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活血祛痰清湿热,假邪出路审三焦,病毒肝炎六经治,黄疸寒湿每偏多,灿灿橘子色,并非尽阳黄,舌苔黄腻不尽湿热,阴虚湿困进退有法。
内容简介
真知灼见,振聋发聩,一花一世界。于兹荟萃精华,指点迷津无遗蕴,叹为观止。灵机妙绪,启人心扉,千叶千如来。且看熔冶古今,临证活人有灵珠,岂可不读。
目录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黄疸胁痛臌胀卷(上卷)》目录:
古代医家经验
黄疸
黄疸临证准绳
黄疸论
阐扬金匮奥旨指陈攻补戒律
辨析诸黄取法仲景
治从五脏扶正泄浊
黄疸临证传灯
论黄疸源流述证治大法
治疸必分阴阳论
黃疸黑疸辨
攻下治疗黄疸举隅
黄疸案举
黄疸医案一则
黄疸慎勿滥用苦寒
黄疸医案三则
黄疸案说
黄疸医案
胁痛
气郁胁痛论
……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黄疸胁痛臌胀卷(下卷)》目录:
慢性肝炎
补脾调肝为大法 清解攻伐总宜慎
调补为主 慎用攻破
温肾勿燥清利过 和中守方缓收功
病势缠绵亦泰亦否 治必应机入细入微
养阴活络为大法 扶脾培元乃要策
伐肝必兼滋水 邪热方易清除
慢肝临证需细微 斡旋救误仗古方
柔肝养阴 善为配伍
清泄湿热 养阴实脾
运用仲景法 辨治乙肝病
体用同调 求诸中焦
慢肝重瘀血 证病需同辨
祛瘀疏肝胃 胁痛柴胡方
理气疏肝难为主,滋肾和肝可收功
治肝五法
辨证察秋毫 投药守宜忌
虚实夹杂难循一法 效方达药唯求应机
伏其所主,清热解毒
兼顾正气,重用化瘀
……
精彩书摘
诸疸脾湿病也。疸有五:曰黄疸,曰谷疸,曰酒疸,曰女劳疸,曰黄汗,其名各别。
仲景谓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其故何也?盖疸病既成,则由浅而深,当速治。曰十八日者,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若其病延至十五日,又加三日,则一气有余,虽未满四候,而愈则竟愈,故曰为期,过此则根渐深而难拔。曰治之十日以上瘥者,言至十日以外必宜瘥;倘不瘥而反剧,必不若初治之可取效,而为难治矣。此仲景言诸疸之期也。
古人谓黄疸之为病,如盒曲罨酱,湿热郁蒸变色。大抵湿胜,则所蒸之色若熏黄黑晦,热胜则所蒸之色若橘黄鲜亮,最宜分别。而熏黄黑晦一症,若兼一身尽疼,乃是湿病,非疸,当从湿治,疸则身未有疼者。试即五疸形症治法详言之。如遍身面目悉黄,寒热,食即饥,黄疸也。经言目黄者曰黄疸,以目为宗脉所聚,诸经之热上熏于目,故目黄可稔知为黄疸也(宜茵陈五苓散连服,以小便清为度)。若无汗,则汗之(宜桂枝黄芪汤)。腹满,小便涩,出汗,则斟酌下之(宜酌用硝黄汤)。腹满欲吐,但以鸡翎探吐之,呕则止之(宜小半夏汤)。
如食已头眩,寒热,心中怫郁不安,久则身黄,谷疽也,因饥饱所致,亦名胃疸,以胃气蒸冲得之。经曰:已食如饥者胃疸是也(宜茵陈汤)。
如身目黄,腹如水状,心中懊侬不食,时欲吐,足胫满,小便黄赤,面黄而有赤斑,酒疸也。因酒后胃热,醉卧当风,水湿得之(宜栀子大黄汤、加味柴胡汤)。
若但心满不食,尿赤,则不用前剂(宜当归白术汤)。或变成腹胀,渐至面足肿及身,急须培土(宜藿香扶脾饮)。如薄暮发热恶寒,额黑微汗,手足热,腹胀如水,小腹满急,大便时溏,女劳疸也。实非水湿,因房事后醉饱而成。经所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正理论谓得之女劳者是也(宜加味四君子汤)。若兼小便不利,解之(宜滑石散)。兼身目黄赤,小便不利,清理之(宜肾着汤)。
……
前言/序言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黄疸胁痛臌胀)(套装上下卷)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