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傢,巴黎第八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教授,國際上非常活躍的左翼思想傢,積極參與政治活動與藝術實踐,齣版哲學著作、思想評論、戲劇作品等60餘部,主要有《存在與事件》《主體理論》《非美學手冊》《愛的多重奏》《柏拉圖的理想國》等。
譯者簡介:
李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迷影叢書”主編,著有《目光的倫理》《迷影文化史》等,譯有《萊昂內往事》《特寫:阿巴斯和他的電影》等。
許珍,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吉林建築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電影史、藝術史論,學術論文、譯文發錶於《電影藝術》《當代電影》《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
巴迪歐電影美學的十個論題(代譯序) / 1
前言電影是一種思想,其作品就是現實 / 1
1電影給我的饋贈
——阿蘭·巴迪歐訪談 / 1
2論電影文化 / 27
3修正主義電影 / 49
4藝術與批評:
進步主義的標準 / 58
5優美的自殺
——評羅伯特·布列鬆的《很可能是魔鬼》 / 69
6從不屈服的人 / 72
7東方是西方良知的對象嗎?
——評沃爾剋·施隆多夫的《錯誤的證人》 / 77
8電影第二現代性的標誌 / 84
9德米事件 / 93
10瑞士:電影作為闡釋 / 98
11對法國喜劇電影的間斷注釋 / 105
12評影片《有如此多的地方值得去》 / 115
13修復意味著死亡和變化
——評影片《破壞的時間》 / 123
14電影是私有工業,也是私人景觀 / 128
15電影的虛假運動 / 131
16我們能談論電影嗎? / 139
17關於茂瑙影片《最卑賤的人》的筆記 / 147
18思考事件的齣現 / 154
19評奧利維拉的《神麯》與《愛欲修道院》 / 188
20多餘的觀看
——評讓呂剋·戈達爾的《電影史》 / 192
21對電影現狀以及思考這一現狀方式的看法,而無需得齣電影已經或正在死亡的結論 / 201
22性彆差異是可見的嗎? / 218
23對電影持久力量的絕對肯定
——評雨果·聖地亞哥的《西海岸之狼》 / 233
24評讓呂剋·戈達爾的《受難記》 / 239
25要麼去愛,要麼孤獨
——關於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木蘭花》 / 252
26寓言的辯證法
——《黑客帝國》作為哲學機器 / 276
27電影作為哲學實驗
/ 290
28電影作為民主的標誌
/ 332
29一個開始的結局
——關於電影《一切安好》的筆記 / 344
30藝術的維度
——評烏迪·阿洛尼的影片《寬恕》 / 357
31完美的世界未必可信,但可能存在
——評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完美的世界》 / 365
· · · · · · (
收起)
對阿蘭·巴迪歐來說,電影是一種教育,一種生活的藝術,以及一種思想。自1950年代末至今,他撰寫瞭三十多篇論述電影的文章,提供瞭哲學傢看電影的一種視角與解釋方式。從具有現代性的導演,如茂瑙、安東尼奧尼、塔蒂、戈達爾,到美國當代電影,如《黑客帝國》《木蘭花》《完美的世界》,本書涉及各種電影的風格,為讀者呈現瞭過去五十年來電影發展的多樣路徑。
論電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迴過頭來,發現自己還是喜歡法國
評分
☆☆☆☆☆
##【作者簡介】艾士薇,女,1982年生,華中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武漢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博士後,法國波爾多三大法語語言文學博士後。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6年被聘為珞珈青年學者。主要從事法國文學與文化、西方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著...
評分
☆☆☆☆☆
評分
☆☆☆☆☆
##涉及範圍廣
評分
☆☆☆☆☆
##當然作為一位站隊馬剋思的左翼思想傢要拋棄思想中的戰鬥性是不可能的,但也要說當站在一個純粹影迷立場,巴丟所建構的電影評述往往纔是最迷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