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肯特·弗兰纳利,Kent V. Flannery,密歇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教授。
译者:
陈 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考古学理论》、《当代考古学》、《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考古学研究入门》、《考古学前沿研究:理论与问题》;译作有《手》、《骗局、神话与奥秘》、《欧洲文明的曙光》、《考古学思想史》(第二版)、《时间与传统》、《龙骨山——冰河时代的直立人传奇》、《考古学:理论、方
法与实践》(第六版)、《族属的考古》等。
陈 虹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培养两年。现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惟妙
兰州大学地理学系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
董宁宁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士、剑桥大学硕士和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
殷 敏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学士、英国诺丁汉大学考古系硕士、伦敦大学考古系博士。
韩 婧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士与硕士、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目前在盖蒂文物保护中心做博士后。
潘 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赴加拿大多伦多人类学系联合培养两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总序 1
英文版序 1
中文版自序 2
2009年再版前言 1
第一编
问题与模型 1
1 研究的问题 3
引言 3
农业:“如何”还是“为何”? 3
古植物学的证据 6
瓢葫芦与西葫芦 7
豆子 8
墨西哥类蜀黍与玉米 8
玉米—豆子—西葫芦的共生 10
早期驯化模型与理论 10
模型的普遍性方面 18
小结 19
2 特化坎—瓦哈卡地区的信息流动 20
引言 20
物质、能量与信息 21
一个生态系统的选择 22
建立一个多环结构模型 23
从特化坎和瓦哈卡资料得出的一个系统论模型 24
玉米与牧豆:与人类相联系的两个植物种属例子 27
为环境多样性建模 28
时间安排 29
小结 29
第二编
文化与环境背景 31
3 圭拉那魁兹的时空与文化背景 33
引言 33
瓦哈卡河谷 33
圭拉那魁兹的发现 38
圭拉那魁兹的年代和文化定位 40
圭拉那魁兹的人口背景 41
宾福德“觅食者—集食者两分”背景里的圭拉那魁兹 42
麦克尼什“大游群—小游群两分”背景里的圭拉那魁兹 42
瓦哈卡—特化坎居址类型背景里的圭拉那魁兹 43
小结 45
4 圭拉那魁兹洞穴群的自然环境 46
引言 46
地质与土壤 48
气候与水文 49
植被带及其群丛 50
本地动物 54
较远的环境 55
小结:前陶期遗址位置的因素 56
第三编
发掘与人工制品分析 57
5 圭拉那魁兹的发掘 59
引言 59
发掘技术 61
第一阶段:初步试掘 64
第二阶段:探方D8和E8 67
第三至五阶段:主要发掘开始 69
第六至七阶段:完成主要的发掘 71
前陶期的居住面:概述 73
B层的意义 77
后古典期的地层 77
形成期的短暂栖居 78
6 打制石器 80
引言 80
技术与原料 80
类型学 82
圭拉那魁兹石器工业的基本特点 82
打制与剥片工具 83
石核与石核碎块 84
砍斫器、刮削器与石刀 85
开槽与穿刺的工具 88
其他石片与石叶工具 89
矛头 91
两面器 96
未加工制品 98
小结 99
7 圭拉那魁兹打制石器的原料产地 107
方圆10千米以内 107
距离25千米外 109
距离45—55千米外 109
8 磨制石器 111
初步讨论 111
单手磨石 112
磨盘 114
石臼 115
杂类 116
各居住面小结 117
9 圭拉那魁兹前陶期的绳索与篮子 119
引言 119
结网 119
绳索 120
纤维 121
篮子 122
各居住面小结 122
小结 123
10 木制品与相关材料 124
取火装置 124
矛头装柄设备(?) 125
仙人掌烘烤装备 126
杂类 127
各居住面小结 128
11 作为燃料的木头 130
12 鹿角器 131
人工制品类型 131
各居住面小结 132
13 粪化石和动物皮毛 133
14 放射性碳断代 135
与特化坎的比较 136
第四编
古今环境的比较 137
15 瓦哈卡地区古代期的花粉分析 140
项目介绍 140
现代花粉雨 141
河谷的植物生态 144
地表花粉记录 147
化石花粉记录 159
16 前陶期与现代的小型动物比较 197
引言 197
现代啮齿动物样品 197
前陶期啮齿动物样品 199
比较古今样品 201
鸣禽 202
小型蜥蜴 203
软体动物 204
概括与小结 204
第五编
生计形态分析 205
17 生计材料的量化分析:第五编的介绍 207
引言 207
圭拉那魁兹食物残存的性质 207
第五编的格式 210
18 米特拉洞穴的野生食物资源:生产力、
季节性和年际变化 212
1966—1976年间的植物普查 212
季节性波动 217
年际差异 218
肉食的生产力估算 219
将原始生产力换算成卡路里和蛋白质 220
19 圭拉那魁兹前陶期的植物遗存 223
植物遗存的类别 225
植物遗存的阐释 230
前陶期的农业 231
圭拉那魁兹的植被史 231
小结 232
20 圭拉那魁兹前陶期地层中的西葫芦 233
21 圭拉那魁兹的前陶期菜豆 237
引言 237
圭拉那魁兹1型豆介绍 238
圭拉那魁兹的本地野豆 239
圭拉那魁兹1型豆遗传上对驯化种可能的影响 240
22 圭拉那魁兹前陶期动物食物遗存 241
引言 241
狩猎或诱捕的动物 241
哺乳类和爬行类 247
鸟类 248
各居住面小结 249
23 圭拉那魁兹食物遗存的营养意义 252
引言 252
讨论 253
圭拉那魁兹每天摄入的假设 255
24 圭拉那魁兹食物采办区与前陶期食谱 257
食物种类与每一百克份量的关系 257
植食 257
肉食 261
洞穴遗存所代表的采获面积 262
居住面小结 267
圭拉那魁兹人口的维持面积 268
圭拉那魁兹每天的植食消耗 268
计算维持区 269
食谱的历时变化 270
第六编
居住面的空间分析 273
25 圭拉那魁兹居住面的空间分析:第六编介绍 275
图像表现技术 275
定义活动区 276
数据组 277
空间共存和分开的原因 284
26 圭拉那魁兹碎屑的空间差异: 一种描述性方法 285
引言 285
描述性估量 285
轮廓线图 287
解释轮廓线图 290
E层 290
D层 293
C层 295
B3层 298
B2层 300
B1层 302
概括与小结 305
27 圭拉那魁兹四个居住面的空间分析 307
统计方法 307
方差三维分析的介绍 307
统计技术 309
圭拉那魁兹的居住面 310
各居住面的分析结果 312
小结 319
鸣谢 319
28 圭拉那魁兹四个居住面的多维度分析 320
引言 320
活动区:空间形态构建的问题 320
认知活动区的结构 321
划分距离技术 323
Q型因子与R型因子分析 326
结果与讨论 327
历时变化 346
概括与小结 348
29 圭拉那魁兹的片段分析:斯宾塞、惠伦和雷诺兹分析结果的综合 350
片段分析 350
片段1 E层的堆积 351
片段2 D层的堆积 352
片段3 C层的堆积 353
片段4和5 B3层和B2层的堆积 355
片段6 B1层的堆积 355
人工制品与活动区 357
第七编
瓦哈卡的觅食与早期农业 359
30 觅食策略的建模:第七编介绍 361
其他计算机模拟背景中的雷诺兹模型 362
为狩猎采集者生计策略建模的其他途径 363
我们方法的基本原理 364
31 瓦哈卡河谷东部植物采集与早期农业演进的适应性计算机模型 365
Part 1 引言 365
Part 2 为狩猎采集者的决策建模 367
Part 3 瓦哈卡河谷东部材料 372
Part 4 非正式的前农业模型 373
Part 5 开发正式模型 379
Part 6 前农业的模拟 394
Part 7 为初始农业建模 401
Part 8 模拟初始农业的达成 403
Part 9 模拟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 412
Part 10 概括与小结 415
32 适应、演进与考古时段:雷诺兹模拟分析的一些启示 418
前农业阶段 418
前农业阶段的启示 418
初始农业阶段 420
初始农业阶段的启示 420
作为前农业形态延伸的农业 421
适应与考古学年表 424
第八编
概括与小结 425
33 探访大师 427
大师 428
下午 429
傍晚 431
午夜 434
拂晓 435
34 摘要 437
参考文献 440
索引 447
译后记 449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