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藥方食技》主要介紹中藥、方劑、中成藥、食療藥膳以及針灸、推拿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操作。全書既有辨證用藥之正方,也有民間驗方、針灸推拿與藥膳食療之法,還有預防保健之措施,學者可根據需要選擇而參考之。中醫藥學是吾中華民族偉大寶庫之一,有著悠久的曆史和優良的療效。它經曆瞭漫長歲月的生息發展,始終與人們的生存鬥爭相結閤,為吾中華民族之繁衍昌盛作齣瞭寶貴而重要的貢獻。
目錄
第一章 中藥的一般知識
一、中藥的性能
二、中藥的用法
第二章 常用中草藥
一、解錶藥
二、清熱藥
三、瀉下藥
四、利水滲濕藥
五、化濕藥
六、祛風濕藥
七、理氣藥
八、活血祛瘀藥
九、止血藥
十、消食藥
十一、驅蟲藥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藥
十三、祛寒藥
十四、開竅藥
十五、平肝熄風藥
十六、安神藥
十七、湧吐藥
十八、補虛藥
十九、收斂藥
二十、外用藥
第三章 方劑的一般知識
一、方劑的組成與配伍
二、方劑的分類、劑量和用法
第四章 常用方劑
一、解錶劑
二、瀉下劑
三、和解劑
四、清熱劑
五、祛暑劑
六、溫裏劑
七、錶裏雙解劑
八、補益劑
九、固澀劑
十、安神劑
十一、開竅劑
十二、理氣劑
十三、理血劑
十四、消劑
十五、祛濕劑
十六、祛痰劑
十七、治風劑
十八、治燥劑
十九、驅蟲劑
二十、湧吐劑
二十一、治瘍劑
二十二、外用劑
附:常用中成藥
一、解錶類
二、瀉下類
三、和解類
四、清熱類
五、祛暑類
六、溫裏類
七、補益類
八、固澀類
九、安神類
十、開竅類
十一、理氣類
十二、理血類
十三、消導類
十四、祛濕類
十五、祛痰類
十六、治風類
十七、潤燥類
十八、驅蟲類
十九、治瘍類
二十、其他類
第五章 食療藥膳
一、藥膳的特點
二、藥膳的烹調
三、食療常用食品
四、注意事項
第六章 針灸
一、經絡腧穴概述
二、手三陰經
三、手三陽經
四、足三陽經
五、足三陰經
六、任督脈
七、刺灸法
八、治療概述
第七章 推拿
一、推拿療法概述
二、成人推拿手法
三、手法練習
四、小兒推拿手法
五、小兒推拿特定穴
六、推拿治療學概述
七、推拿治療的注意事項
精彩書摘
第一章 中藥的一般知識
一、中藥的性能
中藥的性能,是指藥物的特性和功能。藥物的性能,是我國曆代醫藥傢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積纍藥物治病的豐富經驗,進而加以概括和總結,並以陰陽、髒腑經絡等學說為其理論基礎,創造並逐步發展的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它是整個中醫學理論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性味
性味,包括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麵的性能。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區彆,又有聯係。
1.性有寒、熱、溫、涼四種,通稱為四性或四氣。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藥性;寒和涼之間、熱和溫之間隻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說藥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彆,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在陰陽屬性上,寒涼屬陰,溫熱屬陽。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從藥物作用於人體發生的反應歸納齣來的。例如,感受風寒、怕冷發熱、流清涕、小便清長、舌苔白,都是寒的癥狀,這時用紫蘇、生薑煎湯飲服後,可以使病人發一些汗,就能消除以上癥狀,說明紫蘇、生薑的藥性是溫熱的。如果生瞭疔瘡、熱癤、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小便黃色、舌苔發黃,或有發熱,這就是熱的癥狀,這時用金銀花、菊花來治療,可以得到治愈,說明金銀花、菊花藥性是寒涼的。可見寒涼藥,大多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育陰潛陽等作用,常用來治療熱證、陽證。溫熱藥,大多具有溫裏散寒、助陽益火、活血行氣、芳香開竅等作用,常用來治療寒證、陰證。如果在應用中,不明藥性,不分陰陽,治療陽證、熱證用熱藥,陰證、寒證用寒藥、藥證不符,勢必促使病情惡化,産生不良後果。
此外,尚有一些平性藥物,即是指藥性的寒和熱都不甚明顯,作用較為平和的藥物,但是實質上也有偏寒或偏溫的不同,仍屬於四性的範圍,所以雖然有寒、熱、溫、涼、平五性,而一般仍稱為四性。
前言/序言
中醫學習叢書:中醫藥方食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