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

华韵: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詹永明 著
图书标签:
  • 笛子
  • 简谱
  • 基础教程
  • 华韵
  • 乐器教材
  • 音乐教学
  • 入门
  • 民族乐器
  • 笛子教学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35719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5613
品牌:人民音乐出版社(PEOPLE’S MUSIC PIBLISHING HOUSE)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中华韵:引你步入音乐的殿堂;每一面乐谱都是你从艺之道的华章;华韵:学琴的必由之路,每一首练习,都会丰富你艺术的典藏;一曲悠扬的姑苏,一段深情的二泉,纤细的指尖,在音符上翩翩舞蹈;才艺小舟,荡漾在“乐”的海洋。

内容简介

  《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为大家讲授了笛子,笛子艺术的发展需要继承和创新,音乐的表现需要多种手段,没有坚实的基础就难以达到这一目的,作者从笛子技巧表现手段“气、指、舌”三方面,科学、系统、规范地编写了训练教材,对推动和加强笛子基本功训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为笛子教学和教材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衷心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笛子艺术的教学与演奏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师德至上,健康地发展。《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引你步入音乐的殿堂,每一面乐谱都是你从艺之道新的华章。《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是学笛子的必由之路,每一首练习都会丰富你艺术的典藏。一曲悠扬的姑苏,一段深情二泉,纤细的指尖,在音符上翩翩舞蹈,才艺小舟荡漾在“乐”的海洋。

作者简介

  詹永明,1957年生于杭州,自幼师承浙派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1975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后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深造。詹永明的笛子艺术在八十年代的全国民族器乐比赛中名列榜首(笛子组名)。近十年来在国际国内的比赛中频频获奖,并多次赴世界二十多个国家演出,讲学,被人们誉为“神奇的魔笛”。其代表作品有《听泉》(获全国第六届音乐作品评选二等奖) 《断桥会》、《婺江欢歌》、《西湖春晓》、笛子协奏曲《兰花花》、《长恨绵绵》等,.著有《笛子基础教程》、《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下册)、《中国竹笛名曲欣赏与教学》、《笛子十讲》等论文著作。录有《喜相逢》、《华夏新声》、《西湖春晓》、《听泉》等十多张CD唱片。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全总歌舞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现已移居新加坡。
  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教授,新加坡笛子学会会长等职。荣获中国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华韵”民族音乐精品教材系列》

中国民族音乐的舞台化,历经一百来年的发展,无论是技术技巧,还是表演风格,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各大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更加趋于科学严谨,在众多大师级演奏家、教育家的努力下,逐步探索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系统地、严谨的教学理念。但是,相对于教学上的科学化、系统化,民乐教材的编写和规范却略显不足。自2008年起,我们诚邀国内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编写一套广泛适用于民族器乐教学的专业教程,我们将其比喻为“民乐界的车尔尼教程”,旨在推动民乐教材的科学化、系统化、统一化。总体结构在初级、基础、中级、高级四册综合练习曲集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编写若干册技术专项练习曲集,如弦乐器的弓法练习、换把练习,弹拨乐的过弦练习、弹挑练习,吹管乐的流畅练习、快速练习,打击乐的轮奏练习、滚奏练习等。经过渐进式的积累、完善与实践的检验,该套图书已初显民族器乐教材系列、系统规模,包括了竹笛、二胡、板胡、古筝、琵琶、阮及打击乐等专业,总品种数已达五十余种,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目录

第一课 笛子入门知识
一、笛子的构造
二、笛子的类别
三、演奏姿势
四、持笛方法
五、按孔方法
六、最佳口形
七、呼吸方法
八、注意呼吸时出现的问题
九、笛膜的作用
十、笛膜的选、贴、保护法
十一、笛子的选择、保护及修理

第二课 笛子入门练习
一、指法表
二、演奏符号
三、识别音符与发音、按孔练习[筒音作辱)
练习[1]—[40]

第三课 小工调[筒音作辱)
练习[41]—[66]

第四课 正宫调[简音作孕)
练习[67]—[95]

第五课 气息基础训练
一、长音练习
练习[96]
二、气震音练习
练习[97]—[103]

第六课 颤音训练
练习[104]—[109]

第七课 吐音训练
一、单吐练习
练习[110]—[121]
二、双吐练习
练习[122]—[137]
三、三吐练习
练习[138]—[141]
四、吐音综合练习
练习[142]—[147]
五、花舌音训练
练习[148]—[149]

第八课 历音训练
练习[150]—[154]

第九课 赠音、叠音、打音训练
一、赠音练习[155]—[158]
二、叠音练习[159]—[162]
三、打音练习[163]—[164]
四、颤音、叠音、赠音、打音综合练习
练习[165]—[168]

第十课 滑音、垛音训练
一、滑音练习[169]—[172]
二、滑音综合练习[173]—[175]
三、剁音练习[176]—[179]
四、剁音综合练习[180]—[181]

第十一课 尺字调(筒音作6)
练习[182]—[192]

第十二课 六字调[筒音作3)
练习[193]—[206]

第十三课 重奏曲练习
练习[207]采茶扑蝶
练习[208]在泉边
练习[209]小天鹅舞血
练习[210]喜迅传来乐开怀
练习[211]阿拉木汗
练习[212]旱天雷
练习[213]半个月亮爬上来
练习[214]沙枣花儿香
练习[215]奋勇向前

前言/序言

  詹永明君,是中国笛坛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涌现出来的最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奏员。堪羡他刚过而立之年,艺踩几乎遍及五大洲,所到之处,有口皆碑,“魔笛”、“神笛”之称,屡见于各国报刊评论。
  詹永明的演奏风格,脱胎于浙派,博采众长,南北兼融,路子宽广,刚柔并济。力求在技巧上全面地吸收与不断创新。力求在表演上技艺交融,声情并茂,深刻地表达音乐之本质与内涵。在作曲理论上刻苦钻研,创作、改编了大量的笛曲和论文著作。近十年来,在国内及国际竞赛中,桂冠连戴,硕果累累。海内外发表了他的笛子独奏专辑《听泉》、《西湖春晓》、《喜相逢》、《华夏新声》、《台湾民谣管乐专辑》等多张激光唱片和磁带,《詹永明笛子十讲》、《中国竹笛名曲欣赏与教学》也相继出版。去年应聘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笛子课程,诚乃昆仑灵秀,神州多精英,长江黄河,后浪更比前浪高。我作为他的老师,欣慰之情,自不待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笛艺虽小,若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这是其一;虽专心致志而乏明师之引导则也不能得也,这是其二。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纵观古今中外,凡在事业上有成就者,走的都是这条道路。成就有大小,比之三间茅房能避风雨,此成就之小者;摩天大厦,巍巍工程,此成就之大者。这两种成就的本质区别,首先在于基础。基础的坚度与建筑物高度厚度成正比,这是常识。我们中国有许多老生常谈,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都是告诫后学者,切莫临渊羡鱼,而是应该退而结网。
  詹永明君九岁开始学笛,十五岁从师于我。我先以三载寒暑对他进行气、指、舌的系统训练,结合乐音三要素(音调、音品、音量)的正确掌握,节奏观念的训练,视奏的训练等,完成三个单元的课程。然后指导他进行创作,指导他艺术实践,再然后推荐他到中央音乐学院深造,不断提高艺术修养的深度与广度。学艺的过程,前前后后,岂止十年寒窗。夏练龙身浸汗涎,冬练凤尾凝寒冰。深夜练,则棉被蒙头,手电照明,以免影响别人睡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攀登高峰之路,从来不是平坦的。
  本书之作,盖有所为也,总结并整理自己得到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去芜存精,荐以首创。使后学者既能系统地、科学地、正确地迅速入门,又能沿着成功的道路,窥及笛子艺术的精义与奥秘。这对读者是良师益友,对作者则可温故而知新。愿读者与作者都能从此书中得到教益。
《竹韵清音:中国传统竹笛演奏入门与精进》 --- 卷首语:寻觅指尖上的千年回响 这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并深入解析中国竹笛演奏艺术的综合性教程。它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堆砌,致力于引导学习者构建起完整的音乐认知框架,从气息的调校到指法的精妙,再到乐曲意境的把握,力求为每一位热爱竹笛的朋友搭建一座通往高远笛音的坚实桥梁。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多位在笛箫领域享有盛誉的演奏家与教育家。他们基于数十年的舞台实践与课堂教学经验,精炼出最适合现代学习者接受与吸收的学习路径。我们深知,学习一门古老的乐器,不仅是掌握技巧,更是与历史对话,与文脉相连。因此,本书的内容设计,处处体现着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尊重与传承。 --- 第一部分:笛子本体与发音基础——“气”之玄机 本部分是构建良好演奏习惯的基石,重点在于“气”与“形”的统一。 第一章:笛子的形制与选择 竹材的哲学: 探讨不同竹材(如紫竹、黄竹)的特性如何影响音色。详细介绍笛身结构(吹孔、膜孔、音孔、助音孔)的制作工艺与对声音的物理影响。 初识名笛: 介绍常见的笛子类型,如曲笛、梆笛、定音笛,及其适用的音乐风格和音域特点。为初学者提供选购指南,强调“因材施器”的原则。 调性与定音: 深入解析笛子的“定调”概念,不同调性笛子(D调、G调等)在合奏与独奏中的地位。 第二章:气息的驾驭与调和 横膈膜的苏醒: 详细分解正确的呼吸方法,从腹式呼吸到气息的深度与广度训练。强调气息的“深、匀、稳、长”。 吹孔的角度与力度: 科学分析吹孔与唇部的接触点(口型),提供镜子辅助练习法,帮助学习者找到最佳的“风柱”入口点。 气流的转换与控制: 讲解如何通过气流的强弱变化来控制音量(力度记号),并初步引入“气震音”的基础概念,即如何用气息模拟出声带的颤动效果。 第三章:基础指法与音阶的构建 “笛孔”的解放: 系统介绍六孔、七孔笛子的指位规范。强调手指的放松与独立性,避免僵硬。 首调唱名法(Do-Re-Mi): 以最直观的方式教授基础音阶的按法与吹奏,注重音准的校正。 连音与断音: 区分气流在相邻音符之间的处理方式,区分连贯的“圆滑音”与清晰的“吐音”。 --- 第二部分:技法精炼与风格初探——“指”与“韵”的融合 在掌握了基础气息与指位后,本部分开始引入中国竹笛特有的装饰技巧,并初步接触不同地域的音乐语言。 第四章:吐音的层级与变化 单吐的精确性: 教授“T”音发音法,并过渡到“D”音发音法,探讨舌位与气流的配合。 双吐的流畅性: 详细解析双吐的原理,强调舌头在口腔中的运动轨迹,目标是实现“舌随音走,气不断线”。 三吐的节奏掌控: 针对快速乐段的准备,训练三吐的稳定与均匀度,为演奏炫技性乐曲打下基础。 第五章:颤音与滑音的艺术性运用 指颤的细腻表达: 区分“指颤”与“气颤”,重点讲解手指在音孔上做微小颤动的技巧,用于表达哀怨或悠长的旋律。 滑音(Portamento): 教授如何通过手指的逐渐离开或覆盖音孔,实现音高间的平滑过渡,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极具感染力的表现手法之一。 花舌的初步尝试: 介绍花舌(Trill)的基本原理,多用于模仿鸟鸣或表现热闹气氛,作为进阶技巧的铺垫。 第六章:地域风格的启蒙 南派清丽与北派雄浑: 初步对比南北笛派在音色处理、装饰音使用频率上的差异。 模仿自然意象: 引导学生尝试用笛声描绘具体的自然景象,如“风吹竹叶”、“流水潺潺”,培养音乐的画面感。 --- 第三部分:音乐实践与乐曲赏析——“心”与“魂”的交融 此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精选的经典曲目,巩固所学技法,并提升音乐的审美层次。 第七章:基础练习曲的结构分析 节奏型分解练习: 针对十六分音符、附点节奏等难点进行专项分解练习。 音准与色彩练习: 专门设计练习,要求在保持稳定气息的前提下,逐级改变音色(从“尖亮”到“圆润”)。 第八章:传统曲目片段解析 本章精选数首具有代表性的入门级传统曲目片段进行深度剖析,而非全曲教学。 《姑苏行》选段: 侧重于气韵的连贯性和滑音的柔美处理,体会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 《扬鞭催马》选段: 强调快速的单吐与双吐的爆发力,感受北方草原的开阔与热烈。 曲式结构初步认知: 引导学习者理解“引子-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的基本结构,从而更好地把握乐曲的起承转合。 附录:记谱法与术语速查 简明扼要的中国传统记谱法(工尺谱)与五线谱、简谱的对照参考。 关键演奏术语(如:揉、滑、颤、花、轻、重)的含义与标记示例。 --- 结语:循序渐进,方得始终 竹笛之道,贵在坚持与领悟。本书的编排,旨在提供一个结构清晰、层层递进的学习蓝图。我们深信,只要秉持着对音乐的敬畏之心,持之以恒地练习,每一位学习者都能穿透竹管,触摸到中华文化中那份历久弥新的、穿透心灵的清音。愿此书,成为您竹笛旅程中忠实可靠的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华韵: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从未接触过笛子,但对中国传统音乐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想找一本入门级的教材。市面上虽然有不少笛子教材,但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零散,很难系统地学习。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盏明灯。首先,它的标题就点明了“十四课”的教学体系,这让我对学习的进度和内容有了清晰的预期。这种结构化的编排,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因为不知从何学起而产生的挫败感。而且,“简谱版”的标注,对我这种不熟悉五线谱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简谱的直观性,让我可以更专注于吹奏本身,而不是被复杂的谱号所困扰。我尤其期待书中在基本指法、呼吸技巧、气息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掌握笛子的发声原理和基础演奏方法。当然,作为“上册”,我猜测内容会侧重于最基础的入门知识,比如笛子的构造、持笛方法、基本音阶练习等等。希望书中会有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动作。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系统且易于上手,非常适合像我这样想要系统学习笛子,但又希望过程不那么枯燥的初学者。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开始我的笛子音乐之旅了!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华韵: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华韵”二字,仿佛一下子将我带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悠远意境,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我是一个对民族乐器有着深厚情感的人,笛子更是我心中的“风之语”。然而,过往的零散学习经历,总是让我感到力不从心,缺乏系统性。《华韵》的“十四课”设置,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仿佛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为初学者铺就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轨迹。我尤其欣赏它标注了“简谱版”,这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更多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也能轻松入门。我非常好奇,这十四课将如何循序渐进地展开?是先从最基础的口型、气息训练开始,然后过渡到指法练习,再到简单的乐曲片段,还是有其他的创新编排?我希望它能在气息的运用上给予详细的指导,因为我知道笛子的音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息的控制,这是初学者最容易遇到的难点。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的介绍,让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技巧的掌握,更能体会到笛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一本教学工具,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在音乐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评分

《华韵: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单是书名就充满了艺术气息,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对很多乐器都颇感兴趣,但总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入门教材而止步。笛子,这种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乐器,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意难平”。“十四课”的设置,让我看到了系统学习的希望。我常常在想,一本好的入门教材,应该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者,从零基础掌握最基本的技术。我非常关注这本书在“基础”部分是如何讲解的。例如,关于笛子的选购,是否会有一些建议?关于持笛姿势,是否会有详细的图示?关于吹奏的姿势,又该如何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简谱版”的标注,更是让我倍感亲切,这意味着我可以更加专注于吹奏本身,而不是被复杂的乐谱所困扰。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包含一些非常基础的练习,比如单音的练习、简单的音阶练习,甚至是模仿一些简单的自然声音的练习,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建立对笛子发声的感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惊喜,让我能够真正地“上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想学”的阶段。

评分

翻开《华韵: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情。“华韵”这个名字,便足以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笛子音乐魅力的深刻理解。我一直觉得,民族乐器是最能承载一个民族情感和历史的载体,而笛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以“十四课”的模式呈现,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学习笛子,但又担心自己难以坚持的“三分钟热度”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救星。明确的课时划分,让我能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更容易产生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的成就感。更让我欣喜的是“简谱版”的标注,这对于我这种五线谱“绝缘体”的人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负担。我特别期待书中在“基础”二字上的体现,希望它能从最最基本的手型、指法、呼吸等环节开始,不跳跃、不省略,一步一个脚印地讲解。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曲,既能巩固所学,又能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当然,作为“上册”,我猜测它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与“亲切”的完美结合,既有严谨的教学体系,又不失对初学者的关怀。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华韵: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上册)(简谱版)》就如同它所教授的乐器一样,充满了一种温润而有力的质感。“华韵”,让我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而“笛子”,更是与自然、与情感紧密相连。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人,一直梦想着能够用笛子奏出动人的旋律。然而,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教材,我总是感到无从下手。《华韵》的“十四课”设计,给我一种踏实感,仿佛为我规划好了一条清晰的学习道路。这种系统性的教学,对于我这种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尤其是“简谱版”的标注,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我期待书中能够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笛子的基本原理,比如如何发出第一个音,如何控制音的高低,如何运用气息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我猜测,“上册”的内容会侧重于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可能会包含一些关于笛子的保养、清洁的常识,以及一些基础的练习曲。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音频或视频的辅助资源,这样我就可以边听边学,事半功倍。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既专业又接地气,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看到了真正掌握笛子演奏的希望。

评分

物流很快,东西也不错。就是没给发票。

评分

全书下来全是简谱!!!!!!

评分

京东快递发货速度快,产品质量好,买着放心。

评分

很好

评分

全是简谱练习,一课就是一段话加上无休止的练习,有的一段话都没有,新手拿来有毛用。其它人的评论是假的吧,还物有所值,感觉不值这个价!

评分

很详细~初学者的必备教材……

评分

老师让买。完全不懂。发货很快。值得信赖

评分

还不错,上面写的挺详细的。

评分

还不错的不错的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