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东欧札记二种 | 作者 | 金雁 |
| 定价 | 42.00元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 ISBN | 9787506084499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选题为金雁老师早期经典作品《火凤凰与猫头鹰》《新饿乡纪程》合集,记录了一位历史学者对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全方面的观察与评论。内容包括作者对东欧转轨的研究评述,多篇东欧政坛人物的评价以及东欧相关作品的解读等。正如作者所写,东欧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乐观者宣布“火凤凰已经在灰烬中新生并起飞了”。而悲观者则声称“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才会飞”。到底是凤凰还是猫头鹰,作者通过长时段深入而细致观察,描绘了一幅清晰的画面——但并非一个明确的结论。 |
| 作者简介 | |
| 金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联-俄罗斯、东欧问题研究专家。曾任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院苏联东欧处处长、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现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特邀研究员。 |
| 目录 | |
| 序 上篇 东欧的时空旅行 脱亚入欧——走向“饿乡”(一) 苏波初历——走向“饿乡”(二) “洋插队”开始了 竞争时代与田园风情 古老的斯摩棱斯克——苏联纪行之一 动荡的莫斯科——苏联纪行之二 列宁格勒巡礼——苏联纪行之三 消费品变奏曲 五一纪闻 肖邦故乡行 乌卡舍维奇如是说(一) 乌卡舍维奇如是说(二) 转轨时期的波兰老人 格莱里赫老太太 博览会咏叹调 签证趣闻 圣域采飞——波兰、俄罗斯宗教掠影 亡灵节奥斯威辛自由女神——波兰人心中的“二战” 宗教狂热与宗教宽容——波兰国民性印象之一 不怕流血怕流汗——波兰国民性印象之二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波兰国民性印象之三 “第二思潮”——东欧异见运动的冬天 中篇 不合时宜的阅读 读不懂的高尔基 “只有一次,等于没有” 真假亨廷顿与东西亨廷顿 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理论 再谈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 重新发现恰亚诺夫 俄国革命之谜与“神人创造”的“新时代” 发人深省的“白”与“黑” “否定的自由”:高调还是低调? 亚洲是自由主义的典范吗? 剖析游民文化 理解世界,理解现代化 是大师,而不是圣人 下篇 炼狱之门——前苏联和东欧经济、政治变革札记 众说纷纭话“休克”——东欧、(前)苏经济改革评论之一 从“稳定”到“改造”——东欧、(前)苏经济改革评论之二 东欧私有化:“没想到”的开始与“没想到”的结局——东欧、(前)苏经济改革评论之三 东欧:私有化的万花筒——东欧、(前)苏经济改革评论之四 山重水复应有路——前苏联东欧国家转轨进程再评述 捷克模式:公平与效率的协奏曲 当今世界的极端主义:“左”与“右”的大混合 明日俄罗斯:又一个魏玛共和国? 这“暗礁”绕得过去吗? 战后五十年与变后五年——波兰小农的坎坷路程 俄国农业何时重振雄风 平民总统热列夫 捷克“休克疗法”的“主治大夫”——克劳斯 低调而务实的波兰总统亚克瓦希涅夫斯基 “否则就永远不能讲了”——斯托雷平改革与俄国知识界的保守思潮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分为三部曲,东欧的时空旅行、不合时宜的阅读和变革札记。从女性学者金雁的真实见闻,东欧的社会现象、领导者、文学作品和各国经济政策等方面介绍了前苏联和东欧各国转轨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是一本立足学术高度、用生动的语言记录东欧历史时刻的经典作品,金雁始终以中国问题为坐标考察东欧各国,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分析精准。 |
| 文摘 | |
| 序言 | |
(满58包邮)东欧札记二种 金雁 这本《东欧札记二种》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名字里那份“札记”的亲切感,仿佛是作者在某个遥远的地方,用私人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我想象中的“东欧”,是带着一丝神秘、一丝沧桑的,是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交织的地方。金雁这个名字,则给我一种学者的严谨与人文关怀的联想。这本书,是否能带领我穿越时空的尘埃,亲身感受那些古老的城堡、静谧的乡村,以及东欧人民身上独特的生活气息?我期待它能呈现出一个鲜活的东欧,而非仅仅是地图上的一块区域。我希望,作者的笔触能够细腻且充满画面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呼吸着那里的空气,品尝着那里的味道。它或许会描绘出布拉格的查理大桥上,晨曦洒落的金色光辉;或许会讲述华沙老城里,历经沧桑却依旧坚韧的生命力;又或许会聚焦于某个小镇,那些淳朴的面孔和不变的生活节奏。我更看重的是,这些“札记”背后,是否蕴含着作者对历史、文化、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次精神的探索。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我对东欧的好奇心,带来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让我对这个充满故事的地区,产生更深切的理解和共鸣。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文化隔阂,展现不同民族独特魅力的书籍情有独钟。《东欧札记二种》这个书名,本身就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脑海中浮现的“东欧”,是一个充满故事和变革的地区,它经历了辉煌的帝国时代,也承受过战争的创伤,如今正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我希望这本“札记”能够捕捉到这种复杂性,用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视角来展现东欧的风貌。我渴望看到作者,不仅仅是描绘那些著名的景点,更能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去理解他们的情感。也许,书中会描绘出某个小镇的复活节庆典,那种充满宗教色彩和家庭温馨的场景;也许,会讲述在某个咖啡馆里,与当地人进行的一场关于历史和未来的深入交流。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非常个人化、也非常真诚的笔触,去记录下那些触动她的瞬间,并将它们转化为文字,传递给我。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感受到东欧人民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本书,是否能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东欧?我对此充满期待。
评分我对于“札记”这类作品,总是抱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因为它意味着一种自由的表达,一种真实的记录。《东欧札记二种》这个书名,给了我无限的遐想空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与我日常认知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人文情怀的东欧。我想象中的东欧,并非只有冷战时期留下的刻板印象,而是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精神。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去捕捉那些发生在东欧土地上的细微之处。也许,是清晨阳光洒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的庄严;也许,是布达佩斯多瑙河畔,夜晚灯火辉煌的浪漫;又也许,是某个不知名小镇上,一位老人脸上刻满的沧桑与智慧。我希望,作者的文字能够如同镜头一般,将这些场景定格,让我身临其境。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够将这些个体观察,升华为对东欧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这本书,是否能够让我看到,在那些看似遥远的国度里,人们同样拥有着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故土的深情?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对这个充满魅力的地区,产生更深切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连接。
评分读过太多关于欧洲大陆的宏大叙事,我更偏爱那些能够深入细节、展现个体生命体验的文字。《东欧札记二种》这个名字,恰恰契合了我此刻的阅读偏好。我想象中的“东欧”,并非只有历史教科书里的政治地图和战争年代的残酷,而是充满了无数平凡而动人的生活故事。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非常贴近地气的语言,去描绘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背后的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在某个小镇的市集上,一位老奶奶手工制作的蕾丝花边,讲述着世代相传的技艺;又比如,在某个乡村的旅馆里,与当地主人的一场关于家庭和传统的闲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蕴含着最真实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文化印记。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这些被忽视的美好,并将它们用文字放大。我更期待,在这些“札记”的背后,能够读到作者对生命、对时间、对人性的思考。它是否能让我看到,在东欧这片土地上,那些普通人是如何在历史变迁中,依然努力地生活,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温暖的慰藉,让我感受到,无论在哪里,生命的力量都是如此顽强和美好。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所营造的那种沉浸式阅读体验所打动。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旅行指南,也不是那种生硬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了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和细腻的观察。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穿梭于东欧那些古老的城市和小镇。我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布拉格,不仅仅是有 Astronomical Clock 的热闹,更是藏匿在小巷深处的咖啡馆里,弥漫的浓郁咖啡香和低语的捷克语。那种历史的厚重感,透过那些斑驳的墙壁和古老的建筑,扑面而来。而另一部分“札记”,则带我进入了另一片东欧的土地,那里或许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捕捉到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节,比如当地人脸上淡淡的笑容,街头艺人演奏的悠扬乐曲,又或者是某个市集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这些琐碎的瞬间,往往最能触动人心,也最能展现一个地方的灵魂。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否能将这些个体经历,上升到对更广阔的东欧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它是否能揭示出,在那些看似平静的生活之下,涌动着的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我期待的是一种能够引发我思考,让我对东欧的认知产生颠覆性改变的阅读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