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第2版)[货币银行学(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全书基本遵循该教材的章目编排,包括6篇,共分25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复习笔记,主要根据《金融学》(第2版)并参考其他金融学教材整理了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结合本教材和新参考资料对该教材的课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圣才学习网/中华金融学习网提供黄达《金融学》名师网络班与面授班(随书配有圣才学习卡,网络班与面授班的详细介绍参见本书书后内页)。本书及配套的网络班与面授班特别适合各大院校学习该教材的师生以及在高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参加金融学科目考试的考生使用。
目录
第1篇 范畴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2章 信 用
第3章 金 融
第4章 利息和利率
第5章 外汇与汇率
第2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第6章 金融市场概述
第7章 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第8章 金融中介概述
第9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10章 中央银行
第11章 金融体系格局——市场与中介相互关系
第3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12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4篇 宏观均衡
第13章 货币需求
第14章 货币供给
第15章 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
第16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第17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18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19章 货币政策
第20章 IS-LM模型与总供求均衡模型
第5篇 金融监管
第21章 金融鉴管
第22章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第6篇 专论
第23章 金融与发展
第24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第25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
精彩书摘
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市场经济不可能离开货币:家庭个人的日常收支、个体经营者的生产生活、企业生产流通的运转、机关团体职能的履行、政府财政收支及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离不开货币。
货币流通体系:以个人、企业、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及对外货币收支构成国民经济的五大货币收支系统,这些收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可割裂的货币流通活动总和。
二、货币的起源研究货币的起源问题就是研究货币产生的问题,关于货币的起源或货币产生的理论有多种,对其可以归纳为三类。
1.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1)价值及其形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理论,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商品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用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但所含的价值是同质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在不同的商品体内,都是同质的,所以不同商品通过彼此体内凝结的不同劳动量即价值量进行衡量、对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中讲到商品有两个属性,相应的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交换中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为了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需要结合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同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相适应的。它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也是货币产生的阶段。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前言/序言
国内外经典教材习题详解系列: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版)(附卡)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