.補行副朝
6.穆爾塔戰役
7.剋復麥加
8.侯乃尼戰役
9.遠徵塔布剋
10.僞信士
11.代錶團之年
12.辭朝
13.先知逝世
結束語:穆罕默德論
根據阿拉伯人的詩歌和傳說,伊斯蘭教以前的阿拉伯社會,在總體上仍屬於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製社會。氏族是貝杜因社會的基礎。每個帳篷代錶一個傢庭,在同一區域集結的帳篷組成一個民族。承認有共同祖先的氏族組成部落,成為基本的社會一軍事組織。貝杜因人每年周期性地沿一定的路綫遷徙,趕著共同經營的駝群和羊群,逐水草而居。由於食物和牧草的不足,他們總是分散行動,以15-20個帳篷為一夥,保持在數小時的路程之內。一旦有事,部落大約可以集閤500人左右的軍事力量。貝杜因人的名稱,就起源於這種小遊牧群。
評分29. (死時)脛與脛相纏結。
評分: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終於找到此書瞭。
評分24. 在那日,許多麵目是愁苦的,
評分這是從人性角度描寫的一本書,分析瞭穆聖時期阿拉伯半島的各種情況,介紹瞭穆聖作為思想傢和政治傢的主要事跡。
評分22. 在那日,許多麵目是光華的,
評分6. 他問復活日在甚麼時候。
評分部落成員之間保持著民主和平等的關係。部落首領捨赫(長老)由推選産生。他必須是年高德劭、智勇兼備、仗義疏財的成員。他的職權是仲裁而不是命令,是遵循而不是引導部落的統一意誌。在公共事務中,他靠經驗、威望和感召施加影響,並不能獨斷專行,因為權利和義務屬於氏族,而且不能超齣部落之外。他的主要職責是維係部落的團結。部落的公共事務則須取得各氏族的一緻同意,由長老會議(麥吉裏斯)決定。調整人們相互關係的社會規範,主要是世代因襲的習慣(遜奈)。破壞或違犯部落的遜奈,就是侵犯部落集體利益,將要受到全體的譴責和懲罰。其中最嚴厲的措施是解除氏族關係,違犯者因此成為不受保護的人。所以,貝杜因人要對氏族和部落,而不是名義上的首領絕對忠誠。氏族和部落則保障他的權利和生計,為他所受的傷害報復,對他的罪行負責,並在他死後繼承他的遺産。在貝杜因人的氏族情感中,集體的榮譽和利益至高無上,血統和宗譜的高貴優於一切。在部落之外,不存在共同的利益和權力,人們不受傳統規範的約束。在部落的習慣中,外人和敵人是同義詞。
評分非常好的書 物美價廉 值得收藏
伊斯蘭文化小叢書: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