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长期以来执计算机世界之牛耳,被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和国家竞争力的堡垒,甚至《经济学人》杂志指出,“IBM的失败总是被视为美国的失败”。1993年,郭士纳刚刚接手IBM时,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亏损高达160亿美元,正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媒体将其描述为“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坟墓”。
在郭士纳为IBM掌舵的9年间,这家公司持续赢利,股价上涨了10倍,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有人评价,郭士纳的两个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一、保持了IBM这头企业巨象的完整;二、让IBM公司成功地从生产硬件转为提供服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
郭士纳在书中将自己使IBM改天换地的辉煌岁月娓娓道来,既有只有CEO才接触得到的第一手内部资料――各种会议卷宗、事态行将有变的种种蛛丝马迹、重压之下背本一战的各项决策,又有带领一家巨型公司大步向前的高屋建领、深思熟虑的管理思想。
郭士纳是技术的外行,但是他却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调整让一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IT企业重振雄风。在这部惊涛骇浪的管理传奇中,郭士纳将他对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与竞争力、企业转型的种种真知灼见寓于生动的记述当中,丰富、翔实、推心置腹,对所有商务人士备加关注的“传统企业如何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务实而灵活的现代企业”作了最完美和精彩的诠释。
##我没看懂。
评分##有guts去做 还做得这么成功 本身就励了个志啊
评分##除了翻译太烂太烂,烂到阻碍快速阅读思考,很多地方脑子里自动换成英文才通顺,其余完美。通篇干货!从接任开始,首先发现IBM最重要的几个问题:1、中央集权式管理导致责权不分 2、一味追求落后产品利润导致沉没成本一再扩大。其次,归纳一下郭士纳的优点,(也可以说是全球TOP经理人特点):1、简单直接不怕得罪人 不喜官僚主义 2、不怕犯错 3、正视公司体系缺点 执行力超强4、建立优秀的领导团队 不怕重新开始。 几个关键性决策:1、保持公司完整性 2、改变经济模式 3、再造商业模式 4、出售不良资产。每一点都需要勇气决心决断力执行力。但进行如此大刀阔斧改革必然受到很多阻力,本书提得太少。有一股白人精英特有的傲慢,当然作者成就也配得上这样的傲慢。推荐所有转折中企业和个人阅读
评分##越到后面越觉得深藏智慧。果然是具有战略目光又有透彻执行力的领导者。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笨重的大象内部动手术实现跳舞。PS:我非常不喜欢IBM的招聘界面。 反观daimler,同样百年历史,我确只看到各自为政。也许他们严谨,但是严重的傲慢,藐视市场。重视华丽的报告而非实效(华丽和简明不是一个概念)。并且并没有一套很好的激励制度。任期制又使得领导短视,忽视长远利益。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即便有着诸多不是,一个企业总能不断的靠名气吸引优秀的员工(虽然留不住),也总能够盈利(虽然不长久或者不多),是该说钱太好赚还是什么?
评分##太多起死回生值得借鉴。管理实践:重视电脑整机业务(下调价格扩大现金流);强调以客户为导向;建设管理班子并废除委员会;财务止血(裁员、出售资产、业务领域再造);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产品在实际场景中解决与交付;保持公司完整性并打造全球性企业(分行业集团);重振品牌(外包给奥美全权代理);制定以绩效考核的工资待遇;改革难在资源配置。战略分析:认定客户看重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整合入企业流程的公司,IT产业将变为以服务为主导而非技术为主导(错误);认定网络化计算模式将代替PC,半预言了IoT时代众多的网络接口设备和定制化芯片需求(正确);认定基于数据传输、存储、计算、服务的软件大发展(正确),因此退出应用软件和系统、主攻服务和中间件(错误);认定电子商务的网络计算(正确)。科技行业是网络效应、赢者通吃。SY
评分##080813--080824
评分##郭士纳
评分##有guts去做 还做得这么成功 本身就励了个志啊
评分##每隔一年需重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