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4
一课经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1894.11.28—1993.07.09
美国20世纪知名经济专栏作家,曾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撰写商业和经济方面的文章。《福布斯》杂志总编辑史提夫•福布斯尊称他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引导数百万读者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传播自由经济理念,影响力极为深远。
《一课经济学》是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自1946年出版即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至今已被译成8种语言,全球销量百万。作者一生勤于写作,撰写了18本专著和无数的评论文章。其他重要著作包括《道德的基础》《凯恩斯经济学批判》等。
这个时代,信息繁杂、众说纷纭,要做个洞悉规律和趋势的明白人,掌握经济学思维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美国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早在20世纪就发现,经济学中充斥着影响人们决策的谬误,我们必须学会识别才能不被误导。整个经济学可以简化为一堂课,即关注整体而非个人或局部的利益。
《一课经济学》是一堂由浅入深的入门课,涉及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包括公共建设工程、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最低工资、房租管制、储蓄和通货膨胀。作者认为,那些看似有道理的理论和学说,比如:多难兴邦,机器抢走了就业,提高关税能保护民族产业,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能保护穷人,政府应该管制房租……其实都是片面而浅显的认知。这堂课告诉我们两种思维方式:
1.人们要避免天生短视的倾向,要关注某个经济行为的长远而非即时效应;
2.判断一个经济计划是否可行,要考略其对所有而非特殊群体的影响。
《一课经济学》呈现了不同经济学家对于政策、制度、法律、道德和人性的不同思考逻辑。经济学很复杂,但经济学思维是人人都可以习得的能力。拥有思考和鉴别的智慧,我们才能纠正思维的认知偏差,看清世间真相。
##“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和坏的经济学家区别在于,后者只看经济政策的局部效果和直接效果,而前者则计算它的整体和长远效果”。今天当我们面临经济危机回顾罗斯福新政时,尤其当金融危机已经大大强化了管制思维和左翼思潮时,也许应该重温这句话。 据说这次金融危机是大萧条以来最...
评分##感觉奥派进入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政府的作用
评分##被遗忘的是零落的大众,被掐灭的是萌生的新物。 尽管心理学对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我还是认为,把人简单的划分为感性与理性其实就已经足够解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了。生活里,我们常常是这两种思维的混合物。感性是冲动的情绪,理性是冰冷的逻辑。但是事实上,总有那些一...
评分##不用读,读完浪费时间。 这本书说明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甲乙丙丁四个人是同学,甲是底层公务员,1个月赚5千,乙是国企员工,每月赚4千,丙是外企”小白领”,每月赚5千,丁在民企奋斗,每月赚3千。因为经济指标下滑了,国家出了一个四万亿计划,据说能够带动18万亿的投资。此时通货膨胀率只有3%,政...
评分##202216 初版1946年推出,距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此书定位即是专门为社会大众著述的经济学入门读物。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影响力最大的谬误,黑兹利特一针见血地进行了令人信服评判,并提出了自己对解决这些焦点经济问题的主张: 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长远影响。忽视那些不那么即时和不那么明显的后果,本身是一个错误。黑兹利特就这样从经济生活中遇到的粗浅问题讲起,一直讲到最为复杂艰深的现实问题。并依此循序渐进,教会大众如何察觉和避开那些最浅显乃至最顽固的谬论。
评分##《一课经济学》一堂讲了50年的经济学普及课,这个文摘帖子在天涯论坛从9月9日开帖到26日回帖超过1650帖。网友誉为启蒙、普及、扫盲、补钙、一看就被吸引、满足饥渴…… 原著Economics in One Lesson第一版出版于1946年,1978年出了修订版。从书后注看,后来的编者把部分数据...
评分 评分##202216 初版1946年推出,距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此书定位即是专门为社会大众著述的经济学入门读物。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影响力最大的谬误,黑兹利特一针见血地进行了令人信服评判,并提出了自己对解决这些焦点经济问题的主张: 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长远影响。忽视那些不那么即时和不那么明显的后果,本身是一个错误。黑兹利特就这样从经济生活中遇到的粗浅问题讲起,一直讲到最为复杂艰深的现实问题。并依此循序渐进,教会大众如何察觉和避开那些最浅显乃至最顽固的谬论。
一课经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