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商品名稱: | 國學典藏版:三國誌(套裝全4冊 插盒裝 足本無刪減 帶裴鬆之注) |
ISBN: | 9787546149042 |
齣 版 社: | 黃山書社 |
定 價: | 299 元 |
作 者: | 陳壽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齣版時間:2015-04-01 | 版次:1 | 頁數:1390 |
印刷時間:2015-04-01 | 印次:1 | 字數:800000 |
主編推薦 | |
《三國誌》中的《魏書》、《蜀書》、《吳書》原本是各自成書的。現存早的《三國誌》刻本是北宋鹹平六年(1003 年)國子監刻本,三書雖已閤並,但還是分彆發刻的。本書以宋紹興、紹熙兩種刻本配閤校勘的百衲本為底本,並參考瞭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本、同治六年(1867 年)金陵書局活字本、光緒十三年(1887 年)江南書局刻本等,同時又擇取瞭《三國演義》清刻圖本中的版畫九十餘幅。 在體例上,本書正文分兩個部分,大字號書宋字體的,是陳壽《三國誌》;小字號仿宋字體的,是“裴注”。 |
內容簡介 | |
三國,指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 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期間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的一段曆史時期 ;陳壽的《三國誌》,是記載這段曆史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三國誌》共六十五捲,其中《魏書》三十捲,《蜀書》十五捲,《吳書》二十捲。《三國誌》敘事精煉,取材嚴謹,史實準確,與《史記》、《漢書》、《後漢書》齊名,一起被稱為“前四史”。 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市)人,生於蜀國後主建興十一年,卒於晉惠帝元康七年。少年好學,師從蜀國學者譙周(約 201―270),後在蜀國任觀閣令史 ;因為不願屈事宦官黃皓,屢遭遣黜。入晉後,曆任著作郎、治書侍禦史。晉滅吳後,搜集三國時期的官私著作,著成《三國誌》;此書以三國並列,實屬首創。“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纔。”(《晉書·陳壽傳》)此外,還編有《蜀相諸葛亮集》等。 在陳壽撰寫《三國誌》之前,魏、吳兩國已有官修史書,即王瀋(?―266)編修的《魏書》、韋昭(204―273)編修的《吳書》;此外,還有魚豢(生卒年不詳)私撰的《魏略》。上麵這三部史書,是陳壽修史的主要依據。 然而,蜀國卻“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三國誌·蜀書·後主傳》),所以,蜀國的史料隻能由陳壽自己去直接搜集。陳壽本是蜀人,又師事譙周,在蜀時就留心蜀事,後來又用心搜集,約經十年時間,終於寫成瞭《蜀書》。不過,即使如此,《蜀書》的內容也較其他兩國的少很多。 同時,《三國誌》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由於史料不足,《三國誌》沒有設置錶、誌。錶,指年錶,既能以較小篇幅羅列齣各個曆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等以便於查閱,又可補充紀、傳中不便明言但又不可或缺的內容 ;誌,主要是記錄各朝各國的典章製度、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等內容。其次,陳壽見到的史料有限,又對所參考的史書刪削過多,導緻《三國誌》失之於簡略。 正因為如此,裴鬆之為《三國誌》進行瞭作注補缺。裴鬆之(372―451),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市)人,南朝宋代史學傢,曾任國子博士、永嘉太守等職。宋文帝(407―453)認為《三國誌》傷於簡略,便令裴鬆之兼采眾書以作注補缺。卻說,東晉以後發現的史料逐漸多瞭起來,所以裴鬆之纔得以廣泛采擇。元嘉六年(429 年),裴鬆之完成瞭作注工作,並上呈《上〈三國誌注〉錶》。 “裴注”不同於以往的訓詁注法,而是側重於史料的補充和考訂,力求做到補缺、正訛和存異。宋文帝看後稱贊說“此為不朽矣”(《宋書·裴鬆之傳》)。 “裴注”補充的史料相當豐富,甚至導緻後人多批其繁蕪。但是,“裴注”所引材料比較完整,而且這些史料的原本現今已經基本亡佚,所以,從保存史料的角度看,“裴注”的價值相當高。 |
目 錄 | |
晉書·陳壽傳 I 宋書·裴鬆之傳 III 上《三國誌注》錶 VI 三國誌捲一 魏書一 武帝紀 三國誌捲二 魏書二 文帝紀 三國誌捲三 魏書三 明帝紀 三國誌捲四 魏書四 齊王芳 高貴鄉公髦 陳留王奐 三國誌捲五 魏書五 武宣卞皇後 文昭甄皇後 文德郭皇後 明悼毛皇後 明元郭皇後 三國誌捲六 魏書六 董卓 李傕 郭汜 袁紹 子譚 子尚 袁術 劉錶 三國誌捲七 魏書七 呂布 張邈 陳登 臧洪 陳容 三國誌捲八 魏書八 公孫瓚 鮮於輔 閻柔 陶謙 張楊 公孫度 子康 康弟恭 康子晃 康子淵 張燕 張綉 張魯 三國誌捲九 魏書九 夏侯惇 子楙 韓浩 史渙 夏侯淵 曹仁 弟純 曹洪 曹休 子肇 曹真 子爽 子羲 子訓 何晏 鄧颺 丁謐 畢軌 李勝 桓範 夏侯尚 子玄 李豐 許允 王經 三國誌捲十 魏書十 荀彧 子惲 孫甝 孫霬 荀攸 賈詡 三國誌捲十一 魏書十一 三國誌捲十二 魏書十二 三國誌捲十三 魏書十三 三國誌捲十四 魏書十四 三國誌捲十五 魏書十五 三國誌捲十六 魏書十六 三國誌捲十七 魏書十七 三國誌捲十八 魏書十八 三國誌捲十九 魏書十九 三國誌捲二十 魏書二十 三國誌捲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三國誌捲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三國誌捲二十五 魏書二十五 三國誌捲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三國誌捲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三國誌捲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三國誌捲二十九 魏書二十九 三國誌捲三十 魏書三十 三國誌捲三十一 蜀書一 三國誌捲三十二 蜀書二 三國誌捲三十三 蜀書三 三國誌捲三十四 蜀書四 三國誌捲三十五 蜀書五 三國誌捲三十六 蜀書六 三國誌捲三十七 蜀書七 三國誌捲三十八 蜀書八 三國誌捲三十九 蜀書九 三國誌捲四十 蜀書十 三國誌捲四十一 蜀書十一 三國誌捲四十二 蜀書十二 三國誌捲四十三 蜀書十三 三國誌捲四十四 蜀書十四 三國誌捲四十五 蜀書十五 三國誌捲四十六 吳書一 三國誌捲四十七 吳書二 三國誌捲四十八 吳書三 三國誌捲四十九 吳書四 三國誌捲五十 吳書五 三國誌捲五十一 吳書六 三國誌捲五十二 吳書七 三國誌捲五十三 吳書八 三國誌捲五十四 吳書九 三國誌捲五十五 吳書十 三國誌捲五十六 吳書十一 三國誌捲五十七 吳書十二 三國誌捲五十八 吳書十三 三國誌捲五十九 吳書十四 三國誌捲六十 吳書十五 三國誌捲六十一 吳書十六 三國誌捲六十二 吳書十七 三國誌捲六十三 吳書十八 三國誌捲六十四 吳書十九 三國誌捲六十五 吳書二十 |
很棒的一套書,個人很喜歡。
評分書質量很好,值得購買
評分618買的,書不錯,孩子喜歡
評分包裝得很好,而且很精美,無破損,完美呈現瞭古貌,裴注也是完整的,還有配圖,挺!
評分相當滿意,看三國誌一定要看裴注的
評分好書,內容全麵
評分還不錯
評分好書,內容全麵
評分書是正版,質量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