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灵活流畅的文笔,扼要介绍了中国宦宫(太监)的由来及其在历代的发展、变化和影响;综述了明代宦官的概况;接着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将明代两百多年间的著名宦官(如郑和、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和宫廷内部的重大事件(如“土木之变”、“夺门”事变,帝位之争、厂卫之争等),作了生动的叙写。书中广泛反映了明代的朝野斗争与社会生活,形象展现了明代政治制度和特务组织(锦衣卫、东厂、西厂)的发展演变情况,深刻揭示了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著者在系统、全面介绍各朝宦官的奇闻异事及其对宫廷政治的重大影响时,还将朱元璋建国到崇祯帝覆亡的全过程,也生动、概略地勾画出来。读者从中会大开眼界,深感这是一部栩栩如生的封建宫廷斗争史和高度浓缩的中国太监演变史。
作者简介
温功义,(1918-1990),重庆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大公报》的老报人,历史学家,著有《明代官宦》、《三案始末》。
目录
一、明代宦官的概况
二、郑和下西洋
三、从永乐到宣德
四、王振擅权和土木之变
五、保卫都城与上皇回京
六、南内的禁锢和夺门
七、夺门以后
八、明宪宗·汪直·东厂和西厂
十、正德年间,宦官之势复起
十一、嘉靖初年的议礼
十二、朝臣门户之渐兴
十三、冯保和张居正
十四、万历一朝政务的败坏
十五、从万历到天启
十六、天启间的魏忠贤
十七、崇祯铲除魏忠贤
十八、明代的灭亡
精彩书摘
说到宦官的来源,在早大概只有两条:一是由于战争的掳掠,二是得自籍没罪人的家属。在奴隶制社会时,对外作战,掳获奴隶原本是作战的目的之一,把掳来的幼童净身(阉割)而为宦者,当然也是例有的常事。这种做法不仅古已有之,直至明清,一直还是宦官的来源之一。把罪人的家属没而为奴,这也是行之已久的古法。在这些被没而为奴的家属中,便有不少年幼的人被净了身,送进宫去,成了宦官。秦时的赵高,便是这类人中最出名的一个。在宦官的需用不多之时,从上述的两个来源得到的宦官原本足用,但到了需用日多之时,便又时见不足,得另辟蹊径了。
另外的途径有二:一是由宫中的执事太监各向自己的家乡去招选;一是等候一些自宫求职的人自行来投。
那些回乡招选的太监,大都是在宫里已经混出了些头面的宦官,他们自愿干这个差使,一是可以回乡夸耀一番,二则也可借此增添自己在宫中的势力。他们所要收的都是乡中较贫苦的幼童,所以首先便要与幼童的家人谈洽他们的身价。一经谈妥,幼童便算已经纳入他的门下,由他为之净身,有时甚至还要改姓,然后便被带人宫去,在他或是比他的身份更高的宦官名下做个小太监,开始练习宫中的诸般事务。由于一经谈妥便要离家、净身、入宫,所以去做宦官也被称为“出家”。
前言/序言
大家史说:明代宦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郑孝胥
评分
☆☆☆☆☆
已收到,还没使用,用后再来评价
评分
☆☆☆☆☆
评分
☆☆☆☆☆
郑孝胥
评分
☆☆☆☆☆
内容还好,有一些个人观点
评分
☆☆☆☆☆
非常满意!价格实惠!
评分
☆☆☆☆☆
编辑
评分
☆☆☆☆☆
温功义先生的《明代宦官》和《三案始末》是其代表作和成名作,内容严谨、详实,是了解明史的好书。不知为什么紫禁城出版社未出《三案始末》,期待。
评分
☆☆☆☆☆
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郑孝胥晚年因张静江引荐收南浔杨一萍为弟子,杨一萍亦以擅长行书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