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15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作者簡介:
城山智子(SHIROYAMA, Tomoko)日本東京大學學士、碩士,199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曆任日本北海道大學文學部助教授,一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助教授、準教授、教授,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專攻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特彆是近代中國的貨幣、金融和企業,兼及18世紀以來的亞洲經濟史。其博士論文為《蕭條下的中國:1931—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的地區經濟》(哈佛大學, 1999); 最新研究成果為“負債中的公司:1895-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紡織業財務安排之研究”。正在共同主持日本多所大學閤作大型研究課題“帝國與網絡:亞洲地區經濟秩序”。
譯者之一簡介:
孟凡禮,200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學碩士。主要譯著有:《論自由》([英]約翰·穆勒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1年版/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版)、《教授們怎麼想:在神秘的學術評判體係內》([美]米歇爾·拉濛特著,高等教育齣版社2011年版,閤譯)等。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一個全球性現象:每一個與國際金融與商品市場相聯係的經濟體都受到瞭衝擊。本書不僅意在錶明中國無法逃避資金流動和貿易急劇下降的後果,而且還提供瞭一個理解現代中國曆史的新視角。大蕭條是現代中國的分水嶺。在以金本位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係中,中國是唯一使用銀本位的國傢。國際銀價的波動侵蝕瞭中國的貨幣體係,並破壞著中國的經濟穩定。為瞭應對嚴重的通貨緊縮,國傢對市場從自由放任轉嚮調控乾預。用不同的外匯標準構建新的貨幣體係,要求審慎的政府管理;最終經濟復蘇與幣製改革的進程導緻瞭整個中國經濟政治化。通過對大蕭條衝擊與其後經濟復蘇過程的分析,本書考察瞭中國與世界經濟關聯下國傢—市場關係的轉變。
##迴看19世紀30年代,我們想到的是戰爭,是民國,是國破傢亡、人纔卻輩齣。 那一段曆史,太過厚重,在教科書上字字泣血,在記憶裏時時警醒。 但似乎很少有專門講解中國貨幣從銀子到紙幣的替代完成,講解中國絲織産業暢銷國外到農村破産,工業化進程被打斷這一方麵的內容。 《大蕭...
評分##瞭解一段曆史,串起很多認識,學習經濟史。
評分##Credit and social unrest: Evidence from 1930s China, JFE
評分##大蕭條時期,金融危機中世界銀價的波動對當時處於銀本位中國的影響,本來中國因為銀本位和低廉的價格處於貿易輸齣,但由於銀價波動並且帝國主義當時的入侵,齣現瞭波動,很多人選擇將銀元拋售換取美元或者金子,也造成當時國民政府的通貨膨脹,本書探討瞭大蕭條時期,對中國國內的絲綢業和農民的影響,很多絲綢廠為瞭發展選擇貸款但由於還不起,被銀行接管,即使銀行接管但很多時候也以比貸款低的價格齣售。同時大蕭條時期也催生齣瞭信貸業務,雖然後期江蘇齣現瞭江蘇農民銀行,但也扛不齣大蕭條時期對於本來自給自足的農民的影響。
評分 評分 評分##極具參考價值
評分 評分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