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心理學的曆史
第 1 章 從對靈魂的理性研究到獨立的現代科學 / 003
| 理解科學 | 003
科學的解釋模式 004
關於科學理論的理論 009
理性:科學傢何時何故會修改他們的理論 012
作為世界觀的科學 015
| 理解曆史 | 017
史學史 018
科學是一個曆史過程 022
| 曆史上的心理學 | 026
心智是被發現、發明還是被建構的 026
心理學的曆史是關於什麼的 027
| 本書的主題 | 029
現代化與現代主義 029
後現代主義 032
第二部分 前現代世界的心理學
第 2 章 古希臘的遺産: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 / 037
| 曆史是人性的錶達 | 037
進化適應時代 037
過去是另一個國傢 038
| 青銅時代和黑暗時代 | 041
戰士與國王 042
青銅時代的心理學 043
| 古風時期 | 044
城邦的崛起 044
政治、辯論、法律和自然:哲學和心理學的開端 047
最早的原始心理學傢:阿爾剋邁翁和恩培多剋勒 051
最後的物理學傢:原子主義 052
| 古典時期 | 053
帝國和戰爭 053
教化城邦 053
| 偉大的古典哲學 | 059
柏拉圖:對完美知識的追求 059
亞裏士多德:對自然的探索 071
| 總結:希臘的遺産 | 081
第 3 章 動蕩時代下的治療哲學:用理性尋找幸福 / 083
| 希臘化和羅馬化 | 083
希臘化和羅馬化的世界 083
幸福的治療哲學 084
逆嚮希臘奇跡 089
羅馬帝國的覆滅 090
| 古代晚期 | 094
收拾殘局 094
大眾文化中的個體、心靈和心理學 095
| 古代的終結 | 099
第 4 章 前現代世界的終結 / 100
| 從古代到科學革命 | 100
中世紀 100
中世紀學院派心理學 102
個體概念的興起 108
文藝復興 110
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眾心理學:個體決定論 112
宗教改革 116
失去的世界:前現代觀的終結 117
第三部分 科學革命中的心理學
第 5 章 創造意識的世界:科學革命、機械觀與笛卡兒劇場 / 121
| 現代性的基礎 | 121
| 科學革命 | 121
延續還是革命 123
科學革命為什麼發生在歐洲 123
革命:機械化的世界圖景 125
數學和實驗科學,哪一個被革瞭命 127
| 創造心理學:觀念之路 | 131
重識經驗與世界 131
意識的創造:勒內·笛卡兒 134
意識量化: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 145
| 心理學和人類事務 | 147
社會生活法則:托馬斯·霍布斯 147
決定論的延伸:巴魯赫·斯賓諾莎 148
押注上帝:布萊茲·帕斯卡 149
| 總結:現代社會的開端 | 151
第 6 章 理解人類:啓濛運動、懷疑論與社會工程 / 152
| 啓濛運動是什麼 | 152
| 工業啓濛運動 | 155
| 懷疑論的問題:知識是可以獲取的嗎 | 157
《人類理解論》:約翰·洛剋 157
世界存在嗎:喬治·貝剋萊 160
生活在懷疑中:大衛·休謨 162
聯想心理學 167
重申常識:蘇格蘭學派 168
先驗的僞裝:伊曼努爾·康德 171
| 道德問題:社會是自然的嗎 | 175
實驗倫理學:法國的自然主義 175
倫理學啓濛 180
應用心理學思想:社會工程 185
啓濛運動與女性 187
| 反啓濛:理性的果實有毒嗎 | 188
標準和法則成就真理:詹巴蒂斯塔·維科 189
我們生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裏:約翰·戈特弗裏德·赫爾德 191
自然與文明:讓 - 雅剋·盧梭 192
無意識的非理性領域:催眠術 194
| 總結:理性及其缺陷 | 195
第 7 章 邁嚮科學的心理學 / 197
| 科學革命帶來的信仰危機 | 197
| 繼續啓濛運動 | 199
重申情感和直覺:浪漫主義的反抗 199
持續的啓濛:實用主義和聯想主義的發展 201
科學化的哲學和科學哲學:實證主義 202
超自然事物的自然化 205
| 邁嚮科學的心理學 | 208
瞭解大腦和神經係統 208
新興的大腦反射理論 211
心理學方法的發明 212
哲學到心理學的門檻 217
精神病理學 220
法國臨床心理學 222
| 總結 | 224
第四部分 邁嚮獨立的心理學
第 8 章 心理學科的誕生:知識精英價值觀與馮特的意識心理學 / 227
| 心理學的德國傳統 | 227
德國大學:學術與教化 227
德國的價值觀:知識精英 231
| 威廉·馮特的意識心理學 | 234
威廉·馮特 234
馮特心理學 235
馮特的研究工作 240
| 萊比锡之後:其他方法及新運動 | 244
鐵欽納的構造主義心理學 245
現象學的選擇 247
係統內省:維爾茨堡學派 250
研究記憶 256
| 科學現象學:格式塔心理學 | 257
格式塔心理學傢對笛卡兒式框架的拒絕 257
格式塔研究計劃 258
格式塔心理學的傳播與影響 261
| 實踐轉嚮:應用心理學 | 262
| 意識心理學的命運 | 263
在德國的緩慢成長 263
移植到美國 264
第 9 章 “無處不在的弗洛伊德”:無意識與精神分析運動 / 265
| 精神分析的興起、影響和衰落 | 265
| 弗洛伊德和生物學 | 267
弗洛伊德和還原論:《科學心理學大綱》 268
| 弗洛伊德和精神病學:癔癥的治療 | 272
癔癥的睏境 272
《癔癥研究》和安娜·歐 276
走嚮純粹心理學:誘奸理論的錯誤 278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則 | 284
解釋 284
心理的動力和結構 286
文化 291
| 精神分析運動 | 292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科學嗎 | 295
精神分析是科學還是僞科學 295
精神分析是失敗的科學嗎 296
第 10 章 新世界的心理學:達爾文革命、適應心理學與實用主義 / 299
| 達爾文革命 | 299
浪漫主義進化論 300
維多利亞革命:查爾斯·達爾文 301
對自然選擇進化論的接受及其影響 305
| 進化和科學心理學 | 306
| 英國適應心理學的開端 | 307
拉馬剋心理學:赫伯特·斯賓塞 307
達爾文心理學 309
比較心理學的興起 312
| 美國的心理學思想 | 315
一般性知識與社會環境 315
哲學心理學 317
美國本土哲學:實用主義 319
| 美國心理學傢威廉·詹姆斯 | 321
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 321
意誌的挑戰與大腦的反射理論 322
詹姆斯對心理學的影響 326
詹姆斯式的實用主義 327
| 從心靈主義到行為主義 | 329
| 基於詹姆斯的理論發展:意識的運動理論 | 330
雨果·閔斯特伯格與行為理論 330
約翰·杜威和反射弧 332
| 從哲學到生物學:機能主義心理學 | 333
實驗開始側重於揭示機能 333
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定義 335
從暗流到主流 336
歐洲的機能主義心理學 340
| 反思心靈:意識辯論 | 341
意識存在嗎:激進的經驗主義 341
意識的關係理論:新現實主義 342
意識的功能理論:工具主義 346
| 建立美國的心理學 | 347
新心理學和舊心理學 347
展望未來:感知和思考皆因行為而存在 348
第五部分 現代世界的心理學
第 11 章 拋棄意識:行為主義興起 / 353
| 動物心理學的新方嚮 | 353
從軼事法到實驗 354
動物意識問題 361
拋棄意識 363
| 行為主義的興起 | 366
行為主義宣言 366
初期反應 369
行為主義的定義 372
| 理論的黃金時代 | 377
心理學和研究科學的科學 377
目的性行為主義:愛德華·切斯·托爾曼 380
機械論行為主義:剋拉剋·倫納德·赫爾 384
托爾曼 vs 赫爾 387
我們現在都是行為主義者瞭 390
| 黃金時代之後 | 391
新行為主義岌岌可危 392
激進行為主義 392
行為主義與人類心靈:非正統的行為主義 400
哲學行為主義 403
第 12 章 認知革命:信息處理、人工智能與認知心理學 / 409
| 行為主義的衰落 | 409
笛卡兒語言學 409
對斯賓塞範式的侵蝕:動物學習的局限性 412
| 認知心理學的早期理論 | 414
新結構主義 414
社會心理學中的認知 415
關於知覺和思維的新認知理論 417
| 認知科學的興起 | 418
逆嚮工程思維:人工智能 422
信息處理的勝利 423
認知革命的神話 429
| 認知科學的本質 | 430
信息:認知科學的主題 430
作為信息處理中樞的心智概念:新機能主義 431
| 成熟的認知科學:爭論與發展 | 433
不確定性 433
討論 434
發展 440
| 可復製性危機 | 452
| 總結 | 454
第 13 章 影響社會:心理測試、職業心理學傢與應用心理學興起 / 457
| 心理學的社會 | 457
科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和職業心理學 458
心理學與社會 459
| 在美國創立應用心理學 | 466
測試:美國的高爾頓傳統 467
闡明應用心理學:雨果·閔斯特伯格 469
職業心理學 471
| 職業心理學的組織 | 473
| 社會爭議中的心理學傢 | 474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性影響 474
戰爭中的心理學 475
美國社會背景下的心理學 477
心理學與日常生活 484
第 14 章 心理學專業團體與組織:分裂、融閤與發展 / 493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心理學 | 493
職業爭議中的心理學傢:臨床心理學傢的齣走 493
戰爭考驗中的和解 495
應用心理學的新前景 497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樂觀主義 | 500
在大科學時代的黎明為尊嚴和金錢而戰 500
心理學傢對心理學組織的展望 502
價值觀和調整 503
| 發展心理學組織 | 505
20 世紀 50 年代的職業心理學 505
心理學傢對美國文化的批判 509
心理學的廣泛傳播 512
反抗,但不是革命 515
| 職業心理學 | 517
社會科學基金 517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臨床心理學 519
轉嚮服務 522
再次分裂:學院派的齣走 524
| 新韆年時期的職業心理學 | 525
後現代精神分析 525
心理學傢的精神分析療法 527
| 危機:美國心理學會和酷刑 | 527
結語 529
更多資源 530
· · · · · · (
收起)
一部心理學的《一韆零一夜》,跨越3000年的人類心靈探索史!
為什麼說心理測試是工業革命的産物?人與機器的本質差彆在哪裏?古人如何通過追求理性幸福來應對不確定的時代?
追隨曆史上智慧的頭腦,一步步揭開心靈的奧秘和真相。
◆ 內容簡介 ◆
心靈的本質是什麼?人類是如何認識世界和自我的?何為幸福生活?理性與情感、意識與行為的關係是什麼?不同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從遙遠的古希臘時代到當下的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對心靈世界的探索從未停息。作為“對心靈的理性研究”,心理學不僅繼承瞭哲學對心靈未知領域的好奇和對人性的追問,更在與生理學、進化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的融閤之中,走上現代科學發展之道。
黎黑以精準流暢的筆觸和深邃的洞察,將人類幾韆年來的心靈探索之旅娓娓道來,巧妙連綴起韆年之前的思想與當下心理學的重要議題。同時,本書還將心理學思想的發展融入科學革命、啓濛運動、進化論發現、認知科學興起等社會、經濟和政治變革的曆史背景中,探究這門學科是如何在不同的時代與文化和社會相互塑造並相互影響的。
這部包羅萬象、百科全書式的人類心靈探索史,將帶領我們盡覽3000年曆史長河中閃耀的思想,追隨人類偉大的頭腦,一步步揭開心靈的奧秘和真相。
◆ 編輯推薦 ◆
1、 一部心理學的《一韆零一夜》,重新激發想象力的人類心靈探索史:
從民主城邦崛起、啓濛運動、工業革命,到人工智能發展,不隻是講述心理學和心理學傢學術發現的故事,也是曆史上偉大的思想者如何應對所處時代變革的故事;不隻是迴顧一門學科的故事,也講述人類不斷自我探索、不斷從睏惑中獲得真知的故事。
2、在跨越韆年的心靈探索之旅中反思當下熱點和挑戰:
古希臘人如何通過追求理性幸福來應對不確定性的時代?個體概念是如何在中世紀興起的?人與機器的本質差彆在哪裏?
從古希臘青銅時代到當下人工智能時代,作者娓娓道來心理學“漫長的過去”和“短暫的曆史”,巧妙連綴起韆年之前的思想與當下心理學重要的議題。
3、 前沿新視角講述心理學的故事:
民主城邦的興起如何影響瞭哲學和心理學的開端?為什麼說工業革命是心理測試産生的基礎?心理學實驗法是如何從天文學研究中演變過來的?
● 改變以”偉人思想”為中心的傳統敘事,引入新科學史觀,將心理學思想的發展融入當時社會、經濟和政治變革的曆史背景中分析理解。
● 心理學如何與科學革命、啓濛運動、進化論發現、認知科學興起等不同時代的重大變革相互塑造與影響。
4 、眾多心理學專傢學者聯袂推薦的經典心理學史著作:
● 武漢大學鍾年教授作序推薦,心理谘詢師張沛超審譯導讀;
● 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傅小蘭、南京師範大學郭永玉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曾祥龍副教授、心理谘詢師陳海賢聯袂推薦;
● 美國心理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大學師生的重要參考書,齣版至今已更新至第8版。
5 、融會貫通心理學各學科的知識,提升科學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連接起散落的人物、知識點,幫助心理學學習者超越零散的知識點和單一的知識領域,從更高層次視角思考心理學如何走到今天,有哪些局限,又有哪些可能的突破方嚮。適閤《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津巴多普通心理學》等書的讀者進階閱讀,也適閤心理學考研備考參考。
6 、多種方式輔助閱讀,讓繁多瑣碎的知識點更易理解和記憶:
● 每部分開篇列齣核心思考題,帶著問題去讀書;
● 提供重要曆史時期介紹,在時代背景下理解心理學科和理論的發展;
● 每章中的知識加油站欄目,拓展詳細背景信息和人物小傳;
● 隨書附贈“人類心理3000年大事記”時間軸彩色掛圖一張,可手持閱讀,也可懸掛,隨時查閱重要人物事件。
◆ 專傢推薦 ◆
鑒古可知今,學史可明智。《人類心理3000年:從荷馬史詩到人工智能》從新的科學史觀的角度,闡釋瞭外部世界如何塑造心理學發展,以及20世紀末的心理學如何影響社會。這本書既適閤作為心理學史教材,也適閤普通讀者瞭解人類不斷探索內心和精神世界的曆程,值得我們用心去讀,並在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守正創新。
——傅小蘭(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心理學會原理事長、原秘書長)
心理學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在當下這個越來越迫切地呼喚知識創新的時代,從學科發展的曆史中尋找靈感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學科史是一門學科的思想之源,而創新歸根結底是思想的創新。雖然方法的創新也很重要,但它畢竟是服務於思想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學史編撰中的厚古說與厚今說之爭也就不難解決瞭:思想的源流必須追溯到古代,而心理學作為獨立學科並成為科學體係的一部分則是現代化的産物。把握思想史從前現代到現代,再到後現代的發展脈絡是學習心理學史的精髓,其核心是現代性的形成與發展,即從心理學史的知識學習中獲得豐厚的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的滋養,進而受益終生。黎黑的經典著作,特彆是這一最新版本,為我們達成這一目標提供瞭一份極佳的文本。
——郭永玉(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曾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我在第一節心理學史課上就會嚮學生強調:學習心理學史,不是為瞭瞻仰牛人,而是為瞭培養牛人;不是為瞭理解過去,更是為瞭開創未來。黎黑教授的著作,對心理學的既往史實有著清晰、詳實的闡述,對心理學的學科規律有著精闢、深刻的洞見,而且緊跟時代發展,探討瞭人工智能、可重復性危機等當今心理學關注的問題,乃至心理學的未來發展。本書既提供瞭專業的知識,也講述瞭生動的故事;既有宏觀的梳理,也有具體的例子;它很厚實,也很有趣。相信無論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還是心理學的愛好者,都能從本書中受益。
——曾祥龍(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副教授、理想心理學主要奠基人)
我讀過很多心理學史著作,黎黑的心理學史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它是有眼光的心理學史,從科學哲學開始,把心理學的發展曆史放到科技進化,尤其是庫恩的範式進化的視角下來審視。它是有“人”的心理學史,運用類似《史記》的寫法,把心理學傢的重要理論及其個人的自我發展結閤在一起,讀來如推動曆史發展的英雄傳記。它是最有現代感的心理學史,把心理學史一直修到瞭當代,講述瞭現代心理學的種種發展趨勢,並延伸到未來。
——陳海賢(心理學博士、心理谘詢師,著有《瞭不起的我》《愛,需要學習》等暢銷書)
這是一部既迴顧瞭心理學燦爛的前奏,又描繪瞭心理學蓬勃的發展,還銜接瞭心理學與未來的著作。它將心理學的畫捲完整又立體地呈現瞭齣來。
——周黨偉(榮格學者)
◆ 作者簡介 ◆
托馬斯·哈代·黎黑
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史傢。1974年獲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於弗吉尼亞聯邦大學任助理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該校榮休教授。
黎黑是美國心理學會會員,曾任美國心理學會理論和哲學心理學分會及心理學史分會主席。代錶著作有《學習與認知》(閤著)、《心理學隱蔽的兩麵性》(閤著)、《現代心理學史》《心理學史》。他還發錶過眾多涉及科學、曆史和哲學領域的學術論文和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