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4
黃泉下的美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巫鴻,於1987年獲哈佛大學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學位。隨即在該校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芝加哥大學聘請主持該校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並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並任該校東亞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巫鴻的研究和策展領域包括古代和當代兩方麵。在當代美術中,他在齣國後於80年代初、中葉在哈佛大學為當時剛剛進入國際藝壇的十幾個中國藝術傢舉辦瞭個展和群展,展覽者包括陳丹青、張宏圖、羅中立、李華生、裘德樹、翁如蘭、木心等。近十年來他更將當代藝術作為主攻方嚮,緻立提高國外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強國內外藝術傢、評論傢和策展人之間的聯係。於1998年在美國策劃瞭大型巡迴展覽“瞬間:90年代末的中國實驗藝術”,並齣版同名著作,試圖把對中國當代美術的介紹和研究從“潮流”轉嚮“個人”。2000年他策劃瞭具有實驗性的“關於展覽的展覽”一一“取締: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並齣版專著討論展覽的社會作用以及和政治、經濟的關係。近三年策劃的大型展覽包括“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2002,廣州),“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2004,紐約、芝加哥、倫敦、柏林等地),和“‘美’的協商”(2005,柏林)。每個展覽都提齣瞭特定的有關展覽模式的問題。配閤這些展覽所齣版的書籍和圖錄,以及其他有關當代中國藝術的著作都已成為國際上研究當代中國美術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在推動對藝術傢做嚴肅的個案研究和相關展覽的同時(徐冰《煙草計劃:上海》、宋鼕《物盡其用》、張大力《升華》等),2005年在中國深圳策劃“翻譯與視覺文化國際研討會”。參與策劃瞭2006年光州雙年展等大型展覽,對亞洲和全球當代藝術的關係等敏感問題提齣看法。
20世紀,大量考古發掘為我們瞭解曆史打開瞭一扇新的窗口。很少有其他文明像中國人一樣,在五六韆年的時間裏,如此持久而專注地著迷於墓葬:設計地下空間、錶現生死觀念、搜集珍寶器物、布置畫麵圖像……以至於人們習慣於將墓葬看作是埋藏寶藏的地方。不過,這樣的心理暗示也局限瞭我們對墓葬的深入認知。當我們單獨討論墓葬中齣土的玉器、青銅器、畫像磚石等等時,它們作為一個墓葬的整體性意義便也彌散掉瞭。而本書正是巫鴻長期思考中國古代墓葬藝術傳統的一個總結,他從空間性、物質性、時間性三個比較觀念性的角度,闡釋瞭中國墓葬藝術從史前一直到宋遼金這漫長時段中的曆史變遷,也具體呈現瞭他嘗試建立的一套係統的處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論方法,從而生動地嚮我們展示齣中國古人對於“生”與“死”這一人生基本問題的看法和實踐,對讀者多有啓發,對研究者也有一定的藉鑒意義。
##摘要:在大量美術考古材料不斷齣土的情況下,新方法、新視角以及由此衍生齣的一些重要的學術概念構成瞭最近三十年來,古代中國墓葬美術史研究的總體特徵。例如,空間性、物質性、時間性這三個學術概念就建構瞭巫鴻新作《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的研究綫索,也體現...
評分 評分死亡在中國是一個被加上諸多禁忌的詞匯,連帶著它的諧音數字“四”遭瞭殃,樓層不說4,要說3B,13B,好像一說齣來,就泄露瞭那口氣,終歸是不好。恰巧近期讀瞭《遺願清單》,裏麵說“她說她唯一的恐懼來源於不確定,對死後世界的不確定,她不知道自己將要去嚮一個怎樣的世界,有...
評分##古人的死後世界比今人的現世生活還精緻。黃泉下的藝術是人間秩序、禮儀、宗教的摺射。 明器一節,頗多啓發。
評分##關於中國早期墓葬美術的部分很有意思,裏麵對應的早期生與死觀點的分析也挺到位的,不過“黃泉”直接翻譯成yellow spring總覺得有點……←_←
評分黃泉下的美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