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4卷)》包括明代末叶以来的道教思想和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这两编内容。根据诸多道经以及相关历史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明代中叶以来道教思想流迁所具有的三大特征:一,运用三教理论来讲述内丹操作规程;第二,在上层社会相对冷落道教的时候,民间下层却把道教作为自己的精神故乡;第三,迫于时局的变化,道教思想有时会以一种超常方式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
卿希泰,男,1928年生,四川省三台县人。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本科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曾任四川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科规划评审组副组长、首届全国高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宗教学研究》、《儒道释博士论丛》和《宗教与社会丛书》主编。先后编著出版《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宗教概论》、《道教文化新探》、《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等各类学术著作700余万字,并荣获国家级和部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3次,其中一等奖6次、二等奖5次。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五编 明代末叶以来的道教思想
引言
第三十三章 全真龙门派的内丹性命学和三教合一思想
第一节 伍柳仙宗的修道理论及其对三教关系的解释
第二节 王常月的《龙门心法》、《初真戒说》
第三节 张清夜《阴符发秘》、《玄门戒白》的思想发挥
第四节 刘一明与《道书十二种》对修道理论的阐扬
第五节 闵一得与《古书隐楼藏书》的全道说
第三十四章 东、西、中派的丹功理论及其特色
第一节 陆西星对内丹双修理论的贡献
第二节 傅金铨“阴阳双修”的内丹理念
第三节 李西月的内丹思想及其特色
第四节 黄裳的内丹理论与儒道融通思想
第三十五章 明代末叶至民国道教劝善书的思想变迁
第一节 道教劝善书的流传与兴盛
第二节 道教劝善书流传与兴盛的形式内容
第三十六章 民国以来的道教思想及其研究成果
第一节 陈撄宁的仙学思想
第二节 易心莹的教理思想
第三节 现代学者对道教经典的整理与思想研究
第四节 陈莲笙的弘道思想及其理论推动作用
第五节 “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探讨
第六编 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引言
第三十七章 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道教思想对民间结社宗教的影响
第二节 道教思想对少数民族宗教的影响
第三节 从明清小说看道教思想的社会影响
第三十八章 道教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再认识
第一节 道教哲学的基本建树、特征与作用
第二节 道教伦理思想的要旨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节 道教医学的法脉、历史地位及其未来发展
第四节 道教养生精神与生命自我超越
第五节 道教文学及其思想蕴涵的综合审视
第六节 道教艺术的主要形态与审美情趣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百年来道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后记
精彩书摘
然后方去静观人定,定中本性圆明,慧光朗照,神气忽然灵悟,则山河大地,不出一身;万物死生,不出一念。自真主灵明,便有把柄,不入轮回。”
既然修道就是修真身、修法身,出生死与色身没有关系。既如此,那为什么修法身又要借血肉之色身来完成呢?原因就在于法身之“真光”不圆满,故必须借色身多行善事,关键是应“把色身看轻,法身看重,借假修真,保真弃假,以求脱离苦海。然无这色身,无从修处,便致一灵法身,不能自主,投人六道轮回转去,就费力了”②。如何借假修真呢?他说:“这修真法内,又有两途,两途之中,有真有假,有有为,有无为。”⑨什么是有为法?诸如:“搬精运气,接命添油,返老还童,长生不死,著相去修。又有升铅降汞,打鼎烧茅,服食灵丹,吞符餐气。这些都算借假修真,都是有为种种假法。岂能见性立命,解脱轮回么?”,④有为法是不好的,不是真正的借假修真。什么是真正的借假修真呢?这就必须明白何为生,何为不死,他说:“不死者岂是凡身,长生者非关形质,彭祖至今何在?颜子万劫还存。不死者我之法身,长生者我之元暴,如来也有寂灭之期,深入涅槃之境;老聃也有飞升之日,高超大赤之天。道存即是人存,法在即同身在,死而不忘者寿,千万劫不坏的无名之名,生而不有者形,千百世无损的无相之相。恒河沙莫可量、莫可算的圣贤,哪一个不从这玄关出入?无鞅数不可思、不可议的仙佛,哪一个不由这大路往来?明明白白的天衢,怎奈迷人疑惑不信;清清静静的佛国,怎奈凡夫障碍难除。”⑤不知大道,不信仙佛,冤深业重,而又不知忏悔,或是虽有所悟,但没有真心、恒心向道的人,“虽是生已算死人,肉走尸行,比畜生只多得个能言会语,昼眠夕寐,比植物反少却那挺干舒枝。”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4卷)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