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师的心灵》一书由一流的名家来细说他孺慕的前辈,诚然高明,而所附的插图也选得很丰富,可以大开读者的视野。例如傅抱石的那幅“湘夫人”,印证的诗境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那帝子绰约的丰姿,那漫天降落的枫叶,衬着洞庭层层迢递的风涛,那种神秘的清淡高雅,虽然没有波提且利的“维纳斯之诞生”那么富丽、性感,但其微妙的魅力却不逊色。连屈原见了,怕也会惊艳不已吧。好在枫叶没用艳红着色,否则就堕入商业气息的陋俗了。
作者简介
何怀硕,1941年生,著名画家、杰出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深受梁实秋、余光中等文学大家的推重。
《孤独的滋味》(人生论)、《苦涩的美感》(艺术论)、《大师的心灵》(画家论),是他著述的精华,被世人称作“怀硕三论”,拥有众多的读者。
目录
自序
绪说
苍头异军
熔数千年碑碣金石铸成苦铁
寻常巷陌起高华
苍拙古奥浑厚华滋
精彩书摘
话说从头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一九六四年,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看到台北市南海路一家裱画店墙上裱了一幅傅抱石的斗方人物画,不禁怦然心动。裱画店老板告诉我,如果我有新台币八百元,可以卖给我。可怜当时东挪西借。我竟无法筹得八百元来。后来听说为专仿齐白石画某姓李的传统画人买去,加上微利,转售给了洋人。这一份懊恼,到现在还不曾释怀。幸好当时裱画店老板让我留下这幅画的照片,到今天还能慰情聊胜于无。
那时候八百元是一个小公务员一个月的薪水。当时台北许多“国画大师”的画,每幅都要几千乃至几万元。而近代的画家,名气较大如齐白石、徐悲鸿,每幅不过几百或上千元便可买到。那时候傅抱石的名字陌生得多,八百元算是高价。
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在说明并借以引申:
第一,近代中国画家有哪几位真正的大师,我们社会上近十几年来才略有所闻。而且,如果没有域外(西方及日本)的收藏家、评论家、博物馆、研究机构、近代美术史家及艺术拍卖公司乃至市场价格的“提示”与“刺激”,我们贸然不知。
其次,近代历史的断层,使我们对艺术的鉴赏目光如豆,心胸闭锁。来台的老一辈画家,根本不愿意评介宣扬近代以来第一流中国画家的成就。来台的“大师”们乐得关起门来,序齿排辈,划地自雄。
……
前言/序言
大师的心灵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此书闲时可阅,没有太多学术价值。
评分
☆☆☆☆☆
此书闲时可阅,没有太多学术价值。
评分
☆☆☆☆☆
还可以,不过价格有点贵。
评分
☆☆☆☆☆
此书闲时可阅,没有太多学术价值。
评分
☆☆☆☆☆
书法著作,有购买的价值
评分
☆☆☆☆☆
书法著作,有购买的价值
评分
☆☆☆☆☆
还可以,不过价格有点贵。
评分
☆☆☆☆☆
好书好服务!信赖是京东!
评分
☆☆☆☆☆
《懷碩三論》是藝術家、評論家何懷碩先生30多年來所寫的文字精華大整合。包括他過去出版十本書中最重要文章的精選、修訂以及近十年來所寫未出版的新著。三論是《人生論》、《藝術論(上、下卷)》、《畫家論》共冊。分別為《孤獨的滋味》、《創造的狂狷》、《苦澀的美感》、《大師的心靈》,涵蓋了他人生、思想、心靈活動的全領域。《人生論》是他在人生行旅中種種品味、發見、感想與思索的文章。《藝術論》是他藝術思想截至目前為止最重要的觀念性論述文字。《畫家論》則是他對近代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最傑出畫家的評論。懷碩先生的另一隻筆則是他的繪畫創作,繪畫與文字創作對他來說是行者的兩足、飛鳥的雙翼,兩者他都有同樣豐碩的成果,在畫壇上是少見的異數。《懷碩三論》四書之出版可以說是他三十年心路歷程之告白,也意味著他另一生命階段的再出發。而對於與他神交的讀者朋友以及後來者,《懷碩三論》的編輯出版也隱含了他對他們的感激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