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 1
何謂金石學…………………………………………………… 2
科學與藝術…………………………………………………… 6
古董與現代史…………………………………………………10
第一章 金石學及其係譜 .................................................. 12
禮製與政治……………………………………………………12
藝術史上的碑刻………………………………………………18
明代金石學與賞玩的問題……………………………………21
碑刻與漢學……………………………………………………24
古器物和 18 世紀的曆史編纂學… …………………………27
碑刻書法的新視野……………………………………………29
第二章 維新時期的金石學 ............................................... 33
古物研究與清代的社交網絡…………………………………35
金石畫派………………………………………………………40
金石學與晚清教育改革………………………………………43
地理學的作用…………………………………………………48
第三章 熱愛古物:平麵與立體 ....................................... 51
癡迷與正統……………………………………………………52
私傢收藏與博物館之爭………………………………………56
藏主和市場……………………………………………………59
尋求真品………………………………………………………61
拓片……………………………………………………………63
圖譜……………………………………………………………67
第四章 吳大澂的古文字學和古物研究 ............................ 73
書法與今文經、古文經之爭…………………………………74
銘文與《說文解字》… ………………………………………77
彝器與政治……………………………………………………79
古物的理念……………………………………………………81
實驗派金石學…………………………………………………83
第五章 甲骨文的發現 ...................................................... 88
誰發現瞭甲骨文………………………………………………89
甲骨文與政治演進……………………………………………93
甲骨文和三皇五帝……………………………………………98
第六章 羅振玉與私傢學者的兩難 ................................. 106
教育改革傢………………………………………………… 107
考古學與保護文物的失敗………………………………… 109
齣版傢……………………………………………………… 115
古董商……………………………………………………… 119
第七章 王國維:從古器物學到曆史學 .......................... 124
西學的召喚………………………………………………… 125
古物研究與保守政治……………………………………… 128
曆史科學與民族起源……………………………………… 131
古物的質疑………………………………………………… 133
敬惜文字資料,光大清學遺産…………………………… 138
學者之死…………………………………………………… 142
尾聲 消遣的未來 ............................................................ 145
參考書目 ........................................................................... 148
索引 .................................................................................. 177
附文 中國古文物實踐中的客觀測量 .............................. 187
譯後記 .............................................................................. 196
· · · · · · (
收起)
?知名漢學研究者力作,海外漢學研究最新成果
?金石學如何從古代文人收藏把玩的私人愛好,逐步演變為現代曆史和考古學學科?
?書畫收藏、器物收藏、甲骨收藏,都有哪些特點,古物圖譜的製作,有哪些方法?古物的收藏和研究有哪些重要人物?
?吳大瀓、羅振宇、王國維等在傳統與現代交替中的人物,如何從收藏逐漸走嚮發現、研究,進而主動保護文物、用現代方法研究古物?
?本書亦可視作一部“金石學的近現代史”,金石學在近代中國由傳統嚮現代轉型的過程中,吸收瞭西方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和視角,逐漸演化成具有現代意識的考古學和曆史研究學科。
作為一個學術領域,金石學起始於北宋時期,一直延續到20世紀。它是以古代青銅器和石刻碑碣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偏重於著錄和考證文字資料,以達到證經補史的目的,特彆金石上的文字銘刻及拓片,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金石提供瞭中國古代學者和藝術傢的吉光片羽。作者通過對金石學在晚清和近代的變遷,討論作為古代文人消遣和收藏鑒賞手段的金石學如何演變為現代曆史學的一個領域,期間,傳統金石學的研究方法、思路、與新的曆史學方法、考古學方法交融,逐漸變為現代中國曆史研究的新領域。由此,讀者也可以窺見現代中國的文化轉型。
對文化史、藝術史以及現代中國思想史感興趣的人,以及研究不同社會的古文物發展曆史的人來說,這本書都大有裨益。
——浙江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教授 白謙慎
對於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曆程研究,這部書有重要貢獻。
——牛津大學藝術史係教授 柯律格
宗小娜的這部著作,豐富瞭我們對20世紀初期中國文化的瞭解,更加突齣瞭這一時期中國政治和文化思潮的多樣性。
——康涅狄格大學曆史係教授 沙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